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ppt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八年级 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测平均速度,第一章,机械运动,机械运动,长度单位、符号、换算,长度,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机械运动,时间的段位和换算,时间的测量、秒表的使用方法,运动的快慢,测量平均速度,运动的判断,时间,参照物,运动的判断方法,比较快慢的方法,速度,定义,单位、单位符号、单位换算,公式,目的,原理,器材,步骤,记录数据的表格,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一、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测量长度的工具有_、_、_,等等。2长度的常用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有:_,它们的符号分别是:_国际单位是_。,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km m dm cm mm m nm,米,1dm m,1km m,1cm m,1mm m,1m m,1nm m,一、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米(m),2、单位间的换算:,刻度尺,103,10-1,10-2,10-3,10-6,10-9,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看:,零刻度线 量程(测量范围)分度值,单位,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08cm,1mm,2.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一端,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刻度尺放正,3.读:,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记:,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2.32cm,2.33cm,数字,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什么是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的差异就叫误差。2.造成误差的原因(误差的来源)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仪器本身不准确;环境温度、湿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3.减小误差的常用方法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北京专用,零刻线,量程,分度值,垂直,分度值,数字,单位,小结,北京专用,类型一长度的测量,3.42,1、用甲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是 cm,用乙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是 cm.。,2.4,2.40,时间的测量与单位,1、国际单位:,秒(S),2、单位间换算:,秒表,60,3600,1h=min,=s,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2)化曲为直,(1)测多算少法,三种特殊的测量法,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硬币厚度,金属丝的直径,如何测量地图上铁路的长度,(3)辅助工具法(组合法),1.研究物体运动情况时,事先被选作比较标准的物体叫_;参照物事先被假定为静止的。2.如何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先选定参照物,看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3.什么叫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二、运动的描述,三、运动的快慢1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路程相等,所用时间越短,运动越_;运动时间相等,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越_;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即_,来表示运动快慢。2.速度的计算公式是:_。,快,快,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三、运动的快慢速度的国际单位是:_;此外常用的还有_;它们的换算关系是:_。4.小轿车的速度是“33m/s”,读作:_,物理意义:_。,米/秒(m/s),千米/时(km/h),1 m/s=3.6km/h,33米每秒,小轿车在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3米。,三、运动的快慢5匀速直线运动:_。图像:,三、运动的快慢6变速直线运动:_。图像:,平均速度,7.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得出的速度叫_.8.平均速度的公式是:,三、运动的快慢8比较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2)特点: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速度大小经常变化的直线运动。(2)特点: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北京专用,位置,运动,被选作标准,静止,任意,对象本身,练习,1、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有一段插曲:“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句歌词的后一句是以 为参照物,竹排,2、下面情况,各是以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研究哪个物体的运动?高速飞机俯冲飞行时,看到地面快速向他扑来;夏天的夜晚在室外乘凉时,常可看到月亮在云中穿行。,3、跳伞表演时,甲、乙两个跳伞员 手拉手从飞机上一起跳下,在下降 时,如果以飞机为参照物,他们是的;以地面为参照物,甲 运动员是的;以乙运动员 为参照物,甲运动员是的。,运动,运动,静止,4、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船上坐着一个人,河岸上有树。相对于树来说,人是的,小船是的。相对于船来说,人是的,树是的。,运动,运动,静止,运动,5、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学生有如图的对话,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学生认为汽车前进得快,是以汽车为参照物B、不论选择什么为参照物,乘客都是不动的C、司机说乘客没有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D、画面中的人物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的,C,6、如图是飞机在空中加油的情况。当加油机的输油管与需加油的飞机的接口连接妥后,就可进行加油。请你分析一下,这种加油方式在怎样的条件下才可进行?,7.小明坐火车去旅游,为了测定火车行驶中的平均速度采用了如下方法:从听到车轮与钢轨连接处发生第一次碰撞起计数,并开始计时,听到第25次碰击声停表,正好1min。小明从列车乘务员那里打听到每一根钢轨长25 m。则这段时间内火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大?,解:s=25m(25-1)=600m t=1min=60s v=s/t=600m/60s=10m/s,四、误差,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3.减小误差的方法:,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避免只可减小,(1)选用更精确测量工具;,(2)改进测量方法;,(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1关于误差,正确的说法是()A两次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B只要正确做实验,就不会产生误差C选用精密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D,2、测量某物体长度,测量结果分别是:25.0cm,25.1cm,25.12cm,25.3cm,26.4cm,则测量结果中 数据是不合理,数据是不正确的,测量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的长度更接近.,25.12cm,26.4cm,1cm,25.1cm,(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相同路程比时间,2、相同时间比路程,3、比较速度(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裁判比较法),(观众比较法),(观众比较法),二、速度的公式与单位:,什么叫做速度?,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S=v t,(二)、速度的公式与单位:,单位:,(1)国际单位:,m/s,(2)其他常见单位:,km/h,1m/s=3.6km/h,了解一些常见物体的速度:人步行:1m/s 1.5 m/s,3.6km/h-5.4km/h,骑自行车:5m/s,18km/h,汽车:30m/s,108km/h,声速:340m/s,光速:,3108m/s,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4秒内通过36米的路程,则它在前2秒内的速度一定是A9米秒 B18米秒 C4.5米秒 D无法确定,速度计算的解题格式 解:1、公式 2、代入数据(带单位运算)3、计算结果 4、答,计算题类型:,火车过山洞的问题,相遇问题,追击问题,比值问题,1.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是2:3,则速度之比为()A.9:4 B.4:9 C.1:1 D.3:2,A,关于比值的问题,匀速直线运动,一、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特点:,2.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3.在任意时刻的速度都相同,1.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不变。,二、变速直线运动,1、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是变速直线 运动。,2、粗略研究时,也可以用v=s/t来处理。,这里的V称为平均速度用V表示.,说平均速度时必须说明哪一段时间或路程才有意义。,平均速度的计算,讨论:利用公式 计算出来的速度,能够精确地描述匀速直线运动的快慢。它也能精确地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吗?,在变速运动中,利用公式 能够计算物体在一段时间内或一段路程上运动的平均速度,一人沿一平直马路步行,前五秒钟走了十米,后二十秒走了五米,求该人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的睡起了大觉,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后悔不已.在整个赛跑过程中()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D,2.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s)或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象,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1)和(4)B(2)和(3)C(2)和(4)D(1)(2)(3),C,3、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 运动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 均速度相同,D,4.“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的全长是()A.6.4104米 B.6.4105米 C.6.4106米 D.6.4107米,C,5.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S/t得知,物体的()A.速度和路程成正比 B.速度和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随时间和路程而变化 D.速度决定于通过的路程和时间,C,2 课堂检测,1.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_的物体叫参照物.由于 选择参照物 可以是任意的,所以运动和静止是_.飞机做俯冲飞行时,驾驶员说:“大地迎面而来,”这是以_作参照物的.2.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_ _,物理学中采用的方法是_ 3.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是主单位是_,1 m/s=_ k m/h.4.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机械运动中最简单的运动形式是_,m/s,选作为标准,相对的,飞机,相同时间比路程和相同路程,比时间,相同时间比路程,3.6,匀速直线运动,2 课堂检测,5.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快慢程度可以用_来衡量,它的计 算公式是=6.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的时间()A.一定都不相等B.不一定都相等C.一定相等D.三种情况都不正确.7.小华用18 s跑完100 m,小明骑自行车,1h行驶18 km,他们相比较,则()A.小华的速度大B.小明的速度大C.两人速度一样大D.无法确定,C,A,平均速度,2 课堂检测,8.由匀速度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可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D.以上说法都不对9.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先以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0 m路程,接着又以20 m/s的 速度匀速行驶300 m路程,则汽车在全程中运动的平均速度为()A.13 m/s B.15 m/s C.16 m/s D.18 m/s,C,C,2 课堂检测,10.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3,运动的路程之比为34,则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A.89 B.98 C.29 D.92,B,11、某同学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看到公路两旁的树木迅速向后退,该同学选择的参照物是()A.树木 B.地面 C.天空中的云 D.该同学乘坐的汽车12、甲、乙两物体分别以3 m/s和5 m/s的速度在同一水平路面上自南向 北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以乙物体作参照物时,甲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A.3 m/s,向南 B.5 m/s,向北 C.2 m/s,向南 D.2 m/s向北,D,C,13、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1分钟内通过的路程为600 m,第2分钟内通过的路程也是600 m,第3分钟内通过的路程还是600 m,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个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B.这个物体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不能确定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4、小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估测出他在前一半路 程的平均速度为2 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3 m/s,那么他在回家的全路程中的平均速 度为_.,C,2.4 m/s,4 方法小结,1、参照物可以选静止的物体,也可以选运动的物体,它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但要根据需要和方便而定.2、匀速直线运动是一种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速度在数值上等 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路程.公式为v=。3、公式的v 与s、t无关,不能理解成v与s成正比,v与t成反比.匀速直线运动特点是在相 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总相等,但不能根据特点去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应根据定 义去判断.4、求平均速度时必须指明是在某段时间或某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应该用总路程除 以总时间,而不能盲目地求速度的平均值,因为平均速度一般不等于各段时间或路程中速度 的平均值.,5 课时训练,1.船上的人看到岸边的树木向后退,这是用_作参照物;若船匀速行 驶的速度是5 m/s,则0.5 h内船运动的路程是_km.2.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若加油机给空中战斗机进行空中 加油时,若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则战斗机是_的(填“运动”或“静止”),若战斗机以300 m/s的速度向前飞行,则加油机2 min内飞行的路程为_ km.3.如图4-2-2所示是公路上的一个交通标志,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这个标志牌到南 京,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_min.,船,9,36,静止,图4-2-2,18,5 课时训练,4.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v甲=2 m/s,v乙=3 m/s,它们通过相同 路程所用时间之比t甲t乙=_;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之比s甲s乙=_.5.某同学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18 km/h,若他骑自行车到 相距3 km的学校上学,为了不迟 到,他至少要在上课前 _ min出发才行.6.甲物体的速度是72 km/h,乙物体在1 min内通过的路程为1.2 km,丙物体的速度是20 m/s,则()A.甲同学运动得快B.乙同学运动得快C.丙同学运动得快D.一样快,32,23,10,D,5 课时训练,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越长B.运动时间越短的物体,速度越大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通过的路程越长,所需的时间越长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8.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通过45 m的路程用了30 s时,那么它在第15 s时的速度为()A.0.5 m/s B.0.75 m/s C.1.5 m/s D.无法确定,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