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及预防.ppt

    • 资源ID:5786717       资源大小:1.78MB        全文页数:6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及预防.ppt

    2023/8/20,1,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及预防,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张新梅,2023/8/20,2,作业场所存在的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噪声、振动电磁辐射:工频电磁场、微波、紫外辐射、红外辐射、激光电离辐射异常气压失重,2023/8/20,3,物理因素的特点,大部分在自然界中自然存在,是人体生理活动或从事生产劳动所必须的。每一种物理因素都具有特定的物理参数。来源明确,当产生物理因素的装置停止工作,则相应的物理因素便消失。物理因素的强度一般是不均匀的,多以发生装置为中心,向四周传播。随距离的增加呈指数关系衰减。作用不对称,在许多情况下,物理因素对人体的损害效应与物理参数之间不呈直线相关关系。,2023/8/20,4,防护上应注意:1.设法将这些因素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而不是消除。2.根据物理因素的特点,在对作业场所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时要对有关参数进行全面测量。3.达不到卫生标准的,可采用缩短接触时间的办法以保护劳动者的健康。,2023/8/20,5,第一节 不良气象条件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防治,2023/8/20,6,气温,气湿,气流,气压,热辐射,一、生产环境气象条件及其特点,2023/8/20,7,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1.高温环境及高温作业高温环境:根据环境温度及其和人体热平衡之间的关系,通常把35以上的生活环境和32以上的生产劳动环境作为高温环境。高温作业:指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时,工作地点的气温高于2或2以上的作业。,2023/8/20,8,2.高温作业的类型与职业接触,(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干热型)特点: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而相对湿度较低。人体受到对流热和辐射热的作用。,只作用于体表但可以通过血液循环使全身加热。,除作用于体表外,还可作用于深部组织对人体加热的作用更大更快。,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2023/8/20,9,(2)高温、高湿作业(湿热型)特点:高气温、高气湿,而热辐射强度不大。接触作业:液体加热或蒸煮:印染、缫丝、造纸 潮湿的深矿井:食品加工:屠宰、肉食加工,2.高温作业的类型与职业接触,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2023/8/20,10,(3)夏季露天作业特点:受太阳的直接辐射以及加热地面和周围物体二次辐射源的附加热作用。形成高温与热辐射的联合作业环境。接触机会:农田作业 建筑业 搬运业 军事训练,2.高温作业的类型与职业接触,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2023/8/20,11,(1)对体温调节的影响高温对机体热平衡的影响(散热反应):皮肤血管扩张,大量血液(可高达2.6L/min.m2)携带热由内脏流向体表,热在皮肤经对流和蒸发散掉。汗液分泌增强,皮肤出汗,加强散热。通过散热反应使中心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37.5)。,3.高温作业对人体的影响,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2023/8/20,12,(2)对水盐代谢的影响 高温作业时排汗量明显增加,并与劳动强度呈正相关,因此,汗量是高温作业工人受热程度和劳动强度的综合指标,一个工作日出汗量6L为最高限度,失水不应超过体重的1.5%。如水分丧失量达到体重的5-8%而不能得到及时补充,就会出现工作效率降低,疲乏无力、口渴、尿少、脉搏增快体温增高等临床表现。,3.高温作业对人体的影响,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2023/8/20,13,(3)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高温作业时大量出汗,血液浓缩,同时高温时血管扩张,末梢血液循环增加,加上劳动需要,肌肉的血流量也增加,这都可使心跳过速,家中心脏负担,长期影响可使心机肥大。(4)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胃肠道疾患增多,3.高温作业对人体的影响,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2023/8/20,14,(5)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在高位和热辐射作用下,大脑皮层调节中枢的兴奋性增加,中枢神经系统运动功能受限制,肌肉工作能力、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反应速度及注意力均降低,易发生工伤事故。(6)对肾脏的影响 高温作业时,大量水份经汗腺排出,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量减少,有时达85%90%。如不及时补充水分,最终可致肾功能不全,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等。,3.高温作业对人体的影响,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2023/8/20,15,是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acute heat-induced illness)。,4.中暑,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2023/8/20,16,(2)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热射病 人在热环境下,散热途径受阻,体温调节机制紊乱所致。其临床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可高达40以上,开始时大量出汗,以后无汗,并伴有干热和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4.中暑,高温作业工人突然发生热射病高热昏迷,2023/8/20,17,(2)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热痉挛 由于高温过量出汗,体内钠、钾过量丢失所致。其临床特点是骨骼肌突然痉挛,并伴有收缩痛。痉挛以腓肠肌等四肢肌肉和腹肌为多见。痉挛发作多对称性,自行缓解,患者神志清醒,体温正常。,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4.中暑,西安高温持续导致多人发生热痉挛,2023/8/20,18,(2)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热衰竭 发病机制不明确。多数认为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皮肤血流的增加不伴有内脏血管收缩或血容量的相应增加,导致脑部暂时供血减少而晕厥。发病一般迅速,先有头昏、头痛、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皮肤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继而晕厥,体温不高或稍高;休息片刻即可清醒,一般不引起循环衰竭。,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4.中暑,夏季作业工人突然发生热衰竭进行救治,2023/8/20,19,中暑的诊断原则 高温作业人员的职业史体温升高、肌痉挛或晕厥等主要临床表现排除其他类似疾病,可诊断为职业性中暑。,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4.中暑,2023/8/20,20,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4.中暑,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全身疲乏、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头昏、胸闷、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有呼吸与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大量出汗、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而快;体温升高达38以上。,凡出现前述热射病、热痉挛或热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者,可诊断为重症中暑。,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中暑的分型及诊断,2023/8/20,21,中暑的治疗原则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者,应迅速离开高温作业环境,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安静休息。补充含盐清凉饮料,必要时给予仁丹、解暑片、霍香正气水。对热痉挛者,及时口服含盐清凉饮料,必要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点滴。对重症中暑者,应迅速送入医院进行抢救。,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4.中暑,2023/8/20,22,5.高温作业的劳动防护,1.组织措施(1)加强领导,改善管理,严格遵照国家有关标准做好防暑降温工作。(2)根据气候特点,适当调节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2023/8/20,23,防暑降温的技术措施(1)合理设计工艺流程 根本措施:合理设计工艺流程 改进生产设备操作方法 具体措施:生产自动化(钢水连铸、轧钢、铸造、搪瓷等),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5.高温作业的劳动防护,2023/8/20,24,(2)隔热:可利用水或导热系数小的隔热材料。常用的水隔热方法有水箱或循环水炉门,瀑布水幕等 常用的隔热材料如下:,隔热绝缘硅胶片,隔热绝缘塑料,隔热绝缘陶瓷,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5.高温作业的劳动防护,2023/8/20,25,(3)通风降温 A.自然通风(natural ventilation)经济、简便,能形成较大换风量 气流受到限制,送风未经处理 B.机械通风(mechanical ventilation)局部通风:单体式风机/冷风机组、喷雾风扇 全面通风:不经济 C.安装空调,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5.高温作业的劳动防护,2023/8/20,26,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严格筛查职业禁忌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中具体规定了高温作业上岗前、在岗期间健康检查的项目,职业禁忌症(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从事高温作业健康体检的周期(1年)。,5.高温作业的劳动防护,2023/8/20,27,第二节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治,2023/8/20,28,噪声基本概念,声音:振动物体的振动能量在弹性介质中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传到人耳引起的音响感觉。噪声:无规则、非周期性振动所产生的声音。从卫生学角度讲,凡是使人烦恼的、讨厌的不需要的声音。生产性噪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声音:,噪声:,生产性噪声:,2023/8/20,29,(1)按产生机制分为三类:机械性噪声:由于机械撞击、摩擦、转动所产生的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气体压力或体积的突然变化或流体流动所产生的声音。电磁性噪声:交变电流发出的声音。(2)按存在状态连续声:稳态噪声:随着时间的变化,声压波动5dB 非稳态噪声:随着时间的变化,声压波动5dB间断声(脉冲噪声):声音持续时间小于0.5秒,间隔时间大于1秒,声压有效值变化大于40dB的噪声,一、生产性噪声的来源及分类,2023/8/20,30,1.噪声的危害,(1)对听觉系统的影响 暂时性听阈位移:指人或动物接触噪声后引起听阈变化,脱离噪声环境后经过一段时间听力可以恢复到原来水平。听觉适应:指短时间暴露在强烈噪声环境中,感觉声音刺耳、不适,停止接触后,听觉器官敏感性下降,脱离接触后对外界的声音有“小”或“远”的感觉,听力检查听阈可提高10dB(A)15dB(A),离开噪声环境1分钟之内可以恢复。,二、噪声的危害及其影响因素,2023/8/20,31,(1)对听觉系统的影响 听觉疲劳:较长时间停留在强烈噪声环境中,引起听力明显下降,离开噪声环境听阈提高超过15dB-30dB,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听力才能恢复,称为听觉疲劳。永久性听阈位移:是指噪声引起的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的听阈升高。根据损伤的程度,永久性听阈位移又分为听力损伤及噪声性耳聋。,1.噪声的危害,二、噪声的危害及其影响因素,2023/8/20,32,(1)对听觉系统的影响听力损伤:听力曲线在3000Hz6000Hz出现“V”型下陷。此时患者主观无耳聋感觉,交谈和社交活动能够正常进行。噪声聋:是人们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进行性的感音性听觉损伤。噪声聋是噪声对听觉器官长期作用的结果,是法定的职业病。爆震性耳聋:在某些生产条件下,如爆破,由于防护不当或缺乏必要的防护设备,因强烈爆炸所产生的振动波造成急性听觉系统的严重外伤,引起听力丧失,称为爆震性耳聋。,1.噪声的危害,二、噪声的危害及其影响因素,2023/8/20,33,(2)对听觉外系统的影响神经系统损害 表现类神经征,有的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和情绪不稳定,易激怒等。心血管系统损害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对消化系统的影响长期接触噪声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食欲不振、胃液分泌减少、胃的紧张度降低、蠕动减慢等胃肠功能变化的症状。,1.噪声的危害,二、噪声的危害及其影响因素,2023/8/20,34,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噪声对日常谈话、听广播、打电话、阅读、上课都会带来影响,在噪声环境下,人们感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在车间或矿井等作业场所,由于噪声的影响,掩盖了异常的声音信号,容易发生各种事故,引起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1.噪声的危害,二、噪声的危害及其影响因素,2023/8/20,35,2.影响噪声对人体危害的因素,噪声的强度和频谱特性接触时间和方式噪声的性质:脉冲噪声比稳态噪声危害大其他有害因素同时存在机体健康状况和个体敏感性个体防护,二、噪声的危害及其影响因素,2023/8/20,36,三、噪声危害的防治,1贯彻执行工业噪声卫生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工人工作地点噪声容许值为85dB(A)(8h/d暴露),对暂时达不到这一标准的企业,可以放宽到90dB(A)。根据等能量原则,如果接触时间减半,标准可放宽3dB(A),但最高不能高于115dB(A)。只适用于连续稳态噪声。,2023/8/20,37,三、噪声危害的防治,工作地点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每周工作5d,每天工作8h,稳态噪声限值为85dB(A),非稳态噪声等效声级的限值为85dB(A);每周工作日不是5d,需计算40h等效声级,限值为85 dB(A)。,2023/8/20,38,工作场所脉冲噪声职业接触限值,三、噪声危害的防治,2023/8/20,39,2控制噪声源减少零件摩擦,调节机械运转速度,封闭噪声量大的机组,改善通风系统;避免材料运输过程中的碰撞,使用软橡胶承受冲击;衰减噪声源的振动,阻隔振动源;噪声大的设备应尽量将其与操作人员隔开。,三、噪声危害的防治,2023/8/20,40,3控制噪声的传播 采用吸声、隔声、消声、减振的材料和装置,阻止噪声的传播。车间内表面装饰吸声材料 采用阻性消声器和抗性消声器,用于降低风道和排气管的动力性噪声。用一定的材料和装置将声音隔离起来。安装隔振或减振装置降低通过固体传播的噪声。,三、噪声危害的防治,2023/8/20,41,4.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朵-在人耳处控制:带耳罩、用手捂住耳朵.,放鞭炮时不由自主地会捂住耳朵;,直升机驾驶员为什么戴耳罩?,耳塞,2023/8/20,42,4.个人防护耳塞:一般由橡胶或软塑料等材料制成,根据外耳道形状设计大小不等的各种型号,隔声效果可达20-35dB。耳罩、帽盔:隔声效果可达30-40dB,但佩戴时不够方便,成本也较高,普遍采用存在一定困难。,三、噪声危害的防治,2023/8/20,43,5健康监护(1)定期体检 A.发现高频听力下降者,应密切观察,采取适当保护措施;B.对于明显听力下降者,应及早调离噪声作业病进行定期检查。(2)就业前查体:凡有听觉器官疾患、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患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者,不宜参加噪声作业。,三、噪声危害的防治,2023/8/20,44,振动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治,2023/8/20,45,振动: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或弧线以中心位置(平衡位置)为基准的往复运动,称为机械振动,简称振动。,四、振动的分类及其职业接触机会,2023/8/20,46,主要振源及接振作业(五方面),生产性振动:由生产或工作设备产生的振动。风动工具:铆钉机、凿岩机、捣固机等电动工具:电钻、砂轮机、铣床等运输工具:汽车、火车、轮船、摩托车等振动台及其他重型机械:振动筛、机床、气锤等农业机械:拖拉机、收割机、脱粒机,四、振动的分类及其职业接触机会,2023/8/20,47,局部振动(频率范围在201000Hz):是指振动通过手臂传导至全身。接触机会:风动工具:铆钉机、凿岩机、捣固机等。电动工具:电钻、砂轮机、铣床等。,主要振源及接振作业,四、振动的分类及其职业接触机会,2023/8/20,48,全身振动(频率范围在120Hz)指通过下肢或躯干传导至全身的振动。接触机会:交通工具(汽车、火车、船舶、飞机)农机械(拖拉机、收割机等)作业台(钻井平台、振动筛操作台、采矿船等),主要振源及接振作业,四、振动的分类及其职业接触机会,2023/8/20,49,五、振动对人体的危害及其影响因素,振动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 振动以波的形式对组织交替压缩与拉伸,并向四周传播:骨组织传播最好 结缔组织、软骨、肌肉次之 腺组织和脑传导最差,2023/8/20,50,1.全身振动对机体的影响(6方面)前庭神经刺激症状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运动病消化系统影响:分泌功能减弱、食欲减退、胃下垂心血管系统影响:血压升高、脉搏加快、心肌缺血腰背痛、椎间盘脱出、脊柱骨关节病变患病率增加视物模糊、视觉分辨率下降、作业能力下降,眩晕、恶心、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睡眠障碍等。,眩晕、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等,五、振动对人体的危害及其影响因素,2023/8/20,51,五、振动对人体的危害及其影响因素,局部振动又称手传振动或手臂振动,是指手部接触振动工具、机械或加工部件,振动通过手臂传导至全身。接触机会常见于使用风动工具、电动工具、高速旋转工具的作业。,振动病,法定职业病,2023/8/20,52,2.局部振动对人体的影响 1)神经系统 末梢神经病变:痛觉减退振动觉减退两点分辨觉障碍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中枢神经系统:条件反射抑制、潜伏期延长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组织营养障碍,手掌多汗等,五、振动对人体的危害及其影响因素,2023/8/20,53,2.局部振动对机体的影响 2)对血管的影响 外周血管:40300Hz的振动能引起周围毛细血管形态和张力的改变,其表现:手部皮肤温度降低甲皱微循环改变:形态、流态和机能白指,五、振动对人体的危害及其影响因素,2023/8/20,54,2.局部振动对机体的影响 2)对血管的影响 心血管影响: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房(室)内房室间传导阻滞,严重者出现心肌缺血性改变。其他部位血管:上肢大血管紧张度增高、脑血管改变、脑血流图异常。,五、振动对人体的危害及其影响因素,2023/8/20,55,2.局部振动对机体的影响 3)骨关节及肌肉损害 40Hz以下低频率、大振幅、冲击力强的振动,往往引起骨、关节的损害,主要表现(三方面):局限性骨质增生、硬化,形成骨岛,骨皮质增厚、骨刺形成、无菌性坏死;骨皮质变薄、骨腔变大、囊样变。手握力下降,特别是耐力下降、肌纤维震颤、肌肉萎缩(大小鱼际萎缩)。,五、振动对人体的危害及其影响因素,2023/8/20,56,1.控制振动源 通过减振、隔振等,减轻或消除振动源的振动根本措施。(五点)采用水力清沙、化学清沙代替风铲清沙;设计自动化/半自动化的操作装置;金属部件改用塑料或橡胶;采用减振材料。,六、振动危害的防治,2023/8/20,57,2.限制作业时间和振动强度 我国局部振动卫生标准规定,使用振动工具或工件的作业,工具手柄或工件的振动强度以4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加速度有效值(ahw(4)计算,不得超过5m/s2。当暂时达不到时,可按振动强度大小相应缩短日接振时间。,这一标准可保护90%作业工人工作20年不致发生振动性白指。,六、振动危害的防治,2023/8/20,58,振动容许值和日接振时间,2.限制作业时间和振动强度,六、振动危害的防治,2023/8/20,59,3.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五点)(1)防寒、保暖措施;(2)振动工具的手柄温度(40);(3)控制噪声、毒物和气湿;(4)设备安装减振装置:减振座椅等;(5)合理配备和使用个体防护用品:防振手套。,六、振动危害的防治,2023/8/20,60,4.加强健康监护(1)做好就业前和定期体检;(2)加强教育和健康管理;(3)定期进行振动强度监测。,激光非接触振动测量仪,六、振动危害的防治,

    注意事项

    本文(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及预防.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