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资金流量核算.ppt

    • 资源ID:5844479       资源大小:265KB        全文页数:5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资金流量核算.ppt

    第四章 资金流量核算,第一节 资金流量核算基本问题第二节 实物交易核算第三节 金融交易核算第四节 资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应用分析,第一节 资金流量核算基本问题,(一)什么是资金流量核算?,以社会资金运动为对象,系统反映社会资金的来源、去向、流量、流向及余缺调剂状况的宏观核算方法。,一、资金运动与资金流量核算,国民经济运行,实物运动,资金运动,以货物和服务为载体的运动(生产、交换、使用),实物循环镜像:伴随实物流动而产生的价值流动,结合伴随,脱离,(二)资金是怎么运动的?,金融交易(无实物对应),货物和服务,收入,可支配收入,消费,投资,生产,交易,初次分配、再分配,使用,储蓄,金融交易,资金运动全过程,生产形成的原始收入是资金流量核算的起点,随着信用活动及金融市场的发展而发展主要代表人物:美国经济统计学家米切尔,1944年根据自己对货币问题的研究拟定了支付的流量、概念和数据的初步调查的备忘录,提出了资金流量的基本概念及从整体上考察资金动态的观点。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M柯普兰:1944年应美国经济研究局之邀,主持了一个研究项目,1947年在美国经济学年会上发表通过美国经济跟踪货币流通一文,标志着资金流量核算的诞生。1952年出版专著美国货币流量的研究并对美国1936-1942年的资金流量进行估算。其方法之后被美国官方采纳与使用,第一份官方货币流量报告美国资金流通1939-1953。20世纪50年代后期,英、加、日、德、荷、苏等国相继编制了本国资金流量表 1968年纳入新SNA核算,二、资金流量核算的产生与发展简介,我国的核算历史:财政、信贷平衡表 资金流量表 改革开放后才开始引进研究 国家统计局在86年试编了全国资金流量简表,87年组织7个省市统计局开展资金流量表的试编。初步形成我国的表式和编制方案。1992年纳入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并要求国家、省(市)编制。1997年又对机构部门分类、交易项目等进行了较大的修订,97年4月撰写了中国资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核算进一步规范。1997年首次在统计年鉴上公布了1992年以来的资金流量表。,三、资金流量核算的范畴,1、仅以金融交易(狭义)为核算范围,核算的起点是储蓄投资差。一般统计组织和管理系统较松散的国家采用。各国银行大都采用此范围。货币银行资料完整,编表时间短,实用性强。但协调性较差。2、金融交易+部分非金融交易(储蓄投资部分)。核算的起点是储蓄。美、英、德等国家采用。3、金融交易+最终产品的交易(GDP)。核算的起点是各部门增加值。中国、加拿大采用。4、金融交易+最终产品+中间产品的交易(总产品的交易),核算的起点是总产出。(理论上),(一)资金流量核算的可能范畴,(二)我国资金流量核算的模式-3,收入初次分配核算,再分配流量核算,可支配收入与使用核算,金融交易核算,具体内容,四、资金流量核算的基本原则(一)分类原则:部门分类原则:机构部门分类,交易分类原则:实物交易(经常性交易、投资性交易)金融交易,经常性交易,各部门日常的收入和支出。是非金融交易中除投资交易以外的收支活动。包括劳动报酬收支、财产收支、财政收支、转移收支等初次分配与再分配收支,以及消费支出,金融交易,机构单位为扩大再生产或增加实物储备而发生的收支。投资性收入=总储蓄+资本转移收入投资性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储备+资本转移支出+购买其他非金融资产净额投资性收入-投资性支出=储蓄投资差,投资性交易,实物交易(非金融交易),各部门围绕金融资产和负债而发生的交易活动。即与金融债权的产生和清偿有关的交易。有国内金融交易与国外金融交易。,货币所有权和货物服务的所有权发生变更,经常交易,储蓄投资支出,金融交易,1,2,3,资金流量核算范畴视图,上述核算范畴又可以用下列图示来表示。,(二)复式记帐原则(三)权责发生制原则(三)记价原则(实物交易部门采取市场价格原则,与生产帐户价格一致;金融交易中货币市场交易按交易工具的面值计算;资本市场按发行价格而非市场交易价),资金流量核算基本框架,标准式资金流量表,第二节 实物交易核算一、收入分配核算,(一)分配基本问题,生产过程所创造的产品价值依照一定的规则被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及个人所占有,形成最终收入用以购买商品和劳务,从而实现国民生产成果的最终使用的过程。,核算意义:是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二)国民分配的基本流程,1、初次分配,生产成果在生产部门内部所进行的直接分配(对参与生产过程的要素所有者以及政府进行的分配,包括参与生产过程的资产出让产生的财产收入),*产生的分配流量与生产有关,是生产性收入*初次分配结果形成原始收入,分配依据:参与生产过程的各生产要素所作的贡献 以及生产要素所有者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多寡,初次分配的流量,劳动者报酬,财产收入,生产税净额,工资奖金津贴社会保障缴款,特殊地,我国还包括个体劳动者收入,资产所有者将其拥有的资产的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单位使用者而从对方获取的收入,利息红利地租,国内生产总值,政府,企业,居民,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劳动报酬,第一层次:生产成果的直接分配,第二层次:财产收入的分配,国库券利息、储蓄利息、债券、股票利息等,进口税,国外,经过初次分配,各机构部门得到各自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流程图,国民经济初次分配的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原始收入企业原始收入=增加值-支付的劳动报酬-支付的生产税+(得到的财产收入-支付的财产收入)政府的原始收入=增加值-支付的劳动报酬-支付的生产税净 额+支付的生产税净 额+(得到的财产收入-支付的财产收入)住户的原始收入=增加值+(得到的劳动报酬-支付的劳动报酬)-生产税净 额+(得到的财产收入-支付的财产收入)各部门原始收入合计即:国民总收入(Gross National Income)*国外净要素收入=来自非常住单位的要素收入支付给非常住单位的要素支出要素收入是指生产要素劳动、财产收入,在初次分配基础上所进行的,通过现金或实物转移所实现的收入的间接分配活动。,2、国民再分配,*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基础上进行的*再分配的起点是原始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途径是转移收支,*转移是交易的一种形式,指一个机构单位向另一个机构单位提供货物、服务或资产,而不收取任何回报的交易。由转移所产生的收入和支出即为转移收支。转移可以分为经常转移和资本转移(转移的对象是否是资产或与资本形成有关),实物转移和现金转移等。经常转移是指经常地、有规律地发生的,并会影响转移双方现期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一种无偿转移。经常转移收支与现期的收入、消费有直接关系,故需在收入分配与使用帐户中反映。资本转移是指以资产所有权被转让造成转移双方资产增减为前提而不涉及现期收入的转移支付。它只会影响双方的投资水平或财富水平,发生数额较大,但不经常也无规律。由于转移额的使用目的是用于投资或积累,故在资本形成帐户中反映。,*收入再分配中的各项转移仅指经常转移。其主要形式有(1)现期所得税、财产税等;通常由其他部门向政府部门转移,形成政府部门的转移收入。(2)社会交款和社会福利;通常在全社会机构部门间交错发生。(3)其它经常转移;,政府,企业,居民,所得税、其它收入税、经常转移收入净额,所得税、其它收入税,社会救济和补贴,其它转移,再分配流程图,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结果,形成各机构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区别,国民可支配收入(国民经济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结果)常住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获得的最终可以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收入。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国民总收入+来自国外的净经常转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国外净经常转移收入其中经常转移收入则指国际间无偿援助捐赠,侨民汇款等。,二、收入使用核算(消费和储蓄),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总储蓄,三、非金融投资核算,非金融资产,生产资产,非生产资产,固定资产存货贵重物品,自然资源专利权商誉,对非金融资产进行的交易非金融投资,非金融投资-储蓄投资差的形成,资金来源,本部门储蓄(可支配收入-消费),资本转移净额,资金使用,非金融投资,资金使用-资金来源,大于零,资金流入,产生负债。,小于零,资金流出,产生资产。,资金运动全过程示意图,收入初次分配过程,收入再分配过程,可支配收入使用过程,非金融投资过程,金融投资过程,增加值劳动者报酬企业生产税净额财产收入初次分配总收入,经常性转移(收入税、社会保障、福利、其他)可支配总收入,最终消费总储蓄,资本转移收入资本形成总额其他非金融资产的获得减处置,净金融投资,初次分配总收入,可支配总收入,增加值,总储蓄,净金融投资,例:我国1997年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资金流量数据如下:增加值44628.72亿元,劳动者报酬支出17844.76亿元,生产税净额9728.46亿元,财产收入2282.72亿元,财产收入支出6517.83亿元,经常转移支出2861.33亿元,经常转移收入321.8亿元,资本转移收入净额2127.99亿元,资本形成总额21458.47亿元。则可以编制企业的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部分),1997年非金融企业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资金流量实物交易表,中国资金流量表(一)-收入分配部分(1),中国资金流量表(一)-收入分配部分(续表2),表中的主要关系式初次分配总收入=增加值+收到的v-支付的 v+收到的生产税净额-支付的生产税净额+收到的财产收入-支付的财产收入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初次分配总收入+经常性转移收入-经常性转移支出总储蓄=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最终消费储蓄+资本转移=资本形成总额(实物投资)+净金融投资(储蓄投资差),内部平衡各机构部门的资金来源总计=资金运用总计外部平衡各交易项目的资金来源总计=资金运用总计,第三节 金融交易核算,一、什么是金融交易?,金融交易:是指机构单位之间、机构单位和国外间所发生的能引起金融资产所有权变化的交易,包括与金融债权的产生与清偿有关的所有交易。,金融交易有广义(A+B)与狭义(B)区分,这里的金融交易仅指狭义的部分。,A:金融工具与非金融工具的交易(居民用货币购买商品,交易的结果是发生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市场结清)B:金融工具和另一种金融工具的交易(居民用现金购买股票,交易的结果并未发生实际资源的转移,是一种资金的借贷行为,产生金融债权和债务)对金融交易的核算具体就是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发生、变动、和消失的记录、测度和计算。对金融交易的核算是资金流量核算的中心内容。,二、金融资产和负债的类型(SNA)(1)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只有债权,无债务)(2)通货和存款(3)股票以外的有价证券(4)贷款(5)股票和其他权益(6)保险专门准备金(7)其他应收应付款,金融资产特点:对称性(有资产就有对应的负债)可流通性、可兑换性、可转让性。,金融交易核算的原则;必须核算由金融交易活动引起的金融资产负债的价值变动(发生资产所有权的变化;产生新的金融资产)市场价格(估价原则)权责发生制(交易双方的记录时间应一致)取净值和合并原则,三、金融帐户各机构单位间由金融交易引起的金融资产和负债变动状况可以用金融帐户来表现,资产变化金融资产净获得货币黄金与特别提款权通货与存款股票以外证券贷款股票和其他权益保险专门准备金其他应收款,负债变化与净值净借出(+)/净借入(-)负债净发生货币黄金与特别提款权通货与存款股票以外证券贷款股票和其他权益保险专门准备金其他应收款,四、金融交易核算表,表中关系内部平衡:一个部门的资金来源合计资金使用合计金融资产净增加=负债净增加+净金融投资外部平衡:各部门金融资产净增加合计各部门金融负债净增加合计每一交易项目的来源与使用合计相等,国内金融资产净增加对外负债净增加对国外净金融投资,中国资金流量表(二)-金融交易部分,第四节:资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应用一、资金流量表的编制、收入分配和实物交易部分宏观资料分解法:,按交易项目和机构部门类别逐项、逐部门收集原始资料,来自统计部门:统计年鉴、工、农、建、投、批零商业、劳动工资统计年报,来自综合部门:银行、保险、税务、劳动保障、财务,来自专项调查:住户调查、普查,数据加工整理,确定总控制数,来自核算资料:GDP、国际收支、I/O,数据衔接、确定,GDP、进出口总值、财政收支总额、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金融交易部分数据来源,货币银行统计,国际收支统计,金融市场统计,股票市场统计、政府(企业)债券统计、货币市场统计、外汇市场统计,保险统计,社会保障统计,专项调查,机构部门帐户,金融交易帐户,汇总成矩阵帐户,二、资金流量核算表的应用分析 通过资金流量表可以全面反映社会产品的分配过程、可支配收入的使用趋向、收入分配和金融交易的关系、全社会资金交易关系的等等。分析的基本方法:S=I+DS:储蓄 I:投资 D:资金赢余或赤字 U=SU:资金使用 S:资金来源,主要分析内容(一)实物交易部分1、各机构部门对GDP的贡献率分析某一机构部门对GDP 的贡献率=某一机构部门增加值/GDP或两者增长率对比2、分析收入分配关系初次分配关系/再分配关系/各部门可支配收入所占比例3、进行国民储蓄和投资分析计算:各机构部门的投资率=总资本形成总额/可支配收入 储蓄率=储蓄额/可支配总收入各部门储蓄倾向=各部门储蓄额/各部门可支配收入 某部门投资资金自给率=某一部门总储蓄/该部门资本形成总额,总体流程分析机构部门分析(纵向)交易项目分析(横向),(二)金融交易部分、金融相互关系比率 非金融资产总值/金融资产总值2、各部门金融资产份额 某部门持有的金融资产(或某种金融资产)/全部金融资产(或全部该种金融资产)3、金融工具的部门构成4、国内(外)融资比率=国内(外)资金来源(使用)/资金来源(使用)合计直接融资比率=有价证券来源(使用)/资金来源(使用)合计间接融资比率=存贷款的来源(使用)/资金来源(使用)合计,可分别就交易项目和机构部门进行分析,货币需求增长率 经济增长率 物价指数变化率;,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商品率变化率,货币需求方程:,5、货币需求因素分析,

    注意事项

    本文(资金流量核算.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