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蛳是鱼缸的清洁工.ppt
螺蛳是鱼缸的“清洁工”,嘉定区普通小学,“点击”科技社团,?,+,日本锦鲤,本地螺蛳,一、选题目的,有一次,无意中把几粒螺蛳放进家中的鱼缸,几天后去给鱼缸换水,惊奇地发现鱼缸里的水一点也不像以前那么混浊,故怀疑水的清澈是否跟螺蛳有关,会不会是螺蛳把水中的污物“清理”掉了?,二、实验过程与方法:,(1)清洗、消毒鱼缸,自来水曝光。(2)将半斤市场购置的螺蛳在自来水中饲养一周左右,锦锂鱼在曝光自来水中避强光饲养一周左右,不喂食。,1、实验准备,(3)鱼缸放置在实验桌上,避强光,勤通风,记录室温与水温。,实验一:鱼缸内放入螺蛳后是否能使水 变得清澈?,2、对比实验,1、两只鱼缸内各放2500ml的曝光自来水,室温为10左右。2、每只缸内各放八条鱼。3、1号内放四颗螺蛳,2号不放。,表1 鱼缸水质情况分析表一,结论:鱼缸内放入螺蛳后水会变得较清澈。,实验二:鱼缸里的粪便到哪去了?,1、两只鱼缸内各放2500ml的曝光自来水,室温为10左右。2、每只缸内各放八条鱼。1号内放八颗螺蛳,2号不放。3、解剖,观察螺蛳内部结构。,表2 螺蛳内部结构变化表,结论:原来螺蛳把污物清理进“肚子”了!,实验三:鱼缸内究竟该放多少颗螺蛳为宜?,1、两只鱼缸内各放2500ml的曝光自来水,室温为10左右。2、每只缸内各放八条鱼。3、1号鱼缸内放八颗螺蛳,2号放十六颗,3号放二十四颗。,表3 鱼缸水质情况分析表二,结论:一般2500ml的水中放入10颗左右的螺蛳为宜,否则会造成新的污染。,实验四:进入冬季后的螺蛳还能发挥作用吗?,1、两只鱼缸内各放2500ml的曝光自来水,室温为5左右。2、每只缸内各放八条鱼。1号内放八颗螺蛳,2号不放。3、每天观察与记录。,表4 鱼缸水质情况分析表三,结论:原来螺蛳冬眠了,怪不得它们不“工作”了!,实验五:不同水温对螺蛳及鱼的影响?,1、在三只鱼缸内各放4500ml的曝光自来水,室温为5左右。2、用电热棒进行加热,控制水温为15左右。3、在每只鱼缸内各放入八条锦锂鱼。4、1号鱼缸内放八颗螺蛳,2号放八颗,3号不放。,表5 鱼缸水质情况分析表四,结论:适当加热水温至15后,螺蛳又要可怜地工作啦,不过工作效率不如以前啦!,实验六:进入春季后的螺蛳也能发挥作用吗?,1、在三只鱼缸内各放4500ml的曝光自来水,室温为18左右。2、在每只鱼缸内用温度计测量水温。3、在每只鱼缸内各放入八条锦锂鱼。4、1号鱼缸内不放螺蛳,2号内放八颗,3号放八颗。,表6 鱼缸水质情况分析表五,结论:春季锦鲤与螺蛳的新陈代谢加剧,导致水中缺氧,鱼缸中的“清洁”作用不如秋季效果好,应增加氧气泵!,3、整理过程资料,撰写实验报告 通过对比实验,进一步探究螺蛳是否真正能成为鱼缸的“清洁工”及需要的相关条件,如螺蛳的放入量、鱼缸的水温等因素。,三、实验结果与讨论:,1、想不到小小的螺蛳作用还挺大的,放螺蛳后鱼缸的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清澈。那么螺蛳为什么能使鱼缸的水保持清澈呢?农科站的阿姨热情地招待了我,并耐心告诉我螺蛳是水生物中的底栖动物,它能有效去除水体中的富余营养物质,主要摄食固着藻类,同时会分泌促絮凝物质,使水中悬浮物质絮凝,让水变清的原理。,2、观察螺蛳内部结构后发现,螺蛳能将鱼的粪便“吞”下去。证明我的猜测是正确的,螺蛳的确可以做鱼缸的“清洁工”,它把水中的污物(主要包括锦锂鱼的粪便)吞了下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清理”污物、提高鱼缸水质的作用。,3、春秋温度适宜的季节里,家用鱼缸饲养锦锂鱼时可在其中放些螺蛳,这样既可清洁水质又促进锦锂鱼的生长,还可节约鱼缸用水,一举三得。但不宜放入过多螺蛳,一般2500ml的水中放入10颗左右为宜,否则会造成新的污染。4、冬季是螺蛳潜入泥中冬眠的季节,所以放入鱼缸后起的“清洁”作用不如春秋季节效果好。但若适当加热水温至15左右后,效果会较好。5、春季锦鲤鱼与螺蛳的新陈代谢加剧,导致水中缺氧,鱼缸中的“清洁”作用不如秋季效果好,应增加氧气泵。,四、拓展,1、这次实验中所选的鱼为小锦锂,那么在其它一些品种的鱼缸里螺蛳是否还能发挥其“清洁工”作用,还有哪些限制条件,值得进一步探究。2、螺蛳在鱼缸能发挥其“清洁工”作用,让水变得相对清澈,是否可进一步借助专业机构检测这些水中的化学成分或某些相关指标,从专业的角度分析水质变化情况,为论文提供更有利的数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