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6知识的学习.ppt
项目6 知识的学习,2,第一节 知识学习概述第二节 知识的获得第三节 知识的保持,项目10 知识的学习,3,第一节 知识学习概述,一、知识的类型1.知识的含义狭义知识:传统上,储存在语言文字符号或言语活动中的数据或信息,如各门学科的概念、公式、定理等。广义知识:现代认知心理学观点,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一切信息及其组织。(皮亚杰:知识是主体与环境或思维与客体相互作用而导致的知觉建构,知识不是客体的副本,也不是主体决定的先念意识),4,第一节 知识学习概述,一、知识的类型(二)知识的分类1.依据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可以分为: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2.依据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原理等的描述;程序性知识则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如怎样完成某项活动的知识。,5,二、知识学习的类型(一)依据知识本身存在的形式和复杂程度(奥苏贝尔),可以分为:1、符号学习: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2、概念学习: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3、命题学习: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第一节 知识学习概述,6,(二)依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可以分为(又称为“同化学习论”):1、下位学习(也称类属学习):认知观念中原有的知识观念的概括水平高于新学习的知识,这种类属关系的学习即下位学习。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1)派生类属学习(2)相关类属学习,第一节 知识学习概述,7,2、上位学习(也称总括学习):是指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几个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容性程度更高的例命题。即原有的观念是从属观念,而新学习的观念是总括性观念。上位学习遵循的是从具体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过程。这种学习方式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中比较常见。,第一节 知识学习概述,8,3、并列结合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三、知识学习的过程注意:主要掌握知识学习的三个阶段:知识获得、知识保持、知识的提取。三、知识学习的过程获得、保持、提取知识的同化、保持和应用,第一节 知识学习概述,9,四、知识学习的过程,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提前三个过程。,10,四、知识学习的作用,1.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2.是学生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3.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11,第二节 知识的获得,一、知识直观(一)知识直观的类型1、实物直观:直接感知实际事物。优点:真实、确定。不足: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难以突出本质要素。,12,2、模象直观:直接感知事物的模象。优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直观范围大;可以有效突出事物的本质属性。不足:模象和原有事物有一定距离。3、言语直观:借助于言语的描述对事物进行间接的感知和理解。优点:不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不足:不如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鲜明、完整、稳定。,第二节 知识的获得,13,(二)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注意:此内容可以出简答题1、(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2)词与形象的配合。2、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1)强度律(2)差异律(3)活动律(4)组合律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第二节 知识的获得,14,二、知识的概括(一)知识概括的类型1、感性概括:是在直观基础上的一种低级水平的概括形式。2、理性概括:是在思维基础上的一种高级水平的概括形式。,第二节 知识的获得,15,(二)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正例:又称肯定例证(利于概括的信息)反例:又称否定例证(利于辨别的信息)2、正确运用变式:变式:变换事物非本质属性的呈现方式,以突出不变的本质属性。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注意:此内容可以出简答题,第二节 知识的获得,16,第三节 知识的保持,一、记忆系统及其特点(一)瞬时记忆(二)短时记忆 59个组块(三)长时记忆,17,二、知识的遗忘及其原因(一)遗忘及其进程德国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研究绘制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呈“先快后慢”的发展趋势。意义:说明了及时复习的重要性。(二)遗忘的理论解释1、痕迹消退说。2、干扰说。3、动机性遗忘说。4、同化说。,第三节 知识的保持,18,三、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一)深度加工材料(二)有效运用记忆术(三)进行组块化编码(四)适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五)合理进行复习1、及时复习2、分散复习3、反复阅读与尝试背诵相结合。,第三节 知识的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