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1102-2016 压缩天然气供应站设计规范.docx
U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1102-2016压缩天然气供应站设计规范Codefordesignofcompressednaturalgas(CNG)supplystation2o6=O8=18发布2017=04-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统一书号:15112,28960定价:14.00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压缩天然气供应站设计规范Codefordesignofcompressednaturalgas(CNG)supplystationGB51102-2016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7年4月1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254号环球东方(北京)印务有限公司印刷开本:850X1168亳米V32印张:&字数:73千字2017年4月第一版2017年4月第一次印刷:1400元统一书号:1511228960版权所有翻印必先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螭编码IoOo37)压缩天然气供应站设计规范CodefordesignOfconipressednaturalgas(CNG)supplystationGB51102-201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G晾海淀三里河路9号)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倘北京红捌版公司制版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压缩天然气供应站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压缩天然气供应站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1102-2016,自2017年4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6.2.2、6.2.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中第7章内容同时废止。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8月18日本社网址:http:/网上书店:http:/china-building,研究总院(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华苑产业园区桂苑路16号,邮编:300384).本规范主编收位: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港华投资有限公司成都城市燃气有限货任公司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新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中交煤气热力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深圳市燃气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988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杳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范。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站址选择:5.总平面布置:6.工艺及设施:7.建(构)筑物与供暖通风换热:8.消防与给水排水:9.电气;10.仪表、自控与通信。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择,由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深圳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燃气(集团)布限责任公司长春燃气热力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公用工程设计监理有限公司上海燃气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吉林市大地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北京绿源达清洁燃料汽车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上海飞奥燃气设备有限公司华涧燃气控股有限公司中国轻工业广州工程院沈阳光正工业有限公司天津普利莱科技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阎海鹏陈云玉宋玉银应援农吴洪松杨永毅周继辉牛卓韬张琳刘薇李美竹张万杰林雅蓉于京春沈蒋广宏徐解韩金丽孟季斌庞宇孙永康沈良张宏伟钱文斌白彦辉焦伟刘兰慰杨炯王春海路世昌汪小兵苏国荣吴小平乔佳孟光卢革王虹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金石坚杨健徐良刘汉云韩钧万云史业腌孟学思孔川高敏生王亚慈7.1 建(构)筑物287.2 供暖、通风及换热298消防与给水排水308.1 消防308.2 给水排水319电气339 .1供配电3310 2防雷、防静电3410仪表、自控与通信3510.1 仪表3510.2 自控36目次1总则12术语23基本规定44站址选择64. 1一般规定64.2与站外设施的防火间距75总平面布置135. 1一般规定135.2站内设施的防火间距146工艺及设施196. 1设计规模196.2 工艺及设备196.3 管道及附件267建(构)筑物与供暖通风换热28瓶车。2.0.8压缩天然气瓶组multipleCNGcylinderinstallations通过管道将多个压缩天然气储气瓶连接成一个整体并固定在瓶筐上,设有压缩天然气加(卸)气接口、安全防护、安全放散等设施,用于储存和运输压缩天然气的装置,简称储气瓶组。2.0.9压缩天然气储气井CNGstoragewell压缩天然气供应站内竖向埋设于地下,且设有压缩天然气加(卸)气接口、安全防护、安全放散等设施,用于储存压缩天然气的管状设备,简称储气井。等)的储气全之和,按储气设施的几何容积(Ini)与最高储气压力(绝对 压力,lC0d)的乘枳并除以压缩因子后的总和计算。2表中“一''表示该项内容不存在。3.0.11 天然气储配站、压缩天然气汽车加气站与压缩天然气加 气站、压缩天然气储配站合建时,合建站的等级应根据总储气量 按本规范第3.0. 10条的规定划分。压缩天然气储配站的天然气可采用管道输送或车载运输:供给压缩天然气瓶组供气站的压缩天然气应采用车载运输。3.0.8压缩天然气供应站设计应采取布效措施,减少噪声、废气等对环境的影响。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储配站的噪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的有关规定,压缩天然气瓶组供气站的噪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有关规定。3.0.9 乐缩天然气供应站的抗震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 力工程抗藤设计规范GB 50032的有关 规定。3.0.12压缩天然气供应站内危险场所和其他相关位置应设置安全标志和专用标志,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燃气标志标准CJJ/T153的有关规定。3.0.10压缩天然气供应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3.0.10的规定。*3.0.10压缩天然气供应站的蛔则分线别总储气容积V(压缩天然气储气设施总几何容积%(mj)压缩天然气瓶车总几何容积Y:疑)级V>200000Vi>700Vl20030000<V200000120<fi700Vl2008500<V3000030<Vi120V2120四级1000<V85004<Vi30V218五级V1000Vi4注:I总储气容积指站内压端天然气储气设施(包括储气井、储气箱级、气班车4.1.7 城市建成区内两个压缩天然气瓶组供气站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300m。当不能满足距离要求且必须设置时,站内压缩天然气瓶组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规范表4.2.2中最大总储气容积小于等于IooOoM的规定执行。4.1.8 压缩天然气供应站的防洪标准应与所供气用户的防洪标准相适应,且不得低于站址所在地的防洪标准。一级、二级压缩4站址选择4.1 一般规定4.1.1 压缩天然气供应站选址应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和城镇燃气专项规划的要求,并应与城镇的能源规划、环保规划等相结合。4.1.2 一线、二级压缩天然气供应站宜远离居住区、学校、医院、大型商场和超市等人员密集的场所。4.1.3 压缩天然气供应站选址应遵循不占或少占农田、节约用地的原则,并宜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4.1.4 压缩天然气供应站应避开山洪、滑坡等不良地质地段,且周边应具备交通、供电、给水排水及通信等条件。4.1.5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储配站宜靠近上游来气的管道或气源厂站设置,压缩天然气瓶组供气站宜靠近供气负荷设置。4.1.6 城市中心区不应建设一级、二级、三级压缩天然气供应站及其与各级液化石油气混气站的合建站,不应建设四级、五级压缩天然气供应站与六级及以上液化石油气混气站的合建站。城市建成区不宜建设一级压缩天然气供应站及其与各级液化石油气混气站的合建站。压缩天然气供应站与液化石油气混气站合建站的设置,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液化石油气供应工程设计规范GB51142的有关规定。天然气供应站的防洪标准不宜低于洪水重现期50年一遇,三级压缩天然气供应站不宜低于洪水重现期30年遇,四级、五级压缩天然气供应站不宜低于洪水重现期20年一遇。4.2与站外设施的防火间距4.2.1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储配站内储气井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问距不应小于表4.2.1的规定。*421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储配站内储气井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储气井总储气容积V(InJ)项目防火间距Gn)V<5Ooo5000WV<5000050000v<100000100(X)Ov<300000300000WY<40000O居住区、村镇及重要公共建筑(学校、影剧院、体育馆等)4050556070高层民用建筑3035404550修层民用隹筑树房、民用建筑2025303510明火、侬发火花地点,室外变、配电站2530354045甲,乙、丙类液体储储,甲、乙类生产厂房,甲、乙类物品库房,可燃材料堆场2530354045丙、丁类生产厂房,内、丁类物品座房2025303540他筑其建耐火等级1520253035i2025303540四缀2530354045(路边)其他1215架空电力线(中心线)1.5倍杆高架空通信线(中心线)L5侪杆而(且与I、I【级架空通信线距离不得少于20m)注:1气版东在固定车位最大息储气容积按在固定车位各气瓶车的几何容积(InJ)与最高储气压力(绝时压力,102kPa)乘积并除以压缩因子后的总和计算。2居住区、村镇指居住Iooo人或300户以上的地区,高层建筑达到居住区规模时,应按居住区对待。3室外变、配电站指电力系统电压为35kV500kV,且每台变压器容量在IOW-A以上的室外变、配电站,以及工业企业的变压器总油盘大F5t的宛外降压变电站。低于一上述规格的室外变、配电站或变压器可按丙类生产厂房对待。1铁路我他线仅指企业专用线,除此之外的统路均应按正线执行.423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储用站内露天设置的固定式储气瓶组总几何容积大于画FL不大于1加时,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规直表42.2中最大总储气容积小于等于100O(W的规定执行.当储气瓶组总几何容枳不大于4m'时.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规范表42.6的规定续表4.22xK气瓶车在固定车位X.最大总储气V(三项目X.防火间距加)VWIoOoO10000<V45000明火、散发火花地点,室外变、配电站2530甲、乙、丙类液体储耕,甲、乙类生产厂房,甲、乙类物品库房,可撼材料堆场2530丙、丁类生产厂房,丙、丁类物品库房2025其他建筑耐火等级一、二级1520三线2025四级2530铁路(中心线)正线3540其他线2530公路、道路南速,一、二城市健2020丙、类生产厂房,丙、丁类物品库疥25其他建筑耐火等级一、二级20三级25四级30铁路(中心线)正线40其他线30公路、道路(路边)高速,一、二级,城市快速20其他15架空电力线(中心线)380V2.0倍杆高380V1.5倍杆高架空通信线(中心线)15倍杆高注:I居住区、村镇指居住Iooo人或300户以上的地区.高层建筑达到居住区规模时,应按居住区对待.2室外变、配电站指电力系统电压为35kV-500kV,且每台变压器容依在Kwv.A以上的完外变、配电站,以及工业企业的甥出器总油量大于5t的室外降压变电站。低于上述规格的室夕陵、配电站或变压器可按丙类生产厂房对待.3铁路其他线仅指企业专用线,除此之外的线路均应按正线执行。执行。4.2.4压缩天然气加气站、乐缩天然气储配站内集中放散装置的放散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2.4的规定.工艺设备的操作放散、检修放散、安全放散和储气井、总几何容积不大于18m3固定式储气瓶组的检修放散、事故放散、安全放散的放散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规范表4.2.6的规定执行。*4.14田«天然Pn气站、压缩天然气储配站内集中放敏装工的放散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项目防火间距居住区、村镇及我要公共建筑(学校、影剧院、体育馆等)50高层民用建筑35高层民用建筑裙房'民用建筑25明火、散发火花地点,室外变配电站30甲、乙类液体储锻,甲、乙类生产厂房,甲、乙类物品库房,可燃材料堆场30理区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规定的甲类生产厂房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执行。4.2.6压缩天然气瓶组供气站内的气瓶组应设置在固定地点。气瓶组、天然气放散管口及调压装置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2.6的规定。*4.2.6气瓶组、天然气放假口及调压装置与站外(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名称项目防火间距()气瓶组天然气放散管调压装H重要公共建筑(学校、的剧院、体百馆等),高层民用建筑303024高层民用建筑裙房,民用建筑181812明火、敝发火花地点,室外变配电站252525甲、乙类液体储酸,甲、乙类生产厂房,甲、乙类物IS昨房,可燃材料堆场202518丙、丁类生产厂房,丙、丁类物品库房1620154.2.5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储配站内露天的工艺装10其他建筑耐火等级级'一M1612三162015四级202518铁路(中心线)正线353522其他线252515道路(路边)主要101010次要555架空电力线(中心线)L5倍杆iL5倍杆高LO倍杆高架空通信线(中心线)I、H银1.5倍杆高1.5倍杆高1.0倍杆高其他1.0倍杆高1.0倍杆高1.0倍杆高注:1室外变、配电站指电力系统电压为35kV-SOOkVJL每台变质器容依在KW-A以上的室外变、配电站,以及工业企业的变H阴总油量大-附的窕外降压变电站。低于上述规格的室外变、配电站或变压器可按丙类生产厂房对1限2表中气瓶组为露天环境设置。3铁路其他线仅指企业专用战,除此之外的线路均应按谈执行。42.7乐缩天然气供应站内其他建(构)筑物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4.2.8压缩天然气储配站、压缩天然气胞组供气站与液化石油气混气站合建时,应按本规范和现行国家标准液化石油气供应工程设计规范GB51142对压缩天然气储气设施、液化石油气储存设施分别进行等级划分。压缩天然气储气设施、液化石油气储存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一级、二级压缩天然气供应站应按本规范规定的防火间距执行;三级、四级、五级压缩天然气供应站的储气井应按将本规范表4.2.1中总储气容积的划分区间提高一档的规定执行;三级、四级压缩天然气供应站的气瓶车和容积大于411P且不大于18m3固定式储气瓶组应按本规范表4.2.2中总储气容积大于100OOm3且小于等于45000m3的规定执行;三级、四级、五级压缩天然气供应站容积不大于4m,的储气瓶组应按本规范表4.2.2中总储气容积小于等于100OOm'的规定执行。2 液化石油气储存设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液化石油气供应工程设计规范GB51142中合建站防火间距的规定执行。压缩天然气储气设施总几何容积小于500小时,可设置尽头式 消防车道和面积不小于12mX12m的回车场地。消防车道宽 度不应5总平面布置5.1 一般规定5.1.1 乐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储配站的总平而应按生产区和辅助区分区布置。5.1.2 一级、二级压缩天然气供应站应设2个对外出入口:三级压缩天然气供应站宜设2个对外山入口。5.1.3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储配站的四周边界应设置不燃烧体围墙。生产区围墙应采用高度不小于2m的不燃烧体实体围墙:辅助区根据安全保障情况和景观要求,可采用不燃烧体非实体围墙。生产区与辅助区之间宜采用围墙或栅栏隔开。5.1.4 压缩天然气瓶组供气站的四周边界应设置不燃烧体围墙,当采用非实体围墙时,底部实体部分高度不应小于06m»5.1.5 压缩天然气供应站的集中放散装置宜设置在站内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5.1.6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储配站内应设置气瓶车固定车位。固定车位应有明显的边界线,每台气瓶车的固定车位宽度不应小于4.5m,长度不应小于气瓶车长度。每个车位宜对应1个加气嘴或卸气嘴。5.1.7 气瓶车在充气或卸气作业时应停鸵在固定车位,并应采取固定措施防止气瓶车移动。5.1.8 压缩天然气供应站内生产区应设有满足生产、运行、消防等得要的道路和回车场地。固定车位前应设有满足压缩天然气运输车辆运行的回车场地。当站内固定式压缩天然气储气设施总几何容积不小于5OO11P时,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站内固定式点O压缩机室、调压室、计量室510152025控制室、变配电室、汽车库、值班室等辅助建筑1215202530机修间、燃气热水炉间1420253035办公、生活建筑1820253035小于4.0m(>5.1.9 压缩天然气供应站的生产区内应设置满足运行操作需要的通道、爬梯和平台。5.1.10 当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储配站与压缩天然气汽车加气站合建时,应采用围墙将压缩天然气汽车加气区、加气服务用站房与站内其他设施分隔开。5.1.11 压缩天然气瓶组供气站内气瓶组宜露天设置,需要时可加设罩棚保护。5.1.12 压缩天然气供应站的生产区内可种植草坪、植物、设国花坛,不得种植油性植物和影响生产操作、消防及设施安全的植物。5.2 站内设施的防火间距5.2.1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储配站内储气井与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5.2.I的规定。*5.2.1电沃然气加气站、压沃气微E站内储气井W站内(构)筑物的防火间距总储气容积;防火间距(0)Vl000100(KVWl0000100O0<V5000050000<VW200000200000<VW400000明火、散发火花地225303540续表5.2.15.2.2 当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储配站与天然气储配站合建时,站内天然气储罐或储气井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1固定容积天然气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播直径的2/3。2当固定容积天然气储罐的总储气容积大于200000m3时,应分组布置。卧式储播组与组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播长度的一半;球形储拚组与组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的直径,且不应小于20m。3当储气井的总储气容积大于200000m3时,应分组布置。组与组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0m。4天然气储罐与储气井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0m°5.2.3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储配站内储气井与气瓶车固定车位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5.2.3的规定。总几何容积不大于18r113固定式储气瓶组与气瓶车固定车位的防火间距不应小2总儿何容积不大于Ianl固定式储气瓶组与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表中总储气容积大于于15m.100ftrf且小于等于KXX)M的规定执行。3燃气热水炉间指室内设置微正压室燃式燃气热水炉的建筑。1514储气井或气瓶午任固定隼位最大总储气容UH',W)液化石油气防火间距(m)V<1000100OSVi<1000010000Vi<500OO5000OWVi<100000100OOOWVi<:M)0000300000WVK400000总容积V1V)单曜容积(»)30<V,50Vs2025252828323250<V2200Va502525303035352001500V3100253030354040500<V110OOVa200253035354545注:1储气井总Wi气容积按本规范表42,1注1计算。2气瓶车在固定乍位最大总储气容积按木规范表L2.21计算。3固定式储气瓶组总几何容积不大于1随时,与液化石油气储罐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表中总储气容积大于等rooo11?且小于IoooQN的规定执行。*5.2.3ffi¾sm5.2.4站内储气井或气瓶钿定车位与液化石油2气瓶车在固定车位最大总储气容积按本规葩我4.2斑1计算。3腾天然气加气站或压缩天然气储配站与天然气储配站合建时,站内固定容积天然气储援与气瓶车固定车位的防火间拒,应符合本农相同容积储气开的规定,且不应小飕交大罐直径。5.2.4当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储配站与液化石油气混气站合建时,站内储气井或气瓶车固定车位与液化石油气储雄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5.2.4的规定。5.2.5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储配站内气瓶车固定车位与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5.2.5的规定。«5.25SaRft11叫固定车位与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气瓶车在固定车位最大总储气容枳项目W)防火间距Gn)V50005000<VWl0000oooo<V3000030(XK)<V45000明火、散发火花地点25253035压缩机室、调压室、计量空6101215控制室、变配电室、汽车库、值班室等辅助建筑12152025机修间、燃气热水炉间14152025办公、生活建筑18202530消防泵房、消防水池取水口20站内道路(路边)主要6101010次要4555国墙561010注:1气瓶不在固定车位最大总砧气容枳按本规范表%2,2注】计比,2燃气热水炉间指室内设liE压室燃式燃气热水炉的建筑。5.2.6 压缩天然气供应站内加气柱、卸气柱与气瓶车固定车位的距离宜为2m3m°加气柱、卸气柱距围墙不应小于6m,距压缩机室、调压室、计量室不应小于6m,距燃气热水炉间不应小于12m。5.2.7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储配站内集中放散装置注:I露天工艺装置区与压缩机室、调压室、计Ia室等生产建筑的间距可按工艺要求确定。2露天工艺装置区与储气井、固定式储气樨11、气瓶车固定车位的间距可按工艺要求确定。3露天工艺装置区与集中放散装置的放散管"的间距不应小于么尿4燃气热水炉间指室内设置微正压室燃式燃气热水炉的建筑。5.2.8 压缩天然气瓶组供气站的气瓶组应设置在固定地点,其与困墙的问距不应小于4.5m,与站内其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规范表5.2.7中露天工艺装置区的规定执行。5.2.9 压缩天然气瓶组供气站的气瓶组与调压计量装置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工艺要求确定。5.2.10 当本规范未作规定时,压缩天然气供应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的放散管口、露天工艺装置区与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5.2.7的规定。*5.2.7压缩*unp的氏然气储嘲棉(中(构)筑物的防火间距项目防火间距加)集中放散装就的放敝管口露天工明火、散发火花地点3020压缩机室、调质室、计量室20控制室、变配电空、汽车库、值班室等辅助建筑2512机性间、燃气热水炉间2515办公、生活建筑2518消防泵房、消防水池取水口2020站内道路(路边)2围墙210储气井、固定式储气粒组、气瓶车固定车位206.2工艺及设备1 .2.1压缩天然气供应站的工艺和设备能力应适应输配系统的输配气能力和调度、调峰的要求。6工艺及设施6.1设计短模6 .2.2压缩天然气系统的设计压力应根据工艺条件确定,且不196.1.1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的设计规模应根据用户的需求量与天然气气源的稳定供气能力确定。6.1.2 压缩天然气储配站的设计规模应根据城镇1天然气用户的总用气量和供应本站的天然气管道输送能力、乐缩天然气加气站供气能力及气瓶车运输条件等综合确定。6.1.3 压缩天然气储配站的总储气量应根据气源、运输和气候等条件确定,且不应小于本站计算月平均日供气量的L5倍。当有补充或替代气源时,可按工艺条件确定。6.1.4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内气瓶车在固定车位的最大总储气容积不应大于45000/,总几何容积不应大于20OmL压缩天然气储配站内气瓶车在固定车位的最大总储气容积不应大于30000m,总几何容积不应大于120m,。6.1.5 压缩天然气瓶组供气站内气瓶组最大总储气容积不应大于IoOOm,,总几何容积不应大于4?。6.1.6 供应居民用户压缩天然气瓶组供气站的供气规模不宜大于100o户。站内气瓶组的总储气容积应按1.5倍计算月平均口供气遢确定。6.1.7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储配站内固定式储气瓶组的总几何容积不宜大于18mL7井管深度宜为80m150m.井口应高出地面30Omnr500三o在土质疏松的地表应设置导管,并应注入水泥浆封固。8井管之间及井管与封头之间螺纹连接的密封材料应性能可靠,且应耐天然气及土壤腐蚀。井管与井底、井壁的间隙应采用硅酸盐水泥填充。9井管、管箍和管底封头的外表面宜进行防腐处理。10储气井四周地坪宜进行硬化和排水处理。11储气井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5m。6.2.5 压缩天然气瓶组的工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气瓶应集中设置在瓶筐上,并应采取可靠固定和限位措施。应小于系统高工作压力的1.1倍.6.2.3 向压缩天然气储配站和压墉天然气瓶组供气站运送压墉天然气的气瓶车和气瓶姐,在充装温度为20P时,充装压力不应大于20.0MPa(表压)6.2.4 压缩天然气储气井的工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储气井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高压气地下储气井SY/T6535的有关规定。2储气井应设置进、出气管道,不同时工作的进、出气管道可合并设置。3储气井应设置排污装置、压力监测装置和安全放散装置。排污管道应设置限位和支撑装置,并宜从储气井顶部封头的中心位置引出。4储气井进、出气管道上应设置根部切断阀,独立工作储气井的进、出气管道和成组工作储气井的进、出气总管道应设更操作用切断阀和紧急切断阀。5储气井的排污管道应设置根部切断同和操作用切断阀.多个储气井排污汇总管道的排放管口应引至安全地点。6井口应采用便于对储气井进行无损检测的可开启形式,规格宜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事故放散、安全放散的放散管口应高出距其Iom范围内的2在一个储气瓶组内,气瓶的进、出气应根据需要分别采用管道相连,并应建(构)筑物或露天设备平台2m以上,且距地面高度不得小汇总至一个或多个进、出气汇气管道:汇气管道应分别设置切断阀、安全阀、放散管于5m。及压力检测装置。213应具有排污功能,气瓶的排污管道应汇总连接至储气瓶组排污总管道。4站内储气瓶组的几何容积和总储气容积应符合本规范第3.0.10条、第6.1.5条、第6.1.6条和第6.1.7条对相应等级压缩天然气供应站的有关规定。5固定式储气瓶组宜选用同一种规格型号的气瓶,并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站用压缩天然气钢瓶GB19158的有关规定。6移动式储气瓶组应采用钢制气瓶或具有防火功能的树脂纤维缠绕气瓶,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钢瓶GB17258和车用压缩天然气钢质内胆环向缠绕气瓶GB24160的有关规定7移动式储气瓶组内气腋与固定和限位支架之间宜垫厚度不小于IOmn的橡胶垫板,不得硬性施力固定气瓶。8移动式储气瓶组中连接各气瓶进、出气口的短管应具有一定的伸缩性,管道连接形式应考虑对气瓶振动、晃动所产生位移的补偿。6.2.6放散装置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压缩天然气供应站进(出)站管道事故放散、总几何容积大于18m,固定式储气瓶组事故放散、压缩天然气供应站与天然气储配站合建站内储气罐检修及事故放散应设置集中放散装置.集中放散装置的放散管口应高出距其25m范围内的建(构)筑物2m以上,且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IOn1。2压缩机、加气、卸气、脱水、脱硫、减压等工艺设备的操作放散、检修放散、安全放散的放散管口和储气井、总几何容积不大于1811)3固定式储气瓶组的检修放散、6.2.11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储配站的进(出)站天然气管道应在安全地点设置事故情况下便于操作的切断阀。进站天然气管道应设置紧急切断阀,紧急切断阀前应设置安全阀。6.2.12 当进站天然气的硫化氢含量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车用压缩天然气GB18047的规定时,应对进入生产压缩天然气环节的天然气进行脱硫。脱硫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脱硫装置应设置在压缩机前。2宜采用固体脱硫剂。3脱硫装置的配置数量应能满足系统在检修周期内不间断3不同压力级别的放散管宜分别设置。4采用人工操作控制的放散装置宜将放散的天然气引至管道或容器内回收。6.2.7 压缩天然气供应站的工艺管道应根据系统要求设置安全阀,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安全阀应采用全启封闭式弹簧安全阀,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应根据管道系统的最高允许工作压力确定,且不应大于管道系统设计压力。2当安全阀采用集中放散时,应符合本规范第4.2.4条、第5.2.7条和第6.2.6条的规定。3安全阀进口管道应设置切断阀。6.2.8 压缩天然气供应站内属于压力容器的储气设施及工艺设备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压力容器GB150及有关安全技术规定。6.2.9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内的加气柱、压缩天然气储配站内的卸气柱、压缩天然气瓶组供气站内的卸气装置应设置拉断阀、紧急切断阀和放空阀,并宜设置质量式流量计量装置。紧急切断阀应与紧急切断系统连锁。6210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储配站内固定式压缩天然气储气设施的最高工作压力不应大于25.OMPa(表压),设计温度应满足最高和最低工作温度要求。3站内装机台数不宜过多,且压缩机的型号宜一致。压缩工作的需要。天然气储配站内应设置备用机组。4天然气通过脱硫装置的流速宜为150mms200mms,天然气与脱硫剂接触4多台并联运行压缩机的总排气量应按各台压缩机公称容的时间宜为20s40s0积流量之和的80%85%计算。5寒冷地区的脱硫设备应采取保温措施。5压缩机各级冷却后的排气温度不宜大于40*C6应设置脱硫后天然气硫化氢含量的检测设施。6.2.15压缩机应根据环境和气候条件设置于露天或单层建筑物6213当进站天然气的含水量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车用压缩天然气GB1804723对压缩天然气含水量的规定时,应对进入生产压缩天然气环节的天然气进行脱水。脱水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脱水装置的设置和选型应根据压缩机的性能和天然气的含水量确定2脱水装置的配置数量应能满足系统在检修周期内不间断工作的需要。3脱水工艺宜采用固体吸附法。压缩机前段脱水宜采用分子筛二级脱水;压缩机后段或中段脱水宜采用分子筛一级脱水。4天然气通过压缩机前段脱水装置的流速宜为15Omms'200mms,天然气与脱水剂的接触时间宜为40s60s°寒冷地区脱水装置的流速宜为15011ms,接触时间宜为60s。5应设置脱水后天然气含水量的检测设施。6214压缩机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1排气压力不应大于25.OMPa(表压)。2应根据进站天然气压力、脱水工艺、设计规模、调度要求、排气量等进行选型。所选设备应便于操作维护、安全可靠,并应符合节能、高效、低振和低噪声的要求。维修平台或扶梯:6)维修平台及地坑周围应设置防护栏。6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