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法律制度.ppt
第六章 反垄断法律制度,教学目的及要求 学习反垄断法应使同学们明白垄断的危害性以及垄断的除外适用范围,同时,更应使同学们明白我国制定反垄断法的必要性以及目前我国反垄断的重点。,第一节 垄断与反垄断法 一、垄断的基本含义、分类(一)垄断的基本含义 法学中的垄断,是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社会公共利益,通过合谋性协议、安排和协同行动,或者通过滥用经济优势地位,排斥或者控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济活动,在某一领域内实质上限制竞争的行为。,(二)垄断的分类 1、合法垄断 合法垄断是指国家为了保护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反垄断法中明确规定的不适用垄断禁止法律的垄断行为。,合法垄断的范围和种类有:(1)特定的经济部门的垄断(2)知识产权领域(3)对外贸易领域(4)协同组合行为,2、非法垄断,即反垄断法所禁止的垄断,它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共利益,通过合谋性协议、安排和协同行动,或者通过滥用经济优势地位,排斥或控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活动,在某一生产领域或流通领域实质上限制竞争的行为。,非法垄断的主要形式有:(1)独占(2)兼并(3)股份保有(4)董事的交叉任职(5)联合行为,二、垄断的几种不同表述1、垄断状态 垄断状态是指一种在相关市场中因企业占据市场支配地位而致使在修配当的期间内产生市场弊害,应受反垄断法处罚的状态。,2、垄断化。垄断化,是介于垄断状态与垄断力滥用之间的反垄断法所规范的垄断类型,乃是指企业在相关市场故意取得和维持垄断力量,或图谋垄断,应受反垄断法禁止的行为。,3、垄断力的滥用。垄断力的滥用,是指拥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滥用其市场支配力,并在一定交易领域实质性地限制竞争,违背公共利益,应受反垄断法禁止的行为。,垄断力的滥用是大多数国家反垄断法所规范的内容,其构成要件一般是:1、市场支配地位2、滥用行为与损害竞争的结果,二、反垄断法的含义及法律适用(一)反垄断法的含义 反垄断法是指通过规范垄断和限制竞争行为来调整企业和企业联合组织相互间竞争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二)反垄断法的法律适用 1、垄断法的适用主体。考虑到我国常使用“企业”(包括公司)一词来表述从事生产和流通的经营者,它们又是竞争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我国的反垄断法以企业及企业联合组织为其主体适用对象。,2、反垄断法的适用客体。反垄断法的规范对象大致是两类四大项。两类:垄断 限制竞争行为 两者可统一于对竞争和限制基础上,四大项:指垄断(含垄断状态、垄断化、垄断 力滥用)限制竞争行为 经济力量过度集中 不公平交易方法和歧视。,第二节 反垄断法的作用,一、保障企业自由 保障企业自由原则即企业可以自主经营,为了追求利润,企业可以依法进入和退出某一产业部门,自由从事商事活动,不受非法干扰和障碍。,二、打击行政性垄断目前存在于我国的行政性垄断主要有行业壁垒、地区壁垒和行政性公司。(一)行业壁垒行业壁垒是由国家通过政策手段设置于一些特殊行业的进入壁垒,阻碍企业自由开业参与竞争。,(二)地区壁垒 地区壁垒实质为地方保护主义,是一道由地方政府设置的、用以保护本地区产品质量低劣的落后企业免遭外来企业冲击的屏障。它如同经济地方割剧,严重影响我国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三)行政性公司 行政性公司是政企合一,官商不分产物。虽然国家三令五申禁止党政机关办企业,但以党政机关为真正的企业发起人或幕后靠山的行政性公司却如雨后春笋,其原因恐怕已超出了法律的领域。,三、消灭企业判别待遇制 因政府因素而妨碍企业自由的方式并非只有行政性垄断这一咱,给企业进入市场附加不同的权利义务是妨碍企业自由的另一咱方式。,行政性垄断是直接阻碍企业进入市场,而给企业进入市场附加不同的权利义务,并实质性导致企业间竞争能力的差别,是排斥企业进入市场的间接手段,我们称之为企业差别待遇制。,第三节 我国反垄断法的立法模式,一、松散型与法典型的反垄断法 二、结构主义与行为主义的描述 结构主义是指为了控制行为集中度而对行业集中状态进行规范的垄断控制制度。行为主义是仅规范占市场支配地位企业的市场行为的垄断控制制度,它并不关心行业的集中程度。,第四节 垄断的证实,一、市场支配地位 二、相关市场 市场支配地痊只能在相关市场中才能确定,因而划分相关市场便显得非常重要。产品、地区、时间是相关市场划分的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