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与放射卫生监督执法案例评查情况和典型案例评析.ppt
2015职业与放射卫生监督执法案例评查情况和典型案例评析,吉林省卫生监督所石岩,前言,为规范卫生计生监督执法行为,提高监督队伍执法能力,推动基层监督执法工作开展,监督中心开展了2014年度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案例征集评查活动,全国共征集执法案例302件,其中医疗卫生类案例135件,公共卫生类案例39件,计划生育类案例33件,传染病防治类案例27件,放射卫生类案例25件,饮用水卫生类案例20件,消毒产品类案例17件,其他类别7件。职业与放射卫生类案例占8.28%。经专家认真评查,遴选出优秀案例111件,其中职业与放射卫生监督执法案例9个,并推选出5个职业与放射卫生监督执法典型案例评析。通过这些优秀典型案例的示范,交流和推广职业与放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经验,对今后职业与放射卫生监督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主要内容,一、案例评查结果(一)基本情况(二)评查分数情况(三)主要问题二、典型案例评析,一、案例评查结果,(一)基本情况1、职业卫生专业案例评查情况 职业卫生专业3个案例,违法行为均是“超出批准范围开展职业健康检查”。案卷质量高,不足之处在于对违法所得数额的调查取证或认定上存在瑕疵。,(一)基本情况,2、放射卫生专业案例评查情况北京、吉林、陕西、山东、山西、河北、河南、四川、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西、云南、贵州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报送22个案例,其中河北、湖南、四川和贵州省各2个。22个案例中来自省级1个;地市级16个;县级5个自觉履行,无强制执行;其中3个案件进行了陈诉申辩;1个举行了听证。,(1)违法行为,22个案例案由13类,涉及违法行为共计24个,其中放射卫生专业违法行为21个;有2个以上违法行为的案例9个,占总案例的40.9%。有1个案例最多涉及8个违法行为。,(1)违法行为,放射卫生专业违法行为:未按照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开工建设。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未经审核同意,开工建设。职业病防护设施未经验收,擅自投入使用。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从事放射诊疗工作。未按照规定对放射诊疗许可证进行校验。超出批准范围从事放射诊疗工作。使用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从事放射诊疗工作。未按照规定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未按照规定对受检者临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1)违法行为,使用不合格放射诊疗设备。未规定对放射诊疗设备进行状态检测。未按照规定对工作场所进行检测。场所辐射水平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未按照规定配戴个人剂量计。未按照规定对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未按规定对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建立个人剂量档案。未按照规定对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1)违法行为,未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未按规定对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安排有职业禁忌症放射工作人员从事放射诊疗工作。未按规定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及防护知识培训。未给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办理放射工作人员证。,(1)违法行为,其他专业违法行为未执行国家有关消毒规范、标准和规定。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未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未将医疗废物按照类别分置于专用包装物或容器。,常见违法行为,结果与实际工作相符,(2)罚款数额,警告、罚款。罚款数额最大155500元,最少1000元 罚款数额分布情况,(3)法律依据,适用法律法规及规章情况,适用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的案例占总案例的86.36%。,(二)评查分数,22个案卷中最高102分,最低52分。评查分值分布情况,1、加分情况,14个案卷加分,占63.6%。具体加分情况,2、扣分情况,(1)主体方面 代理人缺乏授权委托书,授权内容不全面,缺乏代理人身份证明的。9个案件 其它不符合主体要求的问题2个案件。,(2)证据方面,2 0个案例涉及证据扣分 具体扣分情况,(3)程序方面,12个案例在程序方面扣分 具体扣分情况,(4)适用法律,11个案件存在法律适用方面的问题 具体扣分情况,(5)案卷文书质量,2 1个案例在案卷文书质量扣分 具体扣分情况,(三)主要问题,1、主体方面委托代理人无授权委托书违法主体认定证据营业执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正、副本;放射诊疗许可证正、副本;受权委托书:法定代表人签字,盖单位印章。,2、证据方面,(1)部分违法事实认定不清;(2)违法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等要素描述不清;(3)确定违法事实必要的情节、程度等证据不充分;(4)相关证据形式不符合有关要求;(5)对调查发现的违法事实没有依法作出处理。,3、程序方面,处罚事先告知;文书送达不符合要求;发现违法行为时未书面责令当事人立即改正或限期改正;合议方面。,4、法律适用方面,(1)个别违法行为实施处罚的法律适用值得商榷;(2)自由裁量方面,从重、从轻,以及减轻处罚无充分理由和依据;(3)在多个违法事实的处罚上,未准确执行分别裁量合并处罚的原则;,(1)放射卫生行政处罚的法律适用,放射诊疗许可与变更、超范围界定及法律适用放射诊疗许可擅自变更放射诊疗项目超出批准范围,个人剂量计佩戴与个人剂量监测,关于“个人剂量监测”违法行为”法律适用没有配置配置没有配戴,但监测;配戴,没有监测;,涉及“个人防护用品”违法行为处罚依据未提供放射工作人员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未配备并使用放射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用品的未配备适用:未使用适用:提供的防护用品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未配置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的未为患者或受检者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未对陪检者使用个人用品(采取防护措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条、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三条适用,未按照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或者未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或者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未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开工建设的;未按照规定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未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条、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三条适用未按规定组织放射工作人员培训的未按规定对场所进行检测的场所辐射水平不符合标准的未给放射工作人员提供防护用品的或防护用品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第四十一条适用,第四十一条 医疗机构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一)购置、使用不合格或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放射诊疗设备的;(二)未按照规定使用安全防护装置和个人防护用品的;(三)未按照规定对放射诊疗设备、工作场所及防护设施进行检测和检查的;(四)未按照规定对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健康检查、建立个人剂量和健康档案的;(五)发生放射事件并造成人员健康严重损害的;(六)发生放射事件未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或者未按照规定及时报告的;(七)违反本规定的其他情形。,5、案卷质量,(1)卷宗不完整(2)案卷装订不符合规范要求 6、文书方面(1)常见文书书写错误:现场笔录、卫生监督意见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其他文书(2)文书修改(3)案由,二、典型案例如评析,(一)某医院未按照规定对受检者临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案【案情介绍】某县卫生局卫生执法人员监督检查发现:在该院专科楼一楼放射科DR控制室内见一名工作证上显示叫李某的医师正在为DR机房内一名女性受检者进行胸部摄影,现场未查见对该受检者邻近胸部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卫生执法人员现场就检查情况拍照2张,并制作现场笔录1份。该案件受理、立案后,调查证明,事实清楚。该院存在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对受检者进行医疗照射时,未对受检者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的违法行为,违反了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第二十五条的规定,依据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第四十一条第(二)项的规定,行政机关给予该医院:警告、并处贰仟元罚款的行政处罚。,【案例评析】,证据收集 本案执法人员制作的现场笔录客观具体,形象地还原了检查现场状况,同时还拍摄了照片对现场情况进行固定,但本案证据忽略了违法行为所涉及的相关物证或书证的收集:本案现场笔录中描述的受检者何某的某县医院X线检查申请单、受检者何某的“X光片”、“诊断报告单”等证据资料。医院按要求配备了个人防护用品是查办此类案由的前提,【案例评析】,法律适用 适用法律有2种观点违反了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第九条第(三)项的规定和第二十五条的规定 第二十五条的规定,(一)某医院未按照规定对受检者临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案,【思考建议】注重证据收集的完整性和关联性 以国家标准、规范为技术依据,准确认定违法事实,(二)某医院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从事放射诊疗工作案,【案情介绍】2014年6月11日,某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员在某医院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时发现:在该医院放射诊疗场所DR室内放置有型号为Xplorer1600的DR一台,在该医院DR控制室桌上放置有一份某医院影像科工作量登记表,右边标注有“2014年6月”字样。该单位不能出示放射诊疗许可证。卫生监督员当场制作了现场笔录,同时调取了该案的其它相关证据。6月12日该案受理、立案。卫生监督员进一步对该案开展调查,证明该医院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经合议后认为该单位行为违反了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第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依据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第三十八条第(一)项的规定,给予该单位警告,并处罚款人民币1200元整,同时责令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当事人自觉缴纳罚没款,该案结案。,【思考建议】全面调查,依法履职 建议在此类案件查处过程中应对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卫生审查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依法履职,从源头上查处违法行为。超出批准范围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界定,(三)某医院超出批准范围从事放射诊疗工作案,【案情介绍】2014年9月10日,卫生监督员对某市某医院进行监督检查,发现:1、该单位持有放射诊疗许可证,核准的许可项目为X射线影像诊断,其副本上核准登记医用X射线机一台。2、现场查见CT一台。3.现场查见申请单1份(患者印某)、会诊报告2份(患者印某和李某)。经进一步调查,该CT于2014年5月投入使用,截止调查时已为约120名病人进行CT诊疗。据此,行政机关立案并展开调查。发现该CT为其他医院(某人民医院)采购后放在本单位使用,在CT机的具体使用上,该医院放射科人员根据需要填写申请单后联系某人民医院来进行CT机操作,将放射图像借助网络传至某人民医院诊断,诊断后再将诊断结果传回该医院。经合议后,行政机关认定,该医院超出批准范围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行为违反了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第十七条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依据规定第三十八条第(三)项的规定,给予警告,罚款人民币3000元整的行政处罚。,【案例评析】超出批准范围从事放射诊疗工作法律适用【思考建议】在修订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时,建议对此类案由的处罚增加没收违法所得的罚种职业病防治法中关于前期预防 医院交流合作须合法合规,(四)某医院使用不合格的放射诊疗设备案,【案情介绍】2014年10月9日,某县卫生执法人员对某医院进行监督检查时,发现该医院放射科3号机房内型号为HF-50E的X射线摄影机处于开机状态中,隔光器按钮损坏不能正常使用;设备性能检测报告结果显示:垂直度偏离、光野与照射野四边的偏离和光野与照射野中心的偏离因设备故障未检。经立案调查,合议后认定该医院存在“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放射诊疗设备从事放射诊疗活动”的违法事实。违反了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第二十条第二款的规定,依据规定第四十一条第(一)项规定,作出警告并罚款人民币壹仟玖佰元整的行政处罚。该医院于10月29日自觉缴纳罚款,本案顺利结案。,【思考建议】如何认定放射诊疗设备不合格 就本案放射诊疗设备不合格认定的不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