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移动通信移动通信中的主要技术.ppt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主要技术,3.1 数字调制技术3.2 编 码 技 术3.3 抗干扰和衰落技术,3.1 数字调制技术,3.1.1 概述3.1.2 数字频率调制3.1.3 数字相位调制,3.1.1 概述,调制的目的是把要传输的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变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已调信号。调制过程发生在系统的发送端。在接收端将已调信号还原成要传输的原始信号的过程称为解调。按照调制器输入信号(调制信号)的形式,调制可分为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3.1.2 数字频率调制,1.二进制数字频移键控(2FSK)图3.1 FSK信号及其功率谱2.最小频移键控(MSK)3.高斯滤波的最小频移键控(GMSK),图3.1 FSK信号及其功率谱,3.1.3 数字相位调制,1.二相相移键控调制(PSK)图3.9 数字调相波形2.四相相移键控调制(QPSK)和交错四相相移键控调制(OQPSK)3./4-QPSK调制,图3.9 数字调相波形,3.2 编 码 技 术,3.2.1 话音编码技术3.2.2 信道编码技术,3.2.1 话音编码技术,话音编码技术属于信源编码。信源编码就是为了把源信息转变成数字信号以便在数字信道中传输的编码技术。1.波形编码器2.参量编码器3.混合编码器图3.15 RPELTP话音编码器原理图,图3.15 RPELTP话音编码器原理图,3.2.2 信道编码技术,信道编码实际上是一种差错控制编码,其基本思路是在发送端给被传输的信息附上一些监督码元,这些多余的码元与信息码元之间以某种确定的规则相互关联(约束)。最典型的信道编码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1.分组码 表3.2(7,3)分组码码字结构2.卷积码 图3.17(3,1,2)卷积编码器的基本结构,表3.2(7,3)分组码码字结构,图3.17(3,1,2)卷积编码器的基本结构,3.3 抗干扰和衰落技术,3.3.1 分集接收技术3.3.2 自适应均衡技术3.3.3 多径信号的分离与合并,3.3.1 分集接收技术,1.分集技术的概念与分类2.常用的显分集技术(1)空间分集(2)频率分集(3)时间分集(4)极化分集3.分集合并方式 图3.19 三种分集合并的性能比较4.隐分集技术交织编码,图3.19 三种分集合并的性能比较,3.3.2 自适应均衡技术,1.什么叫自适应均衡 数字通信中面临的问题是时变信号,因而可采用时域均衡来达到整个系统无码间串扰。由于无线信道具有未知性和多变性,因而要求均衡器是自适应的。2.时域均衡原理图3.22 理想信道和实际信道脉冲响应的差异,图3.22 理想信道和实际信道脉冲响应的差异,3.3.3 多径信号的分离与合并,1.多径信号的分离与合并的概念2.多径信号的分离与合并的关键技术3.并行相关RAKE接收机图3.26 并行相关RAKE接收机,图3.26 并行相关RAKE接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