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进展.ppt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研究进展,广州中医药大学 刘友章,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定义:以胃粘膜上皮和腺体萎缩,粘膜变薄,粘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胃病。是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病和难治病之一。临床症状:以上腹胀痛、纳少嗳气、消瘦乏力为主要表现。本病发病缓慢、病情顽固、病势缠绵、施治棘手。中医将本病归属于“胃脘痛”、“痞满”、“嘈杂”、“腹胀”等范畴。,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报道:CAG占胃镜检查数13.8%1,胃癌高发区28.1%。CAG是胃癌最重要的癌前疾病2,尤其与胃息肉同时存在,CAG肠化合并中度至高度不典型增生时可发生癌变。西医治疗-不理想,中医药治疗-有优势,1 危北海。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陕西中医,1987,8(7),2 陈方芝。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进展。陕西中医,1989,10(2),病因病机,(1)外邪犯胃:初起:过食生冷嗜食辛辣肥甘酗酒饮食自倍,3 劳绍贤。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陕西中医,1987,8(7),寒积胃中,湿热内生,食滞中焦,损伤胃气,病因病机,(1)外邪犯胃:久病:血瘀阻气湿热内生热伤胃津,3 劳绍贤。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陕西中医,1987,8(7),虚实夹杂,现代医学也认为:刺激性饮食如浓茶、酒精、过热、过酸食物 胃粘膜急性炎症病变 慢性胃炎 CAG,病因病机,(2)肝气郁结:精神抑郁恼怒伤肝,3 劳绍贤。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陕西中医,1987,8(7),肝胃不和肝胃气滞气郁化火,现代医学:肝郁气滞 植物N紊乱 幽门功能失调 胆汁返流、胆汁、胆盐反复刺激 减弱胃粘膜屏障对离子的通透功能 氢离子反弥散入胃粘膜 加重炎症的发生和发展。,病因病机,(3)脾虚胃弱:病后劳倦饥饱失宜过于忧思先天禀赋虚弱,3 劳绍贤。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陕西中医,1987,8(7),中气虚损,阳损及阴寒凝血滞血脉瘀滞,中医脾虚与体质有关发病机理:自身免疫、变态反应,病因病机,6 甘淳。消胃痞方治疗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4,2(1),李氏认为5:胃阳虚-浅表性胃炎-气分,胃阴虚-CAG-血分。甘氏6:气虚多瘀脾胃不足,气阴不足为本气滞血瘀,湿热邪毒为标。,5 李玉奇。以痈论治102例萎缩性胃炎临床总结。中国医学报,1981,2(2),病因病机,周氏认为7: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胃粘膜的损伤有极密切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活动性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检出率达90%左右,且在胃体,胃窦的任何病变部位均可检出。,7周莹。慢性胃炎、溃疡病幽门弯曲菌检出阳性病例疗效分析。云南中医杂志,1991,12(2),2、辨证分型,现行中医药高等学校所用的六版教材中医内科学将CAG归为“胃痞”的范畴,并提出5种辨证分型。属“实痞”的有“邪热内陷”、“饮食停滞”、“痰湿内阻”、“肝郁气滞”;属“虚痞”的有“脾胃虚弱”。,2、辨证分型,由于各地气候、患者体质等的差异,以及临床收集的病历数、分型依据的不同,中医学对CAG的分型种类繁多。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发现大多数医家认为CAG以“脾胃气虚”、“肝胃不和”、“气滞血瘀”、“胃阴不足”、“脾胃湿热”居多。这与过去的报道及教材辨证分型相类似8。,8林小武。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进展。北京中医,1999,(1),2、辨证分型,陈伯咸教授9认为:胃为戊土,属腑,以通降为顺,然其受纳、腐熟,全靠肝的疏泄条达。从病理上来看,肝木过盛可乘脾伤胃,即“肝木乘土”,而肝木过弱也不能疏通脾胃,使受纳、腐熟受阻。因此陈老的治则为疏肝运脾。,9李汉文、周继友。陈白咸教授从肝论治萎缩性胃炎。山东中医杂志,1995,14(11),2、辨证分型,河南老中医张明昌10认为:慢性胃炎以虚实夹杂为多,其用药根据胃腑“实而不满”之特点,常使“补而不滞”。他指出久病必伤气血,所以方中既用黄芪、党参,也用乌梅、木瓜、甘草、山楂等酸甘化阴之品,还会加少许理气如陈皮、砂仁、枳壳和活血药如三七、延胡索、丹参等。,10 林国裕、宋靖范、林淑瓦。张明昌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经验。河南中医,1999,19(2),2、辨证分型,路志正11认为:初期-肝郁气滞和脾胃虚寒多见 自拟苏朴饮-疏肝和胃 小建中汤加味-温脾和胃。中期-脾虚湿热内蕴和胃阴不足多见 四逆散加味-补脾化湿 自拟石斛梅花汤-补阴和胃,11 杨丽芬。路治正治疗萎缩性胃炎伴胃腺异型增生的经验。中国医药学报,1999,14(2),2、辨证分型,路志正11认为:末期-气阴两伤和津枯血瘀参荷二梅汤-益气养阴;失笑散合芍药甘草汤加味-通络化瘀。,11 杨丽芬。路治正治疗萎缩性胃炎伴胃腺异型增生的经验。中国医药学报,1999,14(2),2、辨证分型,12 王长洪。董建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4),董建华12则认为:病机:虚、滞、热、瘀。强调虚是本质,滞是核心,以通为补,治在通降。食积郁久化热,久必入络成瘀。,2、辨证分型,12 王长洪。董建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4),董建华12 常用:香附、佛手、苏梗行气 陈皮、鸡内金、莱服子化食滞 石斛、麦冬、沙参滋阴 黄芪、桂枝、甘草祛虚寒 大黄、黄连泻实热 大腹皮、佩兰燥湿 丹参、川楝子、川芎活血化瘀,3、治疗原则,12 王长洪。董建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4),中医内科学六版教材:实者:泻热、消食、化痰、理气;虚者:温补脾胃。,3、治疗原则,13 王少华。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治琐谈。江苏中医,1999,(6),王少华13则认为:治则:温润并进,气血双调,寒热互济治法:消胀、止痛、开胃、除嘈4组对药:黄芪麦冬、柴胡白芍、白芍甘草、黄连厚朴,4、临床治疗,15 巫浣宜。归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萎缩性胃炎48例。北京中医,2000,(1),4.1.1 健脾益气法张氏自拟参芪胃生汤14 66例:治愈21例,有效3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7.9%。巫氏归芍六君子汤加味15 48例:显效33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胃镜、病理疗效83.3%。,41 自拟方加减治疗,14 张宽智、丁兆生。参芪胃生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9,(3),4、临床治疗,18 李志民、于家军。消痞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105例临床观察。新中医,1998,30(10),4.1.1 健脾益气法袁氏自拟胃乐散丸16 128例:显效76例,有效4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5.3%。何氏消炎建中愈胃汤17 41例:显效29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1%。李氏自拟消痞汤18 105例:显效67例,有效23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14%。,41 自拟方加减治疗,17 何公达。消炎建中愈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1例临床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1995,(12),16 袁玉红。胃乐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128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9,13(3),4、临床治疗,20 田丽霞、许宏大。参薏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5例临床观察。湖南中医药导报,2000,(7),4.1.1 健脾益气法曹氏香砂参术汤19 113例:显效51例,好转5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3.80%。田氏参薏汤20 45例:治愈11例,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0%。,41 自拟方加减治疗,19 曹巍鲲。香砂参术汤治疗萎缩性胃炎113例。陕西中医,2000,(6),4、临床治疗,22 徐甘嘉、李淑英。丹莪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68例。河北中医,1999,20(9),4.1.2 活血化瘀法 尹氏等胃府逐瘀汤21 48例:治愈18例,有效2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7.5%。徐氏丹莪汤22 168例:显效34例,有效12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4%。,41 自拟方加减治疗,21 尹通、马华、徐友台。胃府逐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8例。陕西中医,1999,20(9),4、临床治疗,24 胡文雷。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萎缩性胃炎70例。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1,(2),4.1.2 活血化瘀法 林氏等参脂理胃散23,89例:治愈43例,好转38例,总有效率91%。胡氏加味补阳还五汤24 70例:显效17例,好转4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8.6%;HP转阴性者39例,有效率75%。,41 自拟方加减治疗,23 林纬芬、郭晓莲。“参脂理胃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89例。江苏中医,1996,17(6),4、临床治疗,26 李昊。养胃活血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上海中医杂志,1999,(11),综合上两法拟方:郑氏自拟补胃活血汤25 75例:显效32例,有效3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67%。李氏自拟养胃活血饮26 30例:治愈2例,显效3例,好转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41 自拟方加减治疗,25 郑春荣。自拟补胃活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75例。广西中医药,1999,(6),4、临床治疗,27 邱志南、潘俊辉、梁淑仪。健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96例疗效观察。新中医,1998,30(2),413 清脾胃湿热法丘氏等自拟健胃汤27 治疗组96例,显效39例,好转4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1.7%;对照组76例(维酶素、猴头菌片),显效12例,好转42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71.1%。两组相比较,P0.01。,41 自拟方加减治疗,4、临床治疗,28 马立德。慢萎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4例临床观察。四川中医,1996,14(12),综合上三法拟方:马氏慢萎散28 54例:治愈9例,好转3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7.03%。,41 自拟方加减治疗,4、临床治疗,30 陈小忆。补肾调胃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6例。上海中医药杂志,1999,(5),414 其他方法 余氏益气养阴活血法29 32例: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4.38%。陈氏补肾调胃法30 46例:显效12例,有效2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7%。,41 自拟方加减治疗,29 余天智。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广西中医药,1999,(4),4、临床治疗,31 王汝新、牛华珍。温阳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80例观察。实用中医药杂志,2000,(11),414 其他方法 王汝新温阳补肾活血法31(金匮肾气丸合丹参饮加味)180例:治愈70例,显效74例,有效2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5.6%。,41 自拟方加减治疗,4、临床治疗,32 吴新芳、李淑英、解宁湘。燥湿清热健脾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2300例。江苏中医,2001,(5),414 其他方法 吴氏燥湿清热健脾法32(黄连平胃散)2300例:治愈469例,显效1611例,有效138例,无效91例,总有效率96.04%。,41 自拟方加减治疗,4、临床治疗,33 王永录、吕锦芳、倪金满等。善胃冲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9,12(4),研究发现:多融健脾疏肝、清热燥湿、活血化瘀为一体。王氏善胃冲剂33 122例:治愈23例,显效73例,有效1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3.4%。,4.2专方治疗,4、临床治疗,35 裴增嘉。中药胃康2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18例疗效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7,5(1),沈氏等胃舒康34 90例:治愈36例,显效41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6%。裴氏胃康2号35 118例:治愈41例,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8.6%。,4.2专方治疗,34 沈玉明、王文文、钱荣华等。胃舒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90例疗效观察。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7,21(2),4、临床治疗,38 张风武、张燕。四逆散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8例。中国医药学报,2000,(4),杨氏一贯煎36加味40例:治愈28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唐氏血府逐瘀汤37加减46例:显效18例,有效2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9.13%。张氏四逆散38加味30例:治愈14例,显效8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93.3%。,43 古方加减,37 唐存雄。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6例。陕西中医,1999,20(4),36 杨红卫。一贯煎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江西中医药,1995,26(1),5现状与瞻望,综合以上资料可以看出中药治疗CAG不仅可使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而且通过胃镜和病理活检的治疗前后对比复查资料证实,本病病理变化如急性活动性炎症、萎缩性退化、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也可得到减轻和消退,故认为CAG是完全可以逆转的。中药对CAG的治疗有着优于西药的疗效。CAG乃慢性病,须长期调理方可治愈。,5现状与瞻望,根据国内外资料看,本病治疗方向将包括药物在内整体调节的综合治疗:如中医的辨证施治、生活的规律、精神的愉快、饮食之调节、烟酒的戒除及有关胃肠道康复保健措施等。中医治疗CAG,意在从虚着手,补益脾胃,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缺点:缺乏一个统一的分型标准,医者多根据临床接触的病例及自我经验而分型,所以文献中就出现了分型不规范的现象。而且医者判断疗效的标准也并不相同。,5现状与瞻望,40 张加旺、何斌。抗菌三联合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9,(2),西药治疗:清除HP,用维酶素、猴头菌以及三联疗法。张氏等抗菌三联39(30例,阿莫西林、德诺、甲硝唑)和抗菌三联+活血化瘀40(30例):前组总有效率64.6%,后组总有效率88%,两组比较P0.05。,39 刘玫、刘英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研究探讨。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22(1),5现状与瞻望,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CAG是一条有效之路。故今后应在全国范围内,设立该病分型标准,以免造成参差不齐,种类繁多的分型,同时也应设立相应的疗效判断标准,避免疗效判断的差异。从本文所收集的资料看,中医药治疗CAG比较有优势,副作用少,可以长期间断服药,具有巩固疗效,、防止复发以及整体调节作用,中医药治疗CAG有很好的前景。,Thank you,谢谢!,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