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理科班.ppt
,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四大文明古国,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节、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地形对城市的影响;气候对城市的影响;水对城市的影响;矿产对城市的影响;,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聚落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的场所。,城市,乡村,聚落分成:聚落和 聚落,读图思考:地形种类?,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五种基本地形图,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高 原,高原和盆地,平原和丘陵,请指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和每阶梯中主要的地形类型,读图思考:我国主要特大城市分布与地形关系?,读图思考:美国主要城市的分布在什么地形区?,地形平坦,思考?,平原地形对城市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土壤肥沃,便于农耕,农产品丰富,利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展,减少投资,读图思考:山区的城市一般分布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分布:山区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河谷两岸地形较平坦的地区,原因:地形较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呈“带状”分布的城市形态,甘肃兰州,读图思考:读巴西地形图,在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两大地形区中,巴西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哪个地形区中?,亚的斯亚贝巴,埃塞俄比亚,温度适中:中低纬度降水适度:沿海严寒、干旱、湿热的气候不利生活,世界大城市集中区,2、气候对城市的影响,世界上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的沿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读图思考,住宅区,工业区,读图思考,住宅区,工业区,气候影响城市内部结构和布局,风向对城市污染企业分布的影响:工业区分布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垂直方向的郊外,意义:生活、生产用水;运输1、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北方沿大道设城)沿河城市有不同的区位:河口、河流交汇处、河流起运点2、河流形态对城市形态的影响:呈带状或组团状,三、水对城市的影响,分析:图中A、B、C三个聚落中,哪个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为什么?,岷江,嘉 陵 江,汉 水,赣 江,3.水对城市聚落分布的影响,河流汇合处,我国南方许多城市都是沿河流发展的,河流入海口,河流起运点,广州,河流两岸的城市形态常呈带状或被河流分割成组团状,重庆,世界百万以上人口分布图,特点:中低纬度、沿海、平原,1.这些城市是因什么而形成和发展的?2.这些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都要考虑什么?否则就会走向衰落。,读图思考:,英国,德国,四、矿产资源与城市矿产开发城市形成煤矿城市英国的伯明翰、曼彻斯特、美国的匹兹堡、中国的大同、鹤岗、抚顺、开滦等石油城市英国的阿伯丁(北海油田)、美国的休斯顿(墨西哥湾沿岸)、中国的大庆、东营(胜利油田)、克拉玛依、玉门铁矿城市中国的鞍山、包头、攀枝花金矿城市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平原地形,地势平坦;位于河流交汇处,生活、生产用水方便,水运便利;地处中低纬度沿海地区,气候适宜;有丰富的资源。,实战演习 促使天津城市建立和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有哪些?,塔里木盆地城市分布的特点?,干旱、半干旱区:城市大多沿河流两岸分布,1、我国华中重镇武汉选址的区位类型是A.水运的起点 B.河流的汇合处C.处于水道的天然障碍处,货物集散地D.在陆路交通线穿过河流需要建桥和码头的地点,B,2、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多数诞生在A.河流上游水力资源丰富的地方B.森林茂密的地区 C.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D.山区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3、造成台湾东西部城市密集程度差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气候 B.地形 C.资源 D.军事,C,4、我国目前的城市绝大多数分布在()A.第一阶梯 B.第二阶梯 C.第三阶梯 D.沿海5、有关地形与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山区一般土地肥沃,便于农耕,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世界的城市都位于平原上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气候凉爽的高原地区平原、高原和山区都会有城市分布A B C D,C,C,6、沿河设城主要是因为()河流为城市提供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河流为城市运送废水,加速净化河流为城市提供便利的水运条件河流为城市增加一条风景线,并有利于防卫A B CD,B,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思考:交通运输有哪几种方式?,二、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二、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1、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走向的影响2、自然条件对网线密度和分布格局的影响3、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从杨家湾站到秦岭大隧道直线距离只有6千米,但升高却达680米,即每千米上升110米。为了把坡度改为每千米只升高40米,能够通行火车,只能把铁路线反复迂回盘旋,在6千米的直线距离内盘绕了27千米;在观音山站和青石崖站之间的线路以33的大坡度急速爬升。为了克服地势高差,过杨家湾站后就以3个马蹄形和1个螺旋形(“8”字形)的迂回展线上升,线路层叠3层,高度相差达817米,即为著名的观音山展线。,宝成铁路中的宝鸡凤州路段,“之”字形铁路,为什么有这样的线路?,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线路的影响,从杨家湾站到秦岭大隧道直线距离只有6千米,但升高却达680米,即每千米上升110米。为了把坡度改为每千米只升高40米,能够通行火车,只能把铁路线反复迂回盘旋,在6千米的直线距离内盘绕了27千米;在观音山站和青石崖站之间的线路以33的大坡度急速爬升。为了克服地势高差,过杨家湾站后就以3个马蹄形和1个螺旋形(“8”字形)的迂回展线上升,线路层叠3层,高度相差达817米,即为著名的观音山展线。,从图中看到在 地形线路多呈 延伸,在山区丘陵地形复杂的地区线路弯曲呈 或 字形。,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走向的影响,平原,直线,“之”,“8”,探索问题:,比较中国地形和铁路线的分布,中国铁路分布,1.我国东西部铁路线的疏密程度有何差异?2.说明了地形对交通线哪方面有影响?,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东密西疏,山区与平原比山区工程技术要求高,成本造价也比较高。,山区和平原地区修建同等级铁路每千米工程量和造价的比较,思考:以上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在没有特别需要的情况下,线路应选择平原、缓坡、山间盆地、河谷等便于修路的地形区。,自然条件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山区往往以公路运输为主,其次是铁路运输,格尔木,拉萨,青藏高原上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公路,为什么?雪山连绵,冰川广布,高寒气候,经济落后,青藏铁路,方案一(AB线),线路最短,只联络两个经济据点,交通量最小,,方案三(AB+CE+FD线),线路长度居中,联络四个经济据点,交通量大,,方案三走向最佳,对以下的1、3两个方案进行评价,从交通量大小、线路长短、占用耕地多少3方面进行评价,练习;,1.造成我国古代”南船北马”交通运输方式特点的主要因素是:A 地形因素 B 社会因素 C 经济因素 D 气候因素,2.关于我国公路建设的叙述错误的是:A 道路在缓坡上应”之”字形弯曲 B 平原地区地形对公路建设限制很少C道路应避开沼泽地 D 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陡坡,3、江浙地区多盖尖顶瓦房,与其相关的自然地理原因是A.尖顶瓦房比较美观B.当地降水多,雨期长,尖顶有利于排水C.当地常有台风,尖顶有利于减少对风的阻力D.南方雨天多,光照不足,尖顶有利于屋内的热量聚集,B,4、受气候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俄罗斯主要的交通方式是()A.水运 B.铁路 C.公路 D.航空,B,(2008天津高考)读冀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题。,为把铝土矿石运到火车站,计划修一条公路,合理的选线是a、b、c、d中的,d,c,a,b,一、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1.地形与城市(1)城市建设最好的地貌条件:地形、地势 的平 原,山区 较平坦的区域,也分布着一些城市。原因:有利于 建设、减少投资;平坦土地 用于农耕,为城市居民提供。(2)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 上。,平坦,稍高,河谷两岸,基础设施,农副产品,高原,2.气候与城市(1)影响城市的区位:主要受 和 两方面的作用,城市主要选址于 地带,尤其是条件更为优越 的。(2)影响城市的 和。,气温,降水,中低纬度,沿海地区,内部结构,布局,3.水与城市(1)意义:一是可作为重要的;二是能满足城市生 活用水和 的需要。(2)分布:在具有 的海岸地区及大河的、河 流的,水陆交通的 以及水运起点以及 地 区。河流两岸的城市,往往呈 状或 状。,交通通道,生产用水,优良港湾,入海口,汇合处,转运点,湖岸,带,组团,4.矿产对城市的影响 矿产资源的分布、和 影响很多矿业城市的形 成、发展规模及发展前景。,蕴藏量,开采水平,二、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1.影响线路的走向:不同地形单元的 影响线 路的 和。,2.影响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线路多选建在 较为 有利或便于修建的 和 上。,3.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地表起伏状况,弯曲程度,相应总长度,自然条件,地形单元,地形部位,世界人口人口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