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牛顿环测透镜的曲率半径.ppt
,牛顿环测量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R,实验目的,1观察了解牛顿环干涉的原理和现象。,2学会使用读数显微镜。,3.测量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 R。,4.用逐差法进行数据处理。,c,O,R,牛顿环的形成,实验原理,测量公式,牛顿环左边读数X左5,牛顿环右边读数X右5,测量第5环的直径,弦长的测量,读数显微镜,目镜套筒,45半反玻璃片,调焦手轮(物镜调焦),读数标尺,读数盘,紧固螺丝,平面反射镜,观察孔,实验内容,观察等厚干涉现象,做好记录并分析。2.测出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R。要求:用逐差法进行数据处理。建议:测量第21至第30环直径(为什么?);注意:消除视差 避免空程差,小议链接3,读数显微镜,牛顿环仪,钠光灯,实验仪器,实验仪器,牛顿环仪,步骤-要点,3.数据测量 测量第21环至第30环弦长。(1)记录数据前,是否需要消除空程差?怎样消除?(2)记录过程中,如何避免产生空程误差?,1.仪器的布置(1).钠光灯、平面反射镜、半反玻璃片、镜筒都应该处于什么 样的位置?(2).牛顿环仪的调节标准是什么?位置的摆放如何?,2.仪器调节(1).目镜、物镜调焦的顺序是怎样的?以及焦距如何?以及判断是否调好的标准时什么?(2).十字叉丝应该处于什么位置最合适?为什么?(3).怎么样消除视差?判断消除视差的标准是什么?,注意事项,1.牛顿环架上三个螺丝朝上。,2.物镜不能触到牛顿环玻璃表面。,5.实验中,读数鼓轮只能绕一个 方向旋转。(为什么?),数据的记录,分波面法小结,分波振面干涉,分振幅干涉,薄膜的形状,分振幅干涉,解释自然现象,2、肥皂泡,1、马路、水面上油膜,测细小直径、厚度、微小变化,测表面不平度,检验透镜球表面质量,应用,1.干涉的实现。2.光源的形状、薄膜的形状。,用牛顿环测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迈克耳逊干涉仪的调节与使用,干涉条纹的特点、定域性?,杨氏双缝干涉,光源与干涉条纹的定域,定域干涉,非定域干涉,面光源照射,平行光入射,两点光源(单色、相干)球面波 干涉不局限于某一特定区域 非定域干涉,点光源,扩展光源,干涉局限于某一特定区域,视差,消除方法:仔细 调焦,物镜,小结,混合型干涉、分振幅干涉点光源,非定域干涉,等厚、分振幅干涉扩展光源,定域干涉,应用,测波长,测透镜球面的半径R,检验透镜球表面质量,总成绩=平时实验成绩+最终考试的成绩(各占一定例)仪器登记本必需填写。仪器登记是实验操作的凭证之一,没有登记者,相应的扣除实验操作成绩。要求:一人一组(同一日期实验,必需时间段要分开),每做一个实验(换一套仪器),需登记一次。3.实验日期,组别(可写在学号的后面)等信息填写完全。4.请假必须有请假条,无特殊情况不允许请假。如有请假 需把实验及实验报告及时补上,否则不能参加最终考试。5.实验完毕后,整理仪器等方可离开。养成规范、严谨的良好习惯!,实验室注意事项这周及需补交的报告:下周一早上7:308:00间,务必交来。,实验报告,1.实验名称2.实验目的3.仪器设备(名称、型号、规格、量程)4.预习思考题5.实验原理(实验内容相关):简明扼要,必要时需画出示意图,重要公式中物理量要加以详细的文字描述。6.实验步骤:(1)预习报告中操作步骤若与实验实际不符,应重新写出详细、具体真实的实验操作步骤。(2)设计性实验,设计方案及思路必须按要求写入实验报告,并要有具体公式推导过程及结论(如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确定K的取值)。(3)现象的描述:实验过程中所有的实验现象都要做好记录描述于实验报告中,并给予定性和定 量的分析。7.数据处理(1)在数据处理时,应把每个实验的数据重新整理后画出表格,写在实验报告中。(2)按实验要求,完成实验内容。(如:求出霍尔器件灵敏度KH,He-Ne激光的波长,平凸 透镜的曲率半径R)。(3)作图:图的名称,横纵坐标代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注意:因变量为纵坐标,自变量 为横坐标,且与原始数据一致、比例适当且作图曲线要平滑。图最好粘贴于实验报中,以免丢失。8.思考题9.结果分析与讨论(误差分析)(1)定量分析(不确定度、百分误差等)。(2)定性分析讨论(包括本实验的误差来源及其减小方法等)。注意:(1)原始数据:实验时,一周次所有实验的原始数据记录表格及相应的实验参数(如波 长,B和IM的关系值)统一写在实验报告纸的最后一页。,光波,光的干涉,空气薄膜形状的影响,数据测量,21环,30环,34环,测量第21环至第30环弦长,21环,21环,30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