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会计的对象和作用.ppt
1,银行会计学BANK ACCOUNTING,主讲教师:齐艺莹,2,第一章 银行会计的对象和作用,第一节 我国的金融体系第二节 银行会计的对象第三节 银行会计的任务和核算原则第四节 银行会计的特点和作用,3,我国金融会计的分类,4,第二节 银行会计的对象,一、银行会计的一般对象二、银行会计的具体对象,5,银行会计的定义,银行会计是以一般会计学理论为基础,根据银行的业务特点和经营管理要求而形成的一门专业会计。它以货币为计量单位,按照会计的基本原理、准则和特定方法,核算和监督银行的业务及财务活动,向社会提供货币收支和信用中介等信息,为设计和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依据。,6,一、银行会计的一般对象,会计的对象(Accounting Objects)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银行会计的对象就是银行会计对银行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具体内容的核算和监督。银行的业务活动资金筹集、资金分配银行的财务活动各项业务收入和支出、债权和债务,7,二、银行会计的具体对象,1、资产2、负债3、所有者权益4、收入5、费用6、利润,8,资产(Assets),银行的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资源。按流动性(Liquidity)分类,可分为流动资产(Current Assets)、长期资产(Long-term Assets)、固定资产(Fixed Assets)、无形资产(Intangible assets)和其他资产。主要包括:各种贷款(Loans)、投资、票据贴现(Discount of Bill)、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现金资产、金银外汇占款、存放央行款项、存放同业款项、拆放同业、其他应收款项等。,9,负债(Liabilities),银行的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效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按流动性分类,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主要包括:各项存款、向央行借款、同业存放款项、同业拆入、发行债券、其他应付款项等。,10,所有者权益(Owners Equity),银行的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对股份制公司而言,又称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是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11,收入(Revenues),银行的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经济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最佳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效益的总流入。主要包括:(1)营业收入,如贷款利息收入、金融企业往来收入、投资收益;(2)营业外收入,如固定资产盘盈、出纳长款收入等。,12,费用(Expenses),银行的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银行的费用与银行的成本(Costs)是有区别的:费用是指银行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成本是指银行为提供劳务和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耗费。,13,利润(Profit),银行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所得和损失等。利润=收入-费用+计入当期利润的所得-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14,关于银行会计对象的总结,银行会计的对象,就是按会计要素对银行资金运动内容的分类,也就是银行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中以货币为计量单位来核算和监督的银行资金的筹集和分配的增减变化过程和结果。,第三节 银行会计的任务和核算原则,一、银行会计的主要任务(一)正确组织会计核算(二)加强会计服务和监督(三)加强经济核算(四)开展会计分析预测(五)加强会计内部控制管理,15,16,二、银行会计的核算原则,(一)客观性原则(真实性原则)(二)及时性原则(三)权责发生制原则(应收应付制)(四)谨慎性原则(稳健性原则)(五)一惯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六)历史成本原则(实际成本原则)(七)重要性原则(八)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以权益和责任是否发生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益和费用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凡是在本会计期间取得收款权利的收益,不论其款项在本期是否实际收到,都应作为本期的收益入账;凡是在本会计期间承担了付款责任的费用,不论其款项在本期是否实际付出,都应作为本期的费用入账。,17,权责发生制原则在银行会计核算中的应用,(1)计提各项贷款的应收利息;(2)计提各项负债的应付利息;(3)计算证券及投资的应计收益;(4)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其他资产按受益期摊销;(5)允许企业根据业务经营需要预提和待摊费用。,18,19,第四节 银行会计的特点和作用,一、银行会计的特点银行会计核算与银行业务处理紧密结合银行会计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银行会计具有严密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和制度银行各分支行处系统内实现电子网络化,二、银行会计的作用组织会计核算,反映经济情况,提供正确数据;贯彻方针政策,加强服务监督,维护财经纪律;加强财务管理,坚持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开展检查分析,提高工作质量,促进经济发展。,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