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套课件上.ppt
第一章 绪论,案例导入,案例:两名大学生被试对于“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造句反应。分析: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以及多元文化和价值冲突的加深,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与此同时,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重视。大学生作为一个正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群体,既代表着先进青年的精神风貌,更预示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就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内容提要】,心理健康的含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殊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要,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含义,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异常的类别,一、健康的概念,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在宪章中的健康定义进一步修改为:“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在健康和疾病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看来,健康和疾病是个体的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健康与疾病是一个连续体,彼此交叉重叠。,二、心理健康的概念,(一)心理健康的标准智力正常,认知完整积极的自我观念 悦纳他人,人际关系和谐面对并接受现实 能调节情绪,心境良好 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 人格完整独立,图片来自:http:/,(二)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心理健康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可能因个体自身的发展而变化,也可能因个体所处环境的不同而不同。这样,就有大量的所谓“亚健康”状态存在。就一般人群而言,据学界一般的看法,八成左右的人都处在心理健康的亚健康状态。从个体心理的发展来看,心理健康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既存在由健康向不健康转化的可能,也存在由不健康向健康转化的可能。,专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问题,常态分配的标准常态曲线。心理成熟的标准心理与行为表现与其年龄阶段特征是否吻合。社会规范的标准心理与行为表现是否合乎社会规范。生活适应的标准是否能自由地选择其所从事的活动以顺应环境、调控环境或改变环境。,三、心理异常的类别,(一)神经症 神经质可分为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疑病症和神经衰弱等(二)人格障碍常见的人格障碍有反社会型人格、偏执型人格、回避型人格、依赖型人格、表演型人格等。(三)性行为变态有必要区别两种情况:一种是同性恋,另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性变态,如暴露癖、恋物癖、窥阴(淫)癖等。,(四)行为偏离(五)适应不良综合征(六)心身疾病(七)精神病,图片来自:http:/,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殊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的阶段特征与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偏低 大多数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从总体水平看,在校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在三成左右,而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约占一成左右。(二)大学生并非心理健康的“高危人群”,二、大学生的阶段特征与心理健康,(一)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高教育水平群体 高智商群体 高自我价值感群体高压力群体,图片来自:http:/,(二)大学生活的特殊性 围墙效应 校园曾被看作是“世外桃源”,与现实社会明显脱节的教育使得他们的心理越发脆弱。延缓偿付期 这是Erikson(1968)提出的一个用以说明青年暂时延迟确定自我身份的一个特殊阶段。大学生从心理上、社会上不尽义务,不直接接触生产和社会活动,并且自我意识发展尚未成熟,他们必须克制自己过早地确定自己的身份,自己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专栏:大学生应该如何面对自身的“心理问题”,坦然面对。别急于“诊断”转移注意调整生活规律不要讳疾忌医,原图片来自:http:/,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一)环境应激问题 学校环境的变迁学习条件和方法的变化 生活习惯的变化 语言隔阂(二)与自我有关的不适应理想自我与现实矛盾的不适应 自我发展的不适应 自我定向混乱,(三)人际关系及人格问题 人际交往中的障碍 人格中的不完满(四)与性有关的不适应性意识的困扰 对自己身体意象的不适应 性行为困扰 性行为异常 早年性经历带来的影响 失恋造成的不适应,(五)其他对重大丧失的不适应 早年伤害性体验带来的不适应,图片来自:http:/,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途径,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一)发展性目标与补救性目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是要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进行有目的的培养和促进,使他们的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能适应社会,健康地成长和良好地发展;补救性目标则主要是针对少数在心理上出现问题学生,是治疗性的和矫正性的。两种目标结合在一起,是为了增进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质量。,(二)当前目标与长远目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当前目标往往是针对大学生个体当前存在的问题,如失恋、学习成绩差、被同学轻视、感到人生空虚无聊等等,开展即时的心理疏导,以解除当事人即时的心理困扰;长远目标则往往涉及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健康人格的塑造,使他们有机会重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克服成长障碍,是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当前目标与长远目标应当有机地结合起来。,专栏:“健全人格”的境界,人格健全属于高层次的心理健康,表现为有高尚的目标追求,发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从事具有社会价值的创造,渴望生活的挑战,寻求生活的充实与人生意义。总之,所谓健全人格就是以正面的态度对待世界、他人、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顺境与逆境,做一个自立、自信、自尊、自强、幸福的进取者。,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一)系统性原则(二)发展性原则(三)主体性原则(四)平等性原则(五)多样性原则(六)保密性原则(七)防重于治的原则,图片来自:http:/,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途径,(一)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二)建立心理咨询机构(三)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四)营造良好的校园气氛(五)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六)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七)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复习思考题,解释:健康,心理健康,心理障碍。请举例说明健康和疾病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的合理性。谈谈你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结合所在大学实际,提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建议。,第二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生物基础,案例导入,案例:小李因为对身体形象不满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分析:随着大学生在生理发展方面逐步定型,一些学生对自己的体型和仪表非常敏感,他们可能因为不能正确看待自己的生理特点而出现心理困扰。心理的产生,确有其生物基础。正因为心理的产生离不开物质基础,心理不是凭空产生之物,所以我们谈到心理现象、心理健康以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都离不开对心理的生理基础的探讨。,【内容提要】,心理与行为的生物基础心理障碍的生理机制大学生的生理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节 心理与行为的生物基础,认知活动的生理基础情绪活动的生理基础人格特征的生理基础,一、认知活动的生理基础,(一)注意注意的选择边缘叶、大脑额叶注意的集中大脑额叶、后顶叶皮层注意的警觉 网状激活系统,(二)感知感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则是对其各种属性的综合反映。初级感觉区感觉联络区感觉总联合区知觉障碍,(三)记忆与记忆有关的脑区工作记忆前额叶皮质陈述性记忆边缘系统与间脑近期记忆海马神经递质、核酸和蛋白质与学习记忆的联系近期记忆中枢胆碱学习记忆氨基丁酸学习记忆核酸和蛋白质,(四)思维思维的神经学基础非常复杂,所以即使是很大范围的脑的切除或脑皮层的破坏也不会使思维活动完全丧失,但大脑某一局部的病变可影响思维的某一方面。而要完成复杂的思维活动,则离不开多个脑区的协同作用。,二、情绪活动的生理基础,(一)情绪的脑结构基础边缘系统负性情绪的加工杏仁核情绪行为的背景调节海马负性情绪的评价扣带前回愤怒与恐惧中枢下丘脑(二)中枢神经介质与情绪的关系肾上腺素 羟色胺,三、人格特征的生理基础,(一)人格特征的行为遗传学基础双生子研究收养子研究,图片来自:http:/,(二)人格特征的脑结构基础,(三)人格特征的神经化学基础Pavlov:神经系统的类型特点是人格的生物学基础。Eysenck和Zuckerman:个体人格和行为表现上的不同是由大脑皮质的ARAS(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决定 Cloninger:强调神经递质在人格特征中的作用,认为一元胺神经递质是人格特征的基础。,四、社会行为的生物基础,(一)性别取向单卵双生子成年后同性恋行为发生的一致率显著大于双卵双生子。,同性恋基因也许在X染色体上。胎儿期性腺和肾上腺分泌的性激素随血液作用于脑组织,刺激脑发育中的性别形成机制,从而决定其出生后的行为类型。,(二)人际吸引 基因相似性影响人际吸引两性吸引友谊基因相似的识别,(三)攻击行为家庭熏陶、社会环境、自然气候等生物神经基础遗传学的解释:同卵双生子激素水平神经递质神经结构基础:颞叶、前额叶皮质和下丘脑等,专栏:笔记形成的生理基础,书写对运动中枢的依赖性 书写对语言中枢的依赖性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对笔迹的影响 内分泌腺机能对笔迹的影响 身体外表对笔迹的影响,图片来自http:/shufa.org/bbs/viewthread.php?tid=73354,第二节 心理障碍的生理机制,神经症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一、关于神经症,(一)行为遗传学研究双生子研究、家系研究(二)神经生理学研究脑功能障碍研究、Pavlov学派研究(三)生物化学研究 某些内分泌或代谢方面的异常 细胞因子与抑郁的关系,二、关于人格障碍,遗传因素的影响:多巴胺受体基因、5-HT基因及MAOA基因脑的唤醒水平低下,边缘脑功能低下和外周自主神经系统的机能不足“代际-脑-经验模型”(IBEM):基因遗传所决定的易感素质,大脑发育过程的重要时期中出现的长期不良经验带来的儿童脑神经生化系统和结构的不良改变,这两方面的因素交互作用,逐渐形成人格障碍的脑神经生物学基础,在与特定不良刺激的交互作用下发展为特定人格障碍。,三、关于精神分裂症,(一)遗传学研究 家系研究、双生子研究、寄养子研究(二)脑形态学因脑萎缩而造成的脑室增大神经细胞明显丧失,脑结构为胶质细胞占据额叶、颞叶异常(三)多巴胺假说 多巴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第三节 大学生的生理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的生理发展特点大学生生理发展对心理的影响大学生生理特点与心理健康维护,一、大学生的生理发展特点,体格迅速发育 内脏机能迅速增加 神经系统趋于健全 性机能成熟,图片来自:http:/,二、大学生生理发展对心理的影响,(一)身体发展对心理的影响(二)生理机能对心理的影响(三)神经系统发展对心理的影响(四)性生理发展的影响,三、大学生生理特点与心理健康维护,(一)了解并接受自己的生理特点(二)采取合理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根据神经活动类型制定学习策略合理饮食,提供必要的养分选择安静的学习环境(三)多参加体育锻炼,保持积极情绪,复习思考题:,解释:基因,神经构造,神经递质,行为遗传学。如何看待性别取向的生物基础?如何看待人际吸引的生物基础?试分析神经症的生理机制。结合个人实际,谈谈如何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发展特点维护心理健康?,第三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格基础,星座解析性格,你有没有觉得身边人的性格各不相同,独一无二呢?你相信根据人的出生年月区分的十二星座能够预测人的性格么?看看下面有没有和你相合的描述吧!白羊座:不到黄河不死心金牛座:百忍成金牛双子座:神又是他鬼又是他巨蟹座:母性的代表狮子座:信自己的太阳,处女座:一切都要最好 天秤座:用自己的尺去衡别人的度 天蝎座:最记仇的星座 射手座:最紧要好玩 摩羯座:船头惊鬼船尾惊贼 水瓶座:天天新款日日不同 双鱼座:沉溺在廉价的伤感世界,所有星座图标来自:http:/,案例导入,案例:成绩优秀,但难以和室友相处的大学生小林。分析:临床心理学的大量研究发现,同样的压力、打击等精神刺激发生在不同人格特征的人身上时,他们的表现、程度、结果却各不相同。人格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也就是说,人格是通过影响一个人对压力事件的反应而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人格和人的身心健康、精神疾病有密切的关系,健全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内容提要】,人格与健全人格人格类型与心身健康大学生的人格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节 人格与健全人格,人格及其特征健全人格的思想健全人格与心理健康,一、人格及其特征,人格的含义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黄希庭,2002)。人格的特征(一)整体性;(二)稳定性;(三)独特性;(四)社会性。,二、健全人格的思想,(一)健全人格的模式Maslow的“自我实现者”模型Allport的“成熟者”模型Rogers的“功能充分发挥者”模型Fromn的“创发者”模型Kelly的“有效构念者”模型Perlz的“立足现实者”模型,(二)健全人格的特征概括一是内部心理和谐发展。二是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友谊。三是能够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地运用到能获得成功的工作和事业上。,专栏: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思想,儒家文化周易、孔子、孟子仁、义、礼、智的统一是儒家崇尚的理想人格。道家文化老子无为无情,即不为喜怒哀乐等情绪困扰。无己,即不追求功绩、名誉。无所待,不求名利,也不追求德行与才智。无用,把自己当成一块废料,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不以人助天,即不要从事人为的努力。,三、健全人格与心理健康,健全人格是心理健康的基础。人格乃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一个人的人格不仅会影响其对待事情、对待他人的观念和态度,而且这也将反过来影响个体的能力发挥、与人的关系,甚至是自身的心理健康。自觉控制感,第二节 人格类型与心理健康,A型人格类型与冠心病C型人格类型与癌症 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一、A型人格类型与冠心病,A型人格,也叫A型行为模式,即易患冠心病的人格类型,是指个性急躁、求成心切、善进取、好争胜的一种性格。现在的研究认为:A型人格是一个多维度的结构,其中的某些因素被认为是导致冠心病的有毒元素,如“忙碌-投入因子”等。与之相对应的B型人格的主要特征是:悠闲自得,不爱紧张,一般无时间紧迫感,不喜欢争强好胜,有耐心,能容忍等。,二、C型人格类型与癌症,C型人格即癌症倾向性格,其心理和行为的特征是:很难公开表达自己的情绪,谨言慎行,常常自责,极怕失败;患病不肯求医,对人有戒心,没有很密切的人际关系;认命,生活无意义、无价值、无乐趣;和家人有很深的隔膜,不把心思向人倾诉,情绪不安时找不到倾诉的对象。C型人格会严重妨碍体内的免疫功能,使这种功能不能充分发挥抗癌的作用,致使癌细胞扩散。C型人格的研究提示我们,要注意培养自己乐观开朗的性格,多一些幽默感。,专栏:D型人格,“D型人格”的概念是荷兰学者Denollet于1996年提出来的,又被称为“忧伤人格”,是一种独特的人格亚类,是消极情感与社会压抑的整合。消极情感和社会压抑这两种心理因素同时出现,会给心脏带来破坏作用。,图片来自:http:/,三、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乐观主义被定义为一种认为生活中通常发生好的事情而不是坏的事情的信念。乐观或悲观可以看作是一种人格变量。乐观主义者往往给自己设置更高的目标,并相信自己能够达到那些目标,此外也会体验到更多积极情感,报告较低的压力水平和较少的心身症状。由于乐观主义者更多使用问题解决等积极的应对策略;而悲观主义者在面临问题时更多采用自我分心等消极的应对策略,乐观的人格特点更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应对生命中的危机和挑战。,第三节 大学生的人格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大学生的不良人格及其调控大学生健全人格的自我修养,一、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逐渐适应其社会角色,不断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适应激烈的学习竞争,他们的人格发展也因此受到影响。敢为性宜人性道德感开放性责任感务实性情绪性,二、大学生的不良人格及其调控,大学生当中的一些常见不良人格品质偏激自卑孤僻嫉妒依赖,原图片来自:http:/,三、大学生健全人格的自我修养,自立、自信、自尊、自强是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四大基础,也是未来创造型人才的必备素质。(一)自立意识的培养(二)自信心的培养(三)保持自尊(四)有自制力(五)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复习思考题:,解释:人格,理想人格,A型人格,C型人格,D型人格。A型人格和C型人格者各有哪些特征?大学生常见的不良人格特征有哪些?如何进行调控?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人格与心理健康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第四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基础,案例导入,案例:从农村历尽艰辛考到城里的大学,却发现高中同学高薪,大学生就业难,到底该何去何从迷失的周某。分析:人的心理与行为是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文化的影响。不同的生态环境塑造了不同的文化,而不同的文化又以其独特的社会化模式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大学生刚进校常常很迷茫,特别是一些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很深的贫困大学生,似乎更难适应大学素质教育模式。因此,从某种角度说,文化由人创造,但又时刻作用于人的心理。,【内容提要】,文化的心理学意义文化差异与心理健康大学生的文化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节 文化的心理学意义,文化的内涵文化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一、文化的内涵,在中国,“文化”一词最早见于西汉刘向说苑:“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的“文化”有文治教化之意。在西方,首先对文化作出界定的是Tylor。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认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民俗、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它一切能力和习惯的复合体。”至今,这仍是一个经典性的定义。,现代不同的学者对文化有不同的定义Kroeber和Kluckhohn(1963)Goldberger和Veroff(1995)沙莲香(1988)一般而言,我们把文化理解为“人类在社会历史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广义来看,它指人类社会的全部遗产,囊括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狭义的文化则指观念形态的文化,仅限于人类的精神创造及其成果。,从文化的内容来看,文化包括三种类型: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或行为文化从文化的表现形式来看,文化分为两种类型集体主义文化VS个体主义文化或者高语境文化VS低语境文化,二、文化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文化人类学家的看法Benedict(1935/1988)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文化决定的,每个人的每一种个人兴趣都是由他所处的文明的丰厚的传统积淀所培养。Mead(1935/2001)通过对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的现场调查,进一步指出了性别与气质同样是文化的产物,心理学家关注下的个体主义文化与集体主义文化的区别社会心理方面从众社会惰化群体规范情绪情感方面自我的文化差异归因方式,专栏:中西方自我的差异,中国人的自我和西方人的自我存在五个方面的差异:自我含义上的差异 自我结构上的差异 研究自我的角度差异无我与重我的差异 对自我最高境界追求态度上的差异,第二节 文化差异与心理健康,文化差异与心理健康观念文化差异与心理异常,一、文化差异与心理健康观念,西方文化下的心理健康观:主要标准是个体情绪的快乐,而对心理健康的道德方面不重视,忽视个体精神的需要,尤其是对人生意义的追求。中国传统心理健康观:主张身心兼顾、养心为主的心理健康观;主张动静结合、以静为主的心理健康观;主张防治兼顾、以防为主的心理健康观;主张心德合一,以德养心的心理健康观。但忽视对心理疾病产生的生理因素及科学机理的探讨,二、文化差异与心理异常,(一)文化差异与心理异常的分布许多研究表明,在精神疾病的总患病率方面,城市比乡村、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高文明程度的民族比原始民族要高,各社会内部也随着时代的变迁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文化环境也影响心理异常各病种的分布。早在20世纪初,有人就发现在爪哇地区躁郁症少见,而急性精神状态却是新几内亚及马来亚人中最为多见的病种。就是在文明社会中,不同的民族、国家或地区,其心理异常的病种情况也不同。,(二)文化差异与心理异常的症状表现梁韬(1995)研究发现,苗族组中被害妄想的内容包括被招魂、被施法术、被投毒和被“放蛊”等;汉族组中被害妄想的主要内容是认为自己或亲人受诬陷或受某人某政治集团的迫害和监视、被剥夺了某些能力和权利。Schooler 和 Caudill(1964)将日、美两国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加以比较,发现日本病人较常对其家庭成员进行攻击,而美国病人则较多出现幻觉、思维怪异和迷茫感。,(三)文化差异与心理异常的解释古代神秘主义解释鬼魂附体,神仙附体古代非神秘主义解释古希腊的体液病理学说,西方医学的生物精神病学,弗洛伊德的心因性解释,中医的阴阳失调解释等现代社会有关异常心理现象的解释仍然受各自国家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多文化中的人们仍然强调健康和疾病是非人力控制的精神力量引起的。,(四)文化差异与心理异常的对待及治疗文化较为发达、文明程度较高的社会都把心理异常者视为病人,并给予较好的治疗和照顾。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东方文化国家由于传统伦理文化的标签作用,对心理疾病有普遍的、突出的耻感,因而往往把心理问题躯体化(如视为神经衰弱)或否认自己存在心理疾病。在心理治疗方法上,同样存在着文化影响。森田疗法就有着明显的东方文化特色,其“顺应自然”和“为所当为”的原则其实反映了道家文化和儒家文化的思想。,第三节 大学生的文化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文化因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思考,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文化因素,(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积极影响:和谐人际、耐挫力、心理平衡,消极影响:人格上的依赖性、求同性以及自我的萎缩;封闭与压抑;心理疾病道德化,图片来自http:/,(二)现代文化的影响积极影响:主体意识、开放性、竞争意识消极影响:个人主义和自我主义膨胀、实用主义流行、追求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图片来自:http:/,(三)家庭文化的影响父母期望:期望程度与期望内容社会阶层:文化程度与社会经济地位,图片来自:http:/,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思考,合理借鉴欧美心理健康的理论与制度引进的过程中,考察其文化适应性,建构自己的理论和技术。既要考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影响,更要考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冲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专栏: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进展缓慢的文化原因,第一,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慎独、自省。这使人们形成了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化解个人内心矛盾的习惯。第二、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人的封闭心态。第三,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群体取向而忽视个人价值、尊严、权利,往往造成个人隐私权的淡薄,以及喜好窥探和议论他人隐私的陋习。第四,中国文化中的权威人格也影响心理咨询的有效进行。,复习思考题,解释:文化,高语境文化,低语境文化。概述集体主义文化与个体主义文化中的个体心理差异。比较现代西方心理健康观与中国传统心理健康观的差异。简述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简述现代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结合个人实际,谈谈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第五章 学习与心理健康,案例导入,案例:积极上进,对自己要求严格的袁某却不知道该怎么学习,亦步亦趋、人云亦云,反而失眠、更加焦虑。分析:在大学阶段,学习仍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并且由于大学阶段学习任务的难度加大和学习知识数量的激增,以及就业竞争压力等外因和大学生自身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方法、学习兴趣和学习情绪等方面的内因等问题,使得大学生出现了一些学习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不仅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而且还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健康。,【内容提要】,大学生学习的一般问题大学生的学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第一节 大学生学习的一般问题,学习与大学生的学习大学生学习心理的特点大学生学习心理的发展变化,一、学习与大学生的学习,(一)学习的概念Thorndike(1931)Gagn(1977)Hilgard(1987)国际教科文组织在1987年指出:学习是指个体终身发展终身教育的理念。学习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实践训练而获得的由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适应性的心理变化,即有机体以经验方式引起的对环境相对持久的适应性的心理变化。,(二)大学生学习的特殊性它主要是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即间接的知识,发现与创造不是主要内容;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是以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为前提的;它是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前人的知识与经验,重要的是间接经验的学习与掌握,学生的实践活动是服从于学习目的的;学习不只是掌握知识经验与技能,还要发展智能,培养品德及促进健康个性的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二、大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一)学习动机的特点随着市场的变化,大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越来越强,明确的学习目的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二)学习态度的特点在认识上,主要体现在学习主体由老师转变成学生、学生的自主性提高。(三)学习策略的特点单纯的知识的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也逐渐成为他们注重的部分。,(四)学习适应性的特点大学生的适应学习的探索性与创新性是其另一个重要的特点。(五)学习心理的差异性大学生学习心理在性别、年级、学科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专栏:成功创造型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三、大学生学习心理的发展变化,(一)大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变化特点:个人事业心强,社会责任感弱 学习兴趣广泛,专业兴趣淡化 求知欲望强烈,厌学情绪普遍。重视考试分数,不满考试现状 分类:愿望型应试型经验型,(二)学习态度和自主性的发展大学生有自己安排时间的习惯。在选课方面,希望自己有更多的自主权。论坛讲座吸引学子。,(三)学习心理特点随年龄和年级变化而变化,第二节 大学生的学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学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一、学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一)学习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对气质性格的影响大学对很多专业和领域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学习,这种认知上的改变会影响大学生对待事物的态度。对自我过程的影响自我过程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大学学习的选择性在自我认知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认知风格的影响不同的专业甚至一个专业的不同领域都会对学习主体的认知风格产生影响。,(二)学习对大学生情绪意志的影响学习是大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因此它的过程和结果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同时,大学学习要求更强的自主性、选择性,这对学习主体的意志力也会产生影响。,(三)学习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影响无论从大学的学习目的还是大学学习的方式,都强调社会适应性的培养。首先,大学是学生跨入社会的最后一道关口,其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其次,大学教学的一大特色是“团队合作”。,二、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一)学习动力缺乏问题无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无计划学习动机弱学习无兴趣(二)学习动机强度问题成就动机过强奖惩动机过强学习强度过大,(三)学习策略问题学习时间安排不科学各学习环节学习方式不当(四)学习焦虑问题学习焦虑是指大学生由于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自信心受挫,或失败感、内疚感增强而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适当的焦虑是必要的,但过度的学习焦虑却是有害的,会对学习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五)学习疲劳问题(学习倦怠)学习疲劳也叫学习倦怠,是指连续学习之后,在生理、心理方面产生劳累,致使学习效率下降,甚至出现健康方面问题使之不能继续学习的一种异常状态。学习疲劳分为生理和心理两种。其中,心理疲劳是学习疲劳的主要表现方式。(六)考试焦虑问题 考试焦虑是指由于担心考试失败或渴望获得更好的分数而产生的一种忧虑、紧张的心理状态。,(七)学习自卑问题自卑是一种自我轻视的心理,是自尊心受挫的结果,是由于羞于落伍的自尊心与学习成绩低下的客观事实长期矛盾冲突又得不到解决而造成的心理创伤所致。表现为:总认为自己智力和能力不如别人,处处低人一等。,第三节 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大学生学习心理的自我调适促进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一、大学生学习心理的自我调适,(一)确立适当的学习抱负水平(二)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三)注重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四)修养良好的学习心境,二、促进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一)重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二)大力加强教学改革(三)注重教学质量和教学艺术(四)切实帮助大学生提高学习策略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五)注重学生的学习创造性和个性化的优势培养(六)加强大学生学习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复习思考题:,解释:学习,学习动机,学习焦虑,考试焦虑,学习倦怠,创造性学习。结合自己的学习谈谈大学生学习心理的特点有哪些?举例说明学习会怎样影响大学生的健康人格?结合实际分析阐述大学生有哪些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结合自己的实际举例阐述大学生应如何调适自己的学习心理问题?,第六章 网络与心理健康,网络=双刃剑 技术每提高一步,力量就增大一分。这种力量可以用于善恶两个方面。阿诺尔德J 汤因比(英历史学家),案例导入,案例:运动健将徐峰,因为迷上了电脑游戏,最终只能休学。分析:互联网这一新生事物的出现也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它像一把“双刃剑”,有的大学生擅于利用它,为自己创造一个又一个神话;而有的人却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无法正常完成学业,给人生留下了许多的遗憾和悔恨。,【内容提要】,大学生网络心理的一般问题网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大学生网络心理调适,第一节 大学生网络心理的一般问题,互联网(Internet)的基本特征互联网的心理学解读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特点,一、互联网(Internet)的基本特征,(一)开放性(二)虚拟(三)快捷性、多元性(四)互动性,二、互联网的心理学解读,(一)网络与认知(二)网络与情感(三)网络与行为(四)网络与人际关系,三、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特点,中国1700万在校大学生中,95%以上都是网民。由此可见,大学生是互联网的忠实追随者。2007年的一项跟踪调查显示,从大学一年级升为大学二年级后,学生的上网的时间会由5.58小时增加到10.33小时,时间增加量差异显著(祁引霞,张志勇,2007)。,(一)认知方面尝试心理、猎奇心理、信息搜集。(二)情感方面减压心理、娱乐心理、价值体现心理、情感表达心理。(三)人际方面沟通心理、交友心理、恋爱心理。,第二节 网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由网络引发的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一、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一)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影响,容易产生角色混乱。容易导致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距离过大。主观“我”和客观“我”之间矛盾加大,(二)对大学生情绪健康的影响一方面网络给大学生创造了发泄心中不满情绪的场所和空间,另一方面长时间的上网阻断了大学生亲身的社会情绪体验,他们沉迷于虚拟世界中,受到网上传播的价值思想的感染。他们往往会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浏览虚假重复信息,难免会产生心理焦虑和不满,出现精神疲惫,更有甚者会产生心理问题,造成其情绪冷漠,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三)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影响网络的特点有助于启发和引导大学生培养和形成学习、效率、平等、开放等现代观念;网络有助于他们扩大交往的范围;网上新型人际交往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建立为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进行社会交往提供了一种缓冲的空间;网络还为大学生的社会化提供了角色的练兵场。另一方面,网络又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在网络环境下,人的交往的对象、身份都不确定,这就减弱了青少年的社会角色的获得能力。,(四)对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影响互联网的便捷性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不容忽视的是,互联网也在吞噬着很多人的时间。研究显示,时间管理倾向与网络成瘾呈显著的负相关。即是说,个体对时间的重要性的重视程度越高,对时间管理行为能力的信心越强,一系列的时间监控活动做的越好,就越不容易沉溺于网络(徐锋,2005)。,二、由网络引发的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一)网络成瘾综合征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ve Disorder)简称IAD。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种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种生理性不适。网络成瘾主要表现为:无法自我控制上网时间,多沉溺于网聊或网游,几乎不理会现实生活的存在。网络成瘾的类型包括:网络游戏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信息成瘾、网络交易成瘾。,网络成瘾的原因为:网络本身的诱惑。大学生自身原因。家庭环境的影响。压力和社会支持。,图片来自:http:/,专栏: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上述戒断反应可通过使用其他类似的电子媒介,如电视、掌上游戏机等来缓解。下述5条内至少符合1条:为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投入的程度;使用网络的开始、结束及持续时间难以控制,经多次努力后均未成功;,固执使用网络而不顾其明显的危害性后果,即使知道网络使用的危害仍难以停止;因使用网络而减少或放弃了其他的兴趣、娱乐或社交活动;将使用网络作为一种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途径。网络成瘾的病程标准为平均每日连续上网达到或超过6个小时,且符合症状标准已达到或超过3个月。2008年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二)其他网络心理问题网络孤独症网络人格障碍网络犯罪倾向等,第三节 大学生网络心理调适,大学生网络心理的自我调适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一、大学生网络心理的自我调适,(一)理性看待网络(二)讲究网络礼仪(三)遵守网络道德(四)选择网络环境(五)设定上网目标(六)培养其它兴趣(七)寻求社会支持,二、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一)提高学生对网络的客观认识(二)加强时间管理教育(三)加强对学生的选择性教育(四)根据性别差异有针对性的教育(五)加强网络心理咨询体系的建设,复习思考题,解释:网络成瘾综合征,网络孤独症,网络人格障碍。结合实际,谈谈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特点。网络对大学生有什么样的影响,应该如何对待?结合实例,谈谈网络成瘾有哪些表现,并试着分析其成因。,第七章 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案例导入,案例:李娟因为寝室关系复杂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分析:人类心理的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则有赖于正常的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的和谐。相关调查及心理咨询的实践表明,目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状况并不理想,这不仅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还会广泛地影响到他们在学期间及将来走入社会后很长一段时间的生活。,【内容提要】,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一般问题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第一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一般问题,人际关系及其形成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因素 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基本特点,一、人际关系及其形成,从心理联结的不同性质看,两人(或多人)间的人际关系不外三大类:以感情为基础的人际关系以利害为基础的人际关系缺乏任何基础的陌路关系,整个人际关系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彼此陌生,互不相识,甚至彼此均未注意到对方的存在。第二阶段:单方(或双方)注意到对方的存在,也可能知道对方是谁但从未有过接触。第三阶段:单方(或双方)受到对方的吸引,与对方(或彼此)接近,构成表面接触。第四阶段:双方交感互动,开始了友谊关系。第五阶段:朋友之间的感觉,也有程度深浅之分。,二、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因素,(一)客观因素 接近且相纳 相似或互补 外表与个性(二)主观因素人际安全 人际期望 人际张力 人际报复,图片来自:http:/,三、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基本特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和周围与之有关的个人或群体的相处及交往而产生的心理关系。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中,最主要的是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家庭关系等,而同室关系是大学生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都相当大。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