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选修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ppt
第一节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情景诱思 2006年2月17日,高达1 500英尺的山体从上到下豁开一道巨大缺口,一片方圆57公里的泥沼“从天而降”,菲律宾南莱特省圣贝尔镇吉思萨贡村被泥石流掩埋,造成94人死亡,19人受伤,982人失踪。,思考:1.泥石流是怎样产生的?有哪些危害?2我国哪个季节多发泥石流灾害?,课标导航 1.运用材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运用地图,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2理解自然灾害损失与地理环境的关系。3了解自然灾害损失的时间差异及原因。4了解自然灾害损失的空间差异及原因。,一、自然灾害损失的时间差异思考1对同一强度的自然灾害而言,地区经济越发达,造成的绝对损失和相对损失就越大吗?【提示】自然灾害的绝对损失与相对损失是不一样的。地区经济越发达,虽然灾害的绝对损失严重,但由于经济总量高,抗灾减灾的基础雄厚,所以灾害对该地区造成的相对损失较低。,思考2如何认识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提示】一方面,自然灾害的发生会给人类活动带来损失和危害,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也会诱发自然灾害的发生。现在由于人类活动而引发或诱发自然灾害的事件越来越多。有资料表明,全世界的滑坡灾害中,70%以上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与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以及围湖造田等人为原因有密切关系。,二、自然灾害损失的空间差异,思考3自然灾害损失的空间差异主要是由自然环境因素造成的吗?【提示】自然灾害的种类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是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共同造成的;而自然灾害损失的空间差异则主要是由社会环境因素造成的。例如,当某自然灾害发生时,各地区的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会直接影响受灾人数的多少,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又决定了各地抗灾减灾能力的强弱,进而影响着经济损失的大小。,思考4为什么非洲、东南亚、南亚、南美洲多发流行病灾害?【提示】从自然条件上看,这些地区多处于纬度低、气温较高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病毒活跃,传播扩散快。从人文条件看,这些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低,医疗、防疫、公共卫生条件差,防御疾病的能力弱。,第65页表19711995年世界各洲自然灾害影响人数的分布情况该阅读材料以表格形式展现了20世纪后期各大洲自然灾害影响人数的分布情况。(1)亚洲和非洲受自然灾害影响的人数最多,占全球的90%以上。一方面是由于亚洲和非洲面积大,各种自然灾害的频率和成灾强度高;另一方面是由于亚洲和非洲人口数量大,而且经济发展水平低,抗灾减灾能力弱。,(2)欧洲与其他大洲相比,受自然灾害影响的人数较少。这主要是由于欧洲经济发展水平高,抗灾减灾能力强。(3)大洋洲受自然灾害影响的人数最少,主要原因是大洋洲的人口总数少,而且经济发展水平也比亚洲和非洲高。,图31世界近百年来造成重大损失的自然灾害类型空间分布该图展示了热带气旋、洪水、干旱、地震、滑坡、流行病六种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情况。阅读时,要注意根据图例找出各种自然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并分析其发生的地理环境特点,总结出其分布的空间规律。现总结如下:,1如何理解自然灾害损失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人口和城镇密度,社会财富密度高,因此,自然灾害损失程度和各项绝对指标高,灾害绝对损失严重,但由于这些地区人口多,经济总量高,抗灾减灾的基础雄厚,所以灾害的相对损失较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人口和城镇稀少,即使发生了强度较大的自然灾害,灾害的绝对损失也较低;但由于这些地区,人口较少,经济总量小,抗灾减灾的能力弱,经济发展基础薄弱,所以灾害的相对损失较大。,2如何理解自然灾害损失的上升趋势?一方面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密度和经济总量越来越大,因此即使同一强度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也是呈不断上升趋势的;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加剧,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成灾强度也日趋严重。,3运用框图记忆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4运用框图记忆影响灾害损失的人文地理背景人文地理背景主要包括人口密度、经济密集度、防灾减灾能力,是影响灾害损失的重要因素,其影响如下图所示:,5运用歌诀记忆自然灾害类型的空间分布中低纬度热气旋,季风气候洪又旱,板块交界地震繁,山区起伏滑坡现。,(2009年济宁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06年入夏以来地处我国内陆的重庆、四川出现了持续的晴热、高温、少雨天气,造成1 800多万人饮水困难,农作物干枯绝收,工业停产,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多亿元。(1)重庆和四川本是雨水充沛的地区,一旦有一个月不下雨便会出现严重的旱灾,而沙漠地区即使一年内不下雨也不会发生旱灾。这是为什么?,(2)许多自然灾害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常常诱发出一系列次生灾害,出现“灾害链”现象。你认为重庆和四川持续的晴热、高温天气能够直接诱发哪些灾害?(至少两种)(3)请说出防御干旱的有效措施。(至少两条)【解析】自然事件必须对人类社会形成危害才被称为自然灾害;第(2)题的答题关键是把握“直接”二字。,【答案】(1)自然灾害是对人类危害而言的,否则只是自然现象;同理,同样等级的灾害,在人口稠密或经济发达地区造成的损失,比人口稀疏或经济落后的地区要大得多。(2)森林火灾、农作物病虫害、土地龟裂、盐渍化等。(答出两种即可)(3)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在干旱多发地区,选择耐旱的作物;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答出两条即可),(2009年青岛开发区模拟)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地震多发区分布图,材料二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造成9万余人死亡,失踪十几万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 000多亿人民币。材料三1976年唐山发生里氏7.8级地震,造成了24.2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54亿元(人民币)。1999年台湾南投发生里氏7.6级地震,造成2 329人死亡,财产损失92亿美元。,(1)根据材料一,说明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地震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3)山东省是地震多发区,你将如何应对地震灾害?【解析】从图中看,地震多发生在山区,而山区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地震造成的危害程度不仅与地震的强度有关,还与人口、经济密度有关。,【答案】(1)地震分布广;分布不均,西多东少;呈带状分布,地震带多与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一致。(2)人口密集,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灾情重;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下降,而经济损失上升。(3)平日要注意防震知识的学习和防震技能训练;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在短时间内作出避险抉择;然后适当进行自救并保持体力等待救援。,练考题、验能力、轻巧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