郑伯克段于鄢课件4.ppt
选自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南京江宁丹阳中学 孙振坤,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撰写。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与侧重解释春秋“微言大义”的公羊传、谷梁传并称“春秋三传”。列为儒家经典十三经.,学习目标:1、感受文化美,体会时代背景2、品味语言美,落实文言词语3、欣赏结构美,流利朗读课文,作者:左传的作者,相传为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但由于文献不足,迄今尚无定论。,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例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题目分析:郑伯 克 段 于 鄢。(主谓宾介补)(主人公、事件、地点)(具体意义在课文中阐述),课文背景:春秋战国是个战火纷飞的时代,群雄争霸。各诸侯国对外要防范他国的进攻,对内也要维护政权的稳定,这就导致了统治者内部出现了非常残忍的尔虞我诈、互相倾扎的矛盾冲突。我们下面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春秋初期发生在郑国的一个历史事件。,轻声读课文,强调几个重点、难点的字词。亟(q)请虢(gu)叔不义不(日匿)(n)亲近祭(zhi)具卒乘(shng)泄泄(y)都城:国都的城墙必自毙:跌倒,失败遗(wi)赠送-古音与广东话相近,其它例子:渠,广东话(ku)“他”,划段落,按故事内容,第一部分可至段5结尾,前部分可分为三部分(1/234/5),后部分可在“既而悔之”处断开(供参考,讨论)。,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读音wu四声,即难产。),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於武公,公弗许。,原文,当初,郑武公在申国娶妻,名叫武姜(武公妻姜氏)。生了庄公和共叔段。生庄公是难产,惊吓了姜氏,所以取名叫寤生,(武姜)于是讨厌他。喜爱共叔段,希望立他(为太子)。就向武公请求,武公没有同意。,译文,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读音guo二声)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原文,等到庄公即位,(武姜)为他(共叔段)请求封地制(地名)。庄公说:“制,岩石险地,虢叔(东虢国国君,被郑帝所灭)死的地方,其他的邑惟命是听。”请求京(地名),让他占有了它,称他(共叔段)为京城大叔。祭仲说:“(邑的)都城超过百丈城墙,是国家的祸害啊。先王的制度:大邑的都城不过是国家的三分之一,中邑的都城五分之一,小邑九分之一。如今京不合法度,不是按制度做啊,君王你将很难堪的。”庄公说:“姜氏想要它,如何回避(推却)得了啊?”(祭仲)回答道:“姜氏那有厌足的?不如早对他的领地做些事(加以约束),不要让他(的势力)滋长蔓延,蔓延了就很难对付啦。蔓草都无法清除,何况是君王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您姑且等着吧。”,译文,既而大叔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字子封,郑国的大夫)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匿,厚将崩。”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原文,接着大叔(共叔段)将西鄙、北鄙两地收于自己(麾下)。公子吕(对庄公)说:“国家不堪有两主,君王将怎么做?(如果)想(把大权)给他,我请求让我去为他效力;如果不给他(大权),就请除掉他。不要使民心变了。”庄公说:“不需要,他自己将会遭殃的。”大叔又收了两地作为自己的封地。(地界都)到了禀延(地名)。子封(公子吕)说:“够了,(共叔段)富了将得到众人的拥戴的。”庄公说:“不义无礼,富有了将崩溃。”大叔(共叔段)修筑(城墙)聚集(人力),整治军队,准备战车,将要袭击郑庄公。夫人(武姜)准备在左翼策应他。庄公知道了他(共叔段)(袭击)的时间,说:“可以啦!”命令子封率领二百辆战车征伐京城。京城的部队背叛大叔段,段逃进了邑地鄢,庄公到鄢讨伐他。五月辛丑日,大叔段出鄢逃奔共城。,译文,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遂寘(同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颖考叔为颖谷封人,闻之,有献於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wi)之。”公曰:“尔有母遗,繄(y,语助词)我独无!”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y)。”遂为母子如初。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y)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c)尔类。其是之谓乎。”,原文,史书说:“郑伯(庄公)在鄢战胜段。”段不守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弟。如同两位君王,所以说战胜:称郑庄公为伯,讥讽(庄公)没有教导(弟弟)啊。说这就是郑庄公的目的(除掉弟弟),不说出逃以后的事(共叔段被逼自刎。),(是)责难他(庄公)啊。于是让姜氏住在(应该算软禁吧)颖城,并且对她发誓道:“不到黄泉,不相见!”不久就后悔(发了那誓)。颖有个名叫考叔的人是颖谷管理疆界的官,听说了这事,(就假借)有东西献给庄公,庄公赐他食物,(他)吃的时候舍下肉不吃。庄公问他(为什么),回答说:“小人有母亲,一直是吃小人的食物,没吃过君王的食物,请允许我留给她。”庄公说:“你有母亲可以给,惟独我没有啊!”颖考叔说:“敢问(您这是)怎么说啊?”庄公告诉他原因,并告诉他后悔的意思。(颖考叔)回答说:“君王有什么好犯难的啊?如果挖地挖到泉水,在隧道中相见,那谁说不行啊?”庄公听从了他的办法。庄公进入时作赋道:“隧道之中,其乐也融融!”姜氏出隧道时作赋道:“隧道之外,其乐也舒畅。”于是(他们)像当初一样成为母子。君子道:“颖考叔,纯孝啊,爱他的母亲,影响到庄公。诗经说:孝子的孝心不会穷尽,它永远赐福给你等,那就是说这样的事啊。”,译文,这篇课文记叙了发生在公元前722年5月,郑庄公在鄢打败其弟共叔段的历史事件。全文结构完整,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尤其是把郑庄公老谋深算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郑庄公先封叔段于京,又听任叔段“不度”,“命西鄙北鄙贰于己”,既而“收贰以为己邑”,最后“伐诸鄢”,有人认为表现了庄公的“仁慈”和“忍让”,有人却认为他是有意“养成其恶”。你是怎样看的?从“隧而相见”这件事,可以看出庄公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感:皇族争夺皇位手足、父子相残的事例听得也实在很多,不足为怪的。巨利之争必是巨害吗!怪的是所谓纯孝之人居 然甘愿为如此之人的臣子!实在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啊!而且以己纯孝之心,施加并挽救庄公未泯的天性。佩服!佩服!真的是如道经所说:“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啊!,有乜讲乜,简答题 1“郑伯克段于鄢”一句话出自哪本著作?2本文的主旨是什么?3本文刻画的中心人物是谁?其他人物对刻画 中心人物起什么作用?4郑庄公有哪些性格特征?5共叔段有何性格特征?6姜氏有何性格特征?7颍考叔有何性格特征?,颖考叔献礼,智劝庄公 母子如初,母子矛盾化解,原因:,后果:,亲情无价,母子产生矛盾 母子矛盾激化,赏析 本篇记述了春秋初期郑庄公与胞弟叔段争权夺利,最终骨肉相残的历史事件,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残酷,暴露了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这个事件在“春秋三传”中都有提及,但是在事件的叙述和人物的刻画方面,左传写得最具体精彩。本文叙事详略得当,文笔洗练,篇幅不长,却将事件的始末因由交待得十分清楚。作者还择取了“庄公寤生”、“食舍肉”、“隧而相见”等生活细节,对表现人物性格、深化主题起了重要作用。本文刻画人物颇为成功,人物的语言成为塑造其形象的主要手段。本文的中心人物是郑庄公,作者通过他与姜氏、祭仲、公子吕、颍考叔等人的几次简短的对话,就把一个阴险狠毒、工于机谋的政治家的形象勾勒出来。其他人物如共叔段的贪婪愚蠢、姜氏的乖戾昏聩、祭仲的忠耿老成、公子吕的直率急躁、颍考叔的机敏聪慧等,都表现得鲜明生动。,愿你今后喜欢读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