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配送法律法规.ppt
物流法规,物流配送法律法规,物流配送,配送与物流的关系,国内外的对比,物流配送的法律法规,含义,类型,物流配送,意义和作用,特点,流程,物流配送的含义,物流配送是现代流通业的一种经营方式。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实体流动的过程。在物的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它包括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活动。配送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里,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用,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物流与配送关系紧密,在具体活动中往往交结在一起,为此人们习常把物流配送连在一起表述。,点击添加标题,点击添加标题,点击添加标题,物流配送的一般流程,1.备货备货是配送的准备工作或基础工作,备货工作包括筹集资源、订货或购货、集货、进货及有关额质量检查、结算、交接等。配送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集中用户的需求进行一定规模的备货。2.储存物流配送中的储存有储备及暂存两种形态。3.分拣及配货它是完善、支持送货的准备性工作,也是决定整个配送系统水平的关键要素4.配装配装是配送系统中有现代特点的功能要素,也是现代配送不同于以往送货的重要区别,点击添加标题,点击添加标题,点击添加标题,5.运输配送运输属于运输中的末端运输、支线运输,如何组合成最佳路线,如何使装配和路线有效搭配等使配送运输的特点,也是难度较大的工作6.送达服务配好的货物运输到用户的手中还不算配送工作的完结,这是因为送货和用户接货往往还会出现不协调,使配送前功尽弃。因此,要圆满地地实现货物的移交,有效、方便地处理相关手续并完成结算。送达服务还应考虑卸货地点、卸货方式等。送达服务也是配送独具的特殊性7.加工配送加工是流通加工的一种,但配送加工有它不同于一般流通加工的特点,即配送加工只取决于用户要求,其加工的目的较为单一。在配送活动中,配送加工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通过配送加工可以大大提高用户的满意程度,和送货概念的区别,和一般概念的供应或供给的区别,物流配送的特点,和运送、发放、投送概念的区别,和输送、运输概念的区别,点击添加标题,1和送货概念的区别在于,不是一般概念的送货,也不是生产企业推销产品时直接从事的销售性送货,而是从物流据点至用户的一种特殊送货形式。从送货功能看,其特殊性表现为:A从事送货的是专职流通企业,而不是生产企业;B配送是“中转”型送货,而一般送货尤其从工厂至用户的送货往往是直达型;C一般送货是生产什么,有什么送什么,配送则是需要什么送什么。2和输送、运输概念的区别在于,配送不是单纯的运输或输送,而是运输与其它活动共同构成的有机体。配送中所包含的那一部分运输活动在整个输送过程中是处于“二次输送”;“支线输送”、“末端输送”的位置,其起止点是物流据点至用户,这也是不同于一般输送的特点。,点击添加标题,3和一般概念的供应或供给的区别在于,不是广义概念的组织物资订货、签约、结算、进货及对物资处理分配的供应,而是以供给者进货到户式的腔镜像做应。从服务方式来讲,是一种“门到门”的服务,可以将货物从物流据点一直送到用户的仓库、营业所、车间乃至生产线的起点。4和运送、发放、投送概念的区别在于,这是在全面配货基础上,充分按照要求,包括种类、种类措施、数量、时间等方面的要求所进行的运送。因此,除了各种“运”、“送”活动外,还要从事大量分货、配货、配装等工作,是“配”和“送”的有机结合形式。,按配送商品的种类及数量划分:少品种、大批量的配送;多品种、少批量批次配送,按配送地点划分:配送中心配送、仓库配送、商业配送,物流配送的类型,按配送时间及数量划分:定时配送、定量配送、定时定量配送、定时定量定点配送、即时配送,点击添加标题,物流配送的意义和作用,物流配送的意义和作用,(一)完善了输送及整个物流系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大吨位、高效率运输力量的出现,使干线运输无论在铁路、海运抑或公路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长距离、大批量的运输实现了低成本化。但是,在所有的干线运输之后,往往都要辅以支线或小搬运,这种支线转运或小搬运,这种支线运输及小搬运成了物流过程的一个薄弱环节。这个环节有和干线运输不同的许多特点,如要求灵活性、适应性、服务性,致使运力往往利用不合理、成本过高等问题难以解决。采用配送方式,从范围来讲将支线运输及小搬运统一起来,加上上述的各种优点使输送过程得以优化和完善。(二)提高了末端物流的效益采用配送方式,通过增大经济批量来达到经济地进货,又通过将各种商品用户集中一起进行一次发货,代替分别向不同用户小批量发货来达到经济地发货使末端物流经济效益提高。,目录,点击添加标题,点击添加标题,点击添加标题,(三)通过集中库存使企业实低库存或零库存实现了高水平的配送之后,尤其是采取准时配送方式之后,生产企业可以完全依靠配送中心的准时配送而不需保持自己的库存。或者,生产企业只需保持少量保险储备而不必留有经常储备,这就可以实现生产企业多年追求的“零库存”,将企业从库存的包袱中解脱出来,同时解放出大量储备资金,从而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实行集中库存,集中库存的总量远低于不实行集中库存时各企业分散库存之总量。同时增加了调节能力,也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此外,采用集中库存是可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使单位存货成本下降。(四)“简化事务,方间用户”采用配送方式,用户只需向一处订购,或和一个进货单位联系就可订购到以往需去许多地方才能订到的货物,只需组织对一个配送单位的接货便可代替现有的高频率接货,因而大大减轻了用户工作量和负担,也节省了事务开支。(五)提高供应保证程度 用生产企业自己保持库存,维持生产,供应保证程度很难提高(受到库存费用的制约),采取配送方式,配送中心可以比任何单位企业的储备量更大,因而对每个企业而言,中断供应、影响生产的风险便相对缩小,使用户免去短缺之忧。,点击添加标题,配送与物流的关系,点击添加标题,物流配送的法律法规,由于配送活动是集装卸、包装、分拣、保管、加工、配货、运输等一系列活动于一身的活动,因此物流配送合同所涉及的法律法规比较综合,它具有仓储合同、运输合同、买卖合同和委托合同的某些特征,是合同法中的一种无名合同。签订物流配送合同主要依据合同法。,点击添加标题,物流配送合同的种类在物流实践活动中,一般将物流配送合同分作两种,即配送服务合同与销售配送合同1.配送服务合同 它是指配送人接受客户的货物,予以仓储,并按客户的要求对货物进行拣选、加工、包装等作业后,在约定的时间送达约定的地点,由客户支付配送费的合同2.销售配送合同它是指配送人在将物品所有权转移给用户的同时为用户提供配送服务,由用户支付配送费(包括所售商品价款和配送服务费)的合同。实践中,销售配送合同又分做第一方销售配送合同和第三方销售配送合同两种,物流配送合同,目录,点击添加标题,点击添加标题,点击添加标题,物流配送合同的主要内容,一.配送服务合同的主要内容配送人与用户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服务目标条款服务区域条款配送服务项目条款交货条款检验条款配送费及支付条款合同期限条款合同变更与终止条款不可抗力和免责条款违约责任条款争议解决条款,点击添加标题,二.销售配送合同的主要内容:销售配送合同基本相同,而关于转移标的物所有权部分的条款与买卖合同相似。具体来说,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当事人的名称和地址商品名称和品质条款加工条款,双方关于配送人对商品进行挑拣、组配和包装等的约定送货条款,约定配送人送货的数量、批次、送货的时间、地点等检验条款价格和报酬条款,约定配送人向用户出售商品的价格和配送服务报酬的计算结算条款合同变更与终止条款违约责任条款争议解决条款,点击添加标题,物流配送合同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配送人的主要权利要求客户支付配送费的权利。配送人有权要求客户支付配送费,这是配送人在合同中最主要的权利,也是订立配送合同的目的所在要求客户提供配送货物的权利。在配送服务合同中,客户要求配送人配送的货物都是由客户提供时,配送人有权要求客户按照约定提供原始货物,如果客户没有按约定提供,以至于配送人没有按期送货的,配送人无需承担责任要求客户按时收货的权利。配送人按约定将配送物送达地点时,客户应及时接收货物并办理货物交接手续。客户迟延接收货物造成配送人受损时,应承担赔偿责任要求客户协助的权利。配送人在按合同提供服务时,客户有义务为其提供必要的方便,点击添加标题,物流配送的法律法规,配送人的主要义务配送人应按合同的要求提供服务。配送是把货物按合同要求的形态送达指定地点。因此,配送人应保证物品的色彩、大小、形状、重量以及包装等都应符合合同的约定,否则,给客户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责任配送人应选择合适的配送方式。配送人应采用合适的运输工具、搬运工具、作业工具,并根据合同的约定提出合适的配送方案,减少客户的成本,并保证配送活动过程的安全和及时配送人应提供配送单证。配送人在送货时应向收货人提供配送单证如实告知义务。配送人在履行配送活动过程中,应将物品的情况定期向客户汇报,并对可能影响客户利益的情况及时告知客户,以便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或减少损失的发生,否则配送人应承担相应的责任,点击添加标题,客户的主要权利和义务,(1)客户的主要权利接受配送服务和接收货物的权利检验配送货物和配送服务质量的权利相应的知情权(2)客户的主要义务支付费用的义务像配送人提供配送货物的义务及时收货的义务如实告知义务,点击添加标题,【案例】甲某在乙商场的网站上定购了一辆自行车,并通过网上银行支付了自行车款和配送费,根据约定,该商场将于3天内将自行车送至甲的家中。该商场于第三天将自行车送往甲某家的途中,自行车被偷。思考:此时自行车的所有权归谁?甲某是否要承担自行车丢失的风险?,点击添加标题,一、我国物流法律规范的现状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目前在我国制定并实施一部完整的物流法时机还不成熟。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经济相对不发达,物流业的发展刚刚起步。无论在实践中,还是在学术界还没有形成关于物流法律规范的统一的认识也没有形成相对成熟的制定相关法律规范的基础,对于物流本身及其法律规范还处于学习、研究的阶段上,国内外物流法规对比,目录,点击添加标题,点击添加标题,点击添加标题,1.我国物流业缺乏系统、和谐的物流法律法规 我国现行调整物流的法律规范都散见于法律、法规、规章和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及各种技术规范中,涉及物流活动的不同环节。而这些法律法规又是不同时期、不同部门针对不同问题制定和颁布的,因此,造成我国物流法律体系程序出现无序无章的局面,迫切呼吁专门,系统的物流法律制定的出现。,二、我国物流法律规范中存在的问题,2.物流市场缺乏协调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机构 由于物流法规体系的杂乱无章。导致物流市场管制过中有冲突的不断出现。在中国行政执法领域,经常会出现独立操作,部门分割、地方封锁等有碍社会和谐的现行。没有统一协调的物流业专门工作机构,再完善的物流法制建设都等于纸上谈兵。,点击添加标题,3.诸多领域物流法律规范层次较低,效力不高我国直接具有操作性的物流法律法规多数由各部委和省级政府制定,在形式上表现为“办法”、条例、规定。这些行政法规和规章层次较低,法律效力不高,缺乏普遍适用性,在守法、执法、司法过程中只能作为参照性依据,因此缺乏可操作性,难以严格规范物流主体的物流行为。4.我国物流立法缺乏与时俱进我国现行的大部分物流法律制定还是计划经济的产物,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全球经济环境下的物流发展。滞后的物流法律体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点击添加标题,点击添加标题,针对物流的核心环节运输,日本政府制定不同的运输方式的专门法律,在这些专门运输法律的指导下,保证了物流从供应链到供应链物流活动的畅通,这些法律主要有货物汽车运输事业法、货物运输经营事业法以及港口运输事业法等。为了克服经济行为的外部负效应,实现可持续发展,日本提倡“绿色物流”。通过立法的途径,在保证物流经济效益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物流活动的外部负效应,“绿色物流”方面的立法主要有中心企业流通业务效率化促进法、环境污染控制基本法等,点击添加标题,物流法制建设的完善势在必行,我国必须加快脚步研制出适应客观经济环境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增强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建议:1.明确政府在物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政府应当对物流业的发展前景有着足够的重视,不断增加对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我国物流技术水平,合理规划物流宏观市场。在国家大政方针方面,应当重点针对物流业明确可行性、科学性的发展目标,制定物流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物流业发展方向,为物流业的稳定发展指明道路。日本物流产业的繁荣景象正是政府在现代物流业发展中扮演好基础设施建设者、产业政策引导者以及市场秩序维护者三大角色。我国政府理应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松紧适当的宏观环境,完善我国物流法律规范的建议,点击添加标题,2.整理现有物流法律法规,提高物流法律制度的法律效力物流活动环节众多,没有一部法律可以把它们囊括其中。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借鉴日本的物流立法。我们应该根据物流法所调整的法律关系的不同,构建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相互协调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因此,我国物流法律体系的框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物流主体法律制度,明确物流企业的性质和主体资格,物流企业进入和退出的相关规定物流行为法律制度:明确物流行为主体在物流活动中权利义务关系。通过制定具体的物流活动环节的行为规范,减少物流活动中的各种纠纷,提高物流的各种效力,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宏观调控法律制度:调整国家行政机关与物流活动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包括政府对物流市场的宏观调控以及政府对物流经营主体的监督,同时在行政层面还要制定与物流相关的技术性法律制定,点击添加标题,3.组建集中统一的物流执法部门日本目前也没有专职物流管理部门,但是通常省、运输省管理主要的物流环节。特别是运输省,不仅负责主要运输方式各项工作的管理,还包括现代物流政策制定等方面的管理。根据我国的实际,物流活动频繁,市场规模巨大,我国应在设立专门物流管理部门之前,可以委任某个部门或某些部门负责主要物流环节的管理工作。4.构建与时俱进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面对我国相对滞后的物流立法,必须尽快更新完善,尽快制定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法律制定,剔除与市场经济相违背的法律条文。物流作为第三产业的主要支柱,国家已经将物流产业纳入战略发展目标中,而构建完善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是实现物流业发展目标的根本基础。因此,我们必须深刻检讨我国物流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立足实践,吸取他国成功经验,多管齐下,力争早日建立国际化的现代物流法律法规体系,点击添加标题,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