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游戏活动中游戏因素的运用.ppt
非游戏活动游戏化,与主题活动结合的区域活动,(一)综合主题活动与区域游戏整合的可能性,1.主题活动丰富游戏情节幼儿常常会将在主题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反映到游戏中,促进游戏向更有情节、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此时,从主题活动中获得的经验,为幼儿顺利开展游戏提供了支撑。,2.主题活动中的问题转化为游戏活动教师在实施主题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幼儿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问题教育价值,探索主题活动与游戏的内在联系。,3.游戏活动中可以生成主题活动的内容 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对现实的反映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片面乃至错误的,这些幼儿所关注的问题通过适当的转换就能变成富有教育意义的问题,从而为生成新的主题活动提供线索。,4.游戏活动能巩固主题活动的经验幼儿会不自觉地将在主题中获得的经验迁移到游戏中,让游戏与主题互相联系并在游戏中巩固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二)综合主题活动与区域游戏活动整合的方式,【自主学习】阅读教材229-231页的相关内容,说说综合主题活动和区域游戏是如何整合的?,1.协同式主题活动与游戏活动在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方面的整合,形成主题活动与游戏活动同步配合相互开放的大环境。如大班主题活动“漂亮的服装”。,2.延伸式主题活动和创造性游戏活动在内容方面的整合,促进主题活动和游戏活动内容的相互延伸:主题活动的热点内容延伸出创造性游戏。如小班的“蔬菜宝宝”主题活动;游戏活动的难点内容延伸出主题活动,如中班幼儿在结构游戏“飞机”。,3.拓展式主题活动与游戏活动在内容上的整合,有利于游戏内容的拓展,也有利于主题活动的深入,如大班的主题活动童谣。,4.互惠式主题活动与游戏活动在目标上的整合,主题活动开展可以为解决游戏目标实现存在的问题服务;而游戏活动的开展也可以为深化主题活动的目标服务。如小班角色游戏“公共汽车”。,(三)如何实现区域游戏活动与综合性主题活动的整合,1.环境创设融为一体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建构主题网络,明晰主题线索。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宜的内容来设计一些自主性较强的区域游戏。【学生讨论】如何为主题活动“秋虫的歌”创设区域游戏环境,2.活动目标及内容的整合在主题活动中生成、丰富区域活动的目标与内容,在区域活动中丰富、拓展主题活动的目标与内容。【举例】“我要上小学了”这一主题活动,3.主题背景下区域游戏的指导【思考】你觉得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游戏是否需要教师的指导?为什么?,观察记录的内容:(1)幼儿的兴趣、参与情况;(2)社会交往水平;(3)认知发展水平;(4)区域规则遵守情况等。,对观察结果的反思可以包括:(1)主题区域活动目标与主题是否相符;(2)区域游戏的内容对主题活动的开展和深入起到哪些作用;(3)为什么幼儿对今天投放的材料不感兴趣;(4)教师的指导是否适宜等。,【作业布置】,1、谈谈你对教学游戏化的理解。2、试举例说明教学游戏创编的基本步骤。3、请收集10 个适合在教学活动转换环节开展的游戏。4、请结合主题“小鸟”,预设主题活动目标,并设计一份与该主题活动目标相关的区域游戏环境。说说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业布置】,5、讨论:在下面的科学活动中游戏元素的渗透是否合理?应如何进行调整?大班科学活动“海底世界”,为使活动凸显游戏化的特色,教师用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请幼儿“戴上遮阳帽、背上书包、乘上飞机、到海边看风景”,又用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模拟从海边开汽车、乘飞机回来的情景,而真正用于观察、讨论、描述大海的时间也就只占有三分之一。在整个活动中,现场气氛热烈,幼儿情绪高涨。,【案例导入】阅读案例引导中的案例,说说该游戏化手段在教学中运用的效果如何?什么是教学游戏化?,探寻一 集体教学活动中游戏因素的运用,一、集体教学活动中游戏因素的运用,(一)什么是教学游戏化 教学游戏化就是充分利用游戏因素,服务于特定的教育目标和任务,将要传授的内容巧妙地渗透到游戏中,使幼儿在教学中也能产生游戏般的快乐体验。,【案例1】教师出示海绵宝宝手偶对幼儿说“我请来了一个海绵宝宝与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你们看,海绵宝宝长的什么样?”由此引出长方形,接着要求幼儿说出长方形的名称、特征,并找出周围环境中与长方形相似的物体。,【案例2】小班的认识数字“4”的活动中,教师讲解演示后,组织幼儿进行“分礼物”的游戏,让每个幼儿依次手持14 的数字卡片,对应着选出相同数量的糖果分给四个小动物,以巩固幼儿对“4”以内数字所表示的实际意义的理解。,【案例3】小班的“拔萝卜”游戏,幼儿要跳过草地,钻过山洞,捡起1 个萝卜后迅速跑回来。幼儿参与这一游戏的过程中练习了双脚并拢向前跳、复习了已学的侧身钻、跑等动作,体验游戏乐趣的同时,在游戏过程中预定的教育目标也自然达成了。,幼儿玩“拔萝卜”游戏,【案例4】大班“谁的纸条长“活动中,教师创设了“剪报纸”的游戏,第一轮的比赛不给任何提示,请幼儿剪一根自己认为最长的纸条比一比,在此过程中幼儿通过交流得出“长边比短边长”、“斜边最长”的概念;第二次比赛,在教师或同伴的启发下幼儿运用螺旋线的剪法,探索出“螺旋线”剪纸条长的概念,同时延生出纸条越细、长度越长的概念。,谁的纸条长,【交流讨论】阅读以上案例,从游戏与教学的结合程度,说说教学游戏化主要有哪几种形态,以及四个案例分别属于哪一种形态?,1.辅助形态将游戏视为组织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以引起幼儿对认知对象的好奇心,调节幼儿活动中的情绪,消除练习中的枯燥感。(案例1),2.组合形态教师根据教学要求设计游戏,并将游戏与其他教学环节组合成一个更为有趣的教学活动。但游戏的目标、规则、时间、次数,仍然由教师决定。(案例2),3.融合形态即教师将教育的内容、要求融于一个或几个游戏之中。当游戏结束时,教学要求也随之达到。(案例3),4.整合形态教师将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满足了幼儿的游戏需要,促进了幼儿的情感态度以及与同伴友爱、合作等社会性的健康发展。(案例4),(二)如何实现教学游戏化,1.教学游戏化的原理,2.教学游戏化的途径(1)游戏与教学的结合 游戏与教学的结合是指在同一目标引导下的幼儿自主的游戏活动和教师指导下的教学活动的相继关系。【案例分析】阅读教材210页相关案例,说说游戏和教学是什么关系?,(2)游戏与教学的转化 游戏与教学的转化是指教师在教育目标的控制下对幼儿的施教过程转变为教师指导下的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使幼儿在学习中体验到游戏的乐趣。【案例分析】阅读教材211页相关案例,说说游戏和教学是如何转化的?,(三)教学游戏的创编,1.确定教学游戏目标(1)教学游戏的目的应体现特定的教育目标【举例】小班计算活动“1”和“许多”(2)教学游戏的目的应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举例】中班认识序数,2.构思游戏玩法【思考】什么是游戏玩法?【方法介绍】常用的添加游戏因素的方法:角色扮演、表演、探究、新异动作、幽默娱乐、比赛。,【交流讨论】制定游戏玩法时应注意什么?【总结】(1)规则要合理(2)规则要严谨(3)规则要简要,3.概括游戏名称游戏的名称要简洁明了,能反映出游戏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在第一时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参与游戏的兴趣。,(四)教学游戏有效性的评价,【案例分析】案例1:大班散文诗欣赏秋天,教师设计了一个“小组大竞赛”的游戏环节,比一比谁能说出更多“秋天的秘密”。活动中幼儿完全融入到竞赛游戏的氛围中,幼儿积极举手抢答,还指出对方的错误,使活动越来越远地偏离欣赏和感受“秋天”之美的目的。,案例2:在主题活动“白白的牙齿”中,教师设计了“赶走蛀牙虫”游戏,教师扮演大牙刷,请幼儿扮演蛀牙虫。游戏中,“蛀牙虫”快乐地在“牙齿”周围蹦来跳去,撞到“牙刷”时赶紧灵敏地躲闪着。最后,那些没有被“刷”走的“蛀牙虫”甚至还得到了教师的赞扬【交流讨论】说说以上两个案例的教学游戏设计得如何?,教学游戏有效性评价的维度主要有以下几点:1 该教学游戏的目标是否隐蔽2 该教学游戏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3 幼儿对该教学游戏是否感兴趣4 每个幼儿是否都能参与到该游戏中5 该游戏是否注重过程性体验,【自主学习】阅读教学游戏案例,评价教学游戏设计的是否合理。,探寻二 活动转换环节中游戏因素的运用,(一)转换环节存在的问题,【说一说】转换环节幼儿和老师都做些什么?请描述一下你在幼儿园看到场景。,教师处理转换环节的方法常呈现两极状态:一种是将幼儿受控的状态(安静)延长,以便在教师的高控制状态下平稳进入下一环节,用小便、洗手、喝水等生活环节来代替转换环节。另一种,教师只管自己准备下一环节的材料,放任幼儿在教室内奔跑、打闹、嬉戏。,(二)转换环节的游戏组织策略,1.由动到静转换时组织游戏少由动到静的转换环节,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有助于幼儿情绪转向安静平稳的游戏活动,来帮助幼儿调节情绪与身体状态。【举例】“安静穿越森林”的游戏,2.由静到动转换时组织游戏【交流讨论】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由静到动的转换环节有:室内转向户外活动时;午睡起床后;由静到动的集体教学活动等。在这些环节,你觉得教师可以组织哪些游戏呢?,【游戏介绍】音乐游戏:谁是带头人玩法:幼儿围坐,请出一名幼儿蒙上眼睛,教师指定一名幼儿为带头人,带头人合着音乐节奏随机变换动作,其余幼儿跟做,蒙眼幼儿去掉眼罩,观察全体幼儿的动作变化,判断谁是带头人。,3.等待时间组织游戏【举例】在幼儿喝水小便,排队准备下楼去户外之时,有的幼儿快、有的幼儿慢。教师就先组织已准备完毕的幼儿在走廊玩两人游戏“翻饼烙饼”。,(三)适合转换环节开展的游戏举例,1.手指游戏【学生分享】请学生介绍你知道的手指游戏。,(1)金锁银锁(适合小、中班),(2)手指变(适合小、中班),(3)五个兄弟(适合中、大班),2.音乐游戏(1)小手爬(适合小班)玩法:幼儿双手从脚背开始,边唱边做动作,一拍一拍贴着身体自下而上“爬”,一直爬到头顶上,正好唱完第一句。再从头顶开始一拍一拍向下“爬”,唱完末句正好爬到脚背上。,(2)小星星 玩法:幼儿和教师一起唱小星星歌曲,同时用手位高低来提醒幼儿控制唱歌的音量,教师在引领唱歌时可变化音量和手位来引导幼儿安静情绪。,(3)录音机 玩法:教师拍手或拍身体的某些部位,展示一个节奏型,请某个幼儿或全体幼儿当录音机,模仿拍出同样的节奏型。,3.语言游戏【学生分享】请学生介绍你知道的语言游戏。【学习游戏】学生参考教材,两两合作自主学习语言游戏。(1)听指令做动作(2)组词接龙(适合中、大班)(3)水可以用来(适合中、大班),4.其他游戏【学习游戏】学生参考教材,两两合作自主学习其他类型游戏。,(1)金苹果、银苹果(适合小班),(2)打豆腐(适合中、大班),探寻三 生活环节中游戏因素的运用,(一)游戏化的生活技能练习,生活技能的学习与掌握不是消极被动的“肌肉训练”的简单产物,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游戏对于幼儿在愉悦的体验中习得生活技能具有积极的意义。,【游戏介绍】1、钻山洞穿开衫2、“帮衣服找朋友”游戏叠衣裤3、“小船小船开进来”吃饭【学生分享】请学生介绍你知道的有关生活技能方面的游戏。,(二)游戏化的生活习惯培养,1.游戏化的整理习惯培养【举例】“送玩具回家”游戏、“和玩具捉迷藏”游戏。,2.游戏化的文明习惯培养【交流讨论】我们可以引导幼儿玩哪些游戏来培养其文明习惯?【总结】玩“娃娃商场”的游戏、玩“娃娃家”游戏、玩“乘公共汽车”的游戏、“做客”的游戏等等。,3.游戏化的卫生习惯培养【举例】洗手诗歌“小小手儿伸出来,水宝宝和我做朋友,先搓手心一二三,再搓手背一二三,我的小手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