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人兽共患病大肠埃希菌病的诊治要点.docx
宠物人兽共患病大肠埃希菌病的诊治要点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俗称大肠埃希菌,由德国科学家Escherich于1885年首次从婴儿粪便中分离。自然界中大肠埃希菌种类很多,其中绝大多数是人类和大多数温血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的主要成员,对肠道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在特定条件下有些特殊血清型具有致病性,可以引起人或动物的腹泻、泌尿道感染、肺炎、败血症、心内膜炎、幼儿脑炎等病症。大肠埃希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多种动物不同疾病或病型的统称,各种动物大肠埃希菌病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多发生于幼龄动物。按照大肠埃希菌致病力的大小将其分为致病性菌株、条件致病性菌株和非致病性菌株三大类。非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在水和食品中的出现是食品卫生好坏的重要标志,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出现则会对人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威胁。由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所引起的疾病的暴发流行可影响成千上万人,能对某个国家,甚至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一、病原(一)分类地位大肠埃希菌属于肠埃希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的成员。大肠埃希菌种类很多,主要通过大肠埃希菌菌体抗原(0)、荚膜抗原(K)和鞭毛抗原(三)分型,它们也是大肠埃希菌血清型鉴定的物质基础。迄今已确定的大肠埃希菌0-抗原有180种,K-抗原有80种,H-抗原有56种。H-抗原大部分是单相的,也有个别菌株为多相。根据热对凝集反应的影响及抗原性和反应原性,大肠埃希菌的K-抗原最初被分为3类:L,A和B。而现在K-抗原则指酸性多糖荚膜抗原。大肠埃希菌K-抗原可以分为两组,I和11(表3-1),基本上和以往的A和L抗原相对应。大肠埃希菌主要分类依据包括培养特性(如溶血性)、生化反应、抗原结构、毒力因子、致病作用以及噬菌体裂解等。大肠埃希菌可分为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TEC)、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Vero细胞毒性大肠埃希菌(VT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lEC)、败血性大肠埃希菌(SEPEC)及尿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UPEC)、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EAggEC)、吸脱型大肠埃希菌(AEEC)等。不同类大肠埃希菌又分成很多亚型,每种亚型所含毒力因子不同,产生的毒性强度及作用机理也会不同。(一)形态学及基本特征大肠埃希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中等大小的杆菌,无明显的荚膜,不形成芽抱,有鞭毛,能运动,但也有无鞭毛、不运动的变异株。(三)培养特性大肠埃希菌为兼性厌氧,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为光滑型、低凸起、湿润、灰白色、表面有光泽、边缘整齐,亦可为粗糙型菌落或中间型菌落,有的为黏液型菌落。在麦康凯琼脂和远藤琼脂上可形成红色的菌落,有的菌株在血液琼脂平板上产生溶血作用。在伊红美蓝琼脂(EMB)上则形成黑色带金属光泽的菌落。尽管大部分菌株分解乳糖并于2448h之内产酸产气,但也有些菌株需长时间培养后才出现这种情况,还有个别菌株不分解乳糖。大肠埃希菌在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腺肉汤(LST)中分解乳糖产生气体。大肠埃希菌生长温度为1545C,最适生长温度为37寸。(四)理化特性大肠埃希菌对热的抵抗力较强,55oC60min或6(C15min一般不能杀死所有的菌体,但6(C30in则能将其全部杀死。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能存活近1个月,在寒冷干燥的环境中生存时间更长,自然界水中的该菌能存活数周至数月。对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强,常规浓度在短时间内即可将其杀灭。本菌的培养物在室温下可存活数周,密闭室温下保存于黑暗处至少可存活Ia,菌种培养物加10%甘油在-80。C下可保存几年,冻干后置于-20°C能存活IOao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来源外源性感染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病动物。此外,环境卫生条件差、寒冷、高温、饲料突然转变等应激因素引起动物肠道正常菌群紊乱而诱发本病。(一)传播途径本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患病动物通过粪便排出病原菌,污染场地、用具、饲料、饮水等。禽类可经过消化道、呼吸道、人工授精或自然交配、种蛋等传播本病。患兔通过脓液、粪便排出病原菌,污染周围环境,健康兔经皮肤或黏膜伤口、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人类主要是由于进食了由大肠埃希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品和饮水经消化道而被感染。(三)易感动物金丝鸟、雁、鸽、雉、鹤鹑、鹅鹄等禽类、断奶前后幼兔及任何年龄的荒漠猫、黄金猫等动物对此病均易感,成年兔偶尔发生。猫在饲养管理条件极为恶劣和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可导致发病。各种应激因子可导致豚鼠、小鼠、大鼠和地鼠诱发本病,幼鼠较成年鼠更敏感,常发生大量死亡。当母象分娩后缺乳,圈舍卫生条件差,饲料饮水不洁,饲养管理不善,均可促使未吮吸初乳的新生仔象或幼龄象发生本病。(四)流行特征本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此外,呼吸道、人工授精或自然交配、种蛋等在禽类大肠埃希菌病的传播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外源性感染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病动物及带菌动物。该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各种应激因子均可成为暴发本病的诱因。本病主要侵害婴幼儿和幼龄动物,幼龄动物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三、致病性(一)对宠物的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对动物主要引起腹泻、乳房炎、全身性大肠埃希菌病等。禽类感染后,急性败血型病例常可能无临床表现或表现不明显而突然死亡。本病对任何年龄的荒漠猫、黄金猫致死率都较高。常导致豚鼠、小鼠、大鼠、地鼠等鼠类严重腹泻,幼龄患鼠死亡率较高。兔的大肠埃希菌感染主要有腹泻型、败血型和混合型,腹泻型主要发生在2月龄以下尤其是断奶前后,个别病例不见症状突然死亡;败血型任何日龄兔均可发生,发病急剧,死亡快;混合型引起兔全身性感染。对猫主要引起呕吐、腹泻,对幼猫的危害特别严重,死亡率很高。新生仔象或幼龄象主要发生腹泻,严重的也可导致死亡。大肠埃希菌在鸟类属于条件性致病菌,应激或患病的鸟常常排出潜在的致病菌,其确切的临床意义根据情况不同而变化。(一)对人的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对人主要引起婴幼儿腹泻、尿路感染和新生儿脑膜炎等。ETEC可引起婴幼儿腹泻,发病迅速、发病率很高。EHEC属于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TEC)家族中的一类病原体亚型,主要攻击回肠末端或结肠,特别是儿童和老人感染后引起严重疾病。除腹泻、出血性肠炎(HC)外,还发生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TTP)等严重的并发症。EPEC主要引起婴幼儿急、慢性腹泻和成人散发腹泻。四、诊断(一)临床诊断要点1.宠物临床诊断要点猫感染后表现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到40。C以上,呕吐,呕吐物为黄色胃内容物,后为白色泡沫样黏液,腹泻,排灰白色带有泡沫的水样粪便,脱水严重,伏卧不起,最终以死亡告终。荒漠猫、黄金猫感染后,在急性病例,未出现明显症状即突然死亡。荒漠猫患此病,表现呕吐、气喘,但多不出现腹泻症状。小鼠、大鼠患病后表现剧烈腹泻,肛门周围常被粪便污染,形成“湿尾”。有时粪痂堵塞肛门,难以剥脱,不久便排出恶臭味水样稀粪;体况下降,消瘦,贫血,精神不振,被毛粗乱,皮肤松弛形成皱褶,尾呈竹节状。幼龄患鼠常发生大量死亡。幼龄地鼠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表现为精神倦怠,被毛蓬乱,两耳后贴,眼睛半闭,腹部膨胀,食欲下降,体况虚弱,腹泻;严重者峻泄,粪便似水样,肛门周围常被粪便污染,幼龄地鼠不显症状即突然死亡。豚鼠感染后表现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拱背、被毛蓬乱、腹部膨大、腹泻;严重者腹泻加剧,排出水样或黏液样粪便,有时还带血液,肛门周围常被粪便污染,最后因衰竭而引起死亡。未吮吸初乳的新生仔象或幼龄象主要临床表现为病初体温升高、精神萎靡、食欲下降或不吃,数小时后发生腹泻,排出粥样或夹带有血液黏膜的水样稀便,腹痛,严重者很快发生脱水,甚至导致死亡。禽类感染后首先引起呼吸道疾病,心包炎、肝周炎及败血症也随之发生。兔子感染后主要有腹泻型、败血型和混合型。腹泻型主要发生于2月龄以下幼兔尤其是断奶前后的兔,成年兔偶可发生。病初表现被毛无光、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甚至废绝;腹部膨胀,排出稀软无形粪便,部分病兔粪便干燥呈球状,粪便表面常带有少量的肠黏膜。随着病情发展,病兔表现水样腹泻,肛门周围、后肢、下腹部等处被毛沾有多量的水样便,腥臭。恶寒怕冷、眼球下陷,迅速消瘦,多于典型症状出现后12d死亡,病程7IOdo个别病例不见症状突然死亡。败血型可发生于不同日龄的兔子,无明显症状,有时可见饮食减少或废绝,呼吸促迫。发病急剧,死亡快。在病兔腹泻的过程中,当机体抵抗力减弱时,大肠埃希菌很容易侵入实质脏器引起全身性感染,转化为混合型。2.病人临床诊断要点人感染大肠埃希菌后潜伏期为34d,长者可达9d。肠道外感染多为内源性感染,主要引起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也可引起腹膜炎、胆囊炎、阑尾炎等。还可引起婴儿、年老体弱者、大面积烧伤患者败血症。早产儿,尤其是生后30d内的新生儿,易患大肠埃希菌性脑膜炎。某些血清型大肠埃希菌能引起人类腹泻,出现轻度水泻,严重者也可呈现霍乱样症状。23d即可痊愈,营养不良者可达数周,也可反复发作。人感染EHEC后出现严重的痉挛性腹痛和反复发作的出血性腹泻,同时伴有发热、呕吐等表现。(一)实验室诊断要点大肠埃希菌病通常根据其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结合剖检即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还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测。可取肠内容物、病变组织或心血、脑、骨髓等进行本菌的分离培养、细菌学鉴定,然后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型鉴定和(或)致病力试验,即可确诊。五、防控措施(一)监测定期对饲料、饮用水、食品进行病原菌监测。(一)预防预防本病,要加强饲养管理,增加营养,提高动物抗病力;搞好笼舍、饲料、饮水及饲具卫生,避免引起本病发生的一切应激因子,定期消毒。一般认为菌苗预防是经济、有效和安全的方法,可结合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血清型选择合适的疫苗,定期进行菌苗预防接种。注意饮食卫生,禁止食用由大肠埃希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品和饮水。(三)疫情处理本病要早诊断、早治疗。人发生本病后应该加强护理,注意饮食卫生。治疗可交替使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红霉素等进行治疗。动物发病后,应及时隔离患病动物,对圈舍、器具进行彻底消毒,并结合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配合治疗。对腹泻严重的动物,还应进行强心、补液、预防酸中毒等措施。猫患病后可用庆大霉素20mg一次皮下注射,每天2次,连用3d;卡那霉素50mgkg体重,一次皮下注射,每天2次,连用35d;食母生、乳酶生、小苏打各1片混合喂服,每天2次,连用3d。小鼠的治疗可在饮水中加入氯霉素,可按100mL水加入该药50mg,连用35d,效果较好。还可试用四环素、土霉素和痢特灵等药物进行治疗。大鼠的治疗按100nIL水加入氯霉素50mg或土霉素40mg,或使用痢特灵、四环素治疗。地鼠可在每升饮水加氯霉素50OnIg预防和控制本病的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