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的研究方法.ppt
第五章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学方法的概念:社会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手段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收集和分析社会事实,因此社会学研究的方法就是一种经验研究的方法,它通过对经验事实的分析来探究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揭示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而理解我们周围世界的社会世界,预测社会发展、变迁的趋势。,第一节 社会学方法论,一、社会学方法体系,在社会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社会学社会学学科体系有社会学理论,社会学分制研究以及社会学研究方法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社会学研究方法与其他部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又在其学科体系中占据有突出的地位,它是社会学特点和社会学学科价值的重要体现。,其自身特点:社会学研究方法作为一种学科的研究类型,具有自身的鲜明特点。首先社会学研究所讨论和分析的主题是社会而非纯粹客观的自然现象。其次,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其经验性,它区别于思辨的研究模式,比如哲学研究。最后,社会学研究方法注重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和个别性,从而也区别与经济学、历史学的经验研究。,二、社会学研究方法特征,社会学研究方法特征具体表现有三:一、动态性;二、整体性;三、经验性,二、社会学研究方法特征,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方法论,具体研究方法,技术手段,范式,是指一定时期内,科学研究共同体成员在进行常规科学研究过程中所共同遵循的规范和理论与方法论模式。,三、社会学研究范式,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早期代表人物是孔德、斯宾塞和迪尔凯姆。其基本观点认为,首先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自然科学一样,都是纯客观的,其次社会现象同自然现象一样是可以被认识的,进而应当被肯定的是,经验是科学知识的唯一来源,只有被经验证明了的只是才是科学,因此作为一门科学的社会学,它的任务就在于说明社会现象“是什么”而不是该说明“应当是什么”,因为科学只回答真与假的问题。不能回答善与恶、美与丑的问题。实证主义方法论在社会学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实证主义无视任蕾行动的有意识性和不可重复性,简单地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移植到社会现象的研究中,这一点是其难以否认的理论缺陷,由此反实证主义应运而生。,实证范式,也可被称作人本主义社会学,又称反对实证主义,主张价值关联的一派。反实证主义与实证主义构成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另一大传统。该方法论的代表人物首推韦伯。韦伯的反实证主义思想是和他对社会学研究对象及研究出发点的不同见解不是从社会整体结构方面而是从个人及其行动方面来研究联系在一起的。事实上作为一代社会学大师,韦伯并不反对用实证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比如归纳和抽象的科学方法也适用于人类社会的研究,所以韦伯并不把价值中立绝对化。反实证主义思想包括后来其他一些理论学派如互动理论、民俗学方法论等等。总体而言,反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基本思想是:突出强调社会现象的特殊性和不可重复性,进而反对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绝对化,主张价值关联。,解释范式,实证主义和反实证主义各有其合理性。实证主义倡导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实证精神、科学精神,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过分强调实证方法甚至机械地照搬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无视社会学研究向的特殊性则是不可取的。反实证主义看到实证主义的这一缺陷,正视社会学研究对象及社会科学研究无可避免的主观性和价值关联,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应该在事实研究和价值判断方面做出区别,根据研究的需要,采用合理的方法,尤其是让自然科学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真正发挥出它的科学价值和作用而不是流于形式。,二者优缺点,主张历史实在论,即被社会形塑的实质现实。这类方法利用辩证、推论和价值分析。,批判范式,1、研究步骤 社会学要体现其科学性,就必须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步骤。这一步骤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步骤十分相似,体现了社会学研究的科学性与规范性。美国社会学家波普诺曾提出总结了社会学研究的七个步骤和环节:,具体研究方法,社会学研究的七个步骤和环节:,2、搜集资料的具体方法 社会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既包括带有实证性质的一些方法,也包括非实证性的研究方法,具代表性的有文献法、个案法、访谈法、观察法、问卷法、测量法、实验法等等。,具体研究方法,搜集资料的具体方法,(1)文献法。是一种对社会现象的间接观察方法。是应用科学方法寻找历史资料、检验历史记录、研究社会变迁及其规律性的方法。它包括对历史资料的收集、检验、分析等内容。(2)个案法。是把调查研究的对象看做一个整体,给予详细描绘与分析,从而获得能反映某一调查对象的全部现象一般过程及其各种各样的内部联系与文化背景的第一手资料。(3)访谈法。是一种访问者和被访问者之间面对面的接触,通过谈话,以寻求研究资料的方法。(4)观察法。是调查研究者凭借直接的感知接触研究对象,并直接记录与被研究者有关系和从研究目的来看有用的事实材料。,搜集资料的具体方法,(5)问卷法。是研究者把要研究的主题分为详细的纲要,拟成简明易答的一系列问题,编制成标准化的问卷,然后根据收回答案,进行统计处理,得出结论的方法。问卷一般有开放式问卷和封闭式问卷两种,前者是要求答者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后者则是先把有关答案准备好,由答者从中选择一项或数项他认为适当的答案即可。(6)测量法。是按照一个有系统的步骤,用一套已设计好的表格作为刺激物,来测定受试者的反应,从反应中得知受试者的社会心理状态。(7)实验法。是指通过人为地、有目的的控制或操纵一定的条件,制造出一种研究所需要的情境。在这个特定的情境中观察研究人类的社会行为的变化,从而揭示某种因果关系。(8)统计调查法。即抽样统计调查法。从将要调查的总体中抽出一部分单位来进行调查。被抽出的调查单位,是总体的代表,因此叫样本。抽样时要从样本调查中获得可以代表总体的资料和依据。,四种基本的研究方式:问卷调查研究;田野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历史比较研究。,研究方式,调查研究的基本要素抽样、问卷、统计分析、相关关系等;实验研究的构成要素包括操纵与控制、实验组、前测、后测、实验刺激、因果关系等;实地研究包括参与观察、研究者的角色、投入理解、扎根理论等。而文献研究则包括内容分析、编码与解码、一次分析,现有统计分析等等。,两种研究方法论,两种研究方法论论:一种是实证主义方法论,另一种是人文主义方法论;分别对应的是两种研究方式:定量研究 和定性研究。,1.两种研究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探求知识的方法。2.两种研究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差别的认识。3.反映了两种不同的研究的逻辑(归纳和演绎)。4.两种研究方式的研究重点不同。,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表1-1 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简介,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比较,具体方法和技术指的是研究过程中的所使用的各种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以及各种特定的操作程序和技术。社会研究方法体系(见下图),具体方法和技术,两种推理方式,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的过程是从特殊到一般,即从一组具体的观察结果推导出一般性的规律或法规。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的过程是从一般到特殊。研究者从他所希望检验的一般性理论开始,然后到现实中去观察、收集资料,以检验这种一般性理论。,第四节 社会指标,社会指标是对受规范约束的直接利害关系所作的一种统计,它全球人们对社会主要方面的状况做出简明的、综合的和公平的判断。社会指标把复杂的社会现象变为可以量度、计算、比较的数字、数据、符号。,社会指标的功能,1、反映社会状态;2、社会监测;3、预测功能;4、比较和评价。,社会指标体系的建立,1、根据规划建立指标体系;2、根据社会目标建立指标体系;3、根据理论建立社会指标体系。,社会指标体系的应用,1、最直接的应用就是定期提供社会报告;2、在生活质量研究中的应用;3、在社会运行研究中的应用;4、在社会决策中应用。,第五节 抽样技术与数据分析基础,抽样调查和数据分析是社会学定量研究中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一、抽样技术抽样:按照一定的方式,从总体中抽取能代表总体的一部分元素,即样本,然后根据样本中所包含的信息对总体的状况进行估计和推算的过程。,重要的概念:总体:研究对象的全体。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个体。(N:45)抽样单元:为便于随机抽样,常把总体划分成有限个互不重叠的部分,每部分为一单元。抽样框:对可以选择作为样本的总体单位列出名册或排序编号,以确定总体的抽样范围和结构。(例如:要从10000名职工中抽出200名组成一个样本,则10000名职工的名册,就是抽样框。),抽样误差:用样本估计总体产生的误差。非抽样误差:在抽样调查中由于人为的差错或一些不可控因素所造成误差。总体指标:调查的目标量,也就是有关的总体参数。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概率抽样的过程:界定总体制定抽样框决定抽样方案实际抽取样本评估样本质量。,二、简单随机抽样(一)简单随机抽样 从含有N个抽样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N n);(二)概率与规模成比例抽样 PPS抽样,二、数据分析(一)单变量分析 用最简单的概括形式反映出大量样本资料所容纳的基本信息,描述样本数据中或离散趋势,单变量统计推断则是从样本资料来推断总体的情况,包括区间估计和统计假设检验。(均值,众数,中位数),(二)双(多)变量分析 双(多)变量统计的内容很多,但从实际应用角度看,主要包括回归分析、判别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生存分析等六个大的分支,纳特西尔弗(Nate Silver),美国统计学家和作家,Nate Silver和他创立的538公司(美国选举人团总票数),在2008年和2012年的大选中都表现优异,以至于当他预测2012年大选中,奥巴马在一些关键州将胜出。Nate Silver自己并不做民调,他只是分析其他公司的历史民调结果,他的假设是,各种公司的民调方法都会系统性的扭曲代表性,他只需要通过回归分析,识别出这种系统性扭曲,再通过加权平均的办法,对最新的民调数据进行加工。,推荐体育本科生必读书目(一),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 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黄仁宇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享廷顿丑陋的中国人 柏杨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中国文化史导论 钱穆管理学斯蒂芬.P.罗宾斯社会学波普诺人类传播理论李特约翰,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普通逻辑学金岳霖文化苦旅余秋雨义和团运动及起源周锡瑞古希腊城邦制度顾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思韦伯中国人的气质明恩溥中国人的精神辜鸿铭吾土与吾民林语堂文化论马凌诺夫斯基中国武术:历史与文化程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