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ppt
中国传统文化,电子版,主讲:曾长秋,中南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院,第三章 道家思想的嬗变和 墨家、法家思想的兴衰 第一节 道家思想的形成和嬗变 第二节 道家的人生哲学和儒道互补的原因 第三节 由显而绝的墨家及其人生哲学 第四节 由显而隐的法家及其人生哲学,第一节 道家思想的形成和嬗变,一、无为而无不为的老子 老子(李聃)是古代唯物论的开山祖,把“道”看成客观存在和不断运动的物质实体,用“有”和“无”这对范畴说明宇宙本原。老子即道德经认为世界的生成模式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什么是“道”呢?“道可道,非常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为万物之宗,他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人伦效法自然。辩证法思想丰富,如“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老子代表小私有者,政治主张是小国、寡民、轻税、无为而治,“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互往来”;他提倡少私寡欲,认为物质和精神文明都腐蚀人心、败坏风气。总结处世“三宝”:一是慈,二是俭,三是“不敢为天下先”。其思想在养生方面积极,但政治上消极,反映了对春秋战乱的抗议,对原始公社的召唤。,二、作逍遥游的庄子,庄子(庄周)把仁义看作万恶之源,违反人的自然本性,主张恬淡虚静,不为名利所惑。他看破红尘,想遁于外世,作逍遥游。他治学严谨,主张“吾生有涯而学无涯”。相对主义是庄子的方法论,因而产生了比老子更加彻底的虚无主义。庄子(即南华经)中的寓言故事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但其社会观和人生观则是消极的。,三、道家思想的流变,黄(帝)老(子)之学是道家的延伸,曾昌盛于汉初,代表作是淮南子。魏晋南北朝儒学衰微,玄风蔚然,士人谈的是老庄,言的是虚无,这种文化思潮被称为玄学。隋唐奉老子、庄子、易经(合称三玄)为经典,道家思想已转型为道教理论。,第二节 道家的人生哲学和儒道互补的原因,一、道家的人生哲学模式 道家的理想人格是隐士,追求原始质朴人生。道家不重人道重天道,其总原则是“少私寡欲”,“无为不争”,以“全生葆真”为人生旨趣,以超然物外的态度与世俗相处。它重视生命,以及对贪欲的批判和鄙弃,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二、儒道互补的内在原因,儒道两家的外在特征分属阳刚与阴柔,人生态度则分属进取与退守、入世与出世。前者倾心于庙堂参政,后者钟情于山林隐居。知识分子大多热衷参政,失意时才肯退居山林,即在台上是儒家,在台下是道家。儒家重群体,肯定现实,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事业;道家重个体,抨击君主、鄙弃物欲、诋毁文明。儒家是封建社会的正统,佛、道只起辅助作用,必然向儒学靠拢。儒家吸收佛、道思想,创立了宋明理学,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就受其影响。易经本为儒家所作,却成为道教经典。,第三节 由显而绝的墨家及其人生哲学,一、带功利主义色彩的墨家学说 墨家以墨子(墨翟)为代表,反映小生产者的利益,有强烈的平民意识。他认为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其学说的核心是“兼爱”,他主张“爱无差等”,“兼以易别”,实行无差别的“仁爱”;主张“非攻”,反对战乱和掠夺;强调相互间的义务,主张义利并举,平均平等。墨家的政治伦理观带有明显的利他主义色彩,无论爱人和利人,都首先从自己做起,而且其仁爱精神以人与人、家与家、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为基点,无论是尚贤、尚同,还是节用、节葬,都以求得社会和谐为宗旨,具有强烈的群体观念。墨家重视自然科学,多有发明创造,对光学、力学、几何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在唯物主义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也独树一帜,一度是显学(当时流传的“不归杨,则归墨”是其证明)。,二、墨家的人生哲学模式,墨家的理想人格是义侠,具有视人为己的古道热肠,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用理论形式提出功利主义原则的学派。在儒家那里,仁义与利是对立的,儒家的义与礼相联系、以礼为原则。墨家的义以礼为内涵,义利相通,讲求实惠。秦汉以后,墨家成为绝学的原因:一是反映劳动人民的利益,为统治者反对和儒家攻击;二是过于节俭,一般人难以接受。,第四节 由显而隐的法家及其人生哲学,一、为君主专制服务的法家理论 法家从“人性恶”出发,严格贯彻吏治,是一种专制主义的理论。因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作师,代表当时谋求统一的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法家重视农战,治国之要以农业为本。法、术、势是法家思想的基本内核,商鞅、申不害、慎到分别为重法派、重术派、重势派的代表,强调“法不阿贵”,“刑多而少赏”。韩非集法家思想之大成,不但提出“耕战论”,特别是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和“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其位”。法家形成了一个以维护中央集权国家为目的、以加强君主专制为核心的封建思想体系。,二、法家的人生哲学模式,法家的理想人格是英雄,具有强烈的群体意识,赞成在力量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血缘宗法制度作了否定。在封建专制政治中,儒家和法家分别扮演牧师和刽子手的角色,对封建统治的延续都起了重要作用。秦朝速亡,归罪法家。此后,统治阶级明尊儒术,暗窃法家,儒法并用,王霸共举。,第四章 佛道二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第一节 原始宗教与原始文化 第二节 道教的产生及其特点 第三节 佛教在中国的流变和发展 第四节 儒道释合一及其人生哲学的异同,第一节 原始宗教与原始文化,一、万物有灵与多神崇拜 原始宗教是人类受到自然界沉重压迫、把自然力和自然物神化的结果。主要形式有: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鬼神崇拜等。为了解释自然界的变化及神奇力量,原始人受认识局限,只能通过简单类比,把自然物拟人化,认为“人死为鬼,树木有精;顽石能思,鸟兽会语;无物不神,无鬼不灵”。如古人以社稷代国家,社稷即土神和谷神,是人们祭祀的主要对象。,二、图腾崇拜与巫术神话,图腾崇拜以某个自然物作为本氏族或部落的标志,巫术的思维水平略高于图腾。神话是人类童年的产物,它的产生宣告了人类从蒙昧、野蛮中苏醒,标志着人类思维从自然性向社会性迈进,如山海经的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和后羿射日;屈原的天问,既有哲理,又有神话。龙是中华民族的化身和标志,在龙的神话中,它能够驾驭一切动物,许多氏族和部落以它为图腾。图腾崇拜、巫术思维和神话,三位一体地构成了早期人类认识的重要形式,也构成原始文化的重要内容。,第二节 道教的产生及其特点,一、道教的形成和发展 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与道家理论相通,奉老子为教主。诸神有大罗天玉皇大帝、玉清境元始天尊、上清境灵宝天尊、太清境道德天尊,以及城隍、土地、山神、龙王、阎王等。道教的渊源是战国的神仙方士,最初形态为东汉张陵的“五斗米道”和张角的“太平道”。黄巾起义失败,太平道销声匿迹。张鲁投降曹操,五斗米道传到中原,遍及大江南北。葛洪创道教修炼法,以神仙养生为内、以儒术应世为外,儒道合一,向上层发展。陆修静和寇谦之肃整“三张伪学”,整顿组织,制定信仰谱系和科律斋仪,遂成南北天师。唐朝奉为国教,制定乐章规戒,与封建礼教紧密结合。经唐宋两代发展,南北天师道合为擅长符录法术的“正一道”,由龙虎山张与材主领三山符录。金元时期北方出现擅长丹鼎修炼的新教派“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集大成者邱处机,吸收佛教的“五戒”,必须出家。道教在明清两代不受统治者重视,逐渐衰落。,二、道教的基本思想,道教积累和保存了大量经典文献资料,是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藏为道教经书总辑,分道经(包括经、图、记、录、法、律、集)和符两大类,三洞四辅十二部为其分类方法。道教吸收道家的神秘主义,教义的核心是神仙信仰。它以鬼神崇拜为基础,神仙可求为出发点,用方术追求“羽化”(即长生不死、登仙享乐),用祭祀醮仪祈福免灾,是一种泛神论宗教。它把“道”看成天地之根、万物之母,主张清净无为,重视养生(练内丹和炼外丹),争取生存和安乐,有积极意义。炼外丹失败,内丹术兴起,以人体为炉鼎,以精、气、神为药物,运用气功,使三者合一。它那“归真养朴,恬淡虚无,静以养性,动静结合”的养生思想,以调息为主,配合按摩和气功引导的养生方法,可以调营卫、消水谷、排风邪、长血气,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目的。道教对发展古代的化学冶炼、医药健身、音乐艺术、民间习俗,也起了一定的作用。,第三节 佛教在中国的流变和发展,一、佛教的基本思想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释迦牟尼创立,又称释教,奉如来为佛祖。诸神有五台山文殊、峨嵋山普贤、普佗山观音、九华山地藏王,以及弥勒佛、护法天神、四大天王、十八罗汉等。大藏经汇集其经典,由经(修行教义)、律(信徒守则)、论(解释和研究教理的著述)三部分组成,又称三藏经。基本理论包括四谛说(苦谛讲现实存在的苦、集谛讲痛苦的原因、灭谛讲消除的方法、道谛讲达到净界的途径)、十二因缘说(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又称三世两重因果论或轮回思想)、业力说(众生因果报应和生死流转的动力,否定因果报应就等于否定佛教)、“三法印”(判断佛学的标准:诸行无常指万物变化无常,诸法无我指一切现象皆有因缘,涅磐寂静指进入佛教追求的最高境界)。“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又可归结为戒、定、慧“三学”)。,二、中国佛教诸派及禅宗,印度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首驻洛阳白马寺。南北朝以降进入全盛时期。由于习俗的差异和对经文的解释不同,我国的佛教主要分三派八宗。汉地佛教即大乘佛教,智岂创天台宗、玄奘创法相宗、法藏创华严宗、吉藏创三论宗、善导创净土宗、道宣创律宗、善无畏创密宗、慧能创禅宗,为汉地佛教八宗。我国西南边疆的少数民族(如傣族)流传小乘佛教,不要求终生出家。在元朝统治者的支持下,藏传佛教(喇嘛教)在蒙古、藏族地区成为全民信仰的宗教。佛教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尤其在寺塔建筑、石窟雕塑、经文翻译等方面的贡献最大。,“禅”在梵语中为修行和智慧之意。慧能受托于弘忍,创立禅宗,称“六祖革命”。禅宗摆脱了繁琐的解释,可以不出家、不剃度、不念经,在寺外传教,用廉价快捷的方法吸引下层群众,是典型的中国佛教。其经典是坛经,把中国传统哲学融入佛教,如:以易经的元、亨、利、贞“四德”配佛教的常、乐、我、净“四德”;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五常”配佛教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不妄语“五戒”。它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又称佛心宗。北宗神秀主张“渐悟”,南宗慧能主张“顿悟”,殊途同归,皈依佛门。,第四节 儒道释合一及其人生哲学的异同,一、道教和佛教人生哲学模式的异同 道教和佛教的理想人格,都是做超尘绝俗、泯灭七情六欲的“超人”,追求人生的公平、和谐和快乐。但是,道教重视今世,以生为乐,并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人们向自然作斗争;佛教追求来世,把死当做“解脱”,视万物为空无,人生无常,一切只是因缘的凑合,人不能把握现实,更无从进取未来,只能与世无争,随遇而安。,二、儒道释三教合一的原因,儒、道、墨、法四家作为民族文化各自的一部分,儒法人道显赫,道墨天道昭著,儒道重义轻利,墨法强调功利。先秦四家在争辩中互相吸收,经过揉合,添以新质,凝聚成炎黄族类的理想人格,即民族精神。世俗化、人情化、伦理化的儒家,在汉以后成为正统。它以维护既存秩序为己任,以约束个体为着眼点,其思维模式两千多年无根本变化。佛教是舶来品,原主张“沙门不敬王者”,为在中国立足,被迫向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本土文化靠拢,在高于一切的皇权面前低下了“不敬”的头。道教吸收了道家神秘主义的内容,以儒术应世迎合统治者,必然吸收正统文化。封建王朝利用儒学治世、佛学治心、道教养身的不同功能,使其在维护统治方面互补,发挥整体合力作用,推动了儒道释三教合一。,第五章 中国传统的道德修养和养生健身方法,第一节 传统思维方式和道德修养方法第二节 传统的养生和健身方法,第一节 传统思维方式和道德修养方法,一、传统的道德规范 封建社会提倡的道德规范,在立身方面是:诚实守信、勤劳节俭、中庸平和。在家庭方面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爱。在社会方面是:公忠、廉洁、仁政。这种道德人本主义,把道德实践提到至高地位,极大地促进了人们重情操、讲修养的自觉性。,二、传统的道德修养方法,一是强调伦理本位。在封建社会,父慈、子孝、妇从的家庭伦理观念,是君仁、臣忠、民顺的社会伦理观念的缩影。三纲五常这种由国到家再到身的训导,其层次由高到低、强调治国必先修身,从整体效应看待个体修养。而修齐治平这种由身到家再到国的训导,其层次由低到高、强调修身才能治国,从个体修养求得整体效应。二是怀抱经世之志。以重政务为特征的经世思想,经过历史积淀,转化为普遍的社会心理。知识分子怀抱经世之志,以天下、国家为己任,有深沉的爱国激情和浓厚的社会忧患意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注重立德、立功和立言。三是注重道德修养。无论是儒家的诚意正心、格物致知,还是道家的少私寡欲、修道积德,佛家的超尘绝俗、去恶从善,无不以道德实践为第一要义。就是古代文论、画论中的主张,也无不寓物论道。,第二节 传统的养生和健身方法,一、传统的养生理论 嵇康的养生论是我国第一部养生学专著,葛洪的抱扑子和陶弘景的养生延命录,分别介绍了炼丹、气功、优生优育等方法。在理论上总结为:法于阴阳,天人合一;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清心寡欲,精神内守;不妄劳作,和于术数(综合几种锻练法)。中国传统医学不同于西医,西医的基础是解剖学,强调标准规范。而中医的基础是哲学,从具体到抽象,强调因果辩证,以养为主,以治为辅,与养生学义理相通。古人虽不懂解剖学,却有系统论的观点,使中医养生学仍然具有科学性。但要剔除其神秘色彩,更不要夸大其功效。,二、传统的养生和健身方法,养生健身术是古老的生命科学,包括气功、武术、按摩、药物、饮食、房中术等,涉及医学、体育、心理学、哲学、宗教等多种知识,借以强化人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实现健身强体、延年益寿的目的。华佗创五禽戏、陈王廷创太极拳。养生之法,重点在“养”;健身之道,关键在“健”。传统的养生健身方法,有药物养生、食物养生、环境养生、气功健身、体操健身、按摩健身等,而且各种方法交叉运用。,第六章 中国古代的文学和艺术,第一节 古代的文学及人文精神 第二节 古代的艺术及审美意识,第一节 古代的文学及人文精神,一、古代的文学成就和文史典籍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象形文字,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和世界文明的标志。中国的文学家、思想家、史学家灿若星河,文史典籍浩如烟海。文学的源头是神话传说,继之而来的是先秦散文、诗经和楚辞,以及汉赋、魏晋乐府民歌、南北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柳宗元、苏轼、陆游、李清照、曹雪芹、蒲松龄等,各领风骚。以史记和资治通鉴为代表的二十四史,完整记录了从上古到明末的历史。著名工具书有说文解字和康熙字典,最大的典籍有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红楼梦达到了古典现实主义创作高峰。,二、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注重教化的文学观念、以写意为主的表现方法、追求中和的审美理想、惩恶扬善的是非标准,构成了古代文人的人文精神。其独特的人文观念,即文学与万物同宗,诗词乃天地之心。并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式,醉心于山水自然之间,寻找人与自然的契合点,发为诗文,寄托精神追求,力求达到文与质、乐与悲、雅与俗相照应的文学美。,第二节 古代的艺术及审美意识,一、古代的艺术及其形式 西安秦兵马俑、四川乐山大佛、长沙马王堆和走马楼的出土文物、随州曾侯乙墓编钟、敦煌壁画和龙门、云冈、麦积山三大石窟,均为世界艺术史上的奇观。京剧、国画和书法艺术,堪称中国三绝,武术和气功,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音乐、舞蹈、戏剧、绘画、书法、篆刻、宫廷建筑和园林建筑方面,涌现了李龟年、赵飞燕、关汉卿、王羲之、张择端等艺术大师。,二、中国古代的审美意识,西方艺术普遍关注“真”,中国艺术着重探讨“善”和“美”。古人提出了气质、神韵、意境、风骨等审美范畴,以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标准,并强调了天人合一、美善合一、情景合一、文质兼顾、形神兼顾。旨在将物象转化为意象,通过意象表达思想感情,并力求达到音与心、虚与实、动与静相结合的艺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