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施工测量方案(汇编).docx

    • 资源ID:5853574       资源大小:70.26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施工测量方案(汇编).docx

    施工测量方案1 .工程概况北京XX科研实验大楼工程位于北京市XX区XX路XX号,地处三环以外。建筑场地面积1761mjl,首层面积1809m可,总建筑面积29052m土分主楼和裙房(裙房主要为地下环形车道),主楼地下2层,地上16层,结构形式为全现浇框架筒体结构。建筑物檐高59.65m,总高度为65.40m;室内外高差450mm,±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51.70m。主楼:基础为平板筏基,埋深一10.75m,C15混凝土垫层K)Omm厚,底板150Omm厚。1层、2层、3层外轴线尺寸为41.16X43.96m,4至16层外轴线尺寸为41.16X35.90m,内设四部电梯,两座楼梯。裙房即地下环形车道,为旋转式坡道分上下层,共两座,坡度为i=9.12%,旋转外墙外半径10.46m,内墙内半径为5.74m,底板厚25Omm,顶板厚250mm,墙厚260mm,出口设防倒塌棚架。2 .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2.1 从场地的实际情况看,场地四周离建筑物在IOm以上,故对布设控制点无影响。由于汽车坡道后期施工(待主体结构完工后)、南侧场地做临设及材料堆放用,所以南北向控制点集中布设在北侧原有混凝土地面上,南侧只布设远向复核控制点,施工场地不受影响,东西向控制点布设在西侧,东侧设复核控点。2.2 布设的控制点均引向四周永久建筑物或马路上,且要求通视,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轴线时或后视时均在观测范围之内。2.3 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和测绘院提供的红线点形成四边形进行控制。2.4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楼层进行网状控制,兼顾±0.000以上施工,设置控制轴线、轴,(轴用于地下)、轴(轴用于地下)及北侧汽车坡道过圆心的南北向、东西向为控制轴。2.5 根据测绘院提供的BMl、BM2(西侧)及BM3(北侧)三点高程控制点数据(具体数据详见测绘成果资料)向建筑物四周引测固定高程控制点,东侧两个,南侧一个,距离基坑至少5m,且埋于冻土层0.5m以下。2.6 控制点放样采用极坐标法,为便于复测,控制点的布置均成直线型。2.7 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2.8 所有控制点必须设专人保护,定期巡视,并且每月复核一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核。3 .轴线及各控制线的放样地面控制点布设完后,转角处线采用2级电子经纬仪DJD2进行复测。各控制线间距离采用红外测距仪DM-A5检测,经校核无误后进行施测,各工艺施测程序见第四项(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3.1 基础施工轴线控制,直接采用基坑外控制桩两点通视直线投测法,向基础平台投测轴线(采用三点成一线及转直角复测),再按投测控制线引放其他细部施工控制线,且每次控制轴线的放样必须独立施测两次,经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3.2 基础施工(即±0.000以下)采用悬吊钢尺法将标高导入护坡桩上,且基坑四周不低于四点(每一个方向不低于一点),校核无误后方可引测其他控制标高点,必须两点以上后视且两后视点标高差在规定范围之内。3.3 ±0000以上施工,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其他细部轴线。3.4 ±0.000以上高程传递,采用钢尺直接丈量法,若竖直方向有突出部分,不便于拉尺时,也同样采用悬吊钢尺法。每层高度上至少设两个以上水准点,两次导人误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否则独立施测两次。每层均采用首层统一高程点向上传递,不得逐层向上丈量,且层层校核,因±0.000以上结构采用竖向与横向一次性混凝土浇筑施工,在固定的竖向钢筋上抄测结构+0.5m控制点,以供结构施工标高控制,且必须校核无误。3.5 各层平面放出的细部轴线,特别是柱、剪力墙的控制线必须校核无误,以便检查结构浇筑质量和以后的进一步施工。3.6 二次结构施工以原有控制轴线为准,引放其他墙体、门窗洞口尺寸。外窗洞口,采用经纬仪投测,以贯通控制线于外立面上,窗洞口标高的各层+0.5m线控制且外立面水平弹出贯通控制线,周圈闭合,保证窗口位置正确,上下垂直,左右对称一致。3.7 室内装饰面施工时,平面控制仍以结构施工控制线为依据,标高控制引测建筑+0.5m标高线,要求交圈闭合,误差在限差范围内。3.8 外墙四大角以控制轴线为准,保证四大角垂直方正,经纬仪投测上下贯通,竖向垂直线供贴砖控制校核。3.9 外墙壁饰面施工时,以放样图为依据,以外门窗洞口、四大角上下贯通控制线为准,弹出方格网控制线(方格网大小以饰面石材尺寸而定)。4 .轴线及商程点放样程序4.1 基础工程制绘院提供平面控制点(接板)_+引窗俺1控制轴妓械(定位放线)验线;降水、护坡桩及土方开挖船热IH验横IT基坑标高抄测卜-土方开挖边坡及标高控制÷l放槽边线物保护墙->监理报验.底板防水及保护层放基础底边线r-监理报验<-地下结构底板上放战+底板施工标高控制监理报皴l>地下站构4.2 地下结构工程4.4二次结构及装修工程放二次结构位置线一砌二次结构一抄测建筑0.5m线控制标高-尤他项目施匚5 .施工时的各项限差和质量保证措施5.1 为保证误差在允许限差以内,各种控制测量必须按城市测量规范(CJJ889)执行,操作按规范进行,各项限差必须达到下列要求:5.1.1 控制轴线,轴线间互差:>20m1/7000(相对误差);20m±3对于轴线小于±3mm°5.1.2 各种结构控制线相对于轴线±3mm°5.1.3 标高小于士5mm。5.1.4 垂直度层高成8mm,全高1/1000且不大于3mm。5.2 放样工作按下述要求进行:5.2.1 仪器各项限差符合同级别仪器限差要求。5.2.2 钢尺量距时,对悬空和倾斜测量应在满足限差要求的情况下考虑垂曲及倾斜改正。5.2.3 标高抄测时,采取独立施测两次法,其限差为±3mm,所有抄测应以水准点为后视。5.2.4 垂直度观测:若采取吊垂球时应在无风的情况下,如有风而不得不采取吊垂球时,可将垂球置于水桶内。53细部放样应遵循下列原则:5.3.1 用于细部测量的控制点或线必须经过检验。5.3.2 细部测量坚持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533有方格网的必须校正对角线。5.3.4 方向控制尽量使用距离较长的点。5.3.5 所有结构控制线必须清楚明确。6 .竣工测量与变形观测6.1 建筑物自身的沉降观测6.1.1 应设计要求,本建筑物做沉降观测,要求在整个施工期间至沉降基本稳定止进行观测。(1)沉降观测的目的:D检查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安全的影响;2)检查工程设计、施工是否符合预期要求;3)为有关地基基础及结构设计是否安全、合理、经济等反馈信息。(2)沉降观测的基本内容:1)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观测;2)地基回弹观测;3)地基分层与邻近地面的沉降观测;4)建筑物本身的沉降观测。6.1.2 本建筑物施工时沉降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沉降观测点的精度要求和观测方法,如表2T所示。表2T沉降观测点的精度要求和观测方法等级高程中误差(mm)相邻点高程中误差(mm)观测方法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mm)二等±0.5±0.3按国家一等精密水准测量;精密液体静力水准测量0.300(n为测站数)6.1.3 沉降观测点设置:在主楼平面四角及每边中点各一个,平面中心设一个,地下室平面四角各设一个;用于沉降观测的水准点必须设在便于保护的地方。6.1.4 当浇筑基础垫层混凝土时,在垫层平面位置埋设临时观测点,待稳固后及时进行观测。6.1.5 待基础结构施工完工后将原临时观测点移至该底板上埋设,并及时进行观测。6.1.6 直到±0.000时按平面布置位置埋设永久性观测点,每施工一层,附测一次,直至竣To6.1.7 沉降观测操作要点、工程竣工后观测次数沉降观测的操作要求,是“三固定”:a.仪器固定,包括三脚架、水准尺;b.人员固定,尤其是主要观测人员;c观测的线路固定,包括镜位、观测次序。工程竣工后观测次数:第一年4次,第二年2次,第三年以后每年1次,直至下沉稳定(由沉降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判定)为止,一般为五年。6.1.8 观测资料及时整理,并与土建专业技术人员一同分析成果。具体详见沉降观测施工6.2 护坡桩的位移观测6.2.1 在基坑开挖后,在护坡桩顶帽梁上布设变形点(变形点间隔IOm左右),并在护坡桩基坑一侧50Omm左右设置平行控制点线(即一点为置仪点,一点为后视点),用经纬仪视准线法,以各变形点的角度变化为依据进行观测,判别其变形位移量。6.2.2 基坑外观测用点必须设于永久性固定位置,且应深埋于冻土层下0.5m。6.2.3 变形点观测频率为每月三次,雨雪后加测一次,直至地下工程完工为止。6.2.4 做好变形观测数据资料的整理,及时分析和处理成果。7 .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的整改7.1 控制测量的复核措施按二、三的叙述中进行。7.2 细部放样采用不同人员、不同仪器或钢尺进行,条件不允许的可独立施测两次。7.3 外业记录采用统一格式,装订成册,回到内业及时整理并填写有关表格,并由不同人员将原始记录及有关表格进行复核,对于特殊测量要有技术总结和相关说明。7.4 有高差作业或重大项目的要报请相关部门或上级单位复核并认可。7.5 对各层放样轴线间距离等采用红外测距仪校核,达到准确无误。7.6 施工测量记录按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H-51-2003)要求编制、编号,根据资料内容和数量多少组成一册或若干册装订。施工测量技术资料主要包括:(1)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红线桩坐标及水准点通知单;(2)交接桩记录表;(3)工程定位图(总平面、首层建筑平面、基础平面、建筑场地原始地形图):(4)设计变更文件及图纸;(5)现场平面控制网与水准点成果表及验收单;(6)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Ol-51-2003)中施工测量记录;(7)必要的测量原始记录;(8)竣工验收资料、竣工图;(9)沉降变形观测资料。8 .施工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8.1 主要仪器的配备情况表22测量仪器配备一览表序号测量器具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电子经纬仪DJD2台1工程开工即组织进场2光学经纬仪TDJ2E23自动安平水准仪DZS3-1台24激光垂准仪11ZJ3台15红外线测距仪ND3000台16钢卷尺50mm把27.5m把125.0m把207水准标尺5m根18.2施工测量管理人员组成表2-3姓名岗位名称资格XXX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XXX专业质检员持证XXX测量技术员持证XXX测量技术员持证XXX测量工持证9 .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9.1 仪器实行专人负责制,建立测量仪器管理台账,由专人保管、填写。9.2 所有测量仪器必须每年校准检定一次,在仪器上粘贴校准状态标识,具备合格的计量检定证书,并由项目部测量负责人每半月一次进行自检。9.3 仪器必须置于专业仪器柜内,仪器柜必须干燥、无尘土。9.4 仪器使用完毕后,必须进行擦拭,并填写使用情况表格。9.5 仪器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手提、抱等,禁止置于有振动的车上。9.6 仪器现场使用时,测量员不得离开仪器。9.7 水准尺不得躺放,三角架水准尺不得做工具使用。10 .测量管理制度10.1 所有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10.2 上岗前必须学习并掌握城市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及公司技术部制定的计量器具管理实施细则。10.3 到现场放样前,必须先熟悉图纸,对图纸技术交底中的有关尺寸进行计算、复核,制定具体的方案后方可进场。10.4 所有测量人员必须熟悉控制点的位置,并随时巡视控制点的保存情况,如有破坏应及时汇报。10.5 测量人员应了解工程进度情况,经常同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进行业务交流。10.6 经常与专业测量人员保持联系,及时掌握图纸变更、洽商,并及时将变更内容反映到上。10.7 爱护仪器,经常进行擦拭,检查时仪器保持清洁、灵敏,并定期维修保证完好状态。10.8 有关外业资料要及时收集整理。10.9 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测量人员素质。10.10 必须全心全意为施工单位服务,必须将所测的点或线向施工单位交待清楚。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发表日期:2004年8月9日为加强对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时做好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江苏省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定和盐城市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企业施工生产的实际,特制本企业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反应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反应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反应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反应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情况本企业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分为一、二级编制,公司总部设置急应预案实施的一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工程项目经理部或加工厂设置应急计划实施的二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具体组织框架图如图1、图2。图I:公司总部一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框架(略)图2:工程项目经理部或加工厂二级反应组织机构框架图(略)三、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职责、分工、组成(一)、一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各部门的职能及职责10.11 案总指挥的职能及职责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与企业外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行动;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反应组织;应急反应组织的启动;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通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部援助;决定应急撤离,决定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2、应急预案副总指挥的职能及职责协助应急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向应急总指挥提出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应急反应对策和建议;保持与事故现场副总指挥的直接联络;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它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组织公司总部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施工场区生产过程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定期检查各常设应急反应组织和部门的口常工作和应急反应准备状态;根据各施工场区、加工厂的实际条件,努力与周边有条件的企业为在事故应急处理中共享资源、相互帮助、建立共同应急救援网络和制定应急救援协议。3、现场抢救组的职能及职责抢救现场伤员;抢救现场物资;组建现场消防队;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4、危险源风险评估组的职能和职责对各施工现场及加工厂特点以及生产安全过程的危险源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指导生产安全部门安全措施落实和监控工作,减少和避免危险源的事故发生;完善危险源的风险评估资料信息,为应急反应的评估提供科学的合理的、准确的依据;落实周边协议应急反应共享资源及应急反应最快捷有效的社会公共资源的报警联络方式,为应急反应提供及时的应急反应支援措施;确定各种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反应现场指挥中心位置以使应急反应及时启用;科学合理地制定应急反应物资器材、人力计划。5、技术处理组的职能和职责根据各项目经理部及加工厂的施工生产内容及特点,制订其可能出现而必须运用建筑工程技术解决的应急反应方案,整理归档,为事故现场提供有效的工程技术服务做好技术储备;应急预案启动后,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及时向应急总指挥提供科学的工程技术方案和技术支持,有效地指导应急反应行动中的工程技术工作。6、善后工作组的职能和职责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的稳定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伤亡人员及家属思想能够稳定,大灾之后不发生大乱;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护的跟踪工作,协调处理医疗救护单位的相关矛盾;与保险部门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慰问有关伤员及家属。7、事故调查组的职能及职责保护事故现场;对现场的有关实物资料进行取样封存;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相关人员的责任;按“三不放过”的原则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教育、总结。8、后勤供应组的职能及职责协助制订施工项目或加工厂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的储备计划,按已制订的项目施工生产厂场的应急反应物资储备计划,检查、监督、落实应急反应物资的储备数量,收集和建立并归档;定期检查、监督、落实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管理人员的到位和变更情况及时调整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的更新和达标;定期收集和整理各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的应急反应物资资源信息、建立档案并归档,为应急反应行动的启动,做好物资源数据储备;应急预案启动后,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有效地组织应急反应物资资源到施工现场,并及时对事故现场进行增援,同时提供后勤服务。(二)、二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各部门的职能及职责1、事故现场副指挥的职能及职责所有施工现场操作和协调,包括与指挥中心的协调;现场事故评估;保证现场人员和公众应急反应行动的执行;控制紧急情况;做好与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各公共救援部门的联系;2、现场伤员营救组的职能与职责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对受伤人员进行营救至安全地带。3、物资抢救组的职能和职责;抢救可以转移的场区内物资;转移可能引起新危险源的物资到安全地带。4、消防灭火组的职能和职责启动场区内的消防灭火装置和器材进行初期的消防灭火自救工作;协助消防部门进行消防灭火的辅助工作。5、保卫疏导组的职能和职责对场区内外进行有效的隔离工作和维护现场应急救援通道畅通的工作;疏散场区内外人员撤出危险地带。6、后勤供应组的职能及职责迅速调配抢险物资器材至事故发生点;提供和检查抢险人员的装备和安全防护;及时提供后续的抢险物资;迅速组织后勤必须供给的物品,并及时输送后勤物品到抢险人员手中。(三)、应急反应组织机构人员的构成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在应急总指挥、应急副总指挥的领导下由各职能股室、加工厂、项目部的人员分别兼职构成。1、应急总指挥由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担任;2、应急副总指挥由公司的副总经理担任;3、现场抢救组组长由公司的各工程项目经理担任,项目部组成人员为成员;4、危险源风险评估组组长由公司的总工担任,总工办其他人员为成员;5、技术处理组组长由公司的技术经营股股长担任,股室人员为成员;6、善后工作组组长由公司的工会、办公室负责人担任,股室人员为成员;7、后勤供应组组长由公司的财务股、机械管理股、物业管理股长担任,股室人员为成员;8、事故调查组组长由公司的质安股股长担任,股室人员为成员;9、事故现场副指挥由项目部的项目经理或加工厂负责人担任;10、现场伤员营救组由施工队长担任组长,各作业班组分别抽调人员组成;11、物资抢救组由施工员、材料员各作业班组抽调人员组成;12、消防灭火组由施工现场或加工厂电工,各作业班组抽调人员组成;13、后勤供应组、施工现场或加工厂由后勤人员、各作业班组抽调人员组成。四、应急救援的培训与演练(一)、培训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按计划组织公司总部、施工项目部及加工厂的全体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1、一级应急组织每年进行一次培训;2、二级应急组织每一项目开工前或半年进行一次培训;3、新加入的人员及时培训;主要培训以下内容:1、灭火器的使用以及灭火步骤的训练;2、施工安全防护、作业区内安全警示设置、个人的防护措施施工用电常识、在建工程的交通安全、大型机械的安全使用;3、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辩识;4、事故报警;5、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6、现场抢救的基本知识。(二)、演练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经过有效的培训,公司总部人员、加工厂人员每年演练一次。施工项目部在项目开工后演练一次,根据工程工期长短不定期举行演练,施工作业人员变动较大时增加演练次数。每次演练结束,及时作出总结,对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五、事故报告指定机构人员、联系电话公司的质安股是事故报告的指定机构,联系人:林莉,电话:5213470,13962050385,质安股接到报告后及时向总指挥报告,总指挥根据有关法规及时、如实地向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报告,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还应当同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六、救援器材、设备、车辆等落实公司每年从利润提取一定比例的费用,根据公司施工生产的性质、特点以及应急救援工作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有选择地配备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对应急救援器材、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不得挪作他用。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后,公司的的机械设备、运输车辆统一纳入应急救援工作之中。七、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终止和终止后工作恢复当事故的评估预测达到起动应急救援预案条件时,由应急总指挥启动应急反应预案令O对事故现场经过应急救援预案实施后,引起事故的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消除;所有现场人员均得到清点;不存在其它影响应急救援预案终止的因素;应急救援行动已完全转化为社会公共救援;应急总指挥认为事故的发展状态必须终止的;应急总指挥下达应急终止令。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终止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和物证,经有关部门认可后可恢复施工生产。对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认真科学地作出总结,完善应急救援预案中的不足和缺陷,为今后的预案建立、制订、修改提供经验和完善的依据。八、其它本预案制定后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正式实施。

    注意事项

    本文(施工测量方案(汇编).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