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配置的艺术性原则.ppt
园林植物配置艺术性原则,一、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性原则,植物配置不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也不是简单的返朴归真,而是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园林植物是园林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材料。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园林工程的质量及园林功能的发挥。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而且要讲究艺术性,力求科学合理的配置,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从而使生态、经济、社会三者效益并举。,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美学原理,重视园林的景观功能。在遵循生态的基础上,根据美学要求,进行融合创造。不仅要讲求园林植物的现时景观,更要重视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及生长的景观效果,从而达到步移景异,时移景异,创造“胜于自然”的优美景观。,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美学原理,一、多样统一性亦称变化与统一。在园林植物配置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似性,这样,显得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运用重复的手法最能体现植物景观的统一感。,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美学原理,二、对比与调和对比与调和是艺术构图的重要手段之一。园林景观更需要有对比。1、形象的对比与调和 在植物造景中,乔木的高大和灌木的矮宽、尖塔形树冠与卵形树冠,有着明显的对比,但它们都是植物,从树冠上看,其本身又是调和的。2、体量的对比与调和 如假槟榔与散尾葵对比,体量上有很大差别,而它们的姿态又都是调和的。3、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红色和绿色为互补色,黄色与紫色为互补色,蓝色和橙色为互补色。此外,还有明暗的对比与调和,虚实的对比与调和,开闭的对比与调和,高低的对比与调和等。,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美学原理,三、韵律与节奏一种树等距离排列称为“简单韵律”;两种树木,尤其是一种乔木与一种灌木相间排列或带状花坛中不同花色分段交替重复等,产生活泼的“交替韵律”;园中景物中连续重复的部分,作规则性的逐级增减变化还会形成“渐变韵律”,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美学原理,四、均衡与稳定这是植物配植时的一种布局方法。在平面上表示位置关系适当就是均衡,在立面上表示轻重关系适宜就是稳定。一般地,色彩浓重、体量庞大、数量繁多、质地粗厚、枝叶茂密的植物种类给人重感;相反,色彩素淡、体量小巧,数量简少、质地细柔、枝叶疏朗的植物种类则给人轻盈的感觉。根据周围环境,在配植时有规则式均衡(对称式)和自然式均衡(不对称式)。,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美学原理,五、主体与从属也就是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在植物造景中,必须有主体或主体部分,而把其余置于一般或从属地位。一般地,乔木是主体,灌木、草本是从属的。在园林中,突出主景的方法主要有轴心或重心位置法和对比法。,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美学原理,六、比例与尺度所谓比例就是指园林中各景物之间的比例关系,而尺度是指景物与人之间的比例关系。这两种关系不一定能用数字来表示,而是属于人们感觉上、经验上的审美概念。一般地,对于大型景物来说,最佳视距应为景物高度的3.3倍,小型景物约为1.7倍,对景物宽度来说,最佳视距应为景物宽度的1.2倍。,园林植物配置还需注意,1重视植物多样性。自然界植物千奇百态,丰富多彩,本身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2布局合理,疏朗有致,单群结合。自然界植物并不都是群生的,也有孤生的。园林植物配置就有孤植、列植、片植、群植、混植多种方式。这样不仅欣赏孤植树的风姿,也可欣赏到群植树的华美。3注意不同园林植物形态和色彩的合理搭配。园林植物的配置应根据地形地貌配植不同形态色彩的植物,而且相互之间不能造成视角上的抵触,也不能与其他园林建筑及园林小品在视角上相抵触。4注意园林植物自身的文化性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另外园林植物配置还可以根据需要结合经济性、文化性、知识性等内容,扩大园林植物功能的内涵和外延,充分发挥其综合功能,服务于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