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之宏观21-WKL.ppt
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产业革命是既无开头也无结尾的乐章,它仍在奏响。EJ霍布斯鲍恩(Hobsbawm)革命的时代(1962年)(英国历史学家,出版过三部曲革命的时代、资本的时代、帝国的时代),主要内容,第一节、认识经济增长第二节、经济增长理论第三节、中国的经济增长第四节、经济增长的极限第五节、经济周期理论,第一节 认识经济增长,一、经济增长的含义和度量 二、经济增长的表现和特征 三、经济增长的四个轮子 四、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五、经济增长的影响,(一)经济增长的含义和度量,经济增长的含义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的总量的扩大。表现为GDP或者人均GDP的增长。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是指一国潜在的国民产出或经济生产能力的持续增加,表现为一国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向外移动。,经济增长的度量衡量指标:经济增长速度表示方法一:国民产出指数或倍数表示方法二:经济增长率一种常用的方法中国2005:9.9%,世界3.2%,英国1.8%中国2009:8.7%需要考虑价格因素,(二)经济增长的表现和特征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绝大多数国家的国民收入在周期性波动中呈现向上增长的趋势。,2.全世界的增长情况不平衡表1:1960-90,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年平均增长率比较不同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不一样的,导致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英国,由1780年1838年间,用了58年使GNP翻了一番;美国1839年1888年,用了49年使GNP翻了一番;日本18851919年,用了34年使GNP翻了一番;中国19771987年,用了10年使GNP翻了两番。,3.表现为GDP总量或人均量的增加,不考虑社会福利以及个人幸福。遭遇矿难的兄弟们,愿你们在天堂里不再有紧皱的眉头和贫穷的无奈诸多小煤矿的背煤工的命运;村民何时不再背井离乡?,曼昆的70规则:如果某个变量每年增长X,则在70/X年后,这个变量值将翻一番。,格里高利曼昆(N.Gregory Mankiw),课堂练习:问题1:假设有一个大学毕业生徐明喜,他从2001年开始工作,第一年工作的年收入是3万元,生活在一个所有收入都按每年7%增长的经济中。到今年时,徐明喜的年收入是多少呢?解答:根据70规则,70/7=10年,因此我们可知在2011年徐明喜的收入将翻一番,即大概为6万元左右!现在我们利用复利计算的方法来验证看事实是否如此,根据复利计算我们得到他的年收入将为:3*(1+7%)10=5.9(万),的确是6万元左右!,问题2:假设余梦招的爷爷在1988年在银行预存了5万元给余梦招上大学用,如果银行的年利率为3%,那么到今年,这笔存款将变成多少呢?解答:根据70规则,70/3=23年,即在2011年时,余梦招的该笔存款大概将变成10万元左右。同样用复利的方法计算可知:5*(1+3%)23=9.9(万),果然是在10万元左右,爽歪歪!我发达了!,(三)经济增长的四个轮子,经济增长的四个轮子:人力资源(劳动力的供给、教育、纪律、激励)自然资源(土地、矿产、燃料、环境质量)资本(机器、工厂、道路)技术(科学、工程、管理、企业家才能),人力资源,1、内容劳动者数量的增加;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人力资本指人们通过接受教育、参加培训或实际工作而获得的技巧和才能,体现为劳动者的素质,能够切实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2、索洛的研究19091940年,美国劳动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为383、一组数据中国每个农业劳动者生产的粮食:供3人消费;美国:62人;法国:36人;英国:70人启示:许继集团的理论企业人才管理的“三条死亡线”:人员淘汰率低于2%;收入差距小于15%;高级人才的比重低于10%,自然条件,自然条件(耕地、石油和天然气、森林、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课堂讨论加拿大、挪威和美国或其他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各凭什么资源带动经济增长?日本、纽约、香港或其他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的又各凭什么促进经济增长?,资本形成,1、物质资本有形资本,如厂房、设备、存货。19091940年,美国,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11%。罗斯托认为:经济起飞的必要条件资本占国民收入的1015%资本不应仅局限于计算机和工厂,还应包括政府的社会基础资本(基础设施投资),如公路、灌溉和饮水工程、公章医疗保险事业等2、人力资本无形资本,包括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健康状况等。,技术变革和创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是技术进步无之必不然,有之未必然一部经济增长史就是一部技术进步史在幼儿园领先,就永远领先吗?快速创新需要培育一种新的企业家精神。课后思考1:为什么企业家精神在美国能生存发展而不能在俄罗斯这个大科学家、工程师和数学家众多的地方生存发展呢?在中国又如何呢?,制度、激励与创新,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相应调整。有之必然,无之未必不然三次思想解放课后思考2:其他几个社会主义兄弟:朝鲜、越南、老挝、古巴为什么没有取得像中国一样的经济增长?激励机制的发展对于技术创新至关重要,私人所有制、专利制度以及实行仲裁的法律体系等,都是激励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威廉.鲍莫尔和琼.莫科尔,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国家竞争优势(2007):“那些最重要的要素是创造得来的而不是浑然天成的”。“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不同,前者应该是一国财富的源泉。后者一般认为一国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劳动力、自然资源、金融资本等物质禀赋的投入,而我认为这些投入要素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其作用日趋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国家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和支持性制度,以确保投入要素能够得到高效地使用和升级换代。”,(四)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1、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ment):一国由不发达状态过渡到发达状态,表现为在经济增长基础上出现的社会经济的多方面变化。(1)投入结构的变化: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2)产出结构的变化:农业、工业、服务业产出的比例(3)一般生活水平的变化:人均GDP/分配状况(4)卫生、健康状况的变化: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5)文化教育状况:适龄儿童入学率、辍学率、大学生比例(6)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的变化为什么春天听不到鸟叫2、二者关系(1)一个是数量、一个是质量;(2)一个是基础,一个是结果;(3)一个是手段、一个是目的,(五)经济增长的影响,(一)积极影响1、公众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2、使再分配易于进行,促进收入分配平等,3、促进生活方式转变“鸡兔笼里喂,肥猪圈中养;地上果菜鲜,庭园飘花香;做饭用沼气,生活奔小康”这是农民对“生态家园”的生动描述。4、提高一国的国际地位美国为什么显得有些霸道?中国迎来“太平洋世纪”了吗?,(二)经济增长,想说爱你不容易经济增长的代价1、消耗大量资源我国每制造1美元产值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企业每单位产品的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510倍我国企业的原材料消耗比发达国家普遍高出5倍以上,最高可高出100倍,甚至比印度也高出23倍2、生态环境污染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单位产值排放的污染物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如生产1吨纸的废水排放量,发达国家为510公斤,而我国则高达60300公斤。,环境污染图片,3、一系列社会问题出现收入差距恶化亚健康、自杀和各种精神病患者增加,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一、古典增长理论,二、现代增长理论,古典和现代增长理论的划分以拉姆齐1928年的经典论文或凯恩斯1936的通论为分水岭。现代的增长理论共经历了三次理论高潮:第一次:起源于哈罗德(Harrod)(1939,1948)和多马(Domar)(1946)的工作;第二次:索罗(Solow)(1956)以及斯旺(Swan)(1956)的研究成果;(新古典理论)第三次: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罗默(Romer)、卢卡斯(Lucas)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一、古典动态模型:没有资本积累的经济增长,亚当斯密、TR马尔萨斯强调土地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一切事物都处于最初的状态,没有土地的占有和资本的积累。”(国富论,1776)。土地可以自由支配资本积累尚未形成没有技术进步,斯密的“黄金时代”:土地可以自由使用,随着人口的增加,人们不断开放耕地扩大面积。因为没有资本,所以人口翻一番,国民产出也正好翻一番。由于没有地租和资本利息,所以工资就是全部的国民收入,由于产出的扩张和人口的增加同步进行,因此,人均实际工资长期不变。土地、劳动和产出平衡增长,马尔萨斯的“悲观学说”斯密的“黄金时代”不可能永远维持,土地、劳动和产出的平衡增长将不复存在。因为每个劳动力可使用的耕地面积减少,收益递减规律开始发挥作用。劳动力和土地比例不断提高,导致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下降,实际工资率的下降也随之而来。马尔萨斯分析道:一旦工资高于最低生存线,人口将会增加;而若工资水平低于最低生存线,则会导致死亡率升高,人口将会减少。只有在最低生存工资水平上才会实现人口的稳定均衡。于是他认为:工人阶级命中注定要过一种野蛮的、肮脏的、短命的生活。托马斯.卡莱尔因此指责经济学为“沉闷的科学。”,二、现代的增长理论,(一)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英国人与美国人的异曲同工它假定(1)一个经济只生产一种产品,(2)资本产出比保持不变,(3)储蓄率、人口增长率也保持不变,(4)不存在技术进步和资本折旧。基本形式为G=S/V。式中:v为资本产出比;s为储蓄率。该模型表示,经济增长率与储蓄率成正比,与资本一产出比成反比。模型本身并不是解释现实生活中具体的增长情况模型的突出特点是强调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创始人:罗伯特.索洛(Robert M.Solow,1924-)。新古典增长(neoclassical model of economic growth)理论强调了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使得马尔萨斯的预言落空。,(二)新古典增长理论(索洛增长模型),前景果真如此黯淡?20世纪50年代,黄金时代真的来临了。,1.模型的假设,社会储蓄函数S=sY,s是储蓄率。劳动力按照一个不变的比率n增长。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资本、产出和储蓄之间的关系,资本存量,产出和收入,储蓄和投资,资本增量,2.人均生产函数曲线,不考虑技术进步:设经济的生产函数为:Y=F(N,K),规模报酬不变Y=F(N,K)令1/NN全部人口,假设所有人口参与生产。,令人均产出y Y/N,人均资本k K/N,则y f(k)F(1,k),k,y,0,人均生产函数曲线,则 Y/N=F(1,K/N),y f(k),产出增长率唯一的由资本增长率来解释。,3.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本方程,设:人口增长率n=N/N,人均产量 yY/N,人均资本 k=K/N。s是储蓄率,S=sY。,同除以劳动数量N,得到:K/N=sy-k,两部门经济中,I=S。假定折旧是资本存量K的一个固定比率K(01)。资本存量的变化净投资K=I-KK=sY-K,即资本存量变化储蓄折旧,资本增量有两个去处:K=N k+Nk,所以k+Nk/N=sy-k,k=sy-(n+)k,sy=k+(n+)k人均储蓄资本深化+资本广化,新古典理论的基本方程解析(暂时不考虑技术因素),注释:大写字母总量;小写字母人均量k人均资本增量kK/L,人均资本,按人口平均的资本设备sS/Y,储蓄率yY/L,人均产量sy(S/Y)(Y/L)S/L人均储蓄n人口增长率资本折旧率,0 1nk为增加的人口配备的资本k用于替换折旧的资本,新古典模型的经济涵义,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或者:人均储蓄=资本深化+资本广化1、资本深化:k为现存的每人配备更多的资本设备,即实现内涵型经济增长2、资本广化:(n+)k为每一增加的人口配备应得的资本设备,并替换报废的资本(报废的资本用折旧资本来表示)。即实现外延型经济增长。,稳态中,总产出和资本存量的增长率,均与劳动力的增长率相等,即如果k0,人均储蓄必须正好等于资本的广化。,稳态条件是:sy=(n+)k,4.经济增长的稳态图示,稳态中,k和y达到一个持久的水平。稳态虽然意味着y和k的值固定,但是总产量Y和资本存量K都在增加,且两者的增长率与劳动力的增长率n相等,即:Y/Y=N/N=K/K=n,A,kA,k,y,y1,0,经济增长的稳态,sf(k),y,(n+)k,右边 k0,k下降,左边 k0,k上升,yA,稳态:指一种长期的均衡状态,人均资本达到均衡,并维持在均衡水平不变,忽略技术变化,人均产量也达到均衡的稳定状态。k、y不变。,5.稳态分析,储蓄率提高,人均储蓄曲线上移。形成新稳态: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增加。稳态时的产出增长独立于储蓄率;所以增长率在短期提高后,会逐渐降低到劳动人口增长率水平。,A,kA,k,y,0,经济增长的稳态,sf(k),(n+)k,右边 k0,k下降,左边 k0,k上升,sf(k),稳态时:人均储蓄恰好能够为不断增长的人口提供资本(设备)和替换折旧资本而不会引起人均资本的变化。A点以左:储蓄高于资本广化的需要,意味着每个工人占有的资本存量上升,即k0。经济中的k有上升的趋势,如图,随着时间的推移,k向kA逼近,最终用于资本广化所需的资本数量增加到kA点时,所有的储蓄都仅用于保持k不变,经济达到稳态。,sy=(n+)k,6.模型的应用,为什么一些国家如此富裕而另一些国家那么贫穷?设y=f(k)=k a(0a1),由稳态条件公式,有sk a=(n+)k,求得:由人均生产函数,又可求得稳态下的人均产出量yA为:上式表明,若其他条件相同,(1)储蓄率或投资较高的国家通常比较富裕;(2)人口增长率较高的国家通常比较贫穷。,经济、人口增长与人 均收入的国际证据,储蓄率的增加,储蓄率的增加提高了稳态的人均资本和人均产量。短期:更高的储蓄率导致了总产量和人均产量增长率的增加;因为增加人均资本的唯一途径是资本存量比劳动力更快地增长,进而有引起产量的更快增长。C和C都是稳态,而稳态中的产量增产率独立于储蓄率,长期看,随着资本积累,增长率逐渐降低,最终又回落到人口增长的水平,人均产出和总产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轨迹,(a)人均收入的时间路径:储蓄率的上升导致人均资本上升,从而增加人均产量,直到达到新的稳态为止。(b)总产量增长率的时间路径:储蓄率的上升导致资本积累,从而带动了产量的一个暂时性的较高增长,但随着资本积累,产量的增长最终会回落到人口增长率的水平上。结论:储蓄率的增加不能影响到稳态增长率,但确实能提高收入的稳态水平。,人口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率的增加降低了人均资本的稳态水平,进而降低了人均产量的稳态水平;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增加了总产量的稳态增长率。,从全社会的角度看,产出可用于消费和积累两个方面。故存在如何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费尔普斯于1961年找到了与人均消费最大化相联系的人均资本应满足的关系式资本积累的黄金律:若是稳态人均消费达到最大,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f(k*)=n,7.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律,黄金分割律:使人均消费最大化的人均资本。,Y=C+I,两边同除N,则有:Y/N=C/N+I/N,人均产出f(k)可以配置到人均消费C/N、资本深化 k、资本广化nk三种用途。C/N=f(k)-k-nk,如果要使人均消费达到最大,稳态的人均资本量应该使得资本的边际产出等于人口增长率。,由于Y/N=f(k),I/N=K/N=k+nk,则有:f(k)=C/N+k+nk,要使人均消费达到最大,对上式两边对 k 求导,则有:f(k)=n,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律,消费水平与储蓄率的关系,8.考虑到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理论,生产函数:Y=F(AN,K)当作为技术状态的变量A随时间的推移增大时,说明存在技术进步,这时,劳动效率提高,AN被称为有效劳动。新古典的一个重要的假设是技术进步是外生给定的,即假定A以一个固定的比率g来增长,则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可写成:,引入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稳态增长率,如果没有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仅依靠资本积累,那么产出的增长是非常有限的,收入与工资就会停止增长。考虑到技术进步后,新古典增长模型可以解释一些国家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技术进步会引起产出的持续增长,一旦经济处于稳定状态,人均产出的增长率只取决于技术进步的比率,即,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只有技术进步才能解释人均产出的长期上升。,(三)内生增长理论(endogenous growth theory),内生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关注技术变革的源泉。设生产函数为 Y=AK,其中,Y为产出,K资本存量,A是一个常量。结合经济中的资本积累为:基本公式:说明:只要sA,即使没有外生的技术进步的假设,经济收入也一直增长。生产函数的简单变动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和说明,资本边际收益是否递减-内生增长理论与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关键区别,在新古典中,储蓄引致经济的暂时增长,但资本边际收益递减最终使经济达到增长只取决于外生技术进步的稳定状态。在内生中,储蓄和投资却会引起经济的长期增长。放弃资本边际收益递减的假设合理吗?取决于对Y=AK中对K的定义。(1)如果K只包括传统经济意义中厂房和机器设备(资本边际收益递减的假设合理)(2)如果对K做更广义的解释,把知识也看做一种资本(资本边际收益不变的假设更合理)AK内生模型表示,储蓄率s越高,产出增长率也将越高。这一模型暗示着:那些能永久提高投资率的政府政策会使经济增长率不断地提高。,第三节 中国经济增长一枝独秀,在世界各国的GDP竞赛上,中国无疑是超车高手2005年,我们超过了英国;2008年,我们超过了德国;2010年,我们超过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07年,中国GDP达到24.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了14倍,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9.8%。是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速的2倍、世界平均增速的3倍,发达国家平均增速的4倍。中国年GDP总量30.067万亿元,升到世界第三位。人均GDP首次突破3000美元大关(中国人均GDP在2003年超过1000美元,2006年升至2000美元;2008年世界人均GDP平均为9900美元。)。中国9年GDP总量3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7%;人均GDP达到3680美元,预计2010年度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4000美元。中国2010年GDP总量39.798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3%;人均GDP达到29524元(合4361美元),大约排名世界第94位。,在未来30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经济仍然有可能继续维持810%的年均增长率课后思考题:结合新古典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世界上最穷的老二:2005年至2009年间,盖洛普世界民意调查在155个国家通过电话和入户等方式访问了数千人,获得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关于其生活幸福程度的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全球最幸福的国家和地区”排名中,丹麦、芬兰、挪威、瑞典四个北欧国家分列前四位。中国则与肯尼亚、加纳一起并列排在第125位。1994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就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2007年时则已高达0.48。,第四节 经济增长极限论,“英国人家:朦胧曙色,沉湎于露之草原,露之枝叶,酣睡也似的柔匀,万物只知宁静,低吟一缕思古幽情。”这幅情景只能在诗歌中出现吗?英国诗人丁尼生 For man is man and master of his fate 何博传与山坳上的中国“罗马俱乐部”与“带着计算机的马尔萨斯”,一、基本观点,1、影响经济增长的五个因素: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2、五个因素按指数增长。开始增长不显著,到了一定程度增长速度便非常惊人。3、随着人口、粮食生产、资本投资的指数增长,所需消耗的资源越来越多,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最终迫使经济停止增长。2100年,世界末日就要来临。4、为了避免经济崩溃,唯一出路是实行零经济增长。,二、对之的评价,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反驳1、科学界:美国爱迪生电气研究所未来的经济增长(1)人口不会急剧增长:采取政策、人们观念改变(2)粮食供给问题可以解决:农业科技进步(3)非再生资源的逐渐减少并不可怕:科技进步使新能源不断被发现(4)环境污染可以治理:科技进步、环保产业、循环经济2、经济学界(1)零增长不能保持生态平衡:无疑是想抓住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2)零增长将加剧社会不平等:因为一切都要保持现状(3)零技术进步使社会效率大大降低:零技术进步(4)零增长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实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博弈(5)造成政府机构庞大,财政负担加重:建立庞大机构监督零增长,(二)赞同增长价值怀疑论增长价值怀疑论,即使经济增长没有极限,但由于人们付出的社会与文化代价太高,使人们失去了诸如无忧无虑的闲暇、田园式的享受、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等许多美好生活的享受,因而也是不可取的。美国经济学家米香认为,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增长仅仅是物质产品和物质享受的增加而不是幸福的增加,相反,这种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使人们失去的幸福太多了,因此应该停止经济增长。幸福是什么?古希腊:幸福身体无疾灵魂无纷扰西方经济学家:幸福效用/欲望中国老百姓:幸福身体健康家庭和睦,三、对中国的启示,GDP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前提,没有GDP增长,就不可能有发展。但是,如果GDP增长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方式实现,那么这种增长不但无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反而会成为持续发展的巨大阻碍。在我国高速经济增长的背后,存在诸多危机。,(一)经济周期的含义和特点,一、经济周期简述,经济周期(也叫商业周期)(Business Cycles or Trade Cycles)含义: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总就业量的波动,持续的时间通常为2-10年,它以大多数经济部门的扩张和收缩为标志。特点:1、经济周期是现代经济社会中不可避免的经济波动 2、经济周期是总体经济活动所发生的波动 3、一个经济周期由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 4、每一个周期的时间长短并不完全一致,第五节、经济周期概述,图5.1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经济学家们一般把商业周期划分成两个主要的阶段:衰退和扩张。,(二)经济衰退(regression)的普遍特征消费者购买急剧下降对劳动的需求下降产出下降企业利润在衰退期急剧下滑(三)经济扩张(expansion)的普遍特征是衰退的镜像上述所有特征都正好呈现相反方向的变动。,(四)经济周期的类型,短周期:基钦周期。一个主周期包括2个或3个次周期,次周期平均长度约为40个月(3.5年)。中周期:朱格拉周期 平均每一周期是8-10年 长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平均长约50年左右 熊彼特对这三种经济周期进行了综合。他认为,每个长周期包括6个中周期,每一个中周期包括3个短周期,其中短周期约为40个月,中周期约为9-10年,长周期约为49-60年。长周期:库兹涅茨周期(建筑业周期)平均长度15-20年。,二、古典经济周期理论,现代经济周期理论出现之前的理论(一)消费不足论(二)投资过度论(三)创新周期论(四)政治周期论(五)心理周期论(六)太阳黑子论,三、传统经济周期理论,消费不足理论主要用来解释经济萧条的成因。代表人物:西斯蒙第、马尔萨斯、霍布森流程,(一)消费不足理论,国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穷人消费不足,富人储蓄过度,C下降,I上升,AD下降,AS上升,产品过剩,1、货币信用过度论(哈耶克、米塞斯)货币供给利率投资对投资品需求投资品价格制造消费品的要素转移消费品供给、消费品价格消费、同时投资危机2、非货币投资过度论卡塞尔、维克塞尔、斯皮托夫新技术发明、新市场开拓投资重复上述推理,(二)投资过度理论,熊彼特的理论1、第一次创新浪潮创新生产效率提高创新者盈利其他企业效仿对资本品需求增加繁荣创新普及盈利机会下降对资本品需求下降危机2、第二次创新浪潮,第一次浪潮带来繁荣,厂商乐观,消费者乐观,增加投资与投机,高估未来收入、抵押贷款,对投资品和消费品的需求增加,乐观带来的虚假繁荣,第二次浪潮泡沫破灭,(三)创新周期理论,波兰:卡莱斯基论点:萧条、失业政府实施扩张性政策充分就业、繁荣、通货膨胀人为制造停滞和衰退人民反抗采取措施治理失业下一个循环萨谬尔森的描述选举刚结束,政府紧缩经济,提高失业并关闭工厂,减轻通货膨胀压力,造成萧条(这时人们怒而无法)。到了大选之前,如果他想连任,就会扩张经济、减少失业,使经济繁荣。所以在美国,政治性的经济周期四年一次,前两年衰退、后两年增长。如果后两年经济未增长,那么总统要让位。1932、1960、1980、1992,不宜连任;1964、1972、1984、1996,连任吧。,(四)政治周期理论,庇古、凯恩斯某原因刺激了投资繁荣乐观消费、投资增加经济进一步繁荣过度繁荣错误被察觉悲观消费、投资过度减少萧条,(五)心理理论,太阳黑子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 杰文斯(W.S.Jevons)于1875年提出。太阳黑子理论把经济周期的波动性归因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变化。太阳黑子的周期性变化会影响气候的周期变化,而这又会影响农业收成,农业的收成又会影响整个经济。太阳黑子的出现是有规律的,大约每十年左右出现一次,因而经济周期大约也是每十年一次。上述所有理论的缺点片面,(六)太阳黑子论,外因论和内因论(P714),外因论:经济体系之外的某些要素的波动中寻找商业周期的根源,如战争、革命;石油价格、发现金矿;新大陆和新资源的发现、科学突破和技术创新;甚至太阳黑子、气候和天气等。内因论:在经济体系内部寻找商业周期的机制和原因。这中理论认为,任何一次扩张都孕育着新的衰退和收缩,任何一次收缩也都包含着可能的复苏和扩张。经济生活正是以这种近乎规律的方式不断地循环往复。,一、萨缪尔森乘数-加速模型,投资与国民收入的影响是相互的,投资的变动会影响国民收入,而国民收入的变动也会影响投资。加速原理是说明国民收入的变动如何引起投资变动的理论。CH3-乘数原理.ppt加速原理本身说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的。从整个经济来看,也就是投资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所以,加速原理说明了投资需求曲线由于国民收入变动而引起的移动。当国民收入迅速增加时,投资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当国民收入增加缓慢(或减少)时,投资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一)加速原理(P715),三、现代经济周期理论,加速原理的公式:It(YtYt-1)dt 投资与国民收入的关系 4,折旧率10%,可以看出:第一,当产量增长率提高时,净投资增长率为正数,总投资增长率为正数;当产量增长率下降时,净投资增长率为负数,总投资增长率为负数。第二,由于加速系数大于1,所以,净投资变动率和总投资变动率都大于产量变动率。加速原理的含义:投资的变动率大于产量的变动率。加速原理反映了现代化生产中投资变动大于产量变动这一客观规律。加速原理的前提:生产技术不变,资本存量得到了充分利用。,试图把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结合在一起对经济周期作出解释的同时,特别强调投资变动的因素。新发明 投资数量 收入 购买物品 整个社会的物品销售 投资以更快的速度 国民收入 销售量 国民收入不断 扩张社会资源有限,收入增大达到资源所能容许的峰顶,收入不再增长,从而销售量也不再增长。根据加速原理,销售量增长的停止意味着投资量下降为零。投资下降,收入减少,从而销售量减少。又根据加速原理,投资会进一步减少,从而又使得国民收入下降。如此循环往复,国民收入会持续下降,衰退。,(二)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基本思想(P717),乘数作用,加速数作用,循环往返,乘数和加速数的相互作用,(三)乘数-加速数模型(P717),经济扩张的上限,是指产量或收入无论如何增加都不会超过某一界限。这是因为,经济的扩张要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尤其是受到技术水平和资源利用程度的限制。经济收缩的下限,是指产量或收入无论如何收缩都不会低到某一界限。这是因为,经济的收缩会受到负投资和加速原理作用的局限性的影响。,(三)经济波动的上下限,现在,普遍的认识是,衰退从根本上说是可以防止的,它们就像飞机失事而不像飓风。但我们从来没有能够从地球上消除飞机失事,当然也不清楚是否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去消灭衰退。危险并未消失,那些可以导致周期性衰退的因素仍然潜伏在飞机的两翼,等待着飞行员的某种失误。阿瑟.奥肯 繁荣的政治经济学,1970,PP33,商业周期可否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