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课件2、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ppt
1,手太阴肺经,一、经脉循行 起始于中焦胃部,向下络于大肠,回过来沿着胃上口循行,穿过膈肌,属于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部横出腋下,下循上臂内侧,走手少阴,手厥阴经之前,下向肘中,沿前臂内侧桡骨边缘,进入寸口桡动脉搏动处,上大鱼际部,沿边际,出大指的末端。它的支脉:从腕后走向食指内(桡)侧,出其末端,接手阳明大肠经。,体表 从肺系横行出来,向下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前面,下行至肘窝,沿着前臂内侧前缘,入寸口,沿着鱼际边缘,出拇指内侧端。体内 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过来沿胃上口,过横隔,属于肺脏,上联肺系。,手太阴肺经,二、主治概要,(一)肺的生理功能 肺主气司呼吸 肺开窍于鼻 肺朝百脉,(二)主治 本经腧穴咳、喘等肺系疾患,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第二节 手太阴肺经腧穴,尺 泽(LU 3)在肘横纹 中,肱二头肌 腱桡侧凹陷处。,尺泽(合穴)功效 清泻肺热,和胃理气,舒筋止痛。主治 1、近治:肘臂挛痛、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 2、远治:本经循行所过病证(手不能伸、肩痛);所属脏腑病证(咳嗽、气喘、咯血、潮热、胸胁胀满)3、特殊:急性腹痛吐泻、遗尿(“合主逆气而泄”,可以治疗脏腑气机上逆和下泄的病症)操作 直刺0.5-0.8寸,或点刺出血,可灸。针感酸麻胀向前臂桡侧及拇指放散。,肺,经,实,热,阴,虚,肺,痨,胃,痛,吐,泻,肘,臂,挛,痛,列 缺 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LU 7)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 展肌腱之间。,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 通任脉)功效 宣肺疏风,通经活络,通调任脉。主治 1、近治:手腕无力、腕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病变 2、远治:本经所过部位的病证(上肢不遂、桡神经麻痹)3、肺系病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列缺为治疗鼻、喉病症的常用穴;是治疗风寒、风热感冒的常用穴。也是治疗实证咳喘的要穴。4、特殊:头项、五官的病证(偏正头痛、项强、)“头项寻列缺”,尤善治外感头痛。5、络脉病症:掌中热、小便频数、遗尿操作 向肘部斜刺0.3-0.5寸,针感局部酸胀或向前臂放射。,头,项,强,痛,咳,嗽,气,喘,咽,喉,病,证,局,部,病,证,太渊(输穴;原穴;八会穴)定位 腕横纹上,桡动脉搏动处功效 宣肺止咳,活血通脉主治 1、近治作用:腕臂痛、手指挛痛 2、远治作用:胸肺疾患(胸痛、胸闷、咽痛、咳嗽);经脉所过处:肩痛、手臂痛、手腕疼痛无力、掌中热。腕关节及周围组织疾患 3、特殊作用:无脉症操作 直刺0.2-0.3寸,避开桡动脉。,少 商(LU 11)在手拇指 末节桡侧,距 指甲角0.1寸。,少商(井穴)功效 清肺利咽,醒脑开窍主治 1、近治作用 2、远治:肺系病症(咽喉肿痛首选)3、特殊:神志疾患(昏迷、癫狂、小儿惊风)、热病、中暑、心下满操作 浅刺0.1-0.2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不宜疤痕灸;此穴刺激强,孕妇慎刺。配穴 1、配中冲、关冲治疗中风、昏迷。2、配合谷治咽喉肿痛,咽,喉,肿,痛,手 太 阴 腧 穴,2,手阳明大肠经,一、经脉循行 从食指末端起始,沿食指桡侧缘,出第一、二掌骨间、进入两筋之间,沿前臂桡侧,进入肘外侧,经上臂外侧前边,上肩,出肩峰部前边,向上交会颈部,下入缺盆,络于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从锁骨上窝上行颈旁,通过面颊,进入下齿槽,出来挟口旁,交会人中部左边的向右,右边的向左,上夹鼻孔旁,与足阳明胃经交接。,二、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疾患和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合谷定位: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功效 疏风解表,通络止痛,近治作用:上肢疾患(疼、麻、屈伸不利、中风)腕关节、手指疾患,远治作用:脏腑病证(胃肠病证):便秘、泄泻、腹胀 经脉循行疾患(头面):头痛、面瘫、目赤肿痛、咽痛、牙痛,上,肢,疾,患,胃,肠,病,证,头,面,病,证,特殊作用,疼痛病证:,外感热病:各种热病、汗证或无汗,妇科疾病:经闭、痛经、滞产,惊风抽搐:开四关,皮肤疾患:风疹、皮肤骚痒,操作:直刺0.5-0.8寸,孕妇慎用(可导致流产),穴位注射避开神经,疼,痛,病,证,外,感,热,病,妇,科,疾,病,惊,风,抽,搐,皮,肤,疾,患,曲 池(LI 11)在肘横纹 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 外上髁连线中 点。,功效 疏风清热,调和营卫主治 1、近治:上肢疾患 2、远治:胃肠病 3、皮肤病 4、高血压 5、外感病:咳喘、咽喉痛 6、泻热:热病、昏迷操作:直刺,外,感,热,病,皮,肤,疾,患,肢,体,病,证,高,血,压,病,肩 髃 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LI 15)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功效:祛风湿,利关节主治 1、近治:肩周炎,半身不遂,2、隐疹,瘰疬。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可灸。,肩,部,疾,患,迎 香(LI 20)在鼻翼外 缘中点旁,当 鼻唇沟中。,功效:散风清热,宣通鼻窍主治 1、鼻疾:鼻塞,鼻衄,鼻渊 2、近治作用:口眼歪斜,面痛 3、胆道蛔虫症操作 向上斜刺0.2-0.5寸;不宜灸。,鼻,部,疾,患,面,部,病,证,3,足阳明胃经,一、经脉循行 足阳明胃经:从鼻旁开始,交会鼻根中,旁边会足太阳经,向下沿鼻外侧,进入上齿槽中,回出来夹口旁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颏唇沟;退回来沿下颌出面动脉部,再沿下颌角,上耳前,经颧弓上,沿发际,至额颅中部。它的支脉:从大迎前向下,经颈动脉部,沿喉咙,进入缺盆,通过膈肌,属于胃,络于脾。,外行的主干:从锁骨上窝向下,经乳中,向下夹脐两旁,进入气街。它的支脉:从胃口向下,沿腹里,至腹股沟动脉部与前者会合。由此下行经髋关节前,到股四头肌隆起处,下向膝髌中,沿胫骨外侧,下行足背,进入中趾内侧趾缝,出次趾末端。它的支脉:从膝下三寸处(足三里)分出,向下进入中趾外侧趾缝,出中趾末端。另一支脉:从足背部分出,进大趾趾缝,出大趾末端,接足太阴脾经。,二、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胃肠病,头面、目、鼻、口,齿疾病和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足阳明胃经腧穴,四 白定位 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主治 1、近治作用:眼疾(目赤痒痛、眼睑瞤动、口眼歪斜,现多用于结膜炎、近视、眼睑下垂、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2、远治作用:经脉循行(头痛、眩晕、面瘫、面肌痉挛)3、整体作用:胆道蛔虫症。操作 直刺或斜刺配穴 1、配阳白、地仓、颊车、合谷治口眼歪斜 2、配攒竹、阳白治眼睑瞤动。,地仓定位 口角外侧,瞳孔直下,口角旁约0.4寸。功效 疏风活络。主治 近治:头面口齿病(口眼歪斜、齿痛、流涎、眼睑瞤动)操作 平刺或斜刺,颊 车(ST 6)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 约一横指(中 指),当咀嚼 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功效 开关活络,止痛消肿。主治 口眼歪斜、牙关紧闭、颊肿、齿痛、面肌痉挛操作 直刺或透地仓。进展 1、按摩颊车整复颞颌关节脱位,几分钟后,病人即感明显的酸胀麻木感,常在不知不觉中自行复位。2、针刺治疗牙痛。3、电针对三叉神经痛有明显镇痛作用,口,眼,歪,斜,齿,痛,流,涎,下 关(交会穴)定位 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功效 疏风清热,通关利窍。主治 1、近治:齿痛、下颌关节脱臼、面瘫 2、耳疾:耳鸣、耳聋进展 1、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2、温针灸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头 维定位 额角发际上0.5寸,正中线旁开4.5寸功效 清头明目主治 1、近治作用:头痛、目眩、头晕 2、经脉循行:眼疾(眼痛、迎风流泪、面瘫)操作 向下或向后平刺0.5-1寸。进展 1、针刺急救高血压脑病,急速持续捻转3-5分钟,留针20-30分钟。2、电针治疗癔症性瘫痪。3、脱发,天 枢(ST 25)在腹中部,距 脐中 2 寸。,功效:调和肠胃,理气止痛。主治:1、胃肠病:急、慢性胃肠炎(双向调节)、阑尾炎、腹膜炎(调整肠功能,增强白细胞吞噬功能)、便秘 2、妇科疾病:月经不调、带下、痛经 3、失眠(胃不和则卧不安)。操作:直刺0.8-1.2寸。注意缓慢下针,切忌快速和用力提插,以防刺伤肠管而致肠穿孔,尤其是肠麻痹患者,因肠不能蠕动,更需谨慎。,腹,泻,痢,疾,便,秘,肠,结,妇,科,疾,病,足三里(ST 36)在小腿前外 侧,当犊鼻下 3 寸,距胫骨前缘 一横指(中指)。,功效:调理脾胃,扶正培元,通经活络。主治:1、一切胃肠疾病(肚腹三里留);2、强壮穴、保健穴;3、本经所过:下肢痿痹、肿痛、预防中风、治疗中风后遗症;4、妇科病:经、带、胎、产;5、神志病:心烦、心悸、失眠、颠狂、双向调整血压;6、外科疾患:乳痈、肠痈操作:,脾,胃,病,证,防,病,保,健,下,肢,疾,患,丰 隆(ST 40)在小腿前外 侧,当外踝尖上 8 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 指(中指)。,功效:化痰利湿。主治 1、痰多引起的各种病证,如哮喘,中风,神志病:癫狂痫等(化痰常用穴);2、脾胃病;3、下肢病。,头,痛,眩,晕,痰,喘,呕,逆,心,悸,胸,痹,癫,痫,惊,厥,经穴分布图,4,足太阴脾经,一、经脉循行 从大趾末端开始,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经核骨(第一骨小头后),上向内踝前边,上小腿内侧中线,沿胫骨后,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膝股内侧前边,进入腹部,属于脾,络于胃,通过膈肌,夹食管旁,连舌根,散布舌下。它的支脉:从胃部分出,上过隔肌,流注心中,接手少阴心经。另有一分支,分布于胸腹部第3侧线,经锁骨下,止于腋下大包穴。,二、主治概要(一)脾脏生理功能(二)脾经主治 本经腧穴主治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1.下肢部穴:脾胃病为主,其次为妇科、前阴疾患。2.腹部穴:脾胃病为主。3.胸部穴:胸肺疾患。,足太阴脾经腧穴,脾经脉主要腧穴,隐 白 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SP 1)角0.1寸。,功效:健脾统血,益气安神。主治:1、各种血证:如月经过多,崩漏(灸)、功能性子宫出血、便血、尿血、子宫肌瘤 2、神志病:癫狂、梦魇、多梦(十三鬼穴之一)3、小儿惊风、小儿夜啼(灸)。4、本经所过:足趾痛、足背痛、痛风 5、脾胃病:腹胀暴泻(急性肠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泄泻;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可灸。,崩,漏,出,血,梦,魇,惊,啼,公 孙 在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SP 4)的前下方。,功用:健脾化湿。主治:1、脾胃病;2、妇科病:痛经、月经不调、带下;3、胃、心、胸的疾患(胸痛、胸闷、冠心病、心悸、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胃痛)4、冲脉病证:男子生殖(冲为血海);女子经、孕;心痛、心烦、胸闷邪胀,腹痛里急(冲脉为病,逆气、里急)5、本经所过:足肿疼痛。,胃,痛,泄,泻,腹,痛,痛,经,三阴交(SP 6)在小腿内 侧,当内踝尖 上 3 寸,胫骨 内侧缘后方。,功用:健脾利湿,调补肝肾。主治:1、消化系统病:2、泌尿生殖系统病:男性,女性生殖、小便不利 3、妇科疾患(经、带、胎、产、杂病):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带下、难产、阴挺、更年期)4、皮肤病:黄褐斑、雀斑、痤疮 5、失眠、高血压;6、近治作用:下肢疾患、中风 7、阴虚诸证操作:直刺1-1.5寸(孕妇禁针)。略向后直刺1-1.5寸有麻电感象足底放散,治疗足部病。,脾,胃,疾,患,妇,科,疾,病,遗,精,阳,痿,泌,尿,疾,患,心,神,疾,患,风,疹,疮,疡,下,肢,病,证,阴陵泉(SP 9)在小腿内 侧,当胫骨内 侧髁后下方凹 陷处。,功用:健脾利湿,益肾固精主治:1、脾胃疾患:腹痛、腹胀、食欲不振、黄疸、霍乱吐泻、肠炎、细菌性痢疾、腹膜炎 2、泌尿疾患:水肿、小便不利或失禁、遗尿、遗精、阳痿、尿潴留、尿失禁、尿路感染 3、妇人疾患: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道炎 4、皮肤病:湿疹、荨麻疹、疥疮、神经性皮炎、牛皮癣 5、本经所过部位:膝痛、痿证、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疾患 6、其它:心悸,多寐,头晕,头痛,咳嗽痰多。操作:,水,肿,癃,闭,关,节,痹,痛,腹,胀,泄,泻,小结操作注意事项 尺泽、太渊穴在关节、动脉处,一般不宜用直接灸,针刺应避开动脉。少商治实证、热证时,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迎香 向上斜刺 四白 面部腧穴一般不宜直接灸,以免引起瘢痕。,授课要求掌握:各经脉的循行,及其脏腑属络关系 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归经、特殊的操作熟悉:各经脉的主治概要 了解 穴位的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