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概念的发展.ppt
自我概念的发展,姬冬玲,一、自我概念的定义,定义:人对自己的观念和看法,是在个体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自我的觉知。作用:自我概念的形成对人的行为、动机等人格因素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关系到个体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二、自我概念的功能,保持内在一致性:自我概念导致相同的行为、结果 自卑放弃所有机会解释经验:不同自我概念下做出的评价决定经验对个人的不同意义 梅德维克的研究:奥运会上银牌得主感觉不如铜牌得主快乐决定期望:人对情境和自己行为的期望受自我概念引导 伯恩斯自我概念发展与教育 论述自我概念的心理作用,三、自我概念的特点,1、是对自己的知觉,遵循知觉的一般原理。2、是有组织的、连贯的、有联系的知觉模型。3、不是存在于头脑中的另一个人,而是能表征的自我经验。4、由有意识的或可以进入意识的东西构成的(潜意识),通常能被人觉察。罗杰斯观点,四、理论发展,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总体趋势 自我概念的含义 自我概念的结构 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 自我概念量表,含义类,詹姆斯:“主体我”和“客体我”物质我+社会我+心理我 心理学原理库利:提出“镜中我”自我概念是通过与他人的人际交往而产生的。米德:自我是通过接受别人(社会)对自己的有组织的态度系统而形成起来的。,罗杰斯:是一个人对自己多方面的综合看法,包括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性格以及与人、与事、与物的关系等多方面的集合论人格成长古柏史密斯: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总体评价谢弗尔森: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的认知和评价,这种认知和评价来自于个体的经验及对环境的认知。,弗洛伊德:依据精神分析理论将自我概念分为本我、自我、超我马科斯:提出可能自我与动态自我的概念。个体希望自己在某一方面将来会怎样或者该怎样;在某一特定时刻的自我概念,结构研究,詹姆士:身体、物质、社会的、精神的自我概念的总和构成总体自我概念。(开创研究先河)桑、哈特:自我概念的等级模型。学业自我概念:能力、成就、班级。个体能力成功的信念;现实成就的情感和知觉;班级活动的自信。非学业自我概念:社会自我概念、自我表现自我概念谢弗尔森:多维度多层次自我概念模型(重要转折点)完整的自我概念:有组织性、多维性、等级性、稳定性、发展性、可评价性和可区分性。,发展研究,哈特: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自我概念逐步抽象,自我概念的成分要素也不断增加。弗瑞曼:自我概念的发展呈曲线变化。从幼年期到青年早期呈下降趋势,而后趋于平缓,再不断上升至成年早期马斯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不同领域的自我概念变得更加分化。自我概念的发展曲线是起伏跌宕的,尤其在某些关键期和转折期。,金盛华:教师在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中发挥着长期、重要而持续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很难被其他影响源所代替。古柏史密斯:自我概念与父母的满意度、教育兴趣,以及父母在家庭中参与的教育活动有很大关系罗杰斯:自我概念和心理康复存在着密切的相关,他指出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是诱发神经症的一个原因。,测试量表,自尊测量问卷(简称SEI)古柏史密斯:用自尊作为自我概念的操作定义Piers和Harris儿童自我概念量表(简称CSCS)维度: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自我描述问卷(简称SOQ)三种形式,SDQI型、SDQII型和SDQIII型,分别适用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简称TSCS)美国心理学家费茨编制;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行为,国内研究现状,总体趋势:整体性研究,对大学生,中、小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特点和趋势的研究;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学业不良)等关系的研究 自我概念子成分研究较少(学业自我、身体自我、社会自我和情绪自我),概念研究,朱智贤(1989):又称自我观念,由知、情、意三种成分所组成的个体对个性进行自我调节的心理系统。(心理学大词典)张春兴(1992):自我概念是多维度、有层次、有组织的结构,是个体对自己多方面的知觉。(性格、能力、兴趣、欲望、他人与环境的关系、处理事物的经验、对生活目标的认识与评价)林崇德(1995):自我概念是由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是个体内心的自我印象。(自身存在、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的认识),黄希庭(1996):是具有评价性并且能与他人区分的,个人对自己各方面的知觉詹启生(2003):是一个人对自身的生理、心理、社会以及关联四种自我特征的态度。,结构研究,林崇德:自我概念由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识结构。董奇与沃特金斯(美):在莎沃森模型的基础上,将自我概念的结构具体分为八个维度,包括生理能力/运动,生理外貌、同伴关系、亲子关系、语文、数学、学校及一般自我概念,曾向(2001):主要从相貌、运动特征、性征、负面特征、健康、身材和视力7个维度研究青少年身体自我的发展特点黄希庭、陈红(2002)身体自我评价维度:身体相貌特征、身体运动特征、身材特征、性特征和负面特征,研究成果,周国韬等(1996):11-15岁学生的各项自我概念(身体自我除外),基本表现出U字形发展趋势,初一(13岁)是自我概念发展的最低点。李德显(1997):大学生自我概念在一年级到二年级呈下降趋势,二年级到三年级呈上升趋势,三年级、四年级呈下降趋势王振宏(2001):初中生自我概念与问题解决、求助应对存在一定的显著正相关,自我概念越积极、越有可能得到问题解决、寻求帮助应对挫折和烦恼,曾向(2001):随着年级的升高,青少年对于具体的身体指标的看重程度呈下降趋势,对健康等综合指标的重视程度提高,年级越高对性功能的重视程度也越高。姚计海(2001):中学生自我概念的特点与学业成绩有相关性;女生在整体自我概念、学业自我概念和非学业自我概念方面均显著高于男生。,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发展研究,明确: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研究和一般自我概念的研究基本一致,但存在自身特点。研究范围、对象:国内、青少年,青少年自我概念存在发展关键期U 字型自我概念青少年的自我概念的发展关键期在七年级(13岁左右),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青少年自我概念发展的关键期存在提前和推迟。,青少年自我概念发展的性别不平衡性身体自我:呈现波动性,男生比女生更满意学业自我:男女差异较大,男生的数学自我强于女生,而女生的语文自我强于男生。同伴自我:男生的同伴自我概念比女生滞后一年,最低点在八年级。,自我概念发生突变的时期生理:处于身体生长发育高峰的青春期,身高、体重剧增,性成熟开始,开始意识到生理自我。心理:思维能力迅速提高,把“现实的自我”和“过去的自我”相比较,并过度到“未来的自我”。社会:获取外界信息量的增加,开始关注作为客体的“我”和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以及他人的评价,逐渐按照内化的社会标准来改造和重塑自己的自我概念。,青少年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较高 马斯:数学成绩和数学自我概念有很大的相关性,与其它领域相关性较小,与四个非学业领域不存在相关。宋剑辉、郭德俊(1998 年):语文成绩与语文自我概念高相关,数学成绩与数学自我概念高相关。学生学业成绩与学业自我概念之间有正相关关系。,五、研究的不足,理论上:国内相关研究大多都是建立在西方自我概念模型和理论基础之上,缺乏本土化的理论模型。研究对象分布:研究对象大多都是大、中城市的中、小学生,而广大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特殊群体青少年的自我概念研究相对较少,内容上:(1)近 20 年:探讨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且集中在英语、语文、数学三门学科上,涉及其他学科相关性的研究较缺乏。(2)虽有大量关于自我概念影响因素的研究,但各因素对自我概念的影响程度,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程度还不明晰。,研究层次,研究机构(前10),学科分布(前10),关键词(前20),研究机构(前20),研究层次,研究领域,研究关键词,以“自我概念的发展”为检索词,进行全文检索,有3610条结果,从1982年开始,最多集中在2010年,基础研究占主要,以西南大学的郭成贡献最多,16篇,机构是华东-167篇,分布学科在“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较多;关键词还是以“自我概念”居多;以“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发展”为检索词全文检索,共计173条,从1986年开始研究,2010年居多,湖南师范大学的凌辉;以西南大学研究最典型8篇;都是硕博论文,而且引用率很高;研究主要分布在“心理学”学科;以青少年、中学生、初中生群体为主;,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