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易栓症的研究现状.ppt
遗传性易栓症的研究现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1934,前言(一),1965年Egeberg在报道一个家族性抗凝血酶(AT)缺陷症时首先提出易栓(tromobophilia)一词,意为血栓形成的倾向性增高。通常将易栓症分成两大类:遗传性和获得性。事实上,易栓症的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归类互有交叉。,前言(二),近些年来研究发现易栓症不是单一疾病,而是指由于抗凝蛋白、凝血因子、纤溶蛋白等的遗传性或获得性缺陷或存在获得性危险因素而容易发生血栓栓塞的疾病或状态。,前言(三),血栓遗传倾向是遗传原因造成的高凝状态。易栓症虽可累及动脉和静脉,但一般常指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VTE 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多数学者认为它们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表现形式。,前言(四),VTE 的遗传性危险因素有V 因子Leiden(factor-Leiden,FVL)变异、蛋白C(PC)缺乏、蛋白S(PS)缺乏、G20210A基因变异、抗凝血酶缺乏、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是基因缺陷导致相应蛋白减少和(或)质量异常所致,可通过基因分析和(或)蛋白活性水平测定明确。,1 凝血因子 1691G/A突变,1994年荷兰Leiden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称之为FV Leiden),凝血因子基因1 691位点突变(GA),使506位的精氨酸被谷氨酰胺替代,称为FVL(或FVR506Q),使APC对凝血因子的灭活作用明显减弱而造成血液高凝状态。,活化蛋白C抵抗(APC-R),这种凝血因子对APC的不反应或反应降低称为APC抵抗(APC-R)。APC-R导致血液高凝状态,破坏体内凝血和抗凝平衡,抗凝作用减弱,从而使血栓发病风险增加。,FV Leiden,国外研究表明FVL是高加索人VTE最常见的危险因素。然而影响白种人群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的主要遗传缺陷FVL突变在非洲、亚洲、美洲、大洋洲人群中均很少见,说明基因分布频率与种族关系极为密切。FVL携带者随年龄的增长,VTE年发病率从0.061%(3044 岁)增长到0.76%(60岁以上)。,2 凝血酶原G20210A(F G20210A)基因突变,FG20210A突变是比FVL相对较弱的VTE危险因素。出现血栓症临床症状的FG20210A基因携带者多伴随继发因素(口服避孕药、妊娠、手术、创伤)和高龄因素。研究发现,去除其它遗传因素影响后,与F G20210A突变关联的静脉血栓症患者是对照组的314倍。,凝血酶原20210A,凝血酶原20210A突变在高加索人群中相当常见,检出率达2%6%,而在亚洲各国人群中,除个别报道外,检出率几乎为0。凝血酶原20210A携带者血栓危险性升高约3倍,在西方静脉血栓患者中检出率约为6%。近年来的研究表明,FG 20210A 突变在中国人中非常少见,它并非静脉血栓症或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3 遗传性PC缺陷症,本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遗传基因位于2q1314。根据PC的活性及抗原量测定,可将本病分为2型。I 型:PC的活性及抗原量均降低;II 型:PC的活性降低而抗原量正常,显然是PC的结构异常。国内曾报道一个家族性PC缺陷症,在30例成员中检出4例PC活性低于50%的患者。,遗传性PC缺陷症,PC缺陷症患者除表现为复发性DVT外,还常表现为暴发性紫癜、出血性皮肤坏死,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IC等。个别患者还可发生动脉系统血栓形成,尤其是纯合子患者,杂合子患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较低,且常有较明确的诱因。,4 遗传性PS缺陷症,遗传性PS缺陷症于1984年首次报道以来,目前全球报道不下400个家族。国内报道一个有血栓倾向家族的47名成员中,检出9例PS缺陷症。本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基因位于3p11.111.2。,遗传性PS缺陷症,本病主要表现为复发性静脉血栓形成,约65%表现为DVT,部分患者可发现腹腔疾病;35%表现有浅静脉血栓形成,少数患者可表现为脾静脉、肠系膜动静脉以及脑矢状窦等部位血栓形成,PS缺陷症患者动脉系统血栓发生率为23%。,5 遗传性AT缺陷症,本病为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遗传基因位于1q2325。在PC系统有缺陷的人群中,静脉血栓症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58倍。本病主要表现为容易发生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尤其是下肢深静脉,特别易发生于妊娠期,与其他类型易栓症相比,本症发生血栓形成的危险性较高。,遗传性AT缺陷症,近年研究发现,中国人群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3种遗传缺陷发生率的总和为26.4%35.7%,明显高于西方人群。PC和PS缺乏是中国人群中重要的静脉血栓症的危险因素,而抗凝血酶缺失与静脉血栓症的发生并无显著关联。,6 遗传性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HC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先天性蛋氨酸代谢紊乱造成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升高超过正常值的95%(正常值:17.25mol/L)。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引起VTE的机理与组织因子的表达增加、抗凝过程的削弱、凝血酶活性的加强、凝血因子活性的增加、纤维蛋白溶解电位的损坏、血管的损伤及内皮功能障碍有关。,亚甲基四氢叶酸酯还原酶(MTHFR)突变,MTHFR 677T是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变异型的一种,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在同型半胱氨酸代谢中起重要作用,MTHFR 677T基因携带者常有轻度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在高加索人群中,MTHFR 677T变异型很常见,纯合子携带者就占总人群的10%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仅轻微升高,因此,对血栓危险性的影响很难估测。,中国人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中国人群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叶酸缺乏是VTE的独立危险因素,叶酸缺乏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原因之一,而MTHFR基因677T多态性只是引起叶酸缺乏的遗传因素而已。但中国人群MTHFR基因C677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西方人群。VTE与普通人群中MTHFR基因C677T纯合子频率均为58%,PE和对照组中MTHFR基因C677T纯合子频率分别为56.7%和55.2%。,7 总结,此外,遗传性HC-II 缺陷症、遗传性异常纤溶酶原血症、遗传性PAI-1增多症、遗传性高富组氨酸血症、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等遗传学缺陷也与血栓形成有关。联合型遗传缺陷,其血栓发生率远高于单一缺陷者。通常情况下,仅存在1种血栓危险因素一般不引起静脉血栓,但多种血栓危险因素并存时,无论是遗传性易栓症与获得性易栓状态并存,还是几种遗传性易栓症或几种获得性易栓状态并存,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大大增加。,8 意义,大多情况下,遗传性易栓症是在获得性易栓状态下发生血栓事件。因此进一步探索遗传性危险因素与易栓症的关系,对于预测及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降低其发病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祝老师们、同道们身心健康!事业辉煌!发达!,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