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课题春田花花小组王力源.ppt
关于五马街道住宅密集度对住房采光问题的影响的探究,BY:王力源,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的经济正以一种令全世界的眼光聚焦在中国的速度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住房这一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许多平民百姓告别了古老的青砖黑瓦房,纷纷迁入了他们倾慕与垂涎已久的大宅邸。而且,关于住房一类的成语,也是不胜枚举。国家如此看重住房问题,把其与医疗、卫生保健、教育、并称为当今21世纪的几大“难题”之一,其中不无道理。这也激起了本课题研究小组研究的兴趣。,现代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尤其是中国,作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的国家,其成就绕以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学专家们的定力,也是对中国刮目相看。对于如今的温州,相信大家都会有这么个印象:高楼与高楼之间似是亲兄弟般紧密地勾肩搭背,却又如同一座座擎天巨山般巍峨地耸立在城市宽敞的大路两旁。由于补习班地址的搬迁,我只好采取公共交通的方式去汲取知识。虽然是下午2点多,太阳还未落山,可是住宅底下却是“在昼犹昏”,阳光无法照到地面,那种阴冷不由得让人紧了紧身上的衣服。为什么阳光无法照到地面?住宅适宜在什么密度之下既保证每幢住宅的采光,同时又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和探究。,为了方便研究以及能够较为容易地得出结论,我们把研究的范围缩小到了离八中最近的社区街道五马街道。众所周知,五马街是市中心最著名的一条商业步行街,象征着一个城市的繁荣。因此在这一区域进行研究,范围小,且距离我们生活的环境也是比较近。况且,五马街道的地域在鹿城区中算是比较广的,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到同一街道不同地方的不同结果。,组名:春田花花小组(7人)组长:王力源组员列表副组长:伍恩来策划:陈天申 王力源 伍恩来课题提供:陈天申责任编辑:谢东宸参与后期撰稿人员:周乔迪 黄鐄 潘晓康访谈工作记录:周乔迪问卷编写:黄鐄 谢东宸,这就是我们!,研究该课题的意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住房问题的关注度也是日益增强,人们对“安居乐业”的渴望也在天天高涨。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发现了一些更进一步的事物,更增添了对住房问题的关注程度,并从单单的房价方面延伸至其他诸如空间、物业、楼盘、采光等多个方面,更深入地关心天下之事,并尽我们的能力为大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其一,根据以往的研究课题的所属科目来看,都是偏向与一些理论性与抽象性相对较强的学科,譬如经典的理科“三国演义”数、理、化。而本课题更多地属于地理学科一类的范畴,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理论结合与实践运用。地理学科相比较之下相对冷门一些,因此更加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想到别人想不到的,这才是创新。其二,住房是如今国家重点问题难题之一,也是时下较为流行的话题。房价、拆迁与被拆迁、“豆腐渣工程”时时牵动着百姓的心。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住房问题涉及到经济、民生、政治、社会学、自然地理学、建筑学等多个方面,大有文章可做。,研究此课题的原因,内容与方法,活动步骤,时间(周)阶段研究任务 主要研究方法 主要负责人14 前期预备工作 查找资料法 王力源 开题报告、人员安排58 问卷设计与调查 问卷调查法 周乔迪、潘晓康、谢东宸89 访谈、录像与摄影 访谈法 黄鐄911 总结调查结果 王力源、伍恩来、陈天申1113 整理资料 周乔迪、王力源1315 后期论文撰写 王力源15期末 制作PPT 全组人员,本课题可行性分析,人力方面:1、本组已经达到了组员的上限,而且大家都是比较实干的,对本课题也是有着一定的研究兴趣。2、大家都对本课题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3、分工合作物力方面:1、有范围较小的研究地点 2、现有资料如电脑等财力方面:暂且待定,呵呵,正文部分(节选),【2、问卷调查】我们研究小组在五马街道所及的大致范围内初步了解了情况,在五马街口对面的新国光商住楼楼下发放了200份调查问卷。其中100份的调查对象为物业与售楼公司,另外100份的调查对象是住户。3小时内共计收到有效问卷184份,其中收到物业与售楼公司的有效调查问卷90份,收到来自住户的问卷94份。其中,我们把住户列为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是我们的创新,由于我国在有些方面还尚未出台各项法律法规,住户的法律法制意识较为薄弱,对此项问题也并没有太多关注,更甚的宁愿“吃哑巴亏”,本问卷算是填补了这一空白。,【3、专门采访】带着“住房密集度与住房采光问题的关系”这一问题,我们小组于2月27日请教了数学吴老师。他给我们提供了相关的测量与计算方法;3月2日,我们采访了本校的地理刘老师,他提供了相关的太阳高度角以及温州所在的大致纬度,还有标准一层楼的楼高;4月3日,趁清明小长假,我们采访了售楼公司的有关负责人。一位不愿透露姓氏的负责人称,他们出售的楼盘是“严格按照采光比例与采光系数”所开发建造的,一般不存在采光问题。接着的4月4日,我们走访了在五马街道长期居住的住户若干,一位邹姓大妈告诉我们,她们家由于大妈过于年迈行动不便,住在3楼,但是有些时候大清早的见不着太阳。随后又走访了住在较高层的住户,均表示阳光采得到,但是不充分。为什么两种立场人的看法竟然是截然相反的?这让我们意识到了问题的复杂性与严重性,课题需要我们认真仔细地进行调查研究。,【5、理论模型的运用】住宅区的住房密集度对住房采光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我市的纬度位置、住房的高度与住房之间的间距对太阳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阻碍与遮挡。于是,业界专门引用一个“采光间距”的概念。采光间距,顾名思义,就是在特定的太阳高度角(一般以冬至日时期的太阳高度角为准)、特定的房屋高度下,最底层的住户能够见到阳光,或者阳光能够照到房屋最底层,以便住户感受天然温暖,保障住户居住环境质量的最小间距。用哲人的话来说,就是“能够享受生活的最短距离”。因此,“采光间距”常常被称作“合适间距”或“理想间距”。如图所示:,如图所示:,冬至日时赤道太阳高度角:(一般来说为66.5)温州地区所在纬度:2728,2816(一般取28)本地太阳高度角:=-房屋高度:H房屋间距:S有效采光高度:h=Stan合理住房间距:S=Hcot(或S=H/tan)结合数学与物理的理想模型以及实际测量情况,以新国光商住楼大厦为例,楼高大约为103米。为了便于研究,计作100米,冬至日时的太阳高度角为38.5度,房屋间距为45米,求得的有效采光高度为h=Stan38米,而合理住房间距应为S=Hcot126米,两者相差S=S-S126米-38米=88米。假设一层楼高度为4米,则有88米/4米=22层楼的住户在冬至日的早上见不到太阳,而整个大楼供人居住的只有32层,相当于七成的住户采不到阳光。,四、结论与建议【结论】综上所述,我们小组认为,住房密集度与住房采光问题有密切的关系,而这类问题为什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有如下几点:1、片面重视外在形象,一味追求美观,无视采光等实在的问题。2、与对住宅的管理、负责的部门有关。有的就全归物业管(物业还注意不到这些细节),有的就干脆冷眼旁观。3、我国快速、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有急功近利的思想。由于该问题在其他省市中也普遍存在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普遍性,对于提高我国住户的入住率与住房的质量具有参考价值。【建议】最后,我们研究小组对于住房过于密集而出现的采光问题提出如下建议:1、房地产开发部门应当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开发与搭建住宅,保证大 部分的住户“见得到明天的太阳”,让他们住得舒心,钱花得放心。2、改善在调查过程中遭遇的单方面承担责任、监管的现象,所谓孤掌难鸣,建议相关的部门与单位联合行动。3、政府、房管局和新闻媒体们加大管理力度,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4、充分利用住宅与住宅间的土地,发展绿化或建立休息健身平台。5、公民要增强相关的知识与意识。,致谢,感谢本次课题的指导老师戴宇容、吴银生等老师的指导!感谢五马街道鼓楼社区的住户们!感谢售楼公司的相关负责人接受我们的采访!感谢各位接受我们研究小组问卷调查的人们!感谢各位评委老师!,多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