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自然辨证法课件第二章.ppt

    • 资源ID:5823236       资源大小:340.47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自然辨证法课件第二章.ppt

    第二章 自然界的辨证运动与自然观,东北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 郑文范,第1节 自然界的辩证发展 一、天然自然探析 二、从天然自然到人化自然 三、从人化自然到人工自然 四、从人工自然到社会自然第2节 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 一、素朴自然观与机械自然观(一)素朴自然观(二)机械自然观 二、辩证自然观(一)辩证自然观的确立(二)辩证自然观的发展系统自然观(三)辩证自然观的发展生态自然观,本 章 要 点,“天然自然”是不依赖于人和人的力量而存在的物质世界。天然自然是科学认识的潜在对象和人化自然拓展的潜在领域。天然自然是自然界演化的产物,在不同的演化态下有自然物的不同生成形式。“人化自然”是人类观测所及从而能够感知的那部分自然。“人化自然”是人类进行认识自然的科学研究的领域,目前存在“人化自然”主要有:宇宙演化态“人化自然”、恒星演化态“人化自然”、地球演化态“人化自然”、生物演化态“人化自然”等。“人化自然”是发现规律性的天然自然。“人工自然”是“人造自然”,是人类采取技术和工程手段改造、创建、加工过的自然界,是人类利用自然之材发明制造的人工物。“人工自然”的范围,基本上是指现实地球的表层。人工自然的形成是与自然生产的方向是反方向推进的。这就决定了人类人工自然引入方式演进的基本历程必然是:生物人工自然引入化学人工自然引入物理人工自然引入等。每一个大阶段还可划分为两个小阶段,即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在初级阶段,人类主要是采集和利用天然存在的某类物质;在高级阶段,人类则可以人工生产和创造这类物质。在上述过程中,要满足由合规律性到合目的性的转变。,“社会自然”是技术发明(或工程建造)的人工物与社会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个别的、偶然的、不自觉的人工物,通过产业、产业实践转变成为普遍的、必然的和自觉的人工物即社会的人工自然。“社会自然”具有普遍性、效益性结构性的特点。社会自然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进化而拓展,其主要形态有农业社会自然、工业社会自然、生态社会自然等。“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的观点,它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方法论,也是自然辩证法概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观的产生与发展都是和当时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相关联的。自然观在历史上主要体现在古代的朴素的辩证法的自然观、17-18世纪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19世纪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基础;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都是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实现了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超越了以往狭义的自然观念,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重大飞跃。,依据人与人工自然关系的不同深度,还可以把人工自然区分为三种形态:人化自然、狭义人工自然(简称人工自然)和社会自然。自然界的辨证发展包括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的演化,也就是包括天然自然向人化自然的转化、人化自然向人工自然的转化、人工自然向社会自然的转化。一、天然自然探析 1.天然自然内涵 天然自然可以定义为是不依赖于人和人的力量而存在的物质世界。天然自然就是人类的认识和行为未曾影响到的自然,大到人类尚未认识到的宇宙现象,小到我们周围的未曾认识到的微观世界。天然自然的微观构成是自然物。自然物是自然界中的天然存在,作为一种天然存在的自在之物,展现了自然的本质力量。,第一节 自然界的辩证发展,2.天然自然特点 1)潜在性 天然自然是科学认识的潜在对象和人化自然拓展的潜在领域。天然自然是无限的,它为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无限的问题,也为人化自然的拓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2)无主体性天然自然生产是一种无主体生产,各种自然生产都必须由相互作用的各种物质要素参与,最后生成的物质结果是由发生相互作用的各种物质要素参与生成的。3)循环性 天然自然生产具有循环性,在生产过程中,由分解生成的低级物质,又会不断参与到高级物质的正向生产之中,总体上形成了循环性生产。4)“形而上”性 天然自然是哲学的研究对象,哲学上关于物质的研究等实质上是关于天然自然的研究。,(二)天然自然向人化自然的转化,“人化自然”是人类观测所及从而能够感知的那部分自然。“人化自然”是人类进行认识自然的科学研究的领域,目前存在“人化自然”主要有:宇宙演化态“人化自然”、恒星演化态“人化自然”、地球演化态“人化自然”、生物演化态“人化自然”等。“人化自然”是发现规律性的天然自然。“人化自然”由天然自然转化而来的。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主要标志是对其规律的认识,微观构成是“认识之物”。其宏观形成过程大致如下:1.宇宙演化“人化自然”的形成宇宙演化“人化自然”的形成的形成是对宇宙演化规律的认识,其基本内容有:宇宙起源于200亿年前一个极高温极高密度的“原始火球”的大爆炸。,2.恒星演化“人化自然”的形成 恒星演化“人化自然”是对恒星演化规律的认识,其过程主要是氢核聚变为氦核及各种重元素的原子核聚变过程。在恒星演化状态下存在质能守恒定律。3.地球演化与“人化自然”的形成 地球演化“人化自然”是对地球演化规律的认识,其基本内容有: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在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地圈、大气圈和水圈等。在物理变化中有能量的相互转化和守恒,在化学变化中有质量守恒 4.生物演化“人化自然”的形成 生物演化“人化自然”是对生物演化规律的认识,在生物演化状态下形成了生态系统。在生物演化状态下存在熵增熵减守恒定律。,(三)天然自然向人工自然的转化,“人工自然”是“人造自然”,是人类采取技术和工程手段改造、创建、加工过的自然界,是人类利用自然之材发明制造的人工物。“人工自然”的范围,基本上是指现实地球的表层。人工自然形成的方向与天然自然演化的方向相反。1、生物人工自然的形成 在初级阶段,生物人工自然的形成主要表现为天然生物的分散向集成转变,少量的几种动物和植物被训化和大量繁殖。在高级阶段,生物人工自然表现为非自然选择的生物品种大量出现,生物可以通过基因被设计和培育,生物能源出现等。,2、地球人工自然的形成 地球人工自然的形成时,石器得到利用,从铜和天然陨铁开始,开始了各种金属的“纯化”过程,同时地质圈的深度蕴藏物,如矿石、石油或天然气等也越来越多的引到地表。同时各种地表和地上资源得到了很大控制和利用。3、恒星人工自然的形成 恒星人工自然的形成主要是在地表状态下模拟产生了核裂变和核聚变。另一种方式是在近地空间(包括月球、火星)创造出形成适宜人生存的环境等。4、宇宙人工自然的形成 宇宙人工自然的形成是在地球局部产生宇宙人工物,如各种基本粒子,目前还进行“黑洞”、“反物质”等方面探索。,(四)人工自然向社会自然的转化,“社会自然”是技术发明(或工程建造)的人工物与社会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个别的、偶然的、不自觉的人工物,通过产业、产业实践转变成为普遍的、必然的和自觉的人工物即社会的人工自然。“社会自然”具有普遍性、效益性结构性的特点。社会自然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进化而拓展,其主要形态有农业社会自然、工业社会自然、生态社会自然等。社会自然的形成过程标志对自然界利用的新的深度和广度,社会自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农业社会自然、工业社会自然和信息社会自然。1农业社会自然 生物圈的出现和发展,特别是绿色植物的繁茂,形成了农业产业化潜在基础的天然自然。从采集植物到栽培植物,人类也开始驯养动物。这些标志着形成了农业产业化基础的人工自然的出现。畜牧业和农业的出现,最终导致了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社会自然的出现。,2工业社会自然 1)蒸汽动力的产业化。人们最初在生产中所使用的动力只有人,随后则有风力、畜力和水力。对蒸汽动力产业而言,这都属于天然自然阶段。古希腊的希罗就曾发明了一种装置和“矿山之友”都属于人工自然阶段。1712年纽可门发明了活塞式的大气压蒸汽机。普遍应用的蒸汽动力机是由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的出现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的大工业,从而引起了工业革命,对蒸汽动力产业而言,这都属于社会自然阶段。2)核能的开发利用的产业化 在19世纪以前,人们尚未认识到原子的结构,微观的原子世界对于人来说就是天然自然。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打开了原子的内部结构,在尚属于人化自然。只有当第一座核反应堆投入运行,核能才成为人们可以控制的人工自然物,这属于核能利用的人工自然阶段。,3.信息社会自然 信息社会自然是未来社会的雏形,其产生和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与产业化密切相关。这里以电子计算机产业化说明信息社会自然形成。人类制造计算工具和发展计算技术由来已久。第一个采用电器元件来制造计算机的是法国工程师朱斯,他在1941年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程序控制通用机电式计算机。早期计算机存在着体积大、运算速度慢等缺点。对于电子计算机产业化而言,这是人工自然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晶体管和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发明,以及软件系统的完善,电子计算机迅速发展到它的第五代,并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还影响到社会结构的变化。对于电子计算机产业化而言,这是社会自然阶段。,复习参考题:一、如何理解自然界辩证运动,理解该运动对自然辩证法学料的确立有何重要意义。二、什么是天然自然?什么是人化自然?天然自然如何从宏观上转化为人化自然?三、什么是人工自然?天然自然如何转化为人工自然?四、什么是社会自然?人工自然如何从宏观转化务社会自然?,参考书目:,黄顺基: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陈昌曙:技术哲学文集,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陈昌曙:自然辩证法新编,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万长松:产业哲学引论,东北大学出版社。,第二节 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一、素朴自然观与机械自然观(一)素朴自然观 1素朴自然观的产生 在人化自然方面,在天文学方面,天文学家托勒密创立了影响绵延千年的“地球中心说”。在物理学方面,亚里士多德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力学专著物理学。阿基米德以定量的形式提出了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成为静力学和流体力学的先驱,为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代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先进水平的是农学、医学、天文、算术四大学科体系。我国的农学著作非常丰富,约有五六百种之多。中国古代天文观测的连续性、资料保存的完整性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据统计,从春秋至清初我国关于日食的记录约1000次,月食记录约900次,新星和超新星记录60多颗。在人工自然方面,人类在制造工具,进行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做出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技术创造,掌握了改造自然的技能,中国古代在技术方面有过极其辉煌的成就,中国首创了造纸、丝织、制瓷、印刷、火药、指南针等技术。古罗马的技术成就也令人瞩目,如阿基米德也是一位技术专家,他把物理学知识应用于技术研究,发明了螺旋提水器、滑车、起重机、投石炮等。,2素朴自然观的内容 第一,关于万物的本原。关于这个问题,古希腊自然哲学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米利都学派的泰勒斯(公元前624年公元前547年)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阿那克西曼德(约公元前610年至公元前546年)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限者”。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82年公元前497年)用数来解释一切。阿那克西米尼认为“气”才是万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40年公元前470年)提出“火”是万物的本原。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年)是原子唯物论的创立者之一。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事物都有四方面的原因: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元气说是中国古代有代表性的朴素辨证的自然观,是中国古代自然观中占主流地位的观点,其核心是“万物皆生于气”。到汉代以后,元气说已经成为比较著名的关于万物起源的理性学说。元气是我国古代思想家设想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物质,它聚则成有形之物,散则为弥漫之气。第二,关于自然界事物的运动变化及其规律。中国阴阳学说其核心思想是,宇宙中存在两种基本因素,即“阴”和“阳”;这两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万事万物的结构和相互关系。在五行学说看来,天地万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元素或要素构成的,在这五类事物之间还存在明确的相生相克关系。五行之间具体的相生关系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关系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3、朴素自然观的特点 第一,整体直观性。人们笼统地看待事物,都把自然界当作一个整体,从总体上和宏观方面进行直接观察,又从总体上加以抽象和猜测,提出关于自然事物的思想。第二,简单性。中国古代和古希腊人对自然界万物本原的认识都是从最简单的外部现象开始,从宏观上选取一种或几种简单物质作为自然界万物的始基,用简单的原理解释复杂的自然现象。第三,猜测性。人们只能靠简单的直观经验,在无法获得充分的科学事实根据的情况下,运用想象和思辨的力量,进行推理和概括。第四,思辨性。古代人们在诸多不能直观的事物或过程面前,它们只能求助于人们的思辨,只能借助人脑的推理猜测和想象去说明假其复杂的自然现象。第五,辩证性。它们都十分自然地把自然界看成一个种种联系和过程的统一体,并且力图从对立斗争的两种属性或因素中去寻找构成万物及其变化发展的动力。,(二)机械自然观 1.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的背景 从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的程度来看,人们对自然界研究的主要方式从直观和猜测迅速转换到了以有一定科学理论指导的科学观察和实验上来。从宇宙人化自然来看,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14731543)发表了他的不朽著作天体运行论,创立了近代天文学,引发了自然观的革命性变革。开普勒对天体运动规律作了进一步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先后提出了天体运行三定律。伽利略(15641642)是意大利著名的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于1632年出版了被教会列为禁书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这本著作充分的阐述了哥白尼的新学说。从地球人化自然来看,牛顿提出了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实现了天体力学和地面力学的大综合。,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第一,它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这种客观存在不仅在于人的肉体直观,更在于严密的科学观察和实验的证实。第二,它认为整个世界的本原就是实证意义上的最小的物质微粒,整个世界就是这种物质微粒的组合体。第三,它认为整个世界的基本图景是机器。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受机械运动原理的支配,都可以用机械运动原理解释。第四,它认为整个世界遵循着严格的机械决定论原则,可以用严格的数学方程式来表示机械因果性关系,宇宙的过程可以在一个简单的数学方程式中表现出来。第五,它认为事物运动变化都是由物质原因和外部原因导致的。“只有当力作用于运动物体之上时,真正的运动才能发生或者有所改变。”第六,它认为自然界只有量变而没有质变。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用位置的移动来说明一切变化,用量的差异来说明一切质的差异,物体的运动只能改变物体的速度与位置,万事万物只有空间上的序列而无时间上的历史。,第七,它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与物质及其运动无关的绝对孤立和静止的存在。“绝对的空间,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在均匀地,与任何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3.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点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命题是自然界的机械图景和严格的机械决定论。它建立在蓬勃发展的自然科学基础之上,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缺陷,是人类自然观的巨大进步,对于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有着历史性的贡献。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用局部解剖和定量实验等方法分析种种自然现象的细节和原因;用物质实体作为唯一实在和物体自身运动解释自然现象间的联系;用牛顿力学和机械运动作为运动的唯一形式解释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用机械决定论、因果决定论解释事物及其现象,具有局限性。,二、辩证自然观(一)辩证自然观的确立 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科学技术背景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之所以得以创立,是与当时人化自然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分不开的:(1)天体演化学说 1755年,康德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一书中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2)地质渐变学说 英国地质学家赖尔在1833年出版的地质学原理中提出了地球缓慢进化说,即渐变论,给“灾变论”和“神创说”以致命的打击。(3)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19世纪40年代,德国医生迈尔、英国啤酒商焦耳、德国物理学家赫尔姆霍兹等12人通过各自的途径发现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4)细胞学说 1839年,德国生物学家施旺明确指出动物和植物一样,也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动植物结构的统一性。,(5)生物进化论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的出版,系统地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论,从而揭示出生物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之所以得以创立,是与当时人工自然和社会自然的发展分不开的。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技术革命席卷世界,导致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19世纪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机器大工业成为新的生产力代表。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第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一种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第二,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史和人类史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应该将两者统一起来,将自然界、人类和社会历史统一起来,看成是一个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第三,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以往的自然观都是对纯粹的、天然的自然界的看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所揭示的自然界还包括了人参与其中的人化了的自然界。,(二)辩证自然观的发展系统自然观 系统自然观是人们以系统科学为基础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规律的认识,它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现代发展的一种形态。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和演化的机制,标志着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产生了一个飞跃。1、系统自然观形成的人化自然基础 系统自然观产生的人化自然基础主要是:相对论是由爱因斯坦创立的,它包括狭义相对论(1905年)和广义相对论(1915年)。他通过狭义相对论把时间与空间统一起来,揭示了时空的性质、惯性质量的性质与运动速度之间的必然联系。量子力学主要是由海森堡(建立了矩阵力学)和薛定谔(建立了波动力学)共同创立的。量子力学揭示了微观客体的实在性(量子实在),改变了物理实在的经典图景,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实在的理论。系统论是由贝塔朗菲创建的。它是从系统的角度考察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系统与整体、结构与功能等关系,以揭示其本质和规律的理论。系统论的研究方法包括系统分析法、系统模型法、系统决策法等。,2、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1)自然界是一个系统。系统是由若干具有特定属性的组成元素经过特定联系而构成的、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整体。2)系统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不能脱离部分而独立存在。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其具体表现在: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即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整体小于部分之和(即所谓“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三)辩证自然观的发展生态自然观 1、生态自然观的产生 人化自然方面:生物圈是宇宙在几十亿年的历史中进化出来的有机系统,它把地球外的物质环境、地球上的无机物和生物种群协调为一个自我调节的和谐整体。每一种生命物种的适应和进化都对其他生命形式的适应和进化以及完善生物圈系统功能做出了贡献。没有任何一个物种能够单独生存和发展,它们只能在共同维持系统存在、促进生物圈稳定的前提下实现自己的生存和进化。随着经济增长、科学技术进步、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人类的各种活动给自然界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过去,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局部的生态系统被改变、被损害。现在,人类活动已开始影响到整个地球生物圈,出现了一系列的全球性生态问题。人工自然方面:由于人类活动使环境产生了危害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及生态系统稳定的现象。一方面,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引起大范围的生态退化,另一方面,大气圈、水圈和土壤圈这些生命维持系统发生了严重的污染。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人类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20世纪所发生的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工业生产方式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的繁荣,而且也造成了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直接危害。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排放废弃物的粗放式生产方式之上。无限度的向自然索取,严重地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2、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2)自然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人类的创造必须把改造自然与美化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是合乎人性的行为。3)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相统一。人要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才会朝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否则,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4)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相统一的生态思想揭示了生态自然观的本质。5)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具有整体性、公平性和正义性等特点。人类是一个整体,可持续发展要求超越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并采取联合的共同行动。生态文明所理解的公平是一种广义的公平,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之间的公平以及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公平。其中,当代人之间的公平是公平原则的核心。,这种自然观要求人类不仅要了解“自我”,更要了解自然,要遵循自然规律,在自然界再生能力和自然协调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利用科学与技术开发、利用、改造自然;要保证自然界的健康发展和演化,在向自然界“索取”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给予”,即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为自然界建立一种有益于人类的新平衡,建立起物质交换、能量流通和信息传递的良性循环。生态自然观还要求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做自觉的调控者,当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人类要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调节的原则是:“人类的生存的基本需要高于生物和自然界的利益;生物和自然界的生存高于人类的非基本需要(即过分享受和奢侈的需要)”。“要实行这种调节,单是依靠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1什么是自然观?为什么说它与自然界的发展水平有关?2古代朴素自然观上有些什么特点?3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怎样形成的?有何局限性?4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和特征。5.简述系统自然观的基本思想。6.简述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内容。,思考题:,1.黄顺基: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2.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3.陈昌曙:哲学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4.米都斯等: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研究报告,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5.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参考书目:,

    注意事项

    本文(自然辨证法课件第二章.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