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光伏标准电站项目建设方案.docx
村级光伏标准电站项目建设方案项目概述本项目叶集区南依大别山,北连淮北平原,西临史河,东部丘陵,境内河流纵横,塘堰星罗棋布,林竹繁茂。全区共有森林面积71800亩,其中,孙岗乡28000亩,三元乡7400亩,平岗办事处30000亩,镇区办事处6400亩,本区树种以意扬、国外松、杉木为主,经济林有板栗、桃、枣、水蜜桃等。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转换的过渡带,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全年日照1876-2003.5小时,平均气温16.7-17.9°C,梅雨季节一般在6-7月间。全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26.1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3.3%左右,属于太阳能利用条件中等的地区。除梅雨季节外,太阳能资源具备利用的稳定性。本项目参考METEONORM7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太阳能资源分析,统计了19912010年累年各月的水平面总辐射值和15。斜面总辐射值。根据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行业标准QXT-89-2008)制定的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划分,本项目站址所在地为资源丰富地区。光伏电站根据现场安装状况进行组件及逆变器的配置,本村级光伏电站配备4个50KW的组串式逆变器,经逆变后进入一个交流配电箱,最终并入国家电网。分布式光伏电站原理图光伏方阵排列布置要节约土地、与当地自然环境有机的结合,设计规范,并兼顾光伏电站的美观展示性。光伏方阵的阵列倾角、方位角、阵列间距应根据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太阳辐射能资源、场地条件等具体情况优化设计。光伏电站设计要求应包含并不限于:1)结构设计应与工艺和建筑专业配合,合理确定光伏系统各组成部分。2)在新建建筑上安装光伏系统,应考虑其传递的荷载效应。3)光伏组件支架材料、结构设计方案及构造措施,应保证支架在运输、安装、使用过程中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要求,并符合抗震、抗风、防腐等要求。支架、支撑金属件及其接节点,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复核验算。4)应考虑风压变化对光伏组件及其支架的影响,光伏组件或方阵宜安装在风压较小的位置.5)逆变器等较重的设备和部件宜安装在承载能力大的结构构建上,并应进行构建的强度与变形验算。6)光伏方阵的支架宜由埋设在钢筋混凝土基座中的钢制镀锌连接件或不锈钢地角螺栓固定钢筋混凝土基座的主筋应锚固在主体结构内;当不能与主体结构锚固时,应设置支架基座。应采取提高支架基座与主体结构间附着力的措施,满足风荷载、雪荷载与地震荷载作用的要求。7)光伏系统输配电和控制用线缆应与其他管线统筹安排,安全、隐蔽、集中布置、满足安装维护的要求。8)光伏组件或方阵连接电缆应符合光伏(PV)组件安全鉴定结构要求的相关规定。9)光伏系统的电能质量应符合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电压偏差,频率、谐波和波形畸变、功率因数、电压不平衡度和直流分量等电能质量指标的要求。10)并网光伏系统应具有相应的并网保护功能,并安装必要的计量装置。11)在人员有可能接触到或接近光伏系统的位置,应设置防触电警示标识。12)光伏系统应与建筑电气系统相匹配,光伏系统主接线应满足系统损耗小、故障易诊断、易隔离和检修的要求。13)光伏系统设计时应计算系统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光伏系统装机容量由建筑物可安装光伏方阵的位置、面积、倾角、光伏组件规格确定。14)并网光伏系统容量还应根据配电网线路、变压器容量及电网相关要求确定。3设计施工时还应做到:美观性与当地自然条件结合,美观大方。在不改变原有地貌环境和外观的前提下,设计安装太阳能光伏阵列的结构和布局。高效性光伏系统在考虑美观的前提下,在给定的安装面积内,尽可能的提高光伏组件的利用效率,达到充分利用太阳能提供最大发电量的目的。地面电站及平屋顶太阳能电池组件表面应垂直朝向太阳,可以提高电池组件的输出效率。倾斜角:倾斜角是太阳能电池方阵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并希望此夹角是方阵一年中发电量为最大时的最佳倾斜角。一年中的最佳倾斜角与当地的地理纬度有关,当纬度较高时,相应的倾斜角也大。最理想的倾斜角是使太阳能电池年发电量尽可能大,而冬季和夏季发电量差异尽可能小时的倾斜角。选择倾角安装光伏组件阵列时,前后排光伏阵列的间距设计应避免阴影影响,各阵列间应有足够间距,一般要求在冬至影子最长,两排光伏阵列之间距离要保证上午9点到下午3点之间前排不对后排造成遮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