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ppt
八 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海洋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草原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概 述 P223 广义地说,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同义词;狭义地说,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P118 自然资源在人与环境构成的大系统中具有极其特殊的地位与作用。P223 首先,是自然环境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之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界面。P223 其次,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活动最剧烈的地方,也是作用最强烈的地方。自然资源不但有地域性(不同的组配)而且有强烈的国家属性。P223,一、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一)、土地资源的概念与特点 P224 土地是构成自然环境的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场所,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中最基础的生产资料,因此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概念 广义的土地概念,是指地球表面陆地和陆内水域,不包括海洋。狭义的土地概念,是指地球表面陆地部分,不包括水域,它由土壤、岩石及共其风化碎屑堆积组成。,2、土地资源的特点 P224 土地资源是在自然力作用下形成和存在的。土地资源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存在于一定的地域,并与其特定的周围环境相互联系,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土地资源基本用途和功能不能用其他任何自然资源来替代。土地资源的总量是有限不变的。土地资源在人类开发利用过程中,其状态和价值可以被提升,也可能下降。,3、土地资源功能与作用 P225 土地具备供所有动植物滋生繁衍的营养力,生产出人类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土地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社会立足的载体。土地资源为人类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提供了大量的生产资料。一些土地类型,成为自然和人文景观。,4、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P225 1土地类型复杂多样 平均海拔50m以下的东部平原,到海拔4000 m以上的西部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山地、南北距离长达5500km,跨越49个纬度,东西距离长达5200公里,跨越了62个经度。2土地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 土地总面积为960104km2,约占亚洲大陆面积的22%,为全球陆地面积的6.4%,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 第三位。人均占有土地只有 1.01hm2,仅为世界平均数的 1/3,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只有 0.1hm2,仅为世界平均数的 1/4。,3山地多,平原少 山地、高原、丘陵占国土面积的69%,而平原、盆地只占31%。4农用土地比重小,分布不平衡 可以被农林牧副业和城乡建设利用的土地占土地总面积的70%,90%以上的农业用地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地区。5土地后备资源潜力不大 农业历史发展悠久,较好的土地后备资源已为数不多。,印度:土地面积 297.47 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七位,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印度南北长3119千米(伸入印度洋部分约长1600千米),东西宽2977千米,海岸线长6083千米。印度的国土面积有328万平方公里(水域率佔有9.5%),居世界第7位。卡拉姆(印度总统)在第二届国际植物生理学会议开幕式上说,到2020年,印度的可耕地面积将由现在的 1.7亿 公顷减少到1亿公顷.(2003)阿根廷:面积万平方公里,牧场面积9 084.7 万公顷。耕地面积2 600 万公顷,为拉美第二大国,仅次于巴西。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濒大西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西同智利接壤,北界玻利维亚、巴拉圭,东北部与巴西和乌拉圭为邻。地势由西向东逐渐低平。西部是以脉绵延起伏、巍峨壮丽安第斯山为主体的山地,约占全国面积的;东部和中部的潘帕斯草原是著名的农牧区;北部主要是格兰查科平原,多沼泽、森林;南部是巴塔哥尼亚高原。主要山脉有奥霍斯德萨拉多山、梅希卡纳山,海拔米的阿空加瓜山,为南美洲万峰之冠。巴拉那河全长公里,为南美第二大河。主要湖泊有奇基塔湖、阿根廷湖和别德马湖。北部属热带气候,中部属亚热带气候,南部为温带气候。著名的乌马瓦卡峡谷,曾是古老的印加文化传到阿根廷的通道,被称为“印加之路”。阿根廷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和银等。,中国:耕地面积排世界第4,人均耕地面积排在126位以后。在世界上排第四,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和印度,但是咱们国家人口太多,平均到每个头上,拥有耕地才只有14亩,还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儿。我国人均草地面积排在76位以后,森林面积排在107位以后。目前咱们国家已经有664个市县的人均耕地在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以下。全国的耕地面积已经下降到18亿亩。,(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P225-土地资源的退化1、水土流失 过度的樵采、放牧,甚至毁林、毁草开荒,破坏了植被,造成了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面积已从20世纪50年代的153104km2发展至90年代的179.6104km2,其中耕地水土流失面积达45.4104km2。再有,水土流失后,地表径流将中冲走大量泥沙,并在河流、湖泊、水库淤积,使河床抬高,并使一些河流缩短通航里程,一些水库库容减少,导致泥石流和滑坡,严重影响下游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河床上升/水位抬高/长江洪水)。,2、土地沙化 指地表在失去植被覆盖后,在干旱和多风的条件下,出现风沙活动和类似沙漠景观的现象。我国沙漠化土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9%。3、土地盐渍化 土地中易溶盐分含量增高,超过作物的耐盐限度时,作物不能生长,土地丧失了生产力。我国盐渍化土地有81.8104hm2。4、土壤肥力下降 土壤肥力下降是由于土壤结构破坏、养分减少、水分和空气不协调的结果。5、土壤污染 我国受污染的耕地土壤近2000104hm2。6、城乡建设用地大逐年扩大,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三)土地资源环境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P2271、土地资源环境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为目标,全面规划,合理安排。保证农、林、牧等基本用地不被挤占。以提高土地资源的质量为目标,合理调配土地利用的方向、内容和方式。以防止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破坏为目标,综合运用政策的、经济的和技术的手段,严格控制各种形态污染物向地下转移。,2、土地资源环境管理的途径和方法1)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开展调查和评价(1)土地类型的划分及其空间分布;(2)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率和土地利用效率分析;土地利用分类;(3)土地利用评价的要点有:明确评价的目的;确定土地利用评价的原则;选择土地利用评价的技术方法;2)制定各个层次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3)制订合理、有效土地利用和管理保护政策体系、运作机制和相应的制度体系4)制订、完善并有效推行保障法律、法规体系。,二、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P228-P233(一)水资源的概念与特点1、水资源的概念 专指自然形成的淡水资源。它的应用价值从水量、水质及水能三个方面来表现。水资源主要指河流、湖泊、地下水和土壤水等淡水,个别地方还包括微咸水。这几种淡水资源合起来约为1065104km2,只占全球总水量的0.32%左右,所占比例虽小,但其重要性却极大。,2、水资源的特点 P2291)循环再生性与总量有限性 水资源属可再生资源,在循环过程中可以不断恢复和更新。这是从全球范围水资源的总体而言的。至于对一个具体的水体,如一个湖泊、一条河流,它完全可能干涸而不能再生。2)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 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具有随机性和周期性(其年内与年际变化都很大)在地区分布上又很不均衡。,3)功能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 水资源既是生活资料又是生产资料,这些作用和综合效益是其他任何自然资源无法替代的。4)利弊两重性 由于降水和径流的地区分布不平衡和时程分配不均匀,往往会出现洪涝、旱碱等自然灾害。如果开发利用不当,也会引起人为灾害。,3、世界水资源的分布及特点 通常采用多年平均径流量来表示水资源量,包括南极冰川在内,世界各大洲陆地年径流总量为4.68104km3,折合平均径流深为314m。1990年世界人均水径流量为0.78104m3;我国人均仅为0.23104m3;世界上有60%的地区处于淡水不足的困境,4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预测,到2025年,全球大约有1/3的人口将生活在用水紧张或水荒环境中。,4、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及特点1)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 总量占世界第6位仅少于巴西、前苏联、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人均占有量只有2632m3,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2)地区分配不均,水土资源组配不平衡 按地区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地下水的分布也是南方多,北方少。占全国国土50%的北方,地下水只占全国的士31%。从而形成了南方地表水多,地下水也多,北方地表水少,地下水也少的极不均衡的分布状况。,3)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很大 降水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故径流量的年内分配不均。长江以南地区36月(或47月)的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60%;而长江以北地区69月的降水量,通常占全年降水量的80%降水集中程度越高,旱涝灾害越重,可用水资源占水资源总量的比重也越少。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多年雨份与少雨年份往往相差数倍。4)部分河流含沙量大(黄河),(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P231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是指水量、水质、水能发生了变化,导致水资源功能的衰减、损坏以及丧失。具体表现主要有:河流、湖泊面积日益缩小,水文条件改变较大;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地下水量日渐枯竭,地面沉降现象屡见不鲜。,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P231 砍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水源枯竭,使河水的水量减少,输沙量增加,河道和湖泊淤塞。围湖造田,使湖泊数量、面积均大幅度减少;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工业、农业生活的用水量(包括地下水的抽取量)与污水排放量均迅速增加。,(三)水资源环境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P2311、水资源环境管理的原则 1)保护水源;2)加强宏观调控,制定经济激励政策,合理分配用水;3)鼓励节约用水,提高水量的利用率;4)综合整治污染的水体;5)不断完善水资源保护利用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2、水资源环境管理的方法 1)完善管理体制和管理组织机构,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建立国家级统一管理机构,建立地方性水资源管理机构;2)树立水环境资源有偿使用观点,并将其引入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规划;3)全面实行排放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推行许可证制度,实现水量与水质并重管理;4)大力发展资源化处理利用系统,企业内部的资源化系统,企业外部(之间)的资源化系统,外环境的资源化系统。5)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积极开发新水源。,三、海洋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P233-P237(一)海洋资源的概念与特点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的71%,狭义海洋资源是指生存于海水中的生物,溶解于海水中的化学元素和淡水、海水运动(如波浪、潮汐、海流等)所产生的能量,海水中贮藏的热量,海底蕴藏的矿物资源,以及在深层海水中形成的压力差和海水与淡水之间的浓度差等等。广义海洋资源除去狭义海洋资源所指的物质和能量之外,还把海洋上空的风,海底的地热,海上航运能力与景观以及各种海上设施等等都包括在内。1、概念:本节所讲的海资源中的海洋指的是以海岸带、近海为主的属于国家主权范围内海洋,不包括公海。,2、海洋资源的特点 1种类多,储量大 地球上的生物量,海洋占有43%,海洋的储量为整个地球上陆地全年开采水平的230倍;2开采技术难度高;3地域差异性;4利弊两重性。,3、我国海洋资源概况 我国近海海洋环境优越,拥有多种多样的海洋资源,18000多公里的漫长海岸线发育了众多港湾,发展了20多个海港城市。近海因地域差异,形成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如河口生态系统、港湾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珊瑚礁生态系统等等。,(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P234 1)过度捕捞降低了海洋生物资源的生产能力。2)盲目围海造地破坏了海涂生态系统。如海南岛,原有红树林8000余公顷,目前仅剩下不到2000公顷。3)无节制的污染物排放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据统计,每年入海的石油1000104t,多氯联苯25000多t,铜25104t,锌390104多t,铅30104t,汞5000 t。,(三)海洋资源环境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P2351、海洋资源环境管理的原则 1)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的原则;2)协调各部门、单位需求,合理安排开发活动的原则;3)海上、陆上开发活动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4)综合开发利用和综合治理的原则。,2、海洋资源环境管理的方法 P236 1)加强对海洋资源储量、功能的调查,建立海洋资源管理信息系统;2)合理利用和精心保护近海海洋生物资源,逐步发展外海远洋渔业;3)大力发展海洋科技,积极开发利用海洋资源;4)建立海洋污染监控网络,加强海洋环境保护,防止海洋污染;5)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6)控制陆地开发行为对海洋环境的破坏。,四、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P237(一)森林资源的概念与特点1、森林资源的概念 森林资源是森林和林业生产地域上的土地和生物的总称。包括林木、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微生物、土壤和气候等自然资源。林业用地包括乔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林中空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苗圃和国家规划的林地等。森林是地球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森林是可枯竭的再生性自然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就能自然更新,永续利用。,2、森林资源的特点 P237 1)空间分布,生物生产力高 森林占地球陆地面积约22%,森林的第一净生产力较陆地任何其他生态系统都高,比如热带雨林年产生物量就达500t/hm2。2)结构复杂,多样性高 森林内既包括有生命的物质,如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也包含无生命的物质,如光、水、热、土壤等。3)再生能力强 森林资源不但具有种子更新能力,而且还可以进行无性系繁殖,实施人工更新或天然更新。,3、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 P238 1)自然条件好,树种丰富;2)森林资源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小,分布不均。森林资源面积的总量很大,现有林地1337104hm2,蓄积量为101.37108m3,名列世界第七至第八位,雄居亚洲之首。但人均占有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年木材消耗和森林覆盖率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19.8%、11.5%、17.6%的56.22%。3)森林资源结构欠佳,采伐利用不便;4)森林资源质量较差,利用率低。,(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P239 长期以来存在着的毁林开荒、森林火灾、更新跟不上采伐以及森林病虫害等问题;1)导致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引发洪水灾害 2)引发水土流失,导致土地沙化 水土流失加速了土地沙漠化的进程。目前世界上平均每分钟就有10hm2土地变成沙漠。3)导致调节能力下降,引发气候异常;4)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丧失,生物多样性锐减。,(三)森林资源环境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P2401、森林资源保护利用的原则1)生态功能与经济功能相结合的原则;2)行政手段与市场运作手段相结合的原则;3)坚持“以林为主,多种经营,采育平衡,综合利用”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原则。2、森林资源的管理办法1)实行森林资源有偿采伐,建立林业投入补偿机制;2)利用森林景观优势,发展森林旅游;3)改革林业经营与管理的机制。,五、草原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P242(一)草原资源的概念与特点1、草原资源的概念 草原是在温带干旱气候下,以丛生竹禾草为主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分布的地区。它是半干旱地区把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的巨大能源库,同时也是丰富宝贵的生物基因库。草原适应性强,覆盖面积大,更新速度快,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的功能,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另外,草地也是一种可更新、能增值的自然资源,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并能提供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名贵药材、土特产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2、草原资源的特点1)自然生态特性 在物质资源中,它又是一种条件性可再生资源。所谓条件性可再生就是草原受土地面积有限性制约,利用合理,其生物量生产力可能不断提高。2)经济特性 首先,草原资源是畜牧业的基础,是发展这一类经济活动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因而其本身是有价值的。其价值的大小决定于它的稀缺性和开发利用条件。其次,草原资源作为草原畜牧业的投入资源,具有明显的边际报酬递减趋势。第三,在经济生产中,草原资源的再生产是第一性生产,畜牧业是第二性生产。第四,我国草原已进行初步开发。,3、我国草原资源的分布及特点 我国有草地资源近4.0108hm2,其中,北方牧区草地约有3.1108hm2,南北方山区草地及滩涂约0.9108hm2,共占国土面积的40%,为耕地及林地的三倍多,是不可忽视的可更新资源。我国草场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开发,具有以下特点;面积大、分布广、类型多样;大部分牧区和草山草地居住着少数民族,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老区的贫困地区;草原和草地大多是黄河、长江、淮河等水系的源头区和中上游区,具有生态屏障的功能;草地资源平均利用面积小于50%,在牧业草原中约有2700104 hm2,缺水草原和夏季牧场尚未得到合理利用。,(二)草原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P2431、草场退化严重 退化的表现主要有:一是草群变稀疏低矮,产草量降低;二是草质变坏,优良牧草减少,杂草、毒草增加;三是生境条件劣化(旱化、沙化和盐渍化)。2、不少地方出现沙化 因为草原分布于半干旱气候区,年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200-400);这些地区风速较大,植被一旦被破环,地面去除了覆盖,沙随风起,就迅速发展为流沙地。草原沙化现象普遍存在,特别在开垦活动频繁的农牧交错区更为严重。,3、部分草场盐碱化 草原中局部地形低洼部分,在剧烈放牧的情况下,常导致土壤盐化。4、水土流失加剧 草原所在的地带尽管年降水量不高,但降雨集中,困此草场被破坏,土地失去覆盖后,水土流失现象极易发展。5、珍稀动植物减少,鼠、虫害增加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草原资源破坏后,草原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大面积的减少,加上乱捕滥猎、草原上的野生动物如黄羊、野驴、羚羊等数量大为减少。与此相反,虫、鼠害却越来越严重,几乎年年都有发生。6、工矿业发展引起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三)草原资源环境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P2441、草原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原则1)草原地区产业结构生态化原则和高增殖原则 以牧为主,以林养牧,以牧促林,防止水土流土,各产业均衡发展。2)对草原坚持养、用、管、建结合 养草是用草的基础,只有用草养草结合,草原资源才能永续利用。要对退化草原进行定期养育,使其休养生息。要加强草原的科学化建设,建立优质、高产的人工草地,提高草原载畜量。3)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完善草场经营机制,使草原资源得以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2、草原资源的管理办法1)实行产权股份化,促进草原地区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现代化 草地承包责任制以难落到实处。其主要原因为:(1)我国目前草地畜牧业主要生产方式仍是放牧式。(2)草地大部分处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多风。草地建设投资效益低、风险大。(3)草地承包与放牧式的畜牧业生产方式不协调。,2)因地制宜,多方式保护和利用草地资源(1)减轻资源承受人畜压力。变牧民的单一经营为多种经营。(2)交换资源。实行区际间协作,实现资源化优组合。(3)易相投入。应组织和引导各牧区与发达地区或国家进行技术交流,改良牲畜品种,引进、吸收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草场资源。,3)解决农村能源短缺问题 推广省柴灶;发展薪炭林;发展沼气。4)积极发展草地林业 草地林业是以草地为载体,以营造林为主,对草地现有森林植被进行保护、培育、利用的林业生产活动。增加木本植物的数量是改善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也是草地建设的重要内容。处理草地系统中林与草的原则是“围绕草业办林业,办好林业促草业”,既要将草地林业纳入林业产出的轨道,也要将其纳入草业产出的范畴。,3、草原资源利用与管理的若干措施(1)完善草原管理的法制建设,严禁对草原的破坏行为;(2)加强畜牧业的科学管理,合理放牧,控制过牧;(3)加强草原资源的科学研究;(4)加强各类草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5)加强退化草场的治理和草原建设。,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作用“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 or Biodiversity)一词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 1、定义: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和它们组成的系统的总体多样性和变异性(1995/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生物多样性评估)。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1992/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二条)。,公认的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主要层次是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也称基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又包括分子、细胞和个体三个水平上的遗传变异度,是生命进化和物种分化的基础。P246 物种多样性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某一面积上物种的数目及其变异,常用物种丰度(Species Richness)表示。生态系统多样性既存在于生态系统内部,也存在于生态系统之间。,2、生物多样性的作用1)直接使用价值 第一类是实物价值,即生物为人类生产活动提供了燃料、木材等原材料,为人类生存繁衍提供了食物、衣服、医药等生活用品。如10000种中草药。第二类是非实物价值,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在旅游观赏、科学文化、畜力使用等方面提供的服务价值。2)间接使用价值 指能支持和保护社会经济活动及人类生命财产的环境调节功能,有人将其叫做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 许多值物、动物和微生物物种,目前它们的使用价值还不清楚,有待于进一步去发现、研究和利用。4)存在价值这是一种伦理或道德价值,意思是每种生物都有它自己的生存权利。,2、中国生物多样性概况 我国是全球12个“巨大多样性国家”之一。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丰富而又独特,其特点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1)物种高度丰富;(2)特有物种属、种繁多;(3)区系起源古老;(4)栽培和家养动物及野生亲缘种质资源异常丰富;(5)生态系统丰富多彩;(6)空间格局繁杂多样。,3、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情况 地球上的生命已有35亿年以上。随着地球的演化,曾产生过、也灭绝了很多物种。估计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104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140种。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损失十分严重。目前为止,大约已有200种植物灭绝;大约有398种脊椎动物处于濒危状态。,(二)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除生物自身和自然原因外,人类活动是导致生物多样性破坏的最主要原因。1、生物生境(栖息地)的破坏 1)森林生境:被破坏的原因主要有:(1)过度砍伐和开荒;(2)森林火灾;(3)病虫害;(4)人工林品种单一化;(5)环境污染。,2)湿地指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的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湿地生境遭到破坏的原因主要有:(1)农垦和城市开发;(2)水土流失引起的河床和湖泊沙泥淤;(3)湿地水资源利用不合理。3)其他生境主要指草原、荒漠、湖泊水库、海洋岛屿等。,2、环境污染的破坏 二氧化硫污染使其敏感的地衣从许多城市和近郊以及接近污染源的森林中减少或消失;二氧化硫造成的酸雨和酸沉降使湖泊、水库等水体和土壤酸化,危害农作物、鱼类和多种无脊椎动物的生存;农药的污染对小型食肉动物、鸟类(特别是猛禽),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毒饵灭鼠,对野生动物构成了不小的威胁;人类排放的CFC物质引起的臭氧层臭氧浓度的减少,使紫外线强度过量增加,抑制了浮游植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了浮游动物、鱼类、虾和藻类的数量。大量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农业废水排入江、河、湖、海等水体。,3、水工建筑、采矿等经济活动的破坏 大型水利设施,对一个地区的地貌、水文、气候等自然地理条件会有较大的改变,也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巨大影响。大规模的采矿(特别是露天矿)引起的植被破坏、土壤和水体污染,开采地下水导致的水位下降和沿交通线的噪场也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4、过度捕杀、捕捞、偷猎等的破坏5、外来物种入侵的破坏(海关检疫),(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1、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立法和执法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立法体系包括:(1)宪法(第九条、第26条)。(2)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会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3)行政法规。主要有水资源保护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国务院关于严格保护珍贵稀有野生动物的通令。,(4)地方性法规。(5)规章。在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的过程中,建立了若干法律制度。环境影响报告书制度;自然保护区制度;许可证制度,森林法规定,采伐森林必须持有林业部门发给的许可证;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捕捉、捕捞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必须申请特许猎捕证。检疫制度。,存在问题主要有:法规的可操作性和协调性差;缺乏经济学的考虑;保护对象和内容过窄;现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大多属于实体法,而组织法、程序法则相当欠缺,致使实全法的实施缺乏必要的保障;法规中,违法者责任不清或偏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规定不健全。,2、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执法(执法主体有四类):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政、渔政港务监督、海洋主管部门。各级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军队以及交通管理部门,均依法实施监督。3、制定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政策(略)4、加强生物多样性的科学研究和公众教育(略),七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一)自然保护区的概念、类型及作用 1、定义 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一章第二条规定: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2、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和类型1)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 具有代表性、自然的、近自然的、半自然的、人工的以及破坏或退化后的不可能恢复的生态系统;保护濒危、子遗、珍稀的遗传物种资源;保护山地、河流、水源;保护国家和地方公园及自然景观、历史遗迹等。2)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的依据 按保护广度分;按保护目标分;,3)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世界保护联盟专文“保护区的类型、目标和标准”中10种类型:即:科研保护区(Scientific Reserves);国家公园(Natural Mouments);自然遗迹(Nature Conservation);自然管护区(Resources Reserves);资源保护区(Resources Reserves);保护景观(Protected Landscapes);人文保护区(Anthropological Reserves);多功能保护区(Multiple Use Management Areas);生物圈保护区(Biosphere Reserves);世界遗产地(World Heritage Sites)。,中国将自然保护区分为三个类别九种类型:第一类别是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含五个类型: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第二类别是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含二个类型: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类型自然保护区;第三类别是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含二个类型:地质遗迹类型自然保护区;古生物遗迹类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作用和意义1为人类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它们可以用来衡量人类活动对自然界影响的优劣,同时也对探某些地域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发展规律,以便为人类建立合理、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提供启迪。2各种生态系统以及生物物种的天然贮存库。3科学研究的基地和教学的场所4进行自然保护和环境教育的天然博物馆和讲坛。5某些自然保护区可为旅游提供一定的场所。6在改善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作用。一些河流的源头、上游建立的保护区,在重要的公路、铁路的两侧建立的防风林或防沙林,是自然保护区的一种特殊类型。它们可以直接起到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在一些生态系统比较脆弱的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对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更具重要的意义。1956/广东省鼎湖山,1995全国/800个自然保护区。,(二)自然保护区管理的主要途径与内容 P2601、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管理体系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系分为中央、地方和自然保护区三级,中央一级主要负责制订和发布有关自然保护区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负责对自然保护区进行宏观指导、监督检查和协调管理;地方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是二级管理层次,其主要职能是负责贯彻执行中央制定的关于自然保护区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并具体监督指导基层管理机构的管理工作;基层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是三级层次,它的主要职责是在所管辖的自然保护区内具体实施建设和管理工作。,2、制定有关自然保护区的政策法规体系 P261 从法律角度看,自然保护区是依法建立起来的享有特定法律地位的地域。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对自然保护区进行建设和管理,必须严格遵照国家制定的有关法律。要建立执法的专门机构,配置执法人员,负责自然保护区的治安与保护。3、妥善处理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开发经营的关系P261 有条件的自然保护区在不影响其完成保护任务的前提下,对其内部自然资源进行适度、合理的开发利用,不仅是允许的,也是必要的。但这种开发利用活动必须在不破坏或对自然保护对象还有一定的保护效益的前提下进行。,4、努力协调自然保护区和周围居民生产生活的矛盾P2611照顾当地人民的传统利益;2吸收当地人民参加开发区管理;3引导当地人民开发新的致富道路;4加强当地政府配合,实施联营管理,(三)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方法一)制订自然保护区划和宏观规划1自然保护区的区划 一个好的区划既能反映我国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又能使自然保护区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比较合理,形成体系完整的中国自然保护网,并与世界大自然保护网衔接起来。2自然保护区宏观规划3自然保护区宏观规划的类型与区域分布。,二)制定自然保护区规划1自然保护区规划目标的确立;2自然保护区规划的原则;3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内容:总体规划;部门规划。三)自然保护区的分区管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提出了“生物圈保护区”的概念。应用生物圈概念对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建设和管理,将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并在不同的功能区中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四)自然保护区的评价1自然保护区的评价指标 多样性;稀有性;代表性;自然性;面积适宜性;生存威胁;社会经济价值;管理基础;科研基础;管理成效。2自然保护区的评价标准 将评价指标体系中最后一个层次上的指标等级化处理,赋以不同分值,就形成了评价标准。,第七章思考题1、简述自然资源的定义。(P223/P118)2、简述土地资源的定义、特点、与功能。(P224/P119、120)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及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环境问题是什么?(P2245/P120-123)4、简述水资源的定义、特点。(P228/P125、126)5、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与特点,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环境问题是什么?(P230/P120-123)6、海洋资源的定义、特点,以及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环境问题。(P233/P131-134)7、简述森林资源的定义、特点。(P237/P136),8、简述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环境问题。(P239P138)9、简述草原资源的定义与特点。(P242/P142)10、简述我国草原资源的分布与特点,及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环境问题。(P243/P143、147)11、简述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及其层次性。P245、246/P14712、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什么重要意义?(P246/P147)13、我国对自然保护区的定义是怎样的?(P256/P157)14、自然保护区有几个类别、几个类型?(P257/P159)15、建立自然保护区有什么作用?(P257/P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