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绕线与挂勾方法教程.ppt
轉子繞線及挂勾方法,編寫:陳國興主講:陳國興批準:俞從高先生,基本知識簡介,為什麼轉子要繞線?串激電機、直流電機的定子磁場不是旋轉磁場,電機轉動有賴於該磁場中的載流導體所受到的磁場力形成的電磁轉矩.為了使該導體成為載流導體,則必須在轉子上繞線,並通以電流.,基本知識簡介,轉子繞線重點:線徑,線型,圈數,銅頭角度,單/分槽繞線,挂勾方向(分度方向),繞線方向,挂勾數量.線徑-指漆皮線裸線直徑.以mm為單位.線型-如AIW(特高溫線,耐熱溫度220C),AI-EIW(雙層漆膜超高溫線200C),EIW(高溫線180C),PEW(中溫線155C),UEW(低溫線130C).,基本知識簡介,漆皮線“2-UEW 0.10”表示絕緣漆膜厚度為“2種”、絕緣漆膜種類為低溫線、芯線導體直徑為0.10mm.絕緣漆膜厚度有:0種、1種、2種、3種.其中0種的漆膜厚度最厚,3種的最薄(數字越大漆膜越薄).,基本知識簡介,圈數-如49T120T,表示:12槽,每槽漆皮繞49圈,公差為0圈.銅頭角度-常有:槽對槽,槽對左芯片邊,槽對右芯片邊,槽對風車骨,槽對風車骨左邊,槽對風車骨右邊單槽繞線-第一挂線銅耳入第一入線芯片槽,按順序繞線.此方式用於銅頭(換向器)槽數與芯片槽數相等的轉子.銅頭槽與芯片槽相對位置一一對應.,基本知識簡介,分槽繞線-第一挂線銅耳先不挂線,從第二挂線銅耳開始,挂線入第一入線芯片槽,以后第3及第4銅耳分別挂線入第二槽,按此順序,最后挂第一銅耳入第一槽.此方式用於銅頭槽數為芯片槽數2倍的轉子(如:8槽16辦和12槽24辦的轉子),銅頭槽與芯片槽的關系不是一一對應.(即第一槽之第一組線圈最后繞).分槽繞線之目的:降低線圈端面高度.,基本知識簡介,線徑小於/等於0.20時,漆皮線在挂勾后沿風車骨頸多旋轉360(即繞多一圈).,基本知識簡介,分度方向有:順時針(CW)反時針(CCW)分度方向為順時針(CW)繞線見下圖:,基本知識簡介,分度方向為反時針(CCW)線見下圖:,基本知識簡介,繞線方向有:順時針(CW)反時針(CCW)繞線方向為順時針(CW)繞線見下圖:,入線,出線,基本知識簡介,節距計算:1.當轉子芯片為單槽數時,節距 y=(z-1)/2 見右圖:Y=(5-1)/2=2 式中Z為槽數,基本知識簡介,節距計算:2.當轉子芯片為雙槽數時,節距 y=(z-2)/2 見右圖:Y=(8-2)/2=3,基本知識簡介,轉子繞組常有:單疊繞組、對繞式繞組、疊繞式繞組.單疊繞組-用繞線模繞好各繞組,然后嵌線,每一線圈的線頭和線尾焊接在相鄰兩換向片上,各線圈則順序串聯.對繞式繞組-在轉子上直接繞線,以8槽8辦為例,則節距y=3(即表示線跨4個芯片槽,為1-4槽),先在1-4槽間繞第一個線圈,再在4-7槽間繞第二個線圈,以此類推分別再在以下槽繞線,直至回到第一槽閉合為止:7-2,2-5,5-8,8-3,3-6,6-1.,基本知識簡介,疊繞式繞組-在轉子上直接繞線,以9槽9辦為例,則節距y=4(即表示線跨5個芯片槽,為1-5槽),先在1-5槽間繞第一個線圈,再在2-6槽間繞第二個線圈,以此類推分別再在以下槽繞線:3-7,4-8,5-9,6-1,7-2,8-3,9-4.,基本知識簡介,下面以疊繞式為主講述繞線方法.單槽、順時針分度繞線,基本知識簡介,單槽、反時針分度繞線圖,基本知識簡介,分槽、順時針分度繞線,基本知識簡介,分槽、反時針分度繞線,基本知識與實例,如何識別第一入線芯片槽(簡稱:第一槽)?用只繞第一組線 的轉子檢查,第一 入線芯片槽如右 圖示.,第一入線芯片槽位置,基本知識與實例,對已完成繞線的轉子 如何識別第一槽?單槽、順時針分 度繞線,第一槽位 於最后入線芯片 槽右側之芯片槽.,第一槽位置,最后一槽入線口,基本知識與實例,單槽、反時針分 度繞線,第一槽位 於最后入線芯片 槽左側之芯片槽.,第一槽位置,最后一槽入線口,基本知識與實例,分槽、順時針 分度繞線,第一 槽與最后一槽 位置相同(第一 槽之第一組線 圈最后繞.),第一槽位置,基本知識與實例,分槽、反時針 分度繞線,第一 槽與最后一槽 位置相同(第一 槽之第一組線 圈最后繞.),第一槽位置,基本知識與實例,找出第一槽之后,再找出第一挂勾(即線頭所在的勾),然后計算出第一槽所對應的勾與第一挂勾之間的銅辦數,即為挂勾數量.其數量必須與繞線圖一致.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