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系统概述.ppt
,第二章 运动系统,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上肢的结构与运动第三节 下肢的结构与运动第四节 躯干和颅的结构与运动第五节 体育运动的解剖学分析与应用第六节 运动对运动系统的影响,第一节 概述,运动:以骨作为杠杆,以关节作为枢纽,以骨骼肌收缩作为动力的位移活动。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骨借助关节连接构成骨骼,对人体起支持、保护作用,并作为运动的杠杆。骨骼肌的收缩,牵动骨以关节为枢纽运动。骨骼肌是实现人体运动的动力器官。,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一、骨的概述,骨,是以骨组织为主体构成的器官,是在结缔组织或软骨基础上经过较长时间的发育过程(骨化)形成的。成人骨共206块,依其存在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一)骨的分类,1.按部位分类:颅骨(29)躯干骨(51)上肢骨(64)下肢骨(62),四肢骨(126),中轴骨(80),2.按形态分类: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1、长骨:主要存在于四肢,呈长管状。可分为一体两端。体又叫骨干,其外周部骨质致密,中央为容纳骨髓的骨髓腔。两端较膨大,称为骺。骺的表面有关节软骨附着,形成关节面,与相邻骨的关节面构成运动灵活的关节,以完成较大范围的运动。,长骨,2、短骨:为形状各异的短柱状或立方形骨块,多成群分布于手腕、足的后半部和脊柱等处。短骨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常具有多个关节面与相邻的骨形成微动关节,并常辅以坚韧的韧带,构成适于支撑的弹性结构。,3、扁骨:呈板状,主要构成颅腔和胸腔的壁,以保护内部的脏器,扁骨还为肌肉附着提供宽阔的骨面,如肢带骨的肩胛骨和髋骨。,4、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且功能多样,有些骨内还生有含气的腔洞,叫做含气骨,如构成鼻旁窦的上颌骨和蝶骨等。,(二)骨的表面标志,骨的表面因受肌腱、韧带的附着、牵拉,以及血管、神经通过等因素的影响,形成各种突起、凹陷和粗隆等形态特征。,(三)骨的构造,新鲜的骨由骨膜、骨质和骨髓构成。,骨外膜,骨内膜,骨髓,骨(模式图),骨组织,骨髓,骨外膜,骨膜,骨髓腔,骨内膜,1骨膜,骨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分为骨外膜和骨内膜。骨外膜被覆于除关节面以外的骨质表面,并有许多纤维束伸入于骨质内。此外,附着于骨的肌腱、韧带与附着部位的与骨膜编织在一起。因而骨膜与骨质结合甚为牢固。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网眼也衬着一层菲薄的结缔组织膜,叫做骨内膜。,骨膜内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骨外膜的内层和骨内膜都有分化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能力,以形成新骨质和破坏、改造已生成的骨质,所以对骨的发生、生长、修复等具有重要意义。老年人骨膜变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分化能力减弱,因而骨的修复机能减退。,2骨质,骨质,由骨组织构成。骨质由于结构不同可分为两种:一种由多层紧密排列的骨板构成,叫做骨密质;另一种由薄骨板即骨小梁互相交织构成立体的网,呈海绵状,叫做骨松质。,骨密质质地致密,抗压抗纽曲性很强;而骨松质则按力的一定方向排列,虽质地疏松但却体现出既轻便又坚固的性能,符合以最少的原料发挥最大功效的构筑原则。骨密质和骨松质的分布,因骨的种类而有不同。长骨的骨密质以骨干的中部最厚,向两端逐渐变薄,在骨骺部表面只覆盖一层很薄的骨密质。在长骨的骨干中部,骨髓腔内仅有少量骨松质,而向两端骨松质逐渐增多,到骨骺部内部完全是骨松质。,长骨分部示意图,骨骺,骨干,骨松质,骨骺,骨髓腔,骨松质内骨小梁的排列与身体重力传递及肌肉牵引的方向一致。部分骨小梁与压力方向一致,组成压力曲线;另一部分骨小梁与牵引力方向一致,组成张力曲线。张力曲线可使压力向各方向分散,因而能承受较大的重量。,骨小梁的排列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压(重)力和肌肉牵引方向发生变化时,骨小梁的排列也发生适应性变化。有人研究跑、跳运动员跟骨的骨小梁排列,因足跟着力情况和肌肉用力不同而各有其持点。例如,停止运动,随专项运动出现的骨小梁排列又恢复原状。,长骨干主要由规则排列的骨板构成。其中呈同心圆式围绕骨干表面排列的为外环骨板,位于骨髓腔周围亦呈同心圆式排列的为内环骨板。在外环骨板与内环骨板之间有许多哈佛氏系统,即骨单位。,骨外膜,骨密质,骨内膜,骨松质,骨干模式图,骨外膜,外环骨板,血管,内环骨板,骨内膜,哈佛骨板,哈佛管,哈佛管,穿通管,间骨板,神经,骨单位,骨干模式图,哈佛氏骨板: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是骨干起支持作用的主要部分,是由多层呈同心圆排列的骨板所围成的圆筒状结构。骨板中心有一纵行的小管,称哈佛氏管,内含血管和神经。哈佛氏系统由若干同心圆式排列的哈佛氏骨板及居中的哈佛氏管组成,哈弗斯系统/骨单位(银染),哈弗斯,哈弗斯管,骨板,短骨、扁骨以及不规则骨,其表面均为一薄层骨密质,内部为骨松质。属于扁骨的颅骨,其内面和外面的两层骨密质,分别称内板和外板;内、外板之间所夹的骨松质称板障,对外力冲击有一定的缓冲作习在体育运动中,如对足球的头顶球有缓冲功能。,3骨髓,存在于长骨骨髓腔及各种骨骨松质的的网眼中,在胚胎时期和婴幼儿,所有骨髓均有造血功能,由于含有丰富的血液,肉眼观呈红色,故名红骨髓。约从5岁起,长骨骨髓腔内的骨髓逐渐为脂肪组织所代替,变为黄红色且失去了造血功能,叫做黄骨髓。所以成人的红骨髓仅存于骨松质的网眼内。当大量失血和贫血时,黄骨髓可部分转化为红骨髓而执行造血功能。,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胎儿和幼儿骨内都是红骨髓,成人仅含于骨松质腔隙内。在椎骨、髂骨、肋骨、胸骨及肱骨和股骨的两端骨松质内终身存在。黄骨髓:为脂肪组织,无造血功能,5岁以后存在于长骨髓腔内。,骨髓,红骨髓,黄骨髓,(四)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骨质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成人骨中有机物约占骨重量的1/3,主要是骨胶原纤维和粘多糖蛋白,骨胶原纤维在骨板中成层排列,使骨具有韧性和弹性;无机物约占骨重量的2/3,主要是钙盐(磷酸钙、碳酸钙等),沉积在骨胶原纤维的周围,保证骨的硬度。骨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结合,使骨硬而不脆。,(五)骨的发生与生长,1骨的发生 可分为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胚胎时期,由间充质先形成纤维结缔组织膜状,以后在膜基础上直接形成骨,称膜内成骨。有的由间充质先形成软骨,以后再生成骨,称软骨成骨。,膜内成骨,膜内成骨:如颅骨中的一些扁形骨。此种成骨是在结缔组织膜内出现骨 化中心,成骨细胞不断分泌有机物(胶原纤维和粘蛋白),同时无机盐不断沉积钙化,从而形成骨质。,软骨成骨,软骨内成骨:人体的长骨、短骨和一些不规则骨都属于软骨内成骨。此种成骨是在透明软骨的基础上,逐渐骨化而成。,2骨的生长,骨的生长包括骨的增长和增粗两个过程,两者同时进行。骨的增长 骨的增长和骺软骨关系密切。少儿时期,骺软骨不断增生和骨化,使骨不断增长。1218岁期间,骺软骨生长速度很快,四肢骨尤其明显。18岁后,骺软骨生长减弱,最后骺软骨全部骨化,骨干和骨骺愈合成一条骺线,骨的长度不再增加,身高也不再增长。,骨的增粗 在骨增长的同时,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不断造骨,使骨的横径不断增粗。与此同时,髓腔表面的破骨细胞破坏和吸收既成的骨质,使髓腔随之扩大。,3骨龄,骨骼年龄简称骨龄,是人生物年龄的一种。它是指骨骺和小骨骨化中心出现的年龄及骨骺与骨干愈合的年龄,可预测儿童少年的身高,判断发育情况,近年来广泛用于运动员选材。其判断方法是通过摄X线片,观察儿童少年身体某一部位(一般摄腕骨)骨骼的骨化情况,各骨化中心的出现,骨块的发育以及骨骺与骨干的愈合情况,再与当地同龄儿童的标准进行比较,从而更加准确地反映儿童少年的发育情况。出现期:是软骨内骨化中心出现的年龄,不同的骨,出现期是不同的。融合期:是骺软骨闭合时的年龄,即骺软骨完全骨化,骨干与骨骺愈合为一体时的实际年龄。,附:影响骨生长发育的因素,影响骨生长发育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遗传因素:是影响骨生长发育的内在因素,但也可以通过外在 因素逐渐地改变。激素的影响:对骨生长发育影响较大的内分泌腺有脑垂体、甲 状腺和性腺等。()脑垂体:影响最大,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使骺软骨细胞增生繁殖,长骨不断加长。如分泌不足则形成侏儒症,分泌过多则形成巨人症。()甲状腺:它分泌甲状腺素,当分泌机能低下时,骨的生长发育发生障碍,身体矮小,而且智力低下,形成呆小症。,()性腺:性腺对骨的发育也有重要作用,在性腺发育期,骨生长加速,当性腺成熟后骨就停止生长。所以性早熟会使骨骼成熟加速,骺与骨干提前愈合。营养:除了保障足够的热量外,蛋白质和维生素A、C、对骨 的生长也有重要作用。()维生素A:有平衡造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功能的作用,维生素A缺乏时易导致骨的畸形生长,如骨质增生。如果超量时,则破骨细胞活动,易骨折。()维生素C:对有机物的生成有重要意义,缺乏时骨的生长发育停滞,骨折不易愈合。()维生素:能促进钙和磷的吸收,缺乏时骨组织不能钙化,儿童期易造成佝偻病,成人则易形成骨质疏松症。另外,蛋白质则是骨中有机成分的基础,必须满足需要。,体育运动和劳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和劳动会促进骨的生长发育,使骨松质的骨小梁更加明显,骨密质增粗,骨的结节、粗隆等更加突出。同时还可促使骨的长长,从而使身材增高。但是不适当的运动和劳动对青少年骨的和生长发育会造成危害,使身高受 到影响。不同的运动项目对人体各部骨的影响不同,负荷大的部位骨质增粗明显。如果长期不运动,骨质就会退化。,(六)骨的功能,(一)支架功能:骨与骨相连结,构成人体的支架,支持人体的重量。(二)保护功能:骨形成体腔的框架,容纳和保护重要器官,如颅腔、胸腔和盆腔等。(三)杠杆功能:骨的外面都有肌肉附着,成为人体各种机械运动的杠杆。(四)造血功能:骨松质和骨髓腔中的红骨髓有造血功能。(五)钙磷仓库:骨还是钙和磷的储备仓库。钙离子与肌肉的收缩有关,在血中要保持一定的浓度。血中钙与骨中钙不断的进行交换。磷是神经组织的重要成分,同时与AP的形成有关。,课后作业,1试述骨的构造?2简述骨的发生和生长方式?3什么是骨单位、骨龄?4体育锻炼对骨产生哪些影响?,二、关节的概述,骨连结骨与骨之间借结缔组织相连结无腔隙骨连结纤维连结、软骨连结、骨性结合有腔隙骨连结关节,1、无腔隙关节,又称不动关节或直接连接,包括纤维(韧带)连结、软骨连结和骨性连结。,韧带连接,两骨之间靠结缔组织直接连结的叫韧带连接。如椎弓之间、前臂尺桡骨的骨间膜连接。一般的韧带连接允许两骨间有极微的动度。但有些骨与骨之间,两直线缘相对或互以齿状缘相嵌,中间有少量结缔组织纤维穿入两侧的骨质中,使连结极为紧密,叫做缝,如颅骨的冠状缝和人字缝。,软骨结合,可分为暂时性和永久性两种。()暂时性软骨结合,只存在于少年时期,以后软骨骨化成为骨性结合如髋骨。()永久性软骨结合,骨与骨之间的软骨永不骨化,如椎间盘等。,骨结合,由软骨结合经骨化演变而成,完全不能活动,如五块骶椎以骨结合融为一块骶骨。,2、半关节,间于动关节与不动关节之间。如耻骨联合。,3、动关节,即关节,又称为有腔隙关节或间接连接。一般由相邻接的两骨相对形成,如有三个以上的骨参加构成的叫做复关节。,(一)关节的结构,主要结构 1.关节面及关节面软骨 2.关节囊 3.关节腔 辅助结构 1.关节韧带 2.滑膜囊 3.滑膜皱襞 4.关节唇 5.关节内的软骨,关节的主要结构(基本结构),关节的主要结构有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这三种结构是每个关节必须具备的。1、关节面:相连两骨的关节面,一般多为一凹一凸,凹面称为关节窝,凸面 称为关节头。所有的关节面上都被覆有一层软骨,称为关节面软骨。关节面软骨大多数为透明软骨,少数为纤维软骨。关节面软骨表面光滑发亮,其厚度不同,约为-毫米,老年人厚度减少。关节面软骨具有减轻冲击、吸收震荡、减少摩擦和保护关节面的作用。,关节囊:关节囊是包在关节外面的纤维性结缔组织膜,附着在关节面的周缘上。关节囊分内外两层,内层为滑膜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可分泌滑液润滑关节。外层为纤维层,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较厚而有韧性,有的纤维层局部增厚形成韧带。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软骨围成的密闭腔隙称为关节腔。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腔内呈负压状态,使关节面始终相贴,对加固关节有重要作用。,关节腔,关节囊,关节的基本结构,纤维层,滑膜层,关节囊,纤维层,滑膜层,关节面,(二)关节的辅助结构,关节唇:是附着于关节窝周缘的纤维软骨环,有加大加深关节窝的作用,如肩关节和髋关节都有关节唇。,关节内软骨:存在于关节腔内的软骨称关节内软骨,由纤维软骨构成。存在形式有两种,一为关节盘,二为半月板,它们可加深关节窝、使两个关节面互相适应,同时还有减轻冲撞和吸收震荡的作用。,韧带:分布在关节周围,大多数位于关节囊外面。也有少数韧带 存在于关节囊内,如膝关节的交叉韧带。韧带有加固关节的作用。,囊外韧带,囊内韧带,滑液囊:是关节囊的滑膜层向关节囊外突出的部分。滑液囊垫在肌腱与骨之间,有保护肌腱的作用。,滑膜皱襞:是关节囊滑膜层向关节囊内突入,形成皱襞,填充在空隙处,使关节面互相适应,稳固关节。,主要结构,1、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2、关节囊,纤维膜滑膜,3、关节腔,关节头,关节窝,(二)关节的分类,全身关节可依关节运动轴的数目和关节面的形状,构成关节的骨数目,关节运动的方式等分类。,1按关节面的形状分类,()球窝关节:关节头是球的一部分,呈半球状。可作屈伸、内收外展、回旋和环转运动。此种关节不仅运动轴多,而且运动幅度大,是最灵活的关节,如肩关节。(2)平面关节:关节活动性很小,称为微动关节,如肩锁关节和椎间关节,其关节面较平,又称平面关节。此类关节只能作微小的滑动。,1按关节面的形状分类,(3)椭圆关节:关节头和关节窝都呈椭圆形。运动环节能进行屈、伸、内收、外展和环转运动,如桡腕关节。(4)鞍状关节:两关节面均呈马鞍形,成十字交叉结合。可作屈、伸、内收、外展和 环转运动,如拇指腕掌关节。,1按关节面的形状分类,(5)滑车关节:关节头呈滑车状,另一骨为相应的窝。运动环节绕额状轴在矢状面做屈伸运动。如肱尺关节、指关节。(6)车轴关节:也称圆柱关节。一骨关节头呈圆柱状,另一骨为相应的环状窝。运动环节只能绕自身的垂直轴做回旋运动。如桡尺近侧和远侧的关节,2.按关节运动轴的数目分,(1)单轴关节:运动环节只能绕一个轴运动,包括有滑车关节和圆柱关节(又称车轴关节)。()双轴关节:能绕两个相互垂直轴运动的关节,包括椭圆关节和鞍状关节。(3)多轴关节 运动环节能绕三个相互垂直轴运动轴的关节。多轴关节有球窝关节和平面关节。,(三)关节的运动,关节的运动形式与关节的形态结构有关。每一种运动都是假设围绕某个运动轴在一定的基本平面进行的。关节的运动有下列几种形式:屈与伸、内收与外展、旋内与旋外、水平屈与水平伸、环转。,1.屈与伸,运动环节(人体绕关节运动的某一个部分)绕额状轴在矢状面内做的运动。一般来说,向前运动为屈,向后运动为伸。但膝关节和踝关节则相反。屈:两骨之间角度变小伸:两骨之间角度变大,内收与外展,运动环节绕矢状轴在额状面做的运动。运动环节向身体正中面靠拢为内收,远离正中面为外展。,旋内与旋外,运动环节绕本身的垂直轴在水平面内做的运动。由前向内旋转为内旋(或旋前),由前向外旋转为外旋(或旋后)。,环转运动,运动环节绕两个以上基本轴以及它们之间的中间轴做连续的运动。此运动可描绘成一个圆锥体图形的运动,故又称为圆锥运动。如上肢在肩关节处做向前或向后的绕环运动。,水平屈伸运动,体育运动中的一种运动形式,生活中少见。上肢(或下肢)在肩关节(或髋关节)处,外展90度后再向前运动称水平屈,如向后运动则称水平伸。,(四)关节的运动幅度及其影响因素,关节面面积大小差别;关节头和关节窝的面积差,也反映出运动的灵活与否,同类关节,两者的面积差愈大,运动幅度也愈大,反之面积差越少,则趋于稳固;如同为球窝关节,肩关节则以运动幅度大而灵活见长,而髋关节与之相比则以稳固性称著;,关节囊的厚薄及松紧度;关节囊坚韧,紧张,则使关节运动受限,从而增强其稳固性,反之,关节囊薄弱、松弛,则运动幅度大而增加了灵活性,且此部位往往是关节易发生脱位之处。韧带的多少与强弱;关节周围韧带和肌腱坚固,则使关节运动受限,从而增强其稳固性,反之,关节周围韧带或肌腱较少,则运动幅度大而增加了灵活性,且此部位往往是关节易发生脱位之处。,关节内结构,对关节运动也有明显的影响,如关节盘、半月板和滑液均可增加关节的灵活性,而关节内韧带则对运动有明显的制约,从而增加关节的稳固性。关节周围的肌肉状况;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强,伸展性及弹性差的,坚固性大,灵活性小。反之,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弱,伸展性及弹性强的,坚固性小,灵活性大。关节周围的骨突起;骨突起常常限制关节的运动。如踝关节外侧,有外踝,踝关节不易外翻。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体育运动等因素,对关节灵活性也有一定的影响。,课后思考题,1关节的主要结构和辅助结构。2关节有哪些运动形式。3关节的可分为那些类型?4影响关节运动幅度的因素有哪些?,三、骨骼肌概述,人体骨骼肌约有600余块,绝大多数附着在骨骼上。成年骨骼肌约占人体体重的40%(女性为35%)。不同年龄、性别的人,骨骼肌占人体体重的比例不同。四肢肌占全身骨骼肌总重量的80%,其中下肢肌占50%,上肢肌占30%。,由于人体各部肌肉的功能不同,因此骨骼肌发达程度也不一样。为了维持身体直立姿势,背部、臀部、大腿前面和小腿后面的肌群特别发达。上、下肢分工不同,肌肉发达程度也有差异。上肢为了便于抓握以进行精细的劳动,上肢肌数量多,细小灵活。下肢起支撑和位移作用,因而下肢肌粗壮有力。人类由于进行社会劳动和语言文艺工作,所以喉肌、舌肌和表情肌高度分化和发展。,(一)肌肉的分类与命名,人体肌肉数量很多,通常按照肌肉的形状、肌头的多少、肌纤维的排列方向和机能进行分类和命名。,1.按肌肉轮廓外形区分: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 2按肌头数目分类:二头肌、三头肌和四头肌。3按肌纤维排列方向分类:直肌、斜肌和横肌。4.按肌肉功能分类:屈肌、伸肌、展肌、收肌、旋外肌、旋内肌、上提肌和下降肌等。5.按骨骼肌的部位命名:胸肌、腹肌、臀肌等。6.按骨骼肌跨过关节的多少,分为单关节肌、双关节肌、多关节肌。,(二)骨骼肌的结构,每块肌肉是一个器官基本结构:肌腹、肌腱、血管、神经辅助结构:浅筋膜、深筋膜、腱鞘、滑液囊、籽骨,1.骨骼肌的基本结构(1)肌腹:由肌纤维组成,有舒缩功能。(2)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无收缩功能,肌腱,肌腹,肌腱,腱膜,位于肌肉中间部,能收缩,主要由肌纤维构成。人的肌纤维长度约0.00130厘米。长的肌肉是由几条短的肌纤维中间藉结缔组织相连而成的。许多肌纤维(约100150条)集合起来成为小肌束,若干个小肌束再集合成大肌束,若干个大肌束最后合并成一个肌腹。在每条肌纤维、肌束和肌腹外都有结缔组织膜包裹。包裹每条肌纤维的结缔组织膜称肌内膜,包裹在肌束外面的结缔组织膜称肌束膜,包裹在肌腹外面的结缔组织膜称肌外膜。肌腹中的肌内膜、肌束膜和肌外膜向肌腹两端延伸于肌腱,并与之紧密愈合。,(1)肌 腹,肌的构造,肌纤维(肌细胞)肌内膜肌束肌束膜肌肌外膜,肌原纤维,呈细丝状,沿肌纤维的纵轴平行排列。在显微镜下每条肌原纤维都有明暗相间的横纹(带)。每条肌原纤维的横纹排列彼此对应,很规则地排列在同一水平位上,所以每条肌纤维上就显示出明、暗相间的带。,其中明带也称I带,暗带也称A带。暗带的中部色淡称H带,H带的中间有1条色深的中线称M线。明带的中间有1条色深的线为Z线。位于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称为肌节,1个肌节包括一个完整的暗带和它相邻的两个半段明带。每1个肌节依次等距离重复排列,则构成整条肌原纤维。所以肌节是骨骼肌纤维收缩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明/I带,暗/A带,线,H 带,M线,线,线,肌节(电镜),肌节,A 带,H带,M线,I 带,Z线,Z线,在电镜下,每条肌原纤维内,又由许多更细的肌微丝构成,它们沿肌原纤维的纵轴平行排列。根据其形态和化学成分,可分为粗肌微丝和细肌微丝两种。粗肌微丝相互平行位于暗带中,主要由肌球蛋白构成。细肌微丝也相互平行,一端连于Z线上,另一端游离于暗带中,主要由肌动蛋白构成。,一条肌原纤维,Z线,Z线,粗肌丝,细肌丝,Z线,Z线,M线,H带,明/I带(只含细 肌丝),暗/A带,含粗肌丝,含粗、细肌丝,横桥,肌丝排列,肌原纤维逐级放大示意图,肌浆网,就是肌细质中的滑面内质网。纵行包绕在每条肌原纤维的周围,故又称为纵小管或肌小管。纵小管在A带与I带的交界处膨大称为终池。在相邻两个终池之间有一条较细的横小管。三者合称三联体。肌质网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肌浆中钙离子的浓度,故与骨骼肌纤维的兴奋和收缩速度有关。,横小管,肌原纤维,肌膜,横小管,A/暗带,I/明带,肌丝,纵小管,终池,骨骼肌结构,肌浆网,三联体,横小管,暗带,明带,(2)肌 腱,位于肌腹两端,由胶原纤维束构成,没有收缩能力,但能抵抗很大的张力。肌腱的纤维不是平行排列的,而是互互交织排列形成辫状。所以在发生损伤时,通常是肌纤维断裂,或是肌腹与肌腱接头的地方断裂,或是肌腱附着处的骨膜被拉下,肌腱较少断裂。,(3)血管,肌肉是活动性很强的器官,新陈代谢极为旺盛,故有丰富的血管分布,以保证肌肉内有充分的血液供应。据估计,人的骨骼肌里每平方毫米有3000条毛细血管。全部毛细血管总长有10万公里,全部表面积为6300平方米。在安静时,一般每平方毫米只有100条毛细血管开放。运动时,每平方毫米可以有3000条毛细血管开放。,安静和运动时骨骼肌中毛细 血管的变化,(4)神经,分布在骨骼肌的神经有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交感神经。感觉神经起于肌梭和腱梭,主要向神经中枢(脑或脊髓)传递肌肉收缩的感觉。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的运动。一个运动神经细胞(细胞体和它的突起)和它所支配的肌纤维构成一个运动单位。,2.肌肉的辅助结构,肌肉辅助结构是指肌肉周围的结缔组织膜在肌肉活动的影响下所形成的结构。有协助肌肉活动的作用,主要有(浅、深)筋膜、腱鞘、滑液囊和籽骨等。,(1)浅筋膜:位于皮下,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2)深筋膜:位于浅筋膜深面,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浅筋膜,深筋膜,肌间隔,(3)腱鞘,是包围在肌腱外的鞘管,存在于活动性较大的部位(如腕、踝、手指、足趾)作用:固定腱的位置,减少摩擦。,腱鞘构造 分两部分:,纤维层,滑膜层,肌腱,指骨,腱鞘,(a)腱纤维鞘:位于外层,(b)腱滑膜鞘:位于纤维鞘内。,(4)滑膜囊 为内含滑液的小囊,位于腱与骨面接触处。,滑膜囊,臀大肌,股骨,(5)籽骨 籽骨由肌腱骨化而成,通常位于肌肉止点的腱与骨之间。,(6)滑车 一种是覆盖有软骨的槽,另一种是通过肌腱的结缔组织环。肌腱通常在滑车处改变方向而被固定不易向旁边移动。,依据肌纤维颜色将骨骼肌纤维分为“红肌”(slow twitch)和“白肌”(fast twitch)两种类型。红肌(型)ST a 白肌(型)FT c,(三)骨骼肌纤维的分型、特征和分布,两类肌纤维的形态、代谢和生理特征,形态特征,代谢底物。白肌纤维中肌糖原含量比慢肌高 红肌中甘油三酯含量高 代谢酶活性。白肌纤维中ATP酶活性是红肌纤维的3倍,肌激酶活性是红肌的1.8倍,肌酸激酶活性是红肌1.3倍,乳酸脱氢酶活性是红肌2-2.5倍;红肌氧化脂肪能力为白肌4倍。,代谢特征,生理特征,生理特征 红肌纤维()白肌纤维()无氧能力 低 高 有氧能力 高 低 收缩速度 慢 快 收缩力量 小 大 抗疲劳能力 强 弱,2.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分布,(1)肌纤维类型分布的一般规律 骨骼肌由不同类型的肌纤维混合而成,各类肌纤维的分布是混杂的,但受同一运动神经元支配的所有肌纤维具有相同的类型。不同专项运动员两类肌纤维百分比不同。(2)功能上,维持姿势/紧张性工作为主肌肉,慢肌百分比较高(比目鱼肌慢肌89%),快速位相性工作为主肌肉快肌百分比较高(肱三头肌55%快肌),(3)骨骼肌纤维类型的性别差异,有人认为,男、女肌纤维类型的百分组成没有性别差异。也有人认为女性红肌百分比较男性高。(4)骨骼肌纤维类型组成的年龄变化。青少年无年龄差异,20-29岁后,慢肌纤维(5)遗传因素对骨骼肌纤维类型分布的影响。,(四)骨骼肌的物理特性,1.伸展性与弹性 骨骼肌具有伸展性和弹性,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被拉长,当外力去掉后又会恢复到原长度。适当的提高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对肌肉工作很有利。因此,加强肌肉柔韧性训练和力量训练都是十分重要的。,2.粘滞性 肌肉的粘滞性是由肌肉内部胶状物(原生质)所造成的,在肌肉收缩时产生一种阻力。粘滞性与温度的变化有密切关系,温度越低粘滞性越大;温度越高,粘滞性就越小,越灵活。因此准备活动也叫做热身运动,可提高肌肉温度,减少粘滞性,对提高成绩,减少损伤有重要意义。冬季肌肉容易拉伤,应特别注意做好准备活动。,(五)肌肉的起止点和常用工作术语,1.起点和止点,任何一块肌肉都有其附着处,并且多以两端分别附着于不同骨的表面。人们习惯于把肌肉靠近身体正中面或在肢体近端的附着处称为起点;将肌肉远离正中面或在肢体远端的附着处称为止点。肌肉的起、止点是人为确定的、不变的。,定点和动点,肌肉收缩时,相对固定或运动幅度较小的附着端,称为定点;相对运动或运动幅度较大的附着端,称为动点。,起点,止点,起点:近身体正中线的肌肉附着点 止点:远离身体正中线的肌肉附着点,定点:运动时相对固定的的一端 动点:运动时移动的一端,定点,动点,肌肉的定点与动点可随肌肉工作条件变化而发生改变。如前臂弯举时,肱肌的起点为定点,止点为动点,所以前臂向上臂靠拢。,而在引体向上时,肱肌的止点为定点,起点为动点,这时上臂向前臂靠拢。,2.近固定(近侧支撑)与远固定(远侧支撑),近固定:当肌肉收缩时,起点相对固定,则称为近固定,如近侧支撑。此时,起点为定点,止点则为动点。远固定:当肌肉收缩时,止点相对固定,则称为远固定,或远侧支撑。此时,止点为定点、起点则为动点。,主要是指分布在躯干腹侧和背侧的一层肌肉。它们的肌纤维呈上、下行排列,肌肉的上端连于胸廓,下端连于骨盆,如腹直肌、竖脊肌等。()上固定:当胸廓相对固定,骨盆运动时,参与工作肌肉是作上固定工作。或上支撑工作,例如“仰卧举腿”。(2)下固定:当骨盆相对固定,胸廓运动时,参与工作的肌肉,则为下固定工作。或下支撑工作,例如“仰卧起坐”。,3.上固定(上支撑)与下固定(下支撑),4.无固定:肌肉收缩时,两端的附着骨都运动,则称为无固定工作,例如挺身跳远的腾空动作。,(六)骨骼肌的配布规律,1.肌肉在躯体上的配布具体关节所固有的运动轴有关。例如,肘关节可做屈伸运动,在肘关节的前面配布的肌肉称为屈肌,在后面配布的肌肉则称为伸肌;前臂可做旋 前、旋后运动,所以在前面分布有旋前肌,后面分布有旋后肌等等。肌肉的配布与运动轴的关系.2.人体各部分肌肉的体积、数量和灵活程度等,是与该肢体劳动特点有关。例如,下肢肌体积较上肢明显发达。上肢肌数量较下肢肌多。,关节运动轴和肌肉配布的关系,(七)影响肌肉力量大小的解剖学因素,(一)肌肉的生理横断面(P51)所谓“生理横断面”就是横切一块肌肉所有肌纤维所得横断面的总和。它有别于“解剖横断面”,后者只是简单的沿肌肉纵轴作垂直切面,而前者要切割每一条肌纤维。(二)肌肉的初长度(P52)一根普通的肌纤维能够缩短它安静时长度的一半,同样也能伸长它安静时长度的一半。肌纤维最大长度与最小长度之差,就是它的收缩幅度。肌肉收缩前的长度叫初长度。生理范围内使肌肉的初长度拉长,除增加肌肉收缩速度和幅度外,还能增加肌肉的收缩力量。当肌肉发挥最大力量时的初长度称为最佳初长度。,(八)骨骼肌功能的解剖学分析法,1.肌拉力线及其确定位置:起点中心止点中心方向:动点定点2.肌拉力线与关节运动轴的关系(1)拉力线从关节冠状轴前/后通过前屈/后伸(2)拉力线从关节矢状轴外/内通过外展/内收(3)(右)拉力线从垂直轴内(逆时针)旋内(前),(九)发展骨骼肌力量素质练习的解剖学依据,1.力量素质概念及其解剖学基础2.发展力量素质时肌纤维工作特点3.发展骨骼肌力量素质的训练原则4.发展骨骼肌力量素质的训练方法近/远固定;动/静力性;向心/离心;大/小肌群;多关节肌主动不足,(十)发展骨骼肌柔韧素质练习的解剖学依据,1.柔韧素质概念及其解剖学基础2.发展骨骼肌柔韧素质的训练原则3.发展骨骼肌柔韧素质的训练方法静力拉伸法;动力拉伸法;本体感受骨骼肌拉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