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ppt
公路勘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某山岭区四级公路二、概述:本课程设计所采用资料为某山岭区实测资料,该公路交通受到很大影响,广大群众迫切要求修建这条公路,为繁荣经济,发展该地区的生活,公路的修建势在必行。公路等级定为山岭区四级。三、设计资料:从实测资料中抄录部分资料如下:1、直线、曲线与转角一览表(见表一)2、路线纵断面高程成果表(见表二)3、横断面测量记录表(见表三)4、沿线地质土质情况,直线、曲线与转角一览表(表一),纵断面地面线高程资料(表二),横断面地面线资料(表三),四、设计要求及成果1、设计要求(1)路线平面:用坐标法绘制平面导线;每位同学所涉及的第一个交点坐标X=15000、Y=20000,起始边方位角30;(2)纵断面:纵断面图中起点与终点要求不填不挖(当起终点高差大于30米时,允许一端有填挖);(3)公路等级为四级公路,设计速度为20Km/h;(4)所有的图表均按420297图幅要求,设计图采用4K方格网厘米纸手绘。,2、设计成果根据给定资料完成圆曲线要求,完成至少500米的桩号计算,纵坡设计、竖曲线设置和横断面设计,设计完成后应交出下列成果:(1)封面(2)目录(3)说明(对设计过程与内容作简单介绍)(4)计算书(5)直曲表(6)路线平面图(K6+000K7+000)(7)路线纵断面图(K6+000K7+000)(8)路基横断面图(K6+000K7+000)(9)路基设计表(K6+000K6+500)(10)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K6+000K6+500),五、资料沿线地质情况:K6+000+150 表土粉质亚粘土(厚度1米)下为软石;+150+300 为粉质亚粘土+300+580 表土粉质亚粘土(厚度0.8米)下为软石;+580+700 表土粉质亚粘土(厚度1米)下为软石;+700K7+000 表土粉质亚粘土(厚度0.8米)下为坚石。,理论指导书 本课程设计是在公路勘测设计理论课后进行的。内容包括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和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等。编制路基设计表、土石方数量计算表。目的是使学生能系统地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初步掌握公路设计的工作方法,提高计算、绘图水平及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一、平面设计1、平曲线要素及主点桩号计算:本次课程设计所给资料是外业详细测量记录。平曲线各参数均已汇列于“直线、曲线与转角一览表”中,要求进行平曲线各要素与主点桩号计算,完成此表所空部分,并且绘制平面图,比例1:2000。2、超高、加宽的设计与计算: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规定,当平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就要设置超高,等于或小于250米时,应在曲线上路面内侧进行加宽。超高值与加宽值参见规范与标准与具体计算时应计算各超高断面中的特征点的超高高差。,二、纵断面设计:按确定的路线中心线点绘路线纵断面图的地面线,进行纵坡设计,其设计标高一般为未加宽超高前的路基内侧边缘标高。纵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有:纵坡度的大小,坡长的确定,转坡点位置的选择,竖曲线的设置和设计标高的计算。纵断面线型设计应根据公路等级、沿线自然条件和拟建道路构造物的标高要求,在考虑工程费用的同时尽可能地保证行车的安全,舒适和经济,应设计成与平面线型密切配合,视觉上连续,舒适的线型。,1、纵坡设计的一般原则:(1)应符合标准中最大纵坡、最小纵坡、坡长限制、纵坡最小长度、缓和坡段的纵坡及最小长度要求、平均纵坡、合成纵坡、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的要求。(2)不轻易采用极限指标,起伏不宜过大或过于频繁,纵坡力求均匀,平缓,避免出现锯齿形、宝塔形的纵面线型。(3)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大填大挖,力求填挖平衡(纵向的填挖平衡和横向的填挖平衡)。(4)通过稻田或低佳潮湿地段时,必须满足最小填土高度的要求,以保证路基稳定。,2、纵坡设计的方法(拉坡):变坡点位置的确定要考虑坡度的规定,坡长的限制,以及自然条件和道路构造物处线形的要求,除此之外,为提高行车的安全性,使在公路上驾驶车辆的司机得到视觉上和心理上的舒适感,还应考虑纵断面线型和平面线型的相互配合问题。(1)当平曲线与竖曲线相互重合时,平曲线应比竖曲线长;(2)平竖半径要保持均衡,平竖重合时,为在视觉上获得良好的效果,平竖曲线半径比为1:(1020)以上为好。(3)凸型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型竖曲线底部,不得插入小半径平曲线。(4)凸型竖曲线的顶部或或凹型竖曲线底部不得反向曲线的拐点重合。,(5)直线上或一个平曲线的纵面线型不应反复或凹凸变化,避免出现使驾驶员视觉中断的线型。为便于计算,变坡点设在整10米桩号处,坡度计算精确至0.1%。(6)纵坡设计线:为未超高加宽前路基内侧边缘线。纵断面图水平方向比例1:2000,竖直方向比例1:200。,3、竖曲线的设计:在纵坡变更处,不论相邻坡度代数差大小应一律设置竖曲线。竖曲线半径的采应满足标准规定的最小半径的要求及最小竖曲线长度的要求,考虑到施工误差的要求,应保证竖曲线外距E不小于0.05米,竖曲线半径在不过分增加工程数量的情况下,应尽量选用大一些,以有利于视觉和路容美观,对于相邻竖曲线的街接应注意:(1)同向竖曲线,特别是同高或凹型竖曲线间,如直线坡度时应合并成单曲线或复曲线,避免出现“断背曲线”。(2)反向竖曲线,最好中间设置一段直坡段,直坡段的长度一般不小于按计算车速行驶3秒钟的行程长度。,4、设计标高和填挖高度计算:先根据坡线的坡度和长度计算出未设竖曲线之前的设计标高,然后按竖曲线之改正值(由X可求得Y值)算出设计标高,填挖高度为设计标高与地面标高之差,正为填方,负为挖方。纵断面图纵向比例为1:200,横向为1:2000,三、横断面设计 横断面设计是根据行车部分,路肩所需的宽度和当地地形,并考虑影响路基稳定性的土质、地质、水文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横断面设计的形状和尺寸及具体位置,可参看规范。横断面比例一般为1:200。四、土石方计算与调配土石方计算与调配参见教材。,五、主要参考书目1、周亦唐、张维全等主编道路勘测设计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4、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