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种声音说起课堂观察前后.ppt
1,从两种声音说起:课堂观察前后,开课前:“组长通知大家听A老师的课,他上什么呀?”“我也不知道,去听了就知道啦。”课堂上:上课老师忙碌着,学生忙碌着;听课人,有写听课笔记的,有交头接耳的,有东张西望的,有闭目养神的评课时:“假如这堂课我来上,我会”“很不错如果能,这堂课可以打90分”学期结束前:“我还差两节呢,明天就算完成任务。”,开课前:“听了A老师的介绍,我准备观察”观察时:“我差点要虚脱了”评课时:“我(们)观察的是基于这些证据,我(们)认为”评课后:“这次活动太有效了,虽然时间长了点,不过值!”“下次,我想上课,你们来观察我吧,给我提点建议。”两年后:“两年了,观察别人,被人观察,我就这样开始了一名老师的专业生活。”(2008年4月18日,生物老师),2,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 林荣凑 2010年1月23日 2010 by Linrongcou,我们走过的路课堂观察的框架课堂观察的操作课堂观察的价值,3,Chapter 1 我们走过的路,为何想到“课堂观察”?如何解构课堂?一路观察一路歌!,4,1.1 为何想到课堂观察?,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教科研工作条例(2004)关键词:教学个性 风格诊断2005学年教科信息工作计划(2005-08)关键词:校本培训 课堂观察教科信息处教科研大事记(2005-11-15)关键词:安排讲座 吴江林会议记录(2006-01-14)事前控制(教案)事中管理(教学)事后管理(评价)课堂教学底线: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科性质,5,1.2 如何解构课堂传统的评价量表,http:/,6,1.2 如何解构课堂突破的喜悦(2006-3-5),沈毅,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11,7,1.2 如何解构课堂我们的成果(第一版),教师,学生,课程,教/学什么(客体)是什么?适切!,有效学习(主体)怎么学?学得怎样?有效!,有效教学(主体)怎么教?有效!,课堂文化(场)怎么样?对话!,课堂文化,8,1.2 如何解构课堂我们的成果(第三版),沈毅,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7,9,1.3 一路观察一路歌:观察框架下开发的量表媒体呈现了什么?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教师呈示),沈毅,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4,10,如果借助理论再完善,美理查德 E.梅耶,王文智、盛群力译.学习科学之应用:有实证依据的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J,11,陈叶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讨论?(教师教学指导讨论),12,买椟还珠:忽视框架,穷究量表 喋喋不休:框架分维度解说,Chapter 2 课堂观察的框架,13,2.1 LICC模型:4维度20视角68观察点,教学是指教师以适当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以课程为中介而组成的。因此,教学过程主要是受学生、教师、课程这三个要素影响的。(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P142)美国课程专家施瓦布(J.J.Schwab)则认为课程的基本要素是:学科内容、学生、环境和教师。(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p204-205),14,2.2 维度一:学生学习,15,2.2 维度二:教师教学,16,2.2 维度三:课程性质,17,2.2 维度四:课堂文化,18,程序: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关键:确定观察点开发工具作出推论成果:观察课例+报告,Chapter 3 课堂观察的操作,19,3.1 如何观察课堂:程序,课前会议,课后会议,课中观察,1被观察者说课(主题、学生、目标、结构、评价)2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对话(了解课堂,而非议课)3确定观察点和观察准备 4明确课堂观察以后的讨论时间和讨论地点5开发观察工具,1明确观察任务2携带观察工具3提前进入现场4选择观察位置5如实做好记录,1被观察者自我反思(目标、行为、生成)2定量或定性分析(观察者从不同角度报告)3思考和对话(观察者与被观察者间)4结论和建议(成功之处、个人特色、改进建议),20,课前会议:被观察者说课,1、本课的内容主题是什么?在该课程中的关系与地位怎样?2、介绍一下本班学生的情况,包括学优生与学困生座位在哪里?3、你想让学生明白什么?难点在哪里?你准备如何解决?4、介绍一下本课的大致结构,包括创新点与困惑。5、你将如何、何时知道学生是否掌握了你打算让其掌握的东西?(对有经验教师而言),21,课后会议:被观察者自我反思,1、这节课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学习目标达成了吗?2、谈谈各种主要教学行为(如活动或情景创设、讲解、对话、指导和资源利用等)的有效性?3、谈谈有无偏离自己的教案。如有,请继续说说有何不同?为什么?,22,3.2 关键1:确定观察点,确定观察点,原则,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依据,途径,观察者被观察者合作体,23,3.2 确定观察点,24,3.2 关键2:开发观察工具,观察表/工具,选择,观察点观察者特征观察条件,开发,原则,便于记录便于类推,1.以观察框架为基础,结合自身实践 经验,分析观察点的要素2.合作体研讨/进入课堂,试用修正3.使用定型,方式,定量:等级量表、分类体系(编码、记号或核查清单)定性:描述体系、叙述体系、图式记录、技术记录,25,美国弗兰德斯(N.A.Flanders,1960)“语言互动分类分析体系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课堂文化),定量:等级量表、分类体系(编码、记号或核查清单)定性:描述体系、叙述体系、图式记录、技术记录,沈毅,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3,26,陈叶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讨论?(教师教学指导讨论),定量:等级量表、分类体系(编码、记号或核查清单)定性:描述体系、叙述体系、图式记录、技术记录,27,3.2 关键3:基于证据作出推论,基于证据作出推论,统计:频数/排序/图表整理:补充/删减/合并,统计/整理观察信息,归类,解释推论,建立分析框架按问题归类统计/整理的结果,从量表出发,有的放矢由点及面,深入探讨基于证据,适当推论着眼优点/缺点/特色,28,学生维度的推论,29,3.3 课堂观察课例,沈毅,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第四部分,30,从课堂教学与研究看本体价值从新课程实施看联动价值从社会学看文化价值,Chapter 4 课堂观察的价值,31,4.1 课堂观察:本体价值,观察课堂,分析课堂,改进课堂,理解课堂,7,32,课堂观察与新课程教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动力:自我的/外部的:教师考核、听评课、教师培训,33,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简单处理单方关注:只关注教师的行为分析单一标准:好课标准一二三,谁都达不到的单一目标:只为了得到一个无法解释的分数简单类推:据一节推门听到的课或精心打造的好课类推谁都可以评课任务取向听(开)课当作任务来做,规定一学期听(开)多少课没有充分的准备,彼此间没有进行必要的沟通缺乏活力的评课,套话,不着边际的话,话语霸权缺少后续跟进不合而作与合而不作听课是为了评课,即“评课专业户”(我比你好)听课是为了模仿,即“仿课专业户”(听课是一种手段)听课是为了听课,即“听课任务户”(听课是一项任务),34,课堂观察:范式的转换,一种教师的日常专业生活一种专业学习活动一种合作研究活动,性质,目的,旨在给任课教师提供一些符合他自身发展实际的建议旨在一起探讨一些具体的课程教学学习方面的问题旨在经历一种合作、对话、探究的专业体验不要赋予过多的外在价值,应尽可能追求内在价值不要总是以评判者的心态介入不要给教师分出三六九等,教师工作是一种复杂的活动不要希望用一种“死”的量表去套所有“活”的课,35,4.2 课堂观察:联动价值,课堂观察,理论学习,问题小组,同伴互导,师徒结对,教学展示,课例研究,课题研究,论文写作,集体备课,组际交流,学术交流,专题论坛,36,4.3 课堂观察:文化价值,创造开放的、民主的、合作的教师专业共同体文化,愿为,可为,常为,合作文化,37,课堂观察:路还很长!,惯性限制:范式转换很难技术限制:教学论基础很重要文化限制:个人人为合作自然合作,以上所述,非一人之力,是团队合作的成果!感谢宁波同行的倾听,让我们一起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