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讲义19-电磁流量计故障检查和分析.ppt
电磁流量计故障检查和分析,自动化讲义之十九,一、故障类型电磁流量汁运行中产生故障的第一类为仪表本身故障,即仪表结构件或元器件损坏引起的故障;第二类为外界原因引起的故障,如安装不妥流动畸变,沉积和结垢等。本章重点讨论的是应用方面和上述第二类外界原因的故障。按照故障发生时期分类,可分为:调试期故障;运行期故障。调试期故障出现在新装用后调试初期,主要原因是仪表选用或设定不当,安装不妥等。运行期故障是在运行一段时期后出现,主要原因有流体中杂质附着电极衬里,环境条件变化出现新干扰源等。按故障外界源头分析来自3个方面:管道系统和安装等方面引起的;环境方面引起的;流体方面引起的。,一、调试期故障本类故障在电磁流量计初始装用调试时就出现,但一经改进排除故障,以后在相同条件下一般就不会再度出现。常见调试期故障主要有安装不妥、环境干扰、流体特性影响三方面原因。1、管道系统和安装等方面 通常是电磁流量传感器安装位置不正确引起的故障,常见的例如将流量传感器安装在易积聚潴留气体的管网高点;流量传感器后无背压,液体迳直排入大气,形成其测量管内非满管;装在自上向下流的垂直管道上,可能出现排空等。2、环境方面 主要是管道杂散电流干扰,空间电磁波干扰,大电机磁场干扰等。管道杂散电流干扰通常采取良好单独接地保护可获得满意测量,但如遇管道有强杂散电流(如电解车间管道)亦不一定能克服,须采取流量传感器与管道缘绝的措施(参见下文案例12)。空间电磁波干扰-般经信号电缆引入,通常采用单层或多层屏蔽予以保护,但也曾遇到屏蔽保护还不能克服。,3、流体方面液体含有均匀分布细小气泡通常不影响正常测量,唯所测得体积流量是液体和气体两者之和;气泡增大会使输出信号波动,若气泡大到流过电极遮盖整个电极表面,使电极信号回路瞬时断开,输出信号将产生更大波动。低频(5016 Hz-506 Hz)矩形波激磁电磁流量计测量液体中含有固体超过一定含量时将产生浆液噪声,输出信号亦会有一定程度波动。两种或两种以上液体作管道混合工艺时,若两种液体电导率(或各自与电极间电位)有差异,在混合未均匀前即进入流量传感器进行流量测量,输出信号亦会产生波动。电极材质与被测介质选配不善,产生钝化或氧化等化学作用,电极表面形成绝缘膜,以及电化学和极化现象等,均会妨碍正常测量。,二、运行期故障运行期间出现的故障的常见原因有:流量传感器内壁附着层、雷电击、环境条件变化。1、内壁附着层电磁流量计测量含有悬浮固相或污脏体的机会远比其他流量仪表多,出现内壁附着层产生的故障概率也就相对较高。若附着层电导率与液体电导率相近,仪表输出信号正常,只是改变流通面积,形成测量误差;若是高电导率附着层,电极间电动势将被短路;若是绝缘性附着层,电极表面被绝缘而断开测量电路,仪表均无法工作。2、雷电击雷电击在线路中感应瞬时高电压和浪涌电流,进入仪表就会损坏仪表。雷电击损仪表有3条引入途径:电源线,传感器勺转换器间的流量信号线和激磁线。引起故障的感应高电压和浪涌电流大部分是从控制室电源线路引入的。3、环境条件变化主要原因同上节调试期故障环境方面,只是干扰源不在调试期出现而在运行期间再介入的。,二、故障现象和检查流程 电磁流量计常见故障现象有:(1)无流量信号;(2)输出晃动;(3)零点不稳;(4)流量测量值与实际值不符;(5)输山信号超满度值5类,下文将分节讨论。通常检查整个测量系统和判断故障的程序如图1所示,检查环节包括电磁流量计本身的传感器和转换器以及连接两者的电缆,电磁流量计上位的工艺管道,下(后)位显示仪表连接电缆。经常采用的检查手段或方法及其检查内容列举如下:,(1)通用常规仪器检查,(2)替代法:利用转换器和传感器间以及转换器内务线路板部件间的互换性,以替代法判别故障所在位置。(3)信号踪迹法:用模拟信号器替代传感器,在液体未流动条件下提供流量信号,以测试电磁流量转换器。检查首先从显示仪表工作是否正常开始,逆流量信号传送的方向进行。用模拟信号器测试转换器,以判断故障发生在转换器及其后位仪表还足在转换器的上位传感器发生的。若足转换器故障,如有条件可方便地借用转换器或转换器内线路板作替代法调试;若是传感器故障需要试调换时,因必须停止运行,关闭管道系统,因涉及面广,常不易办到。特别是大口径流量传感器,试换工程量大,通常只有在作完其他各项检查,最后才下决心,卸下管道检查传感器测量管内部状况或调换。,三、无流量信号输出检查和采取措施1、故障原因无流量信号输出大体上可归纳为5个方面故障原因,它们是(1)电源未通等电源方面故障;(2)连接电缆(激磁回路,信号回路)系统方面故障;(3)液体流动状况方面故障;(4)传感器零部件损坏或测量内壁附着层引起等方面的故障;(5)转换器元器件损坏方面的故障。,2、检查程序 图2所示是检查电磁流量计无流量信号输出的流程。先按流程全面考虑作初步凋查和判断,然后再逐项细致检查和试排除故障。流程所列检查顺序的先后原则足:可经观察或询问了解毋须较大操作的在前,即先易后难;按过去现场检修经验出现频度较高而售后可能出现概率;检查本身的先后要求较高者在前。若经初步调查确认是后几项故障原因,亦可提前作细致检查。模拟信号器足为调试和检查电磁流量计专门设计的仪器,模拟流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如上海光华仪表厂的LDZM型,上海光华爱而美特仪器公司的GS7、GS8和GS9型。,图2 电磁流量计无流量信号输出检查流程,3、故障检查和采取措施1、查电源方面故障 检查流程图第1,第2项。首先确认己接入电源,再检查电源各部分。查主电源和激磁电流熔丝,若接入符合规定电流值新熔丝再通电而又熔断,必须找出故障所在点。查电源线路板输出各路电压是否正常,或试置换整个电源线路板。2、查连接电缆系统方面故障 检查流程图第3项。分别查连接激磁系统和信号系统的电缆是否通,连接是否正确。3、查液体流动方向和管内液体充满性检查流程图第4、第5项。液体流动方向必须与传感器壳体上箭头方向一致。对于能正反向测量的电磁流量计,若方向不一致虽仍可测量,但没定的显示流动正反方向不符,必须改正。若拆传感器工作量大,也可改变传感器上箭头方向和重新设定显示仪表符号。管道未充满液体工要是管网工程设计或传感器安装位置不妥,使传感器测量管内不能充满液体。应采取措施,避免安装如图3所示a,e位置和以虚线管排放时b位置,改装到c,d位置。,图3 传感器安装位置,4、查传感器完好性和测量管内壁状况 检查流程图第6,第7,第8,第9,第10项。主要检查各接线端于和激磁线圈完好性,以及测量管内壁状况。激磁线圈及其系统出现的故障常有:线圈断开,线圈或其端子绝缘下降匝间短路。三类故障中以绝缘下降出现的频度相对较高。线圈断开和绝缘下降可方便地用万用电表和兆欧表检查。匝间短路检查就相对复杂些,首先新装电磁流量计启用前用惠斯登电极测其直流电阻值和测量时环境温度,并记录在案作为参照值。检查故障时若出现人范围匝间短路,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就可作出判断;若是少数匝间短路或要证明未发生短路。还必须用电桥测量,并作必要铜电阻温度系数修正。接线端子受潮引起的绝缘下降,通常可采用热吹风吹干噪恢复绝缘。线圈受潮对于两半合拢保护外壳的传感器,可拆卸外壳盖置于烘箱,以适当温度烘干。5、查转换器的故障 检查流程图第11项。当代电磁流量计转换器检查方法常采用以线路板备件和替代法试排除故障。,四、输出晃动检查和采取措施 1、故障原因输出晃动大体上可归纳为5方面故障原因,它们是:(1)流动本身是波动或脉动的,实质上不是电磁流量计的故障,仅如实反映流动状况;(2)管道末充满液体或液体中含有气泡;(3)外界杂散电流等电、磁干扰;(4)液体物性方面(如液体电导率不均匀或含有较多变颗粒纤维的浆液等)的原因;(5)电极材料与液体匹配不妥。,2、检查程序图4所示是检查电磁流量计输出晃动的流程。先按流程图全面考急作初步调查和判断,然后再逐项细致检查和试排除故障。流程所列检查顺序的先后原则是:可经观察或询问了解无须作较大操作的在前,即先易后难;按过去现场检修经验,出现频度较高而今后可以出现概率较高者在前;检查本身的先后要求。若经初步调查确认足后几项故障原因,亦可提前作细致检查。,图4 电磁流量计输出晃动 检查流程,3、故障检查和采取措施A、流动本身的波动(或脉动)检查流程图第1项。若流动本身波动,仪表输出晃动则是如实反映波动状况。检查方法可在使用现场向操作人员和流程工艺人员询问或巡视有否波动源。管系流动波动(或脉动)的原因通常有3个方面:(1)电磁流量计上游的流动动力源采用了往复泵或膜片泵,这些泵的脉动频率通常在每分钟几次到百余次之间;(2)仪表下游的控制阀流动特性和尺寸选用不妥,从而产生猎振(hunting),这可观察控制阀阀杆是否有振荡性移动;(3)其他扰动源使流动波动,例如:电磁流量计上游管道中有否阻流件(如全开蝶阀)产生旋涡等。在有脉动流动源的管线上,要减缓其对流量仪表测量的影响,通常采取流量传感器远离脉动源,利用管流流阻衰减脉动;或在管线适当位置装上称作被动式滤波器的气室缓冲器,吸收脉动。,B、管道未充满液体或液体中含有气泡检查流程图第2项,本类故障主要是管网工程设计不良使传感器的测量管未充满液体或传感器安装不妥所致。应采取措施避免安装如图3所示a、e位置和以虚线管排放时b位置,改装到c、d位置。传感器下游无背压或背压不足,如装在位置e,液流经下游很短一段管段即排入大气,若阀门2全开,传感器测量管内有可能未充满液体。有时候流程的流量较大能充满而仪表运行正常,流量减小就有可能液体不满而使仪表失常。液体中含有气体:液体中泡状气体形成有从外界吸入和液体中溶解气体(空气)转变成游离状气泡两种途径。液体中含有气泡数量不多且气泡球径远小于电极直径,是不会使电磁流量汁输出晃动的;较大气泡则因擦过电极能遮盖整个电极,使流量信号回路瞬间开路,则输出信号晃动更大。液体中溶解空气分离成游离气泡管系压力降低原溶解的空气(或气体)会分离成游离气泡,积聚于管系高点。重新启动,夹入气泡的液体流过电极表面就可能使电磁流量计输出晃动。这可能是管系启动运行初期电磁流量计输出晃动,然后趋于稳定的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3、外界电磁干扰检查流程图第3项。电磁流量计由于流量信号小易受外界干扰影响,干扰源主要有管道杂散电流、静电、电磁波和磁场。管道杂散电流主要靠电磁流量计良好接地保护,通常接地电阻要小于100欧姆,不要和其他电机和电器共用接地。有时候电磁流量计虽然良好接地,由于管道杂散电流过于强大(如电解工艺流程管线和有阴极保护管网)影响电磁流量汁正常测量,此时须将电磁流量传感器与所管道之间作电气绝缘隔离。静电和电磁波干扰会通过电磁流量计传感器和转换器间的信号线引入,通常若良好屏蔽(如信号线用屏蔽电缆,电缆置于保护铁管内)是可以防治的。然而也曾遇到强电磁波防治无效的实例,此时将转换器移近到传感器附近,缩短连接的信号电缆,或改用无外接电缆的一体型仪表。磁场干扰通常只有采取电磁流量传感器远离强磁场源。电磁流量计抗磁场的能力视传感器的结构设计而异,如传感器激磁线圈保护外壳由非磁性材料(如铝,塑料)制成,抗磁场影响的能力较弱,钢铁制成则较强,4、论证核查液体物性检查流程图第4项。液体物性中有3种因素会使输出晃动。它们是:(1)液体中含有固相颗粒或气泡,(2)双组分液体中二种液体电导率不同而末均匀混合,或管道化学反应尚未完全完成,(3)液体的电导率接近下限值。被测液体含有较多固体颗粒会使流量信号出现尖峰脉冲状噪声等,造成输出晃动。固相若是粉状通常则不会形成输出晃动。如果在主液内加药液,而药液通常是由往复泵或膜片泵按主液流量成比例地注入,注入药液后的上液呈现有药液段和无药液段相间隔的段列,若两种电导率不同的液体没有混和均匀,其下游测量流量的电磁流量计输出就会呈现晃动。出现这种情况应将加液点移至下游;或在加液点下游装混合器补救之。若混合液在管道内化学反应未结束就进入电磁流量汁测量,也有可能出现输出晃动现象。这种情况下只能改变测量点位置,务使测量位置在混合点上游或远离混合段的下游。液体电导率若接近下限值也有可能出现晃动现象。,表1 不同激磁频率下时瞬时流量晃动量。,5、调查液体与电极材料匹配检查流程图第5项。电极材料的选择首先考虑对被测液体的耐腐蚀性,然而选配不妥产生电极表面效应会形成输出晃动等故障。电极表面效应包括电极表面生成钝化膜或氧化膜等绝缘层以及极化现象和电化学等。介质与电极材料匹配还没有像耐腐蚀性那样有充足的资料可查,只有一些有限经验,尚待在实践中积累。,五、零点不稳定检查和采取措施1、故障原因 零点不稳定大体上可归纳为5方面故障原因,它们是:(1)管道未充满液体或液体中含有气泡;(2)主观上认为管系液体无流动而实际上存在微小流动;其实不足电磁流量计故障,而足如实反映流动状况的误解;(3)传感器按地不完善受杂散电流等外界干扰:(4)液体方面(如液体电导率均匀性,电极污染等问题)的原因;(5)信号回路绝缘下降。,2、检查程序 图5所示足检查零点电磁流量计不稳定的流程。先按流程全面考虑作初步调查和判断,然后再逐项细致检查和试排除故障。流程所列检查项目顺序的先后原则是:(1)可经观察或询问了解毋须较大操作的在前,即先易后难;(2)按过去现场检修经验,出现频度较高而今后可能出现概率较高者在前;(3)检查本身所需的先后要求。若经初步调查确队足后几项故障原因,亦可提前作细致检查。,3、故障检查和采取措施(1)、管道未充满液体或液体中含有气泡检查流程图第1项。本类故障主要是管网工程设计主不良或相关设备不完善所引起的。(2)、管道有微量流动 检查流程图第2项。主观上认为流量传感器内无流动而实际上存在着微量流动。本类故障主要原闪是管线的截止阀密闭性差,电磁流量计所检测到的微小泄漏量,误解为零点变动或零点不稳定。阀门使用日久或液体污脏使阀门密闭不好的事例是会经常遇到的,大型阀门尤其如此。另一个常见原因足流量仪表除了上管道外还有若干支管,忘记或忽略这些支管的阀门关闭。有时候,在现场确认管系无流动还比较困难。此时可按图4所示,在流量传感器2前后的截止阀1、4间设置小口径泄漏监视阀3,观察是否有泄漏量。图6 双阀关闭和泄漏监视,1,4,6截止阀;2 流量传感器 3,5 泄漏监视阀,(3)、接地不完善受外界干扰影响和接地电位变动影响检查流程图第3项。管道杂散电流等外界干扰影响主要靠电磁流量计良好的接地保护,通常要求接地电阻小于100欧姆,不要和具他电机电器共用接地。有时候环境条件较好,电磁流量计不接地亦能正常工作,但是一旦良好环境不存在,仪表会出现故障,届时再作检查会带来堵多麻烦。流量传感器附近的电力设备状态的变化(如漏电流增加)形成按地电位变化,也会引起电磁流量计零点变动。(4)、调查液体物性检查流程图第4项。液体电导率变化或不均匀,在静止时会使零点变动,流动时使输出晃动。因此流量计位置应远离注入药液点或管道化学反应段下游,流量传感器最好装在这些场所的上游。液体若含有固相,或杂质沉积测量管内壁,或在测量管内壁结垢,或电极被油脂等污秽等等,均有可能出现零点变动。因为内壁表面结垢和和电极污秽程度不可能完全样和对称,破坏厂初始凋零设定的平衡状况。积极措施是清除污秽和沉积垢层;若零点变动不大也可尝试重新调零。,(5)、调查信号线路绝缘检查流程图第5项。信号回路绝缘下降会形成零点不稳。信号回路绝缘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电极部位绝缘下降所引起的,但也不能排除信号电缆及其接线端子绝缘下降或破坏。因为有时候现场环境十分严酷,稍一疏忽仪表盖、导线连接处密封不慎,弥漫着潮气酸雾或粉粒尘埃侵入仪表接线盒或电缆保护层,使绝缘下降。信号回路绝缘电阻检查分别按电缆侧和流量传感器侧两部分进行,用兆欧表测试。(6)、检查电极接触电阻和电极绝缘电阻检合流柞图第6项,分两步进行。充满液体测量电极表面勺液体接触电阻 流量传感器卸下信号电缆接线,用万用表分别测量每电极与接地点间的电阻,两电极对地电姐值之左应在1020。空管测量电极绝缘放空测量管,用干布揩于内表面,完全干燥后测量各电极与地间的电阻,阻值必须在100M以上。,图5 电磁流量计零点不稳定检查流程,六、流量测量值与实际值不符的检查和采取措施1、故障原因引起测量流量与实际测量不符的故障原因,大体上可归纳成以下6个方面。(1)转换器设定值不正确;(2)传感器安装位置不妥,未满管或液体中含有气泡:(3)未处理好信号电缆或使用过程中电缆绝缘下降:(4)传感器下游流动状况不符合要求;(5)传感器极间电阻变化或电极绝缘下降;(6)所测量管系存在未纳入考核的流入流出值。,2、比对的参照系 在检查本身故障现象之前,首先要评估与电磁流量计测量流量比对的实际流量(即各参照系推导出来的参比流量)的准确性和正确性。人们用作参照流量常从以下3个方面获得:(1)从流程系统的物料平衡,即进入系统的量与流出系统的量之间作比较;(2)与其他流量测量值之间的比对,如与水池容器的体积或外夹装式超声流量汁的流量相比较;(3)与历史测量值相比较。流程现场工艺运行人员按这些参照系,根据他们的经验提出流量仪表测量值不准确的看法,仪表工程师要厂解与分析运行人员作出判断的依据,过程和数据,了解流程必要时去现场勘察,确认其正确后才作下一步检查。,3、检查程序 图7所示是检查电磁流量计测量流量与实际流量不符的流程。先按流程全面考虑作初步调查和判断,然后再逐顷细致检查和试排除故障。流程所列检查顺序的先后原则是:(1)可经观察或询问了解而毋须作较大操作的在前,即先易后难;(2)按过去现场检查修经验,出现频度较高今后出现概率较高者在前;(3)检查本身的先后要求。若经初步调全确认足后几项故障原因,亦可提前作细致检查。,图7 电磁流量计测量值与应用参比值不符检查流程,4、故障检查和采取措施 1、复核转换器设定值和检查零点、满度值 检合流程图第1项。首先检查相配套传感器和转换器的编号是否对号,因为这类失配的事件经常发生。另外还需复核口径、量程和计量单位等设定值,用模拟信号器检查转换器零点和量程。2、查管道充液状况和含有气泡检查流程图第2项。本类故障主要是管网工程设计不良或相关设备不完善所引起的。3、检查信号电缆系统检查流程图第3项,查连接电缆匹配是否适当?连接是否正确?绝缘是否下降?在信号连接方面经常遇到以下情况:(1)将所附整根电缆割断后重新连接,使用一阶段后连接处吸入潮气,绝缘下降;(2)信号线末端未处理好,内屏蔽层、外屏蔽层和信号芯相互间有短接,或与外壳短接;(3)不用规定型号(或所附)的电缆;(4)电缆长度超过受液体电导率制约束的长度上限;(5)液体电导率较低而传感器和转换器相距较远,未按规定用驱动屏蔽电缆,有些型号仪表电缆长度超过30m,电导率低于10-4Scm时就需用2芯双重屏蔽的驱动屏蔽层。上述5种事例中(3)-(5)只会出现在初装调试期,(2)也较多出现于初装调试期。,4、调查传感器上游流动状况,检查传感器测量道道内壁状况检查流程图第4项。传感器上游流动状况常因受安装空间限制,偏离规定要求,如接近产生扰流的阻流件而无足够长度的直管段。特别是接近传感器上游设置调节阀或未全开的闸阀。测量内壁存在淤积层或管壁被磨损,从而改变流通面积,影响测量值。流量传感器上游流动状况偏离要求的原因绝大部分是工程设计将传感器安装在不适当位置所致;但也发生过工程设计的安装情况良好,但运行一段时间后,却出现较大误差。5、检测电极与液体间接触电阻和电极绝缘检查流程图第5项。电极与液体接触电阻值主要取决于接触面积和液体电导率。电磁流量传感器的电极接触电阻最好在新装仪表调试时即测量并记录在案,以后每次维护时均作测量,分析比较将有助于今后判断仪表故障。如所测电极接触电阻值比以前增加,说明电极表面被绝缘层覆盖或部分覆盖;如比以前电阻值减少,说明电极和衬里表面附着导电沉积层。通常要求电极绝缘电阻大于100Mn,若检查结果确实是绝缘破坏只能调换传感器。,6、检查有否未纳入考核的歧管流出或流入检查流程图第6项。当流程工艺人员发现测量流量与参照量有较大差别时,分析各种原因常聚焦于流量仪表方面而忽略测量管道歧管流出流入的原因。此外也应检查容器或水池是否连有其他流出流入源。流动调整器(流动整流器)是置于管道内的多孔板或由较小管束(或格栅板)组成的一种管件,用来减少(或消除)漩涡和改善流速分布畸变,以达到缩短直管段长度的目的。,图8 电磁流量计输出信号超满度值检查流程,七、输出信号超满度值检查和采取措施1、故障原因输出信号超满度值的故障原因来自4个方面,即:传感器方面、连接电缆方面、转换器方面、连接于转换器输出的后位仪表方面。每个方面又各有多种原因,其主要如下所列:(1)传感器方面-电极间无液体连通,从液体引入电干扰;(2)连接电缆方面-电缆断开,接线错误;(3)转换器方面-与传感器配套错误,设定错误;(4)后位仪表方面-未电隔离,设定错误。,2、检查程序图8所示是检查输出信号超满度值的流程。检查首先足判别故障原因来自转换器之前(即流量信号上游)还足在转换器以及其后之后位仪表,然后按流程全面考虑作初步调查和判断,再逐项细致检查和试排除故障。流程所列检查项目顺序的先后原则是:(1)可经观察或询问了解毋须较大操作在前,即先易后难;(2)按过去现场检修经验,出现频度较高而今后可能出现概率较高者在前;(3)检查本身的先后要求。若经初步调查确认是后几项故障原因,亦可提前检查,3、故障检查和采取措施(1)、判别故障原因在转换器之前还是在转换器及其后之下位仪表检查流程图第1项。故障在转换器之前,即在传感器和传感器转换器之间的信号电缆(一体型电磁流量计信号连接线,在仪表内部,一般极少出现故障);之后即在传感器本身及其后积算器或流量计算机等下位仪表。先在管系和流量传感器内通水,静止无流动状态下将转换器两信号端子和功能地或保护地端子短路,观察转换器输出信号足否到零。若能到零,则可初步判断故障在转换之前而不在转换器本身及后位仪表,下一步可先重点检查连接电缆和传感器(即流程图第2项);若不能到零,则检查重心应在转换器和后位仪表(即流程图第3、4、6、7项)。,(2)、确认信号电缆完好性和两电极场与液体充分接触检查流程图第2项。若信号回路断开,输出信号将超满度值,因此本检查项目主要是核实流量信号回路完整通畅。信号回路包括电缆及其连接端子,流量传感器一对电极和电极间液体。除检查电路通断外,还应核实电缆型号,各接点的连接正确性,绝缘是否达到要求等。流量传感器电极末接触到液体(两电极均末接触到液体或一只电极末接触到,同样也断开了信号电缆,必须如图3所示将流量传感器改装到能充满液体位置等排除电极与液体末接触的原因。(3)、复核转换器设定值的正确性,核查零点和满点检查流程图第3项。分离型电磁流量计出厂时,一般转换器和传感器按合同规定口径及流量及设定参数实流校准,传感器和转换器必须一一对应。因此,先检查配套是否正确,再检查转换器仪表常数和各参数是否符合。然后再用模拟信号器复查零点。一体型仪表毋需检查本项。,(4)、检查下(后)位仪表检查流程图第4项。电磁流量转换器输出流量信号传送给流量积算器,流量计算机等下位仪表。若后位仪表带电连接(即有源负载),负载上电源回授损坏转换器输出电路,出现输信号超满度值现象,要采取电隔离措施。转换器输出回路有允许接地和不允许接地两种类型。若是允许接地者,输出仍超过满度值,转换器有故障;若是不允许接地者误接地,只要去除接地就可运行正常。(5)、检查从液体引入电干扰检查流程图第5项。在无激磁电流情况下,用万用电表或示波器在两电极检测干扰电势。这一故障现象常出现于制碱工业氯化纳电解工序等和阴极保护管线上,可采取将电磁流量传感器与管线绝缘的措施,使电极与液体处于同电位。(6)、查转换器本身转换器本身故障引起输出信号超满度值的原因较为复杂,它可由转换器内各单元线路中某一环节引起的,因类型(模拟式或数字式)而有较大差别。可以用替代法检查判别。先检查流程图第6项,即查输入输出电路。着重检查几个环节,对模拟电路转换器应从反馈回路是否开路,输出回路有否损坏为主;对数字电路转换器应从ND转换电路和输出回路分析为主要检查环节。然后检查流程图第7项,即查转换器其他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