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逆变器技术规范书.docx

    • 资源ID:5860167       资源大小:41.11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逆变器技术规范书.docx

    逆变器技术规范书目录1总则32设计条件33标准和规范44技术要求65技术参数表136供货范围147技术资料及交付进度141总则1.1 本技术协议适用于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并网逆变器,它提出了该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1.2 技术协议所提及的要求和供货范围都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地详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但乙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协议和工业标准的功能齐全的优质产品,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1.3 如乙方没有对本技术协议提出书面异议(或差异),甲方则可认为乙方完全接受和同意本技术协议的要求。1.4 乙方对供货范围内的所有产品负有全责,包括对外采购的产品。对外采购的主要产品制造商应征得甲方的认可。1.5 乙方执行本技术协议所列标准。有差异时,按较高标准执行。1.6 合同签订后,甲方有权因规范、标准、规程发生变化而提出一些补充要求,在设备投料生产前,乙方应在设计上进行修改。乙方应满足甲方的合理要求,除重大修改外,应不涉及商务问题。1.7 乙方提供的资料应使用国家法定单位制即国际单位制(语言为中文),进口部件的外文图纸及文件应由乙方免费翻译成中文,随同原文一并提交甲方。提供的技术文件及图纸除纸质版外(包括配套的外购设备和部件原产商的技术文件及图纸),还应提供一份相同内容的电子光盘,技术文件及图纸中的计量单位按法定计量单位。电子版图纸格式须为AutoCAD2004版本的dwg格式;文字版本须为OffiCeWord或Excel格式。图纸及文本文件均应可编辑。1.8 在合同签订后立即提供设备相关图纸。1.9 本技术协议书涉及商务方面的内容,如与商务合同有矛盾时,以商务合同为准。2设计条件2.1 安装条件安装方式:挂式安装。光伏并网逆变器安装于支架上,应满足-40。C环境下的存储运输要求。成套设备投入运行后,不允许出现因实际使用环境原因无法正常运行、频繁保护或无故停机等情况。3标准和规范技术协议范围内的设备应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在国内标准不完善的情况下,可参照选用IEC标准或双方认定的其它国家标准。技术协议未提及的内容均应符合以下的国家、行业和企业的标准及规范,但不仅限于此,若标准之间出现矛盾时,以较高标准为准。主要引用标准如下:GB18479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概述和导则DL/T527静态继电保护装置逆变电源技术条件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4537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与碰撞试验GB16836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安全设计的一般要求DL/T478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B/T19939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20046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IEC61727:2004,MOD)Q/GDW617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GB/T2423.9热试验方法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b:设备用恒定湿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IEC60529:1998)GB3859.2半导体变流器应用导则GB/T1454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5543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GB/T12325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T12326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24337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GB/T15945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GB19939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技术要求SJ11127光伏(PV)发电系统的过电压保护一一导则GB20513光伏系统性能监测测量、数据交换和分析导则GB20514光伏系统功率调节器效率测量程序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4942.2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GB3859.2半导体变流器应用导则Q/SPS22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电磁兼容性相关标准:EMC相关标准:EN50081或同级以上标准EN50082或同级以上标准电网干扰相关标准:电网监控相关标准:电磁干扰相关标准:EN61000或同级以上标准UL1741或同级以上标准GB9254或同级以上标准GB/T14598.9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GB/T14598.14静电放电试验GB/T17626.8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GB/T14598.36.0绝缘试验NB/T32004-2018光伏发电光伏并网逆变器技术规范JB-T7064半导体逆变器通用技术条件GB/T14285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Q/GDW617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Q/GDW618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测试规程GB19517-2009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IEC62109-1/2光伏发电专用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安全UL1741的安全光伏并网逆变器、转换器、控制器和内部连接器系统GB4943信息技术设备安全IEC62116-2008光伏并网系统用光伏并网逆变器防孤岛测试方法IEC60269低压熔断器GB725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国家标准IEC60439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成套装置DL/T62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GB11032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SJ/T11127光伏(PV)发电系统过电保护一导则YD5098通信局(站)防雷与地接工程设计规范GB/T3873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本技术规范书内的设备应首先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部颁标准和行业标准,在国内标准不完善的情况下,可采用相应的国际标准(如IEC,IEEE等)中最适宜的条款部分或双方认定的其他国家标准。所采用的标准必须是最新版本。提供的所有设备及零件应按国际标准化组织TS09000质量体系制造,图纸和文件均应采用国际度量制单位(SI)和IEC规定的图例符号表示。4技术要求4.1 一般性要求4.1.1 1.1范围界定并网逆变器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由乙方成套提供,不允许进行任何形式的拆分、分包或外协。并网逆变器的容量、安规、降额系数等必须严格匹配。并网逆变器的输入接口为光伏组件串,输出接口为并网逆变器的交流总输出。输入、输出接口之间的所有部分及其可能涉及到的现场安装(不含逆变器本体的安装)、连接等工作均属于乙方的供货责任范围,与甲方无关。并网逆变器作为不可分割的成套设备,其内部的所有机械、电气、通信、外壳、接地等连接和配合均属于乙方的责任范畴,与甲方无关。乙方必须保证产品及其后续升级换代产品的相互兼容性(至少保证向下兼容)、可互换性、可替换性、机械和电气接口的一致性。乙方必须保证产品及其后续升级换代产品的通信协议及通信点表完全兼容。4.1.2 1.2并网逆变器输入、输出电气接口特性组串型并网逆变器的每路直流输入电缆线径为4mM的光伏专用电缆。并网逆变器支持GPRS或RS485通讯方式,以及相应的手机app软件(支持主流手机系统)。4.1.3 逆变器接地乙方必须保证逆变器整机的安全与可靠性,在并网逆变器内部,防雷系统的接地线和残余电流监测保护系统的接地线不能共用,接地导体截面积必须满足适用于并网逆变器的最严格的电工、电力和安全标准要求。4.1.4 并网逆变器的绝缘电阻监测与报警并网逆变器必须具备完备、准确、可靠的直流侧绝缘监测功能。直流侧绝缘监测功能必须能够准确、可靠的监测直流侧正极对地、负极对地的绝缘电阻。绝缘监测功能的电阻报警阈值应可以设置,当监测到直流侧绝缘电阻超出设置的阈值时,绝缘监测功能应立即进行本地和远程报警。绝缘监测系统的技术性能要求和初始报警阈值应满足CGC/GF004:20U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条件中的具体要求。4.1.5 并网逆变器的残余电流监测与保护残余电流监测保护系统必须满足CGCGF004:2011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条件中5.7.5节的具体要求,出厂设置按照该标准的要求进行。乙方对残余电流监测保护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负责,如果残余电流监测保护系统损坏,逆变器必须进行本地和远程报警。残余电流监测保护系统不允许出现测量不准,误动、拒动等情况。4.1.6 逆变器正常工作的电网条件符合国标GB/T19964-2012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14549-1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5543-2008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12325-2008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T15945-2008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偏差、GB/T12326-2008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24337-200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等的电网环境为成套设备正常运行的正常电网环境,成套设备必须在正常的电网环境下安全、正常运行,安全的运行,性能指标达到技术规范中的承诺值。4.1.7 1.7逆变器的选择标准须为知名一线品牌,设备质保5年;逆变器有CQC认证或通过第三方机构测试;逆变器具有专业的通讯协议;由符合相应的图纸和工艺要求所规定的材料和元件制造,经过制造厂的常规检验、质量控制、按合格方法生产。设备应该是完整的,附带制造厂的储运、安装和电路连接指示;逆变器主要设备、电子元器件全部用工业级或以上级别。4.1. 8逆变器的具体要求及技术指标交流输出频率:50Hz±0.5%;输出三项交流电压;交流输出谐波含量:W3%;逆变器效率:要求符合欧洲标准效率298%;功率因数:20.8;工作环境温度:-30至+60C;相对湿度:15%-95%不凝结;采用多路MPPT功率跟踪方式,保证转换效率始终工作在最佳状态;具有通用的通讯接口;逆变器宜采用智能强制风冷的逆变器;防护等级为1P66:光伏逆变器的交流输出侧必须加装知名品牌的交流输出继电器。4 .L10逆变器的控制保护功能直流输入欠压保护:VdC达到规定的最低电压时,逆变器自动关机并发出警告信号;直流输入过压保护:当光伏输入直流电压超过设定的最高值时,逆变器自动关机并发出警告信号;交流输出过压保护:当输出电压达到110%额定电压时,逆变器自动关机并发出警告信号:交流输出过电流保护:当输出电流超过120%额定电流30秒或超过150%额定电流3秒时,逆变器自动关机并发出警告信号;输出短路保护:当负载侧发生短路时,逆变器自动关机并发出警告信号;具有防雷保护措施;具备防孤岛保护,并在启动防孤岛保护后,具备延时判断恢复功能;带有直流侧在线绝缘检测功能:当逆变器直流侧发生绝缘故障时,具备报警功能。5 .1.11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监控要求作为控制系统一部分的监测系统至少应采集和显示下列内容:逆变器状态;发电量;交流频率、电压和电流;直流电压、电流;发电功率曲线;4.2光伏并网逆变器1.1.1 2.1光伏并网逆变器形式光伏并网逆变器形式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输出为三相三线制或三相四线制结构,根据实际使用环境修正后的额定交流输出功率为100kWo并网逆变器要求严格满足IP66防护等级,逆变器结构设计应合理,便于设备的维护和更换。光伏并网逆变器输出参数(实际运行环境下):过载能力:光伏并网逆变器应具有不小于Ll倍的过载能力并具备可靠的最大输出电流限制功能。在实际运行环境条件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最大长期出力能力在环温低于45的状态下不应低于额定电流的110%。1.1.2 2.2光伏并网逆变器的主要性能指标(1)逆变器最高效率、中国效率及承诺函逆变器最高运行效率不应低于98.2%,中国效率应不低于97.5%o(2)并网电压、电流谐波无论采用何种控制方式,并网逆变器在运行时不应造成电网电压波形过度畸变,并网逆变器注入电网的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不能超标,以确保公用电网和连接到电网的其他设备正常运行。由并网逆变器引起的低压侧电压总谐波畸变率不超过3%,奇次谐波电压畸变率不应超过2.现,偶次谐波电压畸变率不应超过1.2%o在电网背景电压符合GB/T1454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的要求时,并网逆变器输出电流的电能质量应满足:当逆变器工作在额定容量的50100%时,应达到下列输出波形要求:电流总谐波畸变率不超过3乐其中,奇次、偶次谐波电流含有率不超过GB/T14549的相关要求。(3)直流分量在OQlo0%功率范围内的任何工况下,光伏并网逆变器输出的最大直流分量不允许超过其额定输出电流的0.5%o(4)电压不平衡度光伏电站并网运行时,并网逆变器低压侧的电压不平衡度不应超过2%,短时不得超过4%;由并网逆变器引起的电压不平衡不应超过L3%,短时不应超过2.6>(5)电压跌落和闪变光伏电站并网运行时,并网逆变器引起的电压跌落和闪变应符合GB/T19964-2012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中的规定。(6)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光伏电站并网运行时,除不可抗拒因素外,并网逆变器作为光伏电站内唯一的大功率干扰源,不得对本机和符合相关EMC要求的通信设备的正常通信构成干扰。如果光伏逆变器对其他符合EMC要求的通信设备构成干扰,乙方有责任无偿及时的解决问题。(7)MPPT电压范围当光伏组件的温度在-25+80之间正常变化时,逆变器的MPPT电压范围不应小于200Vdc"lOOOVdco(8)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控制逆变器有功功率的最小调节范围为0%'100%,功率因数的最小调节范围为超前0.8滞后0.8。(9)孤岛保护并网逆变器应配备和孤岛保护功能。(10)噪声当并网逆变器输出100%的额定功率时,在距离设备水平位置Inl处,用声压级计测量满载时的噪声不应大于65dB(八)。(三)待机功耗并网逆变器的夜间待机功耗不应大于2Wo1.1.3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保护功能(1)电网故障保护b)防孤岛效应保护并网逆变器应具有可靠而完备的非计划性孤岛保护功能。并网逆变器防非计划性孤岛功能应同时具备主动与被动两种孤岛检测方案。并网逆变器应具有可靠的计划性孤岛响应功能,计划性孤岛是指按预先配置的控制策略,有计划的发生孤岛现象,如收到明确的电网调度指令等。当逆变器工作于防孤岛模式时,如果非计划性孤岛效应发生,逆变器应在2s内停止向电网供电,同时发出报警信号。c)恢复并网保护由于电网超限状态导致并网逆变器停止向电网供电后,并网逆变器应具备两种模式供用户选择:在电网的电压和频率恢复到正常范围后的20s到5min,并网逆变器不应向电网供电。电网的电压和频率恢复到正常范围后,逆变器自行并网。对电力系统故障期间没有脱网的并网逆变器,其有功功率在故障清除后应快速恢复,自故障清除时刻开始,以至少10%额定功率/秒的功率变化率恢复至正常发电状态或按照电网公司的要求恢复至正常发电状态。d)输出过流保护并网逆变器的交流输出应设置过流保护。当检测到电网侧发生短路时,并网逆变器停止向电网供电,同时发出警示信号。故障排除后,并网逆变器应能正常工作。防反放电保护当并网逆变器直流侧电压低于允许工作范围或逆变器处于关机状态时,并网逆变器应无反向电流流过。极性反接保护当光伏方阵的极性反接时,并网逆变器应能可靠保护而不会损坏。极性正接后,并网逆变器应能正常工作。供电电网过/欠压,过/欠频保护电在并网逆变器的交流输出侧,并网逆变器应能够准确判断供电电网(接线)的过/欠压,过/欠频等异常状态,按照电网公司的相关要求进行保护。欠压保护中包含了并网逆变器输出缺相保护。供电电网相序保护并网逆变器必须具备电网相序检测功能,当连接到逆变器的电网电压是负序电压时,逆变器必须停机并报警或通过逆变器内部调整向电网注入正序正弦波电流。并网逆变器支持三相线缆无序连接,并自动适应电网相序。任何情况下,并网逆变器都不能向电网注入负序电流。由并网逆变器所引起的电压不平衡,不应超过限制。输入过压、过流保护并网逆变器必须具备完备的直流过压、过流保护功能。内部短路保护当并网逆变器内部发生短路时(如IGBT直通、直流母线短路等),逆变器内的电子电路和输出继电器应快速、可靠动作,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因逆变器内部短路原因导致电网侧的过流保护装置动作。输出短路保护当负载侧发生短路时,逆变器自动关机并发出警告信号过热保护并网逆变器应具备机内环境温度过高保护(例如着火引起的机箱内环境温度过高)、机内关键部件温度过高保护等基本过热保护功能。保护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在正常的逆变器运行环境和符合国标要求的电网环境下,逆变器不应出现误停机、误报警和其他无故停止工作的情况。当出现故障时,逆变器应能够按照设计的功能可靠动作。整机阻燃性和环境适应性IEC62109(CE认证安规测试标准)和UL1941标准中的安规、阻燃要求是对逆变器提出的最低要求。逆变器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允许产生蔓延性火灾。降额警告乙方逆变器在温度过高时必须进入降额运行模式,不能直接关机。故隙的记录与显示并网逆变器应记录设备使用寿命期内的运行数据、运行状态。光伏并网逆变器历史故障记录既能通过手机APP调取,又能由监控后台远程调取。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并网逆变器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必须满足或优于IEC62109光伏发电系统用电力转换设备的安全标准中的基本要求。当应用于高海拔环境时,应按照IEC62109光伏发电系统用电力转换设备的安全标准的要求进行对应的修正,并网逆变器修正后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必须满足或优于IEC62109的要求。残余电流保护逆变器都应提供残余电流,检测标准满足CGC/GF004:2011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条件。防雷保护逆变器交直流侧必须具备完备的防雷保护功能,其中直流侧和交流侧配置不低于2级的防雷保护器。乙方逆变器不能对与其连接的光伏电池阵列的性能和安全性产生负面影响。不能出现因逆变器成套装置原因导致与其连接的光伏电池阵列出现性能劣化和安全等问题。1.1.4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绝缘耐压性能(1)逆变器绝缘电阻并网逆变器的输入电路对地、输出电路对地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IOM。绝缘电阻只作为绝缘强度试验参考。(2)逆变器绝缘强度并网逆变器的输入电路对地、输出电路对地应能承受50Hz、220OV的正弦交流电压Imin,且不击穿、不飞弧,残余电流电流VlOInAo并网逆变器内的元器件布置应符合国内外的相关安规要求。1.1.5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监控系统要求(1)控制系统的供电要求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系统应采用自供电方式。(2)控制设备基本要求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系统应采用高性能的DSP控制芯片,反馈环节应采用低温漂、高精度、宽温度范围的高品质传感器(传感器的带宽和实际检测精度必须满足控制要求),模数和数模(如有)转换环节应采用高精度的高速AD/DA(如有)。并网逆变器内的所有PCB电路板都必须做优质、可靠、全面的三防处理。控制系统应能稳定、快速的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和输出波形质量控制,以确保并网逆变器获得最大的功率输入并输出预期的正序正弦波电流。(3)并网逆变器的启动及同步并网逆变器应能根据日出及日落的日照条件,实现自动开机和关机。并网逆变器启动运行时应确保光伏发电站输出的有功功率变化率不超过所设定的最大功率变化率。并网逆变器应具有自动与电网侧同步的功能;并网逆变器应能够与监控系统的基准时间对时。(4)并网逆变器的人机接口并网逆变器应在面板上设置状态指示灯。指示灯应能指示并网逆变器的运行状态。(5)并网逆变器的显示及故障报警监控后台数据可查看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此):直流电压、直流电流、交流电压、交流电流、时钟、频率、日发电量、累计发电量、每天发电功率曲线等数据。故障信号包括:电网电压过高、电网电压过低、电网频率过高、电网频率过低、电网电压不平衡、直流电压过高、并网逆变器过热、通讯失败、绝缘故障、残余电流保护等。并网逆变器面板指示灯能及时准确指示系统运行状态。(6)并网逆变器的历史数据采集和存储在并网逆变器的寿命期内,逆变器应能够以日、月、年为单位连续存储运行数据和故障记录等,其中故障、报警、异常事件等信息的准确度需精确到秒。4. 2.6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工艺要求选用质量可靠的输入输出端子,保证与组件的可靠连接,并需充分考虑电缆的安装与固定。箱体结构安全、可靠,设计与安装应便于维护及拆装。各元件板应有防尘装置,防护等级严格满足1P65,便于设备的维护和更换。光伏并网逆变器箱内应有保护接地。并网逆变器能够单面(正面)维修。5技术分数表组串式逆变器技术性能保证值参数表序号名称性能保证值备注逆变器1逆变器型号GW100K-Ht1.1逆变器输出功率1逆变器输出额定功率100kW2逆变器最大交流侧功率IlOkW1.2逆变器效率1最高转换效率98.7%2中国效率98.1%1.3逆变器输入参数1最大输入电压IlOOV2MPPT电压范围180"1000V3MPPT数量104最大输入路数205每路MPPT最大输入电流30A1.4逆变器输出参数1额定输出电压380V2输出电压范围380V÷10%3输出频率要求50Hz±5%4功率因数-0.8+0.8可调5最大交流输出电流167A6总电流波形畸变率<3%1.5防护等级IP661.6噪音<65dB1.8待机损耗/夜间功耗<1W1.9保护功能1输出过流保护(有/无)有2输出短路保护(有/无)有3输出过压保护(有/无)有4其它保护(请说明)绝缘阻抗检测、直流浪涌保护、残余电流检测等序号名称性能保证值备注5工作环境温度范围-30+60°C6相对湿度0"100%7满功率运行的最高海拔高度5000m04000降额)8防护类型/防护等级1P669散热方式强制散热10重量93.5kg11机械尺寸(宽X高X深)1008*679*343m6供货范Bl表6-1设备供货范围编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组串式逆变器GW100K-Mt台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2组串式逆变器37技术资料及交付进度设备生产厂应为业主提供必要的图纸、手册和技术文件,技术文件应充分、广泛和详细地说明电气产品及其部件的性能、原理、结构和尺寸以及部件和电子器件的型号、规格和技术参数,使业主能够实现对设备的运行、检查、修理、试验、调整和维护C在交货前一周时间,通知业主到厂家验货,并安排资深工程师对业主进行培训并进行技术交流。设备到货时同时提供质保证书;4.1 概述设备生产厂家提供的所有文件、图纸及其它资料都以中文为准。4.2 图纸设备生产厂家提供的所有图纸、手册和技术文件不应少于10份,并应附有1份电子文件。(1)系统方案图(2)系统原理图(3)设备接线图(4)设备结构尺寸图(5)设备安装尺寸图(6)其它4.3 手册(1)柜内主要元器件使用、维修说明书(2)其它4.4 技术文件(1)产品说明书(2)调试大纲(3)试验方法(4)试验记录(5)合格证书(6)随机附件清单(7)其它7.5技术文件交付进度序名称交付时间数量1图纸设备供货时每台设备一套2操作手册设备供货时每台设备一套3维修手册设备供货时每台设备一套4合格证设备供货时每台设备一套5出厂检验报告设备供货时每台设备一套

    注意事项

    本文(逆变器技术规范书.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