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保护学-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原.ppt
园林植物保护学,第四章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园林植物保护学网络课程小组,第一节 侵染性病原真菌一、真菌的一般性状真菌特征:营养体为丝状体 有壁和真正细胞核 异养生活 孢子繁殖真菌的营养体:真菌进行营养生长的菌体,,第三章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原,吸器:专性寄生菌吸收营养的特殊器官,假根:假根使真菌的营养体固着在基物上,并吸取营养,菌丝变态类型:菌核,休眠、抵抗可萌发成菌丝,也可是繁殖器官菌索,平行或互相缠绕结成绳索状。菌膜:片状,腐朽木中常见子座:菌丝体与部分寄生组织结合的一种垫状物。,(二)真菌繁殖体1、无性繁殖孢子类型:游动孢子、芽孢子、节孢子、分生孢子、孢囊孢子2、有性孢子:孢子类型:接合子、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真菌的生活史 真菌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生长和发育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 真菌的无性阶段一年生长季节中可反复多次产生多次无性孢子,次数越冬危害越大。有性阶段一个生长季节中只发生一次。个别,只有无性阶段如兰花炭疽病,只有菌丝不产生孢子的例猝倒病。,真菌的营养特性根据吸养方式分3分钟1专性腐生:如伞菌,腐朽菌,煤污菌2兼生:兼性寄生:寄生为主,可腐生,如松落针病兼性腐生:腐生为主,可寄生,如镰刀菌,3专性寄生:如白粉菌,锈菌,霜霉菌等,真菌与环境1温度,最适2025(喜温型),15(耐冷型)一般真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0302湿度,大多喜湿,90%以上孢子才萌发,菌丝生长最好75%3光,大多数不需光4酸碱度 PH39,最适PH5.56.5,一般在酸性好,分类的基本概念 主要依据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特征以及营养体的结构,国际上普遍采用“三纲一类”,目前采用安思次斯系统将真菌界分两粘菌门和真菌门,真菌门又分为五个亚门 国际命名以有性特征而定,半知菌以无性特征,真菌的命名采用国际通用的双命名法,二、园林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类及主要类群,园林植物病原真菌的重要类群1、鞭毛菌亚门,1100种以上(1)营养体无隔(2)无性产生游动孢子,12根鞕毛,多水生,少陆生,腐生或寄生,腐霉属:卵菌纲,霜霉纲,腐霉科菌丝无色,旺盛时呈白色棉絮状菌线顶生孢子中,游动孢子肾形、双鞕毛、单卵球、内生1个卵孢子 大多数腐生或生活土中,少数危害园林植物幼根、幼茎,如瓜果腐霉、德巴利腐霉引起菌木立枯病,霜霉属,同上孢囊梗呈二叉状锐角分枝,孢子囊卵形孢囊梗呈二叉状锐角分枝,孢子囊卵形无性产生孢囊孢子、分生孢子、节孢子、有性接合孢一般不产生游动孢动孢子,卵孢子球形,表面光滑或有花纹,引起霜霉病,根霉属:菌丝发达,分枝,无隔,分布于基物表面或下,有葡萄枝和假根。无性时期产生孢囊梗23根丛生,孢子囊球形,接合孢子表面有瘤状突起,引起种实、球根、鳞茎的霉烂,2、接合菌五门,近600种,水生到陆生,多腐生,少寄生菌丝无隔(2)无性时期产生孢囊孢子,有性时期产生接合孢子,3、子囊菌亚门及其主要属 15000种菌丝发达,有隔,少数为单细胞(如酵母菌)无性时期产生分生孢子;有性时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子囊棍棒状,椭圆形,或裸生,或着生在子囊果中。子囊果有四种类型:,子囊盘,闭囊壳,子囊壳,子囊腔,外囊菌属:子囊由产囊细胞上产生圆筒形,无了囊果,引起桃缩叶病,子囊菌亚门主要类群,白粉菌目:a外生菌,吸器吸养 b无性时产生分生孢子,有性闭囊壳包括:单丝壳属、叉丝单囊壳属、白粉菌属、钩丝壳属、叉丝壳属、球针壳属 引起各种植物白粉病。,小煤炱目a.外生菌,寄生。b.闭囊壳无附属丝,子囊孢子成熟时一般多为2-4个,暗色。引起植物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黑腐皮壳属a.子囊壳球形,具长颈,成群埋在组织和基物内交织成黑色,炭质的假子座内,聚生孔口外露。b.子囊棍棒,单胞、褐色、腊肠形。引起杨树烂皮病,子囊壳壁薄,埋生干暗色子座下引起丛枝病,瘤座菌属:,煤炱属(座菌目,煤炱科)菌丝体暗色,表生、绒毛状,由圆形细胞组织子囊座无刚毛,表面光滑或有菌丝状附属丝子囊孢子多肥,具比纵横膈膜,壁砖格形,褐色。引起煤污病 主要依靠蚜虫和介壳虫的“蜜露”生活,由于菌丝大量露于植物表面,影响光合作用,破坏外观美观。,葡萄座腔菌属(格孢腔菌目,葡萄座腔菌科)子囊座单腔初成簇埋于垫状子座内后突出子座呈葡萄串状,丛生在子座上。子囊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引起,杨树溃疡病,散斑壳属子座椭圆形黑色,内含一个子囊盘借纵裂缝开口子囊棒形,单胞无色,丝状引起松落针病。,高等,菌丝发达,分枝繁茂,一般为双核。以琐状联合方式延续双核状态。无性时期除锈菌外不发达,有性时期产生担子和担孢子,4.担子菌亚门及其主要属:12000种,根据是否形成担子果及担子果形状分3个纲冬孢菌纲,无担子果,担子从冬孢子上产生。锈菌目引起各种植物锈病专性寄生,以吸器吸养生活史复杂:性 锈 夏 冬 担孢子 O 锈菌种类很多,并非所有锈菌都产生5种类型的孢子。,锈菌侵染植物的地上部分,在病部出现明显的锈孢子器,夏孢堆或冬孢子堆,一般呈黄色,橙黄色至黑红色。感病时:O、阶段,叶退色增厚,正生性,背生锈。、阶段,背形成黄色夏孢子堆至黑色冬孢子堆,叶正面退色。,胶锈菌属:冬孢子双胞,顶细胞的芽孔多生于顶部每胞两个芽孔,柄长。如梨桧柏锈病 卷担子菌属:a.担子果平伏、松软、紫色棉毡状b.担子圆柱形、常卷曲、单胞、卵形、光滑。如:引起紫纹羽病,隔担子菌属:a.担子果平伏,蜡质至壳质,呈膏药状或呈绵状。b.担子圆筒形、单胞、无色、光滑如梅膏药病,菌丝发达,有隔膜。未发现有性阶段,无性时期产生分生孢子。丝核菌属(无孢目,无孢目,无孢科)a.菌丝褐色b.分枝处缢缩引苗木立枯病,5.半知菌亚门及主要属:15000种,a.孢子梗细长,稍有色,不规则呈树形,顶端膨大上生小梗,梗上生分生孢子b.孢子聚集成葡萄穗状,单胞无色,卵圆形c.菌核黑色引起月季灰霉病,葡萄属(丛梗孢目,丛梗孢科),尾孢属(丛梗孢目,丛梗孢科)a.菌丝生在寄主内b.孢梗常成束自叶片气孔伸出,青黄至褐色c.分生孢子有数个横隔,线形引起樱花褐斑病,镰刀菌属a.分生孢子梗集在分生孢子座产生辐状排列的瓶形小梗。b.分生孢子无色,大小两型,大型镰刀形,小型单孢。引起幼苗立枯病,炭疽菌属:a.分生孢子盘平坦,上面敞开,下面略埋在基质内,分生孢子自茁壮的梗上顶生b.分生孢子单胞,椭圆形或弯月形引起植物炭疽病,放线孢属a.分生孢子盘生在寄生表皮下,藏于辐射状的菌丝层下,成熟后突破表皮外露b.双胞、无色、长圆。引起月季黑斑病,盘多毛孢属:a.分生孢子盘黑色,埋在组织内后外露。b.孢子长方梭形,3-4隔,两端无色,中央暗,顶端2-3根鞭毛。引起杨苗灰斑病,壳囊孢属:a.子座瘤状,位于寄主韧皮部内。b.分生孢子器生于子座内,不规则分为数室,有共同开口。c.分生孢子单胞、无色、腊肠形。引起杨树烂皮病,一、细菌1.一般性状原核生物,单胞,有细胞壁,无真正细胞核植物病原细菌都是杆状,通常没有荚膜,也不形成芽孢。大多生鞭毛,能在水中游动多G-,少G+。,第二节 其他侵染性病原,2.繁殖方式:裂殖,1次/20-30分钟3.侵入途径:气孔、皮孔、蜜腺等自然孔口及伤口。4.侵染条件:高温5.病害症状:病斑初期呈水渍状,叶斑四周常有晕圈,空气潮湿时有菌脓溢出。其症状有斑点、溃疡、穿孔、癌肿、枯萎、畸形。,6.发生规律:一般在病株残体上越冬通过雨水、流水、昆虫和带病的种苗、接穗、插条、球根或土壤进行传播。高温、多雨、N肥多利于病害发生和传播7.预防措施:检疫、选种、消毒种苗。注意圃内卫生,及时消除病株残体,进行土壤消毒。发病时用抗菌素进行药剂防治。避免形成伤口。,二、病毒1.一般性状:非cel微生物,专性寄生物核酸和蛋白质组成2.繁殖方式:核酸模板复制3.传播途径:昆虫、螨类、线虫、嫁接、有病种苗。,4.侵入途径:伤口随营养液流动全株。5.症状:花叶、矮化、畸形。6.预防措施:选抗品种,检疫。组织脱毒繁育。减少传毒昆虫。不用带病的植株作无性繁殖材料,建立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及时除感病植株。,3.传染途径:昆虫、嫁接、菟丝子。4.症状:黄化、丛枝、萎缩、花器变形,三、植物菌原体,简称植原体1.一般性状: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无细胞壁2.繁殖方式:二均分裂,出芽生殖形成小体,难以人工培养,选择抗病品种。检疫,建立无毒苗木,减少传毒昆虫。物理法:热、冷处理法脱毒。抗菌素浸根。,5.支原体病害预防措施,四、类病毒 1971年第纳尔在马铃薯中首次发现,专性寄生,与病毒相似,但无pr外壳。有自主复制的能力。潜伏期长。通过嫁接、病健接触、无性繁殖、菟丝子等传染症状:矮化、簇顶、叶花变小、叶片黄化、斑驳或皱缩、卷曲、果实白化等。如菊花矮化病 防治以预防为主,弱毒疫苗的应用,冷处理。,五、寄生种子植物 在种子植物中,少数种类由于缺少叶绿素或某种器官退化而成为异养生物,在其它植物上营寄生生活,都是双子叶植物,世界2500种以上。,桑寄生科:常绿小灌木,多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半寄生,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根其导管与寄主导管相连称为半寄生。例冬青,菟丝子科 为1年生攀缘草本植物,分布暖温带地区,全寄生。无叶片或叶片退化成鳞片,为全寄生。常见有中国菟丝子主要寄生草本植物以豆科为主,还寄生藜科等植;日本菟丝子主要寄生在木本植物上。,防治方法:1.冬季铲除其吸根和葡萄茎 2.“鲁保一号”防治,五、线虫1.属线形动物门线虫纲,分布广,引起线虫病雌虫体长在0.5-2mm,梨形,雄虫线形生活史分为卵、幼虫、成虫3个阶段,多3-4周内完成整个生活史。,2.危害症状:根部形成虫瘿,剖开可见白色小颗粒状物外形植物组织坏死腐烂,植株矮化。鳞茎横断面有褐斑。3.防治:加强检疫增施有机肥选种轮作消毒处理。,六、螨类 蛛形纲、蜱螨目、瘿螨总科、俗称锈壁虱,危害多种花木引起毛毡病,如槭树毛毡病。同时能传播病毒。,七、寄生性藻类 藻体在植物叶表面附生或寄生,藻体绿色至橙色,藻体营养体以不规则分枝的单细胞的假根伸入寄主植物叶表皮细胞间,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引起严重的叶斑,早期落叶和顶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