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胸背部疼痛的发病和治疗.ppt
落枕、胸背部疼痛 发病和治疗,北京ZhongHai中医院针推科-韩明,落枕,落枕或称“失枕”,是一种常见病,指人在睡觉或外伤后突感颈部肌肉疼痛,尤以头颈部转动时更加剧烈,好发于青壮年,以冬春季多见。落枕的常见发病经过是入睡前并无任何症状,晨起后却感到项背部明显酸痛,颈部活动受限。这说明病起于睡眠之后,与睡枕及睡眠姿势有密切关系。损伤部位包括肌肉损伤,韧带损伤,椎间关节损伤,解剖,1胸锁乳突肌:起于胸骨柄和锁骨胸骨端,肌纤维自前下向后上走行止于乳突;两侧收缩-后伸;间侧收缩向同侧屈,面向对侧旋转2斜方肌:起于枕外隆突、项韧带、及全部胸椎棘突及棘上韧带,上部肌束向外下,中部肌束平行向外,下部肌束斜向外上方,止于锁骨的肩峰端、肩峰、肩胛冈,牵引肩胛骨向脊柱靠拢;若肩胛骨固定,一侧收缩可使头向同侧屈,两侧收缩使头后仰,解剖,肩胛提肌:项部两侧,部分被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覆盖,起于上4个颈椎横突,止于肩胛内角和脊柱缘的上部,上提肩胛骨或使头同侧屈夹肌:分为头夹肌和颈夹肌,直于项韧带下半部,第7颈椎棘突,上部胸椎棘突、棘上韧带,纤维向上向外止于颞骨乳突后缘及枕肌上项线,项夹肌止于上3个颈椎横突后结节,解剖,椎间关节:关节面近似水平位,当颈椎出现极度后伸或外伤、前屈时易造成脱位或半脱位,原因:,1.睡眠姿势不当-主要原因,睡眠时主要姿势是侧卧,若因枕头过高或过低,均可造成一侧肌从过度牵拉使颈部肌肉等软组织损伤或使颈椎小关节扭错,时间较长即可发生静力性损伤,使伤处肌筋淤血肿胀,气血运行不畅,局部疼痛不适,动作明显受限等。2寒凉:寒凉刺激-颈部血管收缩-肌肉缺血-疼痛-痉挛-两侧肌肉张力不对等-症状,临床表现,颈部疼痛:1多为剧烈疼痛2疼痛在睡眠后出现3疼痛多在一侧,少数为两侧4疼痛在功能活动时明显加重5较重的向上涉及至头,向下波及上肢 功能受限:各方向均受限,但以向患侧旋转为主 颈肩部肌肉痉挛、压痛 可出现 颈部棘突偏歪、生理曲度小或反张,诊断要点,1.因睡眠姿势不良或感受风寒后所致。2.急性发病,睡眠后一侧颈部出现疼痛,酸胀,可向上肢或背部放射,活动不利,活动时伤侧疼痛加剧,严重者使头部歪向病侧。3.患侧常有颈肌痉挛,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菱形肌及肩胛提肌等处压痛,在肌肉紧张处可触及肿块和条索状的改变。,治疗方法,中医疗法:落枕的治疗方法很多,按摩、针灸、药物、热敷等均有良好的效果,尤以理筋物法疗效突出。正确的按摩治疗是一种有效治疗手段,省时、安全、便捷,切不可盲目扳动整复,以免对加重病情。,按摩治疗,病人端坐于方凳上,施术者站于其后或一侧。1.点穴止痛:先点按合谷、外关、落枕穴,每穴点按1分钟左右,强刺激,同时让其活动颈部;2.按揉松筋:在颈部用一指禅推、推滚、点揉、拿等法,使颈肌及肩部放松,重点是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从上到下,从中央到两边,从健侧到患侧,力量从小到大,作用层次由浅至深,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痉挛-止痛。3扳法复位:棘突偏歪-旋转扳法,侧屈受限-侧扳法,按摩治疗,3侧扳法和旋转扳动法,以矫正颈部软组织及小关节的位置。具体操作如下:颈部侧扳法:病人端坐于方凳上,施术者站于其旁(以向左侧扳法为例)。施术者右手虎口张开卡在颈部的左侧,左手扳于头部右侧,向左用力,嘱病人充分放松,两手成相反方向。当侧屈至最大角度时,稍用力扳动,可发出“咔哒”响声。然后用同法施于对侧。,按摩治疗,颈部旋转扳动法:病人端坐于方凳上,施术者站于其后。施术者一手扶于头枕部,另一手扶于下领部,稍加活动后嘱病人充分放松,当旋转至最大角度时,两手成相反方向扭转,并可发出“咔哒”响声。然后用同法施于对侧。注意事项:在使用颈部扳动法时,应注意角度和力量,切勿猛力扳扭。,按摩治疗,4摇法助动:针对颈部功能受限,可做摇法-增加活动范围,恢复正常功能5端提治乱:颈部端提-纠正颈椎后关节错缝,同时也可缓解局部肌肉紧张6擦法温通:在颈肩部做擦法以透热为度-改善血液循环,物理疗法,康复物理手法,其他中医疗法,点穴:两手同时点揉承浆、风府穴约1分钟,手法轻柔,然后双手点揉患部对侧之合谷、后溪穴,强刺激(以病人耐受为度),同时令患者轻缓左右扭颈,尽量扭转至最大限度,约1分钟,然后低头,仰头,活动颈部。若落枕症状较轻,此手法即可获效。二、落枕穴,别名项强。一说位于手背,当第二、三掌骨间隙的前1/3与中1/3交点处,或平指掌关节后0.5寸取穴。落枕穴:落枕,偏头痛,肩臂痛,胃痛等。直刺0.5-1寸。)三 承山 四 鹤顶,拔罐 注意事项,涂少量按摩乳后拔罐,可改善局部血液流动及代谢,松解和扩张局部皮肤和筋膜的间隙,释放类吗啡样止痛物质,针灸,阿是 风池 肩井 合谷 阳陵泉 悬钟 养老后溪 外关 悬钟,注意事项,1.一般落枕经12次治疗即可治愈。但部分患者实际上是在颈部长期病变的基础上发病,如颈部肌肉长期劳损或颈椎有退行性病变等,在一定条件下诱发本病,即使通过治疗使紊乱的关节复位,但颈部软组织的充血、水肿、增厚等炎性变化也会继续造成颈部不适,需要2周甚至1个月以上的治疗、休息才能痊愈。,注意事项,2.扳法是治疗外伤型落枕的有效方法,只在颈椎棘突有偏歪时使用。操作时用力要求稳而快,可听到有弹响,但切不可强求有弹响声,适可而止,不能粗暴。扳法前要明确诊断,排除骨折、脱位或肿瘤等疾病,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3.头痛严重、颈部不能转动者,可先按揉患侧肩井穴23分钟,并嘱患者缓缓转动颈项,当疼痛稍减后,再行治疗。4.颈项部保暖,避风寒,以免影响疗效。5.不宜睡高枕,枕头要富有弹性,高度以侧卧位时头部与身体能平直为佳,注意事项,当颈椎发生扭伤时,一般可按落枕治疗,但如果扭伤较重,特别是中年人的扭伤、运动伤,要特别注意有无关节错位和脊髓损伤,预防,1.用枕适当:仰卧位时,枕头的下缘最好垫在肩胛骨的上缘,不能使颈部脱空。枕头不合适,常造成落枕,反复落枕往往是颈椎病的先兆,要及时诊治;另外要注意的是枕席,枕席以草编为佳,竹席一则太凉,二则太硬,最好不用。,预防,2.颈部保暖 颈部受寒冷刺激会使肌肉血管痉挛,加重颈部僵硬疼痛。在秋冬季节,最好穿高领衣服;天气稍热,夜间睡眠时应注意防止颈肩部受凉;炎热季节,空调温度不能太低。,预防,3.避免损伤 颈部的损伤也会诱发本病,除了注意姿势以外,乘坐快速的交通工具,遇到急刹车,头部向前冲去,会发生“挥鞭样”损伤,因此,要注意保护自己,不要在车上打瞌睡,坐座位时可适当地扭转身体,侧面向前;体育比赛时更要避免颈椎损伤;颈椎病急性发作时,颈椎要减少活动,尤其要避免快速的转动,必要时用颈托保护。,预防,4.姿势正确 避免低头时间过长,使肌肉疲劳,颈椎间盘出现老化,并出现慢性劳损,会继发一系列症状。最佳的伏案工作姿势是颈部保持正直,微微地前倾,不要扭转、倾斜;工作时间超过1小时,应该休息几分钟,做些颈部运动或按摩;不宜头靠在床头或沙发扶手上看书、看电视。,菱形肌综合征,菱形肌部位:斜方肌深层。起点:第6、7颈椎和第14胸椎棘突。止点:肩胛骨内侧缘。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上提、后缩和下回旋。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脊柱胸段伸。,大菱形肌,大菱形肌为菱形肌的一部分,和小菱形肌共同构成菱形肌。大菱形肌起于胸椎1-4棘突,止于肩胛骨脊柱缘。大菱形肌与小菱形肌之间有一层非常薄的蜂窝组织层。,小菱形肌,小菱形肌为菱形肌的一部分,和大菱形肌共同构成菱形肌。小菱形肌起于颈椎6、7棘突,止于肩胛骨脊柱缘。在临床常见的菱形肌损伤中,小菱形肌可与大 菱形肌同时发生损伤,但也存在大量的单个肌肉损伤的案例。,原因,1.不良的身体坐姿。维持单一姿势时间过长,尤其是上半身前倾的“含胸”坐姿,这在伏案工作者中最为常见。含胸在医学上称为“上交叉综合征”,实际上属于一种肌肉不平衡;胸大肌过紧及缩短,相对的肌肉菱形肌和斜方肌中下束则被拉长及软弱,直接影响脊椎正常生理弯曲,使胸椎向后弯曲更多,这样很容易造成下背痛-导致肌肉静性拉力损伤,也是菱形肌扭伤的原因,即一般人所经常感到的背部肌肉痛。介于脊椎骨与肩胛骨之间的菱形肌是最容易扭伤的肌肉,也是上半身易向前倾长期累积的结果,严重的不仅会导致椎间盘突出,背痛难忍,甚至会压迫神经,连带影响到颈痛。,病因,2空调也是隐形杀手之一。办公室、飞机、出租车都是长年使用空调、冷气的封闭空间,极容易成为寒湿导致肌肉血管收缩、局部供血不足引起肌肉疼痛。,症状,1、颈肩部肌肉疼痛,久坐后后背酸沉、疼痛,活动不能缓解,时有麻木2、背部劳损。指背肌肉群的扭伤、痉挛、韧带扭伤,以及同时存在的关节问题,菱形肌综合症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姿势不良期。即颈背部的疼痛源于姿势不良,在这个阶段,组织结构仍完整正常,但姿势却有了偏差,某些肌肉长时间处于拉长状态,终必导致疲乏,产生酸痛感。,菱形肌综合症的三个阶段,第二阶段功能失调期。这是因长期姿势不良、退化性关节炎,引发软组织受损,较多表现为充血、水肿。此时,脊柱结构虽无大碍,但软组织已产生改变。,菱形肌综合症的三个阶段,第三阶段结构失序期。第二阶段若反复发作,就会造成局部纤维化,使病情不可逆,菱形肌钙化造成背筋膜炎。此阶段脊椎骨的排列或椎间盘的位置已发生改变,肌体处于虚弱的状态,疼痛加剧、抽筋、发麻、突发性疼痛频繁发作。,按摩治疗:,1、点穴 拇指点和屈指点相结合点按患侧背部的肩中俞、附分、魄户、膏盲、神堂、天宗及天宗与肩胛下角连线之间的痛点。用力要持续,由轻到重,最后在穴位上轻轻揉按而结束该手法,每穴位按压分钟,务必使每个穴位都有得气感,如此重复数遍。、弹拨:本文采用俯卧滑按弹拨法。患者取俯卧位,医生立于患者健侧,双拇指顺患者患侧菱形肌肌纤维方向,由内上方向外下方滑动按压,同时如弹琴一般连续弹拨,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部位酌情用力,通常施以中强度刺激,使患者有酸麻肿胀之感,持续约分钟。之后,患者坐起,医生以拇指按于菱形肌压痛点及肿胀处,嘱患者环转肩部同时再施弹拨,时间为分钟,手法强度适中。、辅助手法在点穴、弹拨的同时还可以配合缓揉、提揉、推按等手法可使效果更为满意。,岔气(胸肋关节迸伤、胸肋小关节错缝),由于不协调用力导致的肋椎关节或胸椎椎间关节错位或肋间肌损伤,解剖,1肋椎关节 由肋小头关节和肋横突组成,此两个关节均为平面关节,关节周围有坚强的韧带,正常呼吸运动中,活动范围很小,不协调用力可导致此关节损伤,解剖,胸椎间关节:上位椎骨的下关节突和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构成,曾冠状面,近乎垂直,解剖,肋间肌肋间外肌:位于各肋间浅层,起自各肋的下缘,肌束斜向前下,止于下位肋骨的上缘,前部仅达肋骨与肋软骨的结合部,在肋软骨间隙处,肌纤维退化而代以结缔组织膜,收缩时上提肋骨,扩大廓,助吸气肋间内肌:位于肋间外肌的深层,肌束方向与肋间外肌交叉,收缩时使肋骨下降,助呼气,病因,用力不协调致肋椎关节紊乱或肋间肌的损伤,临床表现,1一侧胸肋部疼痛,咳嗽或呼吸时疼痛加重,尤其在吸气末最重,痛多刺痛,多从背部放射至胸前,因疼痛患者常出现呼吸浅表,不能用力吸气2压痛:肋椎关节、棘突、肋间肌的损伤处3胸椎棘突偏歪或棘突间距离改变4肋间肌损伤处有肿胀,手法治疗,1对于肋椎关节或胸椎关节紊乱者,可采用背部按法进行整复。方法:将两掌重叠置于背部正中,先让其吸气,再让其呼气,在呼气末瞬间用力施用按法以调整肋椎关节和胸椎椎间关节的关系,使其复位(扩胸牵引法、端坐膝顶法胸椎对抗复位法、胸椎提抖法-均有立竿见影之效),坐位站位,手法治疗,2对肋间肌损伤者,可在局部用摩法、揉法、擦法以消除肿胀、疼痛,疼痛较重时可配合点穴(内关-屏气十秒),阳陵泉等3具体痛点随症加减,拔罐、针灸,注意事项,注意休息-利于软组织内水肿消退 损伤修复避免搬运重物-痊愈后短时间内不搬重物,避免再错位,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