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水化学与水污染.ppt

    • 资源ID:5779673       资源大小:1.50MB        全文页数:8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水化学与水污染.ppt

    第三章 水化学和水污染,目 录,3-1 溶液的通性,3-2 水的解离反应和溶液的酸碱性,3-3 弱电解质的解离反应,3-4 沉淀反应,第一节溶液的通性,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1)质量摩尔浓度:mB=溶质的物质量/溶剂的质量(molkg-1),(2)物质的量浓度:CB=nB/V=溶质的物质量/溶液体积(moldm-3),(3)质量分数:w=m溶质/m溶液,(4)摩尔分数:XB=nB/n总,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摩尔分数之和等于1,(5)体积分数:B=VB/V总,1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p(1)溶剂的蒸气压:,H2O(l),H2O(g),液-气平衡时蒸气的压力:,p(H2O)称为水的(饱和)蒸气压,其值受温度影响。,=p(H2O)/p,K,y,3.1 非电解质溶液的通性,(2)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溶剂的蒸气压为po,溶液的蒸气压为p。,实验表明p po 其差值 p=po-p 为溶液的蒸气压下降。,适用范围: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p=po x B,其规律反映于拉乌尔定律:,2 溶液的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1)液体的沸点:,液-气平衡时的温度,如:,H2O(l),H2O(g),100时,p(H2O,l)=P(外)=101325Pa,(2)液体的凝固点(冰点):,固-液平衡时的温度,如:,H2O(S),H2O(l),0时,p(H2O,l)=610.6Pa=p(H2O,s),(3)溶液的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Kbp、Kfp 分别称为沸点上升常数、凝固点下降常数,是仅与溶剂有关的常数。,Tbp=KbpmB,Tfp=KfpmB,溶液的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可以由水、水溶液、冰的蒸气压曲线予以说明:,溶液的蒸汽压总是低于溶剂,为使溶液的蒸汽压与外压相等,必须提高温度,所提高的温度就是沸点上升,为使溶液的蒸气压与固相的相同必须降低温度,所降低的温度就是凝固点下降,3 溶液的渗透压,半透膜:仅允许溶剂分子而不允许溶 质分子通过的薄膜。,渗透压:被半透膜隔开的溶液,溶剂会通过膜而进入较浓的溶液一侧。浓溶液变稀,液面上升,直至渗透平衡。,浓溶液一侧由于液面升高而增加的压力即为渗透压。,范特霍夫公式:,或,=cBRT,V=nBRT,反渗透:在浓溶液一侧增加较大的压力可使溶剂进入稀溶液(或溶剂)。依此可实现溶液的浓缩和海水的淡化。,P,渗 透,反渗透,4 依数定律(稀溶液定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汽压下降、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渗透压是与一定量溶剂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即与溶质的粒子数成正比。,按此定律可以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计算稀溶液的Tbp、Tfp;可以近似判断一般溶液的p、Tbp、Tfp、的相对高低。,解:溶液的凝固点决定于:溶剂(Kfp)和粒子(分子或离子)浓度。糖为非电解质,不解离;醋酸为弱电解质,部分解离;氯化钠为强电解质,100%解离。各溶液中实际粒子浓度bNaCl bHAC b糖,bB越大,Tfp越低。因此,凝固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1)(2)(3),例题1:下列溶液凝固点的高低顺序:0.1mol.kg-1糖的水溶液;0.1mol.kg-1醋酸的水溶液;0.1mol.kg-1氯化钠的水溶液;,5、应用1.通过溶液的P、Tbp、Tfp、:测定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2.应用凝固点下降原理:汽车水箱防冻剂;北方冬季消雪剂(除雪剂)3.金属加工过程:热处理、盐浴(防止金属氧化脱碳);4.利用渗透压原理在医学上的应用:静脉注射、等渗溶液;5.利用反渗透原理:溶液的浓缩、海水淡化、水处理。,小结:,本节主要介绍了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的稀溶液的通性(依数性定理)。熟悉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重点掌握溶液的蒸气压下降;着重理解渗透压中半透膜的作用;了解溶液的通性在实际中的应用。,练习:P157 4作业:P157 6,第二节水的解离反应和溶液的酸碱性,3-2-1 酸碱理论,酸碱电离理论,阿仑尼乌斯酸碱理论认为:,阿仑尼乌斯,酸碱反应的实质是 H+OH-=H2O,(2)优缺点:Arrhenius电离理论简单,是第一个电解质溶液理论,对溶液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缺点是把酸碱的概念局限于水溶液系统内,难于解释非水系统进行的反应。例如,NH3与 HCl在气相或者在苯中反应也生成NH4Cl,电离理论就不能解释。,(1923年,丹麦J.N.Brnsted 和英国Lowry提出),布朗斯特,酸碱的质子理论,(1)要点 反应中任何能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即质子给予体叫做酸.反应中任何能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即质子接受体叫做碱.酸碱反应是质子由质子给予体向质子接受体的转移过程.,(2)质子理论的特点 该定义不涉及发生质子转移的环境,故而在气相和任何溶剂中均通用.质子理论中无盐的概念,电离理论中的盐,在质子理论中都是离子酸或离子碱,如NH4Cl中的NH4+是离子酸,Cl是离子碱.得失质子的物质组成共轭酸碱对 HB=H+B-酸质子+共轭碱,酸 H+碱,例:HAc的共轭碱是Ac-,Ac-的共轭酸是HAc,HAc和Ac-为一对共轭酸碱。,酸碱可以是分子、阴离子、阳离子,如Ac-是离子碱,是离子酸;,(2)酸碱反应的实质:两个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传递。,H+,1923年,Lewis提出(1)理论要点:凡可以接受电子对的分子、原子团、离子为酸(electron pair acceptor);凡可以给出电子对的物质为碱(electron pair donor)。,酸碱电子理论,3-2-2 水的解离反应和溶液的酸碱性,水的解离反应,溶液的酸碱性和pH,例,pH值越大,溶液酸性越弱,碱性越强。,pH=-lgc(H+)/c=-lg1.3410-3=2.87,pH=14-pOH=14-lgc(OH-)/c=14-lg(1.3210-3)=11.12,酸碱指示剂,石蕊 红 5.0 紫 8.0 蓝,pH试纸在不同的pH溶液中显不同的颜色,第三节弱电解质的解离反应,3-3-1 解离平衡和解离常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解离,存在解离平衡。,解离平衡,解离常数,3-3-2 解离度和稀释定律,解离度,解离度可表示弱电解质解离程度的大小在温度、浓度相同条件下,越小,电解质越弱。,稀释定律,3-3-3 弱酸或弱碱溶液中离子浓度计算,3-3-3 弱酸或弱碱溶液中离子浓度计算,c(OH-)c,例,计算0.100molL-1氨水溶液中的c(OH-)、pH和氨水的解离度。,平衡浓度/(molL-1)0.100-x x x,例,计算0.100molL-1氨水溶液中的c(OH-)、pH和氨水的解离度。,pH=-lg(7.510-12)=11.12,3-3-4 多元弱酸的分步解离,例,已知常温、常压下H2S的溶解度为0.10molL-1,计算H2S饱和溶液中c(H+)、c(S2-)和H2S的解离度。,0.10-x0.10,x=9.5410-5,c(H+)=9.5410-5 molL-1,常温下,H2S饱和溶液中,c(H2S)=0.10molL-1,调节H2S溶液的酸度,可控制c(S2-)。,3-3-5 解离平衡的移动同离子效应,例,在0.100molL-1NH3H2O溶液中,加入固体NH4Cl,使其浓度为0.100molL-1,计算溶液中c(H+)、NH3H2O的解离度。,平衡浓度/(molL-1)0.100-x 0.100+x x,c(OH-)=1.810-5 molL-1,利用同离子效应:可调节溶液的酸碱性;控制弱酸溶液中酸根离子浓度,达到离子分离、提纯的目的。,3-3-6 缓冲溶液,NaAc:抵消H+物质;HAc:抵消OH-物质。,例,试计算含0.100molL-1HAc、0.100 molL-1NaAc溶液的c(H+)、pH值。,定量计算:,弱酸-弱酸盐,弱碱-弱碱盐,练习:P157 8作业:P157 11 P158 17,3-3-7配离子的解离平衡,实验,CuSO4溶液(浅蓝色),适量氨水,Cu2(OH)2SO4(蓝色),2Cu2+SO42-+2NH3H2O Cu2(OH)2SO4+2NH4+,Cu2(OH)2SO4+8NH3H2O 2Cu(NH3)42+8H2O+2OH-+SO42-,配合物的定义,实验,CuSO4溶液(浅蓝色),适量氨水,Cu2(OH)2SO4(蓝色),1.形成体中心离子或中心原子,如 Fe3+、Cu2+、Co2+、Ni2+、Ag+,配合物的组成,为具有能接受配位键的原子或离子,2.配体及配位原子,如 Cu(NH3)42+Fe(CO)5配体 NH3 CO,常见的配体 阴离子:X-、OH-、CN-中性分子:NH3、H2O,即能提供配位键的分子或离子,常见的配位原子:N、O、S、C、卤素原子,如 Cu(NH3)42+Fe(CO)5配体 NH3 CO配位原子 N C,3.配位数与一个形成体成键的配位 原子总数,配合物的组成,Cu(NH3)4,SO4,Fe(CO)5,配位平衡及其平衡常数,配离子解离平衡的移动,加入H2SO4,平衡向右移动,更多的Cu(NH3)42+发生解离。,另外,在配离子反应中,一种配离子可以转化为另一种更稳定的配离子,即平衡向生成更难解离的配离子方向移动。,第四节沉淀反应,难溶电解质:溶解度 0.01g/100g H2O,微溶电解质:溶解度 0.1g0.01g/100gH2O,易溶电解质:溶解度 0.1g/100g H2O,3-4-1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和溶解度,溶度积常数,一般难溶物,即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各组分离子浓度幂的乘积是一个常数。,溶解度与溶度积的相互换算,例,已知298.15K时Ksp(AgI)=8.5210-17,计算298.15K时s(AgI)。,溶解度与溶度积的相互换算,解:对于Ag2CrO4,KS=4S 3(c)-3,所以其溶解度为:S(Ag2CrO4)=(1.1210-12/4)1/3 c(Ag2CrO4)=6.5410-5mol.kg-1,例如:25时Ag2CrO4的KS=1.1210-12 求它在水中的溶解度。,只有相同类型、基本不水解的难溶强电解质,可直接根据溶度积大小来比较溶解度的大小。,解:多相离子平衡 AgCl(s),Ag+Cl-,fGmBy/kJ.mol-1-109.789 77.107-131.228 rGmy=55.67 kJ.mol-1,lnKy=,=-22.458 Ky=1.7610-10,例题:根据热力学原理计算AgCl的溶度积,(1)溶度积规则,对于AgCl饱和溶液:KSy(AgCl)=ceq(Ag+)/cyceq(Cl-)/cy而,对于非饱和溶液:B(cB/cy)B=c(Ag+)/cyc(Cl-)/cy,因此可以根据KSy(溶度积)和B(离子积)的相对大小确定溶液是否处于饱和状态。,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B(cB/cy)B=KSy 溶液饱和,无沉淀;B(cB/cy)B KSy 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据此三条判断沉淀的析出和溶解,称溶度积规则。,例如:CaCO3(s),Ca2+CO32-,HCl,+,HCO3-,即:B(cB/cy)B KSy,又如:Mg(OH)2(s),Mg 2+2OH-,2NH4Cl,+,2NH3.H2O,即:B(cB/cy)B KSy,Cl-+H+,2Cl-+2NH4+,例题:在0.1mol.kg-1FeCl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含 0.2mol.kg-1氨水和 2.0mol.kg-1NH4Cl的混合溶液是否有Fe(OH)3沉淀生成?,解:按题意,c(Fe3+)=0.05mol.kg-1;c(NH4+)=1.0mol.kg-1;c(NH3.H2O)=0.1mol.kg-1,NH3.H2O,NH4+OH-,平衡浓度/mol.kg-1 0.1-x 1.0+x x,=(1.0+x)x/(0.1-x)=1.710-5,B(cB/cy)B=2.510-19 KSyFe(OH)3=2.6410-39 B(cB/cy)B KSyFe(OH)3 答:有Fe(OH)3沉淀生成。,近似处理,有:1.0 x/0.1=1.710-5 x=1.710-6B(cB/cy)B=5.010-2(1.710-6)3=2.510-19,(2)同离子效应,同离子效应:在难溶强电解质饱和溶液中加入具有同名离子的易溶电解质时,难溶电解质溶解度下降。,CaCO3(s),Ca2+CO32-,Na2CO3,2Na+CO32-,此即:B(cB/c)B KSy同离子效应可以进行定量计算。,解:在水中 KSyMg(OH)2=c(Mg2+).c(OH-)2.(cy)-3 1.210-11=4S 3(cy)-3 SMg(OH)2=1.410-4 mol.kg-1 在氨水中c(OH-)/cy,c(OH-)=0.003mol.kg-1,例题:求25时Mg(OH)2在水中的溶解度 和在0.5mol.kg-1氨水中的溶解度。,=KSy/c2(OH-)cy=KSy/(0.003mol.kg-1/cy)2cy=1.210-11/0.0032cy=4.010-9 mol.kg-1,由于同离子效应,溶解度下降近十万倍。*为什么SMg(OH)2=c(Mg2+)?,SMg(OH)2=c(Mg2+),(3)沉淀的转化,锅炉用水进一步除钙的反应:3CaCO3(S)+2PO43-,Ca3(PO4)2(S)+3CO32-,可见,反应向正方向进行趋势很大。,其平衡常数:Ky=3.35105(?),在含沉淀的溶液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其形成更难溶的另一种沉淀,称沉淀的转化。,Ky=KyS(CaCO3)3/KySCa3(PO4)2,一般来说,溶度积大的难溶电解质易转化为溶度积小的难溶电解质。难溶电解质溶度积相差越大,转化越完全。,(4)分步沉淀和沉淀分离,解:AgI和AgCl沉淀时,各需Ag+:c1(Ag+)/cy=8.5110-17/0.01=8.5110-15 c2(Ag+)/cy=1.7710-10/0.01=1.7710-8,例如:在含有0.01mol.kg-1Cl-和0.01 mol.kg-1I-的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 溶液,谁先沉淀?,由于c1(Ag+)c2(Ag+)可知,AgI(淡黄)先于AgCl(白)沉淀。这种先后沉淀的现象叫分步沉淀。,又问:当AgCl开始沉淀时,溶液中 c(I-)=?解:AgCl开始沉淀时 c(Ag+)/cy=1.7710-8此时c(I-)/cy=8.5110-17/1.7710-8 c(I-)=4.8110-9mol.kg-1,若先沉淀的离子(如I-)在第二种沉淀开始生成时,其浓度小于1.010-5molkg-1则可认为前一种离子已沉淀完全了。,在此例中,AgCl开始沉淀前c(I-)已经小于1.010-5molkg-1,表明Ag+(沉淀剂)将Cl-和I-完全分离了。这就是沉淀分离法的理论根据。,沉淀次序:不同类型,需计算开始沉淀所需沉淀剂的浓度,所需浓度小的先沉淀。,生成弱酸 CaCO3(s)+2H+Ca2+H2CO3,生成水 Fe(OH)3(s)+3H+Fe3+3H2O,生成弱碱 Mg(OH)2(s)+2NH4+Mg2+2NH3H2O,(5)沉淀的溶解,PbI2(s)+2I-PbI42-,作业:P158 19,

    注意事项

    本文(水化学与水污染.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