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会计核算.docx

    • 资源ID:5745273       资源大小:24.68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会计核算.docx

    会计实务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会计核算(2017年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根据企业会计准 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第二条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方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方的 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第三条金融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现金、其他方的权益工具 以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资产:(-)从其他方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二)在潜在有利条件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 债的合同权利。(三)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 工具合同,且企业根据该合同将收到可变数量的自身权益工 具。(四)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 具合同,但以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交换固定金额的现金 或其他金融资产的衍生工具合同除外。其中,企业自身权益 工具不包括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 列报分类为权益工具的可回售工具或发行方仅在清算时才 有义务向另一方按比例交付其净资产的金融工具,也不包括 本身就要求在未来收取或交付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合同。第四条金融负债,是指企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负债:(-)向其他方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二)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 债的合同义务。(三)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 工具合同,且企业根据该合同将交付可变数量的自身权益工 具。(四)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 具合同,但以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交换固定金额的现金 或其他金融资产的衍生工具合同除外。企业对全部现有同类 别非衍生自身权益工具的持有方同比例发行配股权、期权或 认股权证,使之有权按比例以固定金额的任何货币换取固定 数量的该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该类配股权、期权或认股权 证应当分类为权益工具。其中,企业自身权益工具不包括应 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分类为 权益工具的可回售工具或发行方仅在清算时才有义务向另 一方按比例交付其净资产的金融工具,也不包括本身就要求 在未来收取或交付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合同。第五条衍生工具,是指属于本准则范围并同时具备下列特征 的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其价值随特定利率、金融工具价格、商品价格、汇率、 价格指数、费率指数、信用等级、信用指数或其他变量的变 动而变动,变量为非金融变量的,该变量不应与合同的田可 一方存在特定关系。(二)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者与对市场因素变化预期有类 似反应的其他合同相比,要求较少的初始净投资。(三)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常见的衍生工具包括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合同和期权 合同等。第六条除下列各项外,本准则适用于所有企业各种类型的金 融工具:(一)由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范的 对子公司、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投资,适用企业会计准 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但是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 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对上述投资按照本准则相关规 定进行会计处理的,适用本准则。企业持有的与在子公司、 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中的权益相联系的衍生工具,适用本准 则;该衍生工具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 列报规定的权益工具定义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7 号金融工具列报。(二)由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规范的职工 薪酬计划形成的企业的权利和义务,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 9号职工薪酬。(三)由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规范的股 份支付,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但是, 股份支付中属于本准则第八条范围的买入或卖出非金融项 目的合同,适用本准则。(四)由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规范的债 务重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五)因清偿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 所确认的预计负债而获得补偿的权利,适用企业会计准则 第13号或有事项。(六)由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一收入规范的属于金 融工具的合同权利和义务,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一 收入,但该准则要求在确认和计量相关合同权利的减值 损失和利得时应当按照本准则规定进行会计处理的,适用本 准则有关减值的规定。(七)购买方(或合并方)与出售方之间签订的,将在未来 购买日(或合并日)形成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 合并规范的企业合并且其期限不超过企业合并获得批准并 完成交易所必须的合理期限的远期合同,不适用本准则。(八)由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规范的租赁的 权利和义务,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但是, 租赁应收款的减值、终止确认,租赁应付款的终止确认,以 及租赁中嵌入的衍生工具,适用本准则。(九)金融资产转移,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 融资产转移。(十)套期会计,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一套期会 计。(十一)由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准则规范的保险合同所产生的 权利和义务,适用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准则。因具有相机分红 特征而由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准则规范的合同所产生的权利 和义务,适用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准则。但对于嵌入保险合同 的衍生工具,该嵌入衍生工具本身不是保险合同的,适用本 准则。对于财务担保合同,发行方之前明确表明将此类合同视作保 险合同,并且已按照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的, 可以选择适用本准则或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准则。该选择可以 基于单项合同,但选择一经做出,不得撤销。否则,相关财 务担保合同适用本准则。财务担保合同,是指当特定债务人到期不能按照最初或修改 后的债务工具条款偿付债务时,要求发行方向蒙受损失的合 同持有人赔付特定金额的合同。(十二)企业发行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 工具列报规定应当分类为权益工具的金融工具,适用企 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第七条本准则适用于下列贷款承诺:(-)企业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 金融负债的贷款承诺。如果按照以往惯例,企业在贷款承诺 产生后不久即出售其所产生资产,则同一类别的所有贷款承 诺均应当适用本准则。(二)能够以现金或者通过交付或发行其他金融工具净额结 算的贷款承诺。此类贷款承诺属于衍生工具。企业不得仅仅 因为相关贷款将分期拨付(如按工程进度分期拨付的按揭建 造贷款)而将该贷款承诺视为以净额结算。(三)以低于市场利率贷款的贷款承诺。所有贷款承诺均适用本准则关于终止确认的规定。企业作为 贷款承诺发行方的,还适用本准则关于减值的规定。贷款承诺,是指按照预先规定的条款和条件提供信用的确定 性承诺。第八条对于能够以现金或其他金融工具净额结算,或者通过 交换金融工具结算的买入或卖出非金融项目的合同,除了企 业按照预定的购买、销售或使用要求签订并持有旨在收取或 交付非金融项目的合同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外,企业应当 将该合同视同金融工具,适用本准则。对于能够以现金或其他金融工具净额结算,或者通过交换金 融工具结算的买入或卖出非金融项目的合同,即使企业按照 预定的购买、销售或使用要求签订并持有旨在收取或交付非 金融项目的合同的,企业也可以将该合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 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企业只 能在合同开始时做出该指定,并且必须能够通过该指定消除 或显著减少会计错配。该指定一经做出,不得撤销。会计错配,是指当企业以不同的会计确认方法和计量属性, 对在经济上相关的资产和负债进行确认或计量而产生利得 或损失时,可能导致的会计确认和计量上的不一致。第二章金融工具的确认和终止确认第九条企业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应当确认一项金融 资产或金融负债。第十条对于以常规方式购买或出售金融资产的,企业应当在 交易日确认将收到的资产和为此将承担的负债,或者在交易 日终止确认已出售的资产,同时确认处置利得或损失以及应 向买方收取的应收款项。以常规方式购买或出售金融资产,是指企业按照合同规定购 买或出售金融资产,并且该合同条款规定,企业应当根据通 常由法规或市场惯例所确定的时间安排来交付金融资产。 第十一条金融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终止确认:(-)收取该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二)该金融资产已转移,且该转移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第 23号金融资产转移关于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规定。 本准则所称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是指企业将之前 确认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从其资产负债表中予以转出。 第十二条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的现时义务已经解除的, 企业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或该部分金融负债1 第十三条企业(借入方)与借出方之间签订协议,以承担新 金融负债方式替换原金融负债,且新金融负债与原金融负债 的合同条款实质上不同的,企业应当终止确认原金融负债, 同时确认一项新金融负债。企业对原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的合同条款做出实质性修 改的,应当终止确认原金融负债,同时按照修改后的条款确 认一项新金融负债。第十四条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终止确认的,企业应当将 其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对价(包括转出的非现金资产或承担的 负债)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第十五条企业回购金融负债一部分的,应当按照继续确认部 分和终止确认部分在回购日各自的公允价值占整体公允价 值的比例,对该金融负债整体的账面价值进行分配。分配给 终止确认部分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对价(包括转出的非现金 资产或承担的负债)之间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第三章金融资产的分类第十六条企业应当根据其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金融 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以下三类:(-)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 产。(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是指企业如何管理其金融资 产以产生现金流量。业务模式决定企业所管理金融资产现金 流量的来源是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出售金融资产还是两者兼 有。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应当以企业关键管理人 员决定的对金融资产进行管理的特定业务目标为基础确定。 企业确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应当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不得以按照合理预期不会发生的情形为基础确定。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是指金融工具合同约定的、 反映相关金融资产经济特征的现金流量属性。企业分类为本 准则第十七条和第十八条规范的金融资产,其合同现金流量 特征,应当与基本借贷安排相一致。即相关金融资产在特定 日期产生的合同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 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其中,本金是指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 时的公允价值,本金金额可能因提前还款等原因在金融资产 的存续期内发生变动;利息包括对货币时间价值、与特定时 期未偿付本金金额相关的信用风险、以及其他基本借贷风险、 成本和利润的对价。其中,货币时间价值是利息要素中仅因 为时间流逝而提供对价的部分,不包括为所持有金融资产的 其他风险或成本提供的对价,但货币时间价值要素有时可能 存在修正。在货币时间价值要素存在修正的情况下,企业应 当对相关修正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满足上述合同现金流 量特征的要求。此外,金融资产包含可能导致其合同现金流 量的时间分布或金额发生变更的合同条款(如包含提前还款 特征)的,企业应当对相关条款进行评估(如评估提前还款 特征的公允价值是否非常小),以确定其是否满足上述合同 现金流量特征的要求。第十七条金融资产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分类为以摊余 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企业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 量为目标。(二)该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 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 第十八条金融资产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分类为以公允 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企业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 量为目标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标。(二)该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 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 第十九条按照本准则第十七条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 融资产和按照本准则第十八条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 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之外的金融资产,企业应 当将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 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企业可以将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指定为以 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并按 照本准则第六十五条规定确认股利收入。该指定一经做出, 不得撤销。企业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确认的或有对 价构成金融资产的,该金融资产应当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 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不得指定为以公允价值 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表明企业持有该 金融资产或承担该金融负债的目的是交易性的:(-)取得相关金融资产或承担相关金融负债的目的,主要 是为了近期出售或回购。(二)相关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属于集中管理 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近期实 际存在短期获利模式。(三)相关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属于衍生工具。但符合财务 担保合同定义的衍生工具以及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 生工具除外。第二十条在初始确认时,如果能够消除或显著减少会计错配, 企业可以将金融资产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 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该指定一经做出,不得撤销。第四章金融负债的分类第二十一条除下列各项外,企业应当将金融负债分类为以摊 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含属于金融负债的衍生工具)和指定 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二)金融资产转移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或继续涉入被转移 金融资产所形成的金融负债。对此类金融负债,企业应当按 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相关规定进 行计量。(三)不属于本条(一)或(二)情形的财务担保合同,以 及不属于本条(-)情形的以低于市场利率贷款的贷款承诺。 企业作为此类金融负债发行方的,应当在初始确认后按照依 据本准则第八章所确定的损失准备金额以及初始确认金额 扣除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相关规定所确 定的累计摊销额后的余额孰高进行计量。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企业作为购买方确认的或有 对价形成金融负债的,该金融负债应当按照以公允价值计量 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进行会计处理。第二十二条在初始确认时,为了提供更相关的会计信息,企 业可以将金融负债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 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但该指定应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能够消除或显著减少会计错配。(二)根据正式书面文件载明的企业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 以公允价值为基础对金融负债组合或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组合进行管理和业绩评价,并在企业内部以此为基础向关键 管理人员报告。该指定一经做出,不得撤销。第五章嵌入衍生工具第二十三条嵌入衍生工具,是指嵌入到非衍生工具(即主合 同)中的衍生工具。嵌入衍生工具与主合同构成混合合同。 该嵌入衍生工具对混合合同的现金流量产生影响的方式,应 当与单独存在的衍生工具类似,且该混合合同的全部或部分 现金流量随特定利率、金融工具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 格指数、费率指数、信用等级、信用指数或其他变量变动而 变动,变量为非金融变量的,该变量不应与合同的任何一方 存在特定关系。衍生工具如果附属于一项金融工具但根据合同规定可以独 立于该金融工具进行转让,或者具有与该金融工具不同的交 易对手方,则该衍生工具不是嵌入衍生工具,应当作为一项 单独存在的衍生工具处理。第二十四条混合合同包含的主合同属于本准则规范的资产 的,企业不应从该混合合同中分拆嵌入衍生工具,而应当将 该混合合同作为一个整体适用本准则关于金融资产分类的 相关规定。第二十五条混合合同包含的主合同不属于本准则规范的资 产,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应当从混合合同中分拆嵌 入衍生工具,将其作为单独存在的衍生工具处理:(-)嵌入衍生工具的经济特征和风险与主合同的经济特征 和风险不紧密相关。(二)与嵌入衍生工具具有相同条款的单独工具符合衍生工 具的定义。(三)该混合合同不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 益进行会计处理。嵌入衍生工具从混合合同中分拆的,企业应当按照适用的会 计准则规定,对混合合同的主合同进行会计处理。企业无法 根据嵌入衍生工具的条款和条件对嵌入衍生工具的公允价 值进行可靠计量的,该嵌入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应当根据混 合合同公允价值和主合同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定。使用了 上述方法后,该嵌入衍生工具在取得日或后续资产负债表日 的公允价值仍然无法单独计量的,企业应当将该混合合同整 体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工 具。第二十六条混合合同包含一项或多项嵌入衍生工具,且其 主合同不属于本准则规范的资产的,企业可以将其整体指定 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工具。但下 列情况除外:(-)嵌入衍生工具不会对混合合同的现金流量产生重大改 变。(二)在初次确定类似的混合合同是否需要分拆时,几乎不 需分析就能明确其包含的嵌入衍生工具不应分拆。如嵌入贷 款的提前还款权,允许持有人以接近摊余成本的金额提前偿 还贷款,该提前还款权不需要分拆。第六章金融工具的重分类第二十七条企业改变其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时,应当按 照本准则的规定对所有受影响的相关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 企业对所有金融负债均不得进行重分类。第二十八条企业发生下列情况的,不属于金融资产或金融负 债的重分类:(-)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相关规 定,某金融工具以前被指定并成为现金流量套期或境外经营 净投资套期中的有效套期工具,但目前已不再满足运用该套 期会计方法的条件。(二)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相关规 定,某金融工具被指定并成为现金流量套期或境外经营净投 资套期中的有效套期工具。(三)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相关规 定,运用信用风险敞口公允价值选择权所引起的计量变动。 第二十九条企业对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应当自重分类日起 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相关会计处理,不得对以前已经确认的 利得、损失(包括减值损失或利得)或利息进行追溯调整。 重分类日,是指导致企业对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的业务模式 发生变更后的首个报告期间的第一天。第三十条企业将一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应当 按照该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原账面价值与 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将一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公允价 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应当按照 该金融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原账面价值与 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该金融资产重分类 不影响其实际利率和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第三十一条企业将一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 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的,应当将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转出, 调整该金融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并以调整后的金额 作为新的账面价值,即视同该金融资产一直以摊余成本计量。 该金融资产重分类不影响其实际利率和预期信用损失的计 量。企业将一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 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的金融资产的,应当继续以公允价值计量该金融资产。同时, 企业应当将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 他综合收益转入当期损益。第三十二条企业将一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 损益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应 当以其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作为新的账面余额。企业将一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 资产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的金融资产的,应当继续以公允价值计量该金融资产。按照本条规定对金融资产重分类进行处理的,企业应当根据 该金融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确定其实际利率。同时, 企业应当自重分类日起对该金融资产适用本准则关于金融 资产减值的相关规定,并将重分类日视为初始确认日。第七章金融工具的计量第三十三条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 允价值计量。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对于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应当计入初始确认金额。但是,企业初始确认的应收账款未包含企 业会计准则第14号一收入所定义的重大融资成分或根 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规定不考虑不超过一 年的合同中的融资成分的,应当按照该准则定义的交易价格 进行初始计量。交易费用,是指可直接归属于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的 增量费用。增量费用是指企业没有发生购买、发行或处置相 关金融工具的情形就不会发生的费用,包括支付给代理机构、 咨询公司、券商、证券交易所、政府有关部门等的手续费、 佣金、相关税费以及其他必要支出,不包括债券溢价、折价、 融资费用、内部管理成本和持有成本等与交易不直接相关的 费用。第三十四条企业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 价值计量的规定,确定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 的公允价值。公允价值通常为相关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交 易价格。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公允价值与交易价格存在差异 的,企业应当区别下列情况进行处理:(-)在初始确认时,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依据 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的报价或者以仅使用可观察 市场数据的估值技术确定的,企业应当将该公允价值与交易 价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一项利得或损失。(二)在初始确认时,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以其 他方式确定的,企业应当将该公允价值与交易价格之间的差 额递延。初始确认后,企业应当根据某一因素在相应会计期 间的变动程度将该递延差额确认为相应会计期间的利得或 损失。该因素应当仅限于市场参与者对该金融工具定价时将 予考虑的因素,包括时间等。第三十五条初始确认后,企业应当对不同类别的金融资产, 分别以摊余成本、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 益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进行后续计量。 第三十六条初始确认后,企业应当对不同类别的金融负债, 分别以摊余成本、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 以本准则第二十一条规定的其他适当方法进行后续计量。第三十七条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被指定为被套期项目的,企 业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规定进 行后续计量。第三十八条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应当以该金融 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确定:(-)扣除已偿还的本金。(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 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三)扣除累计计提的损失准备(仅适用于金融资产X 实际利率法,是指计算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以及 将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分摊计入各会计期间的方法。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计存续期的估计 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账面余额或该金融负债摊 余成本所使用的利率。在确定实际利率时,应当在考虑金融 资产或金融负债所有合同条款(如提前还款、展期、看涨期 权或其他类似期权等)的基础上估计预期现金流量,但不应 当考虑预期信用损失。第三十九条企业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利息收 入应当根据金融资产账面余额乘以实际利率计算确定,但下 列情况除外:(-)对于购入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企业 应当自初始确认起,按照该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和经信用调 整的实际利率计算确定其利息收入。(二)对于购入或源生的未发生信用减值、但在后续期间成 为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企业应当在后续期间,按照 该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其利息收入。企 业按照上述规定对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运用实际利率法计 算利息收入的,若该金融工具在后续期间因其信用风险有所 改善而不再存在信用减值,并且这一改善在客观上可与应用 上述规定之后发生的某一事件相联系(如债务人的信用评级 被上调),企业应当转按实际利率乘以该金融资产账面余额 来计算确定利息收入。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是指将购入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 值的金融资产在预计存续期的估计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 金融资产摊余成本的利率。在确定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时, 应当在考虑金融资产的所有合同条款(例如提前还款、展期、 看涨期权或其他类似期权等)以及初始预期信用损失的基础 上估计预期现金流量。第四十条当对金融资产预期未来现金流量具有不利影响的 一项或多项事件发生时,该金融资产成为已发生信用减值的 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已发生信用减值的证据包括下列可观察 信息:(-)发行方或债务人发生重大财务困难;(二)债务人违反合同,如偿付利息或本金违约或逾期等;(三)债权人出于与债务人财务困难有关的经济或合同考虑, 给予债务人在任何其他情况下都不会做出的让步;(四)债务人很可能破产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五)发行方或债务人财务困难导致该金融资产的活跃市场 消失;(六)以大幅折扣购买或源生一项金融资产,该折扣反映了 发生信用损失的事实。金融资产发生信用减值,有可能是多个事件的共同作用所致, 未必是可单独识别的事件所致。第四十一条合同各方之间支付或收取的、属于实际利率或经 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组成部分的各项费用、交易费用及溢价 或折价等,应当在确定实际利率或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时 予以考虑。企业通常能够可靠估计金融工具(或一组类似金融工具)的 现金流量和预计存续期。在极少数情况下,金融工具(或一 组金融工具)的估计未来现金流量或预计存续期无法可靠估 计的,企业在计算确定其实际利率(或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 率)时,应当基于该金融工具在整个合同期内的合同现金流 量。第四十二条企业与交易对手方修改或重新议定合同,未导致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但导致合同现金流量发生变化的,应当 重新计算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并将相关利得或损失计入 当期损益。重新计算的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应当根据将 重新议定或修改的合同现金流量按金融资产的原实际利率(或者购买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的经信用 调整的实际利率)或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 计第二十三条规定的重新计算的实际利率(如适用)折现 的现值确定。对于修改或重新议定合同所产生的所有成本或 费用,企业应当调整修改后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并在修改 后金融资产的剩余期限内进行摊销。第四十三条企业不再合理预期金融资产合同现金流量能够 全部或部分收回的,应当直接减记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 这种减记构成相关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第四十四条企业对权益工具的投资和与此类投资相联系的 合同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但在有限情况下,如果用以确定 公允价值的近期信息不足,或者公允价值的可能估计金额分 布范围很广,而成本代表了该范围内对公允价值的最佳估计 的,该成本可代表其在该分布范围内对公允价值的恰当估计。 企业应当利用初始确认日后可获得的关于被投资方业绩和 经营的所有信息,判断成本能否代表公允价值。存在下列情 形(包含但不限于)之一的,可能表明成本不代表相关金融 资产的公允价值,企业应当对其公允价值进行估值:(-)与预算、计划或阶段性目标相比,被投资方业绩发生 重大变化。(二)对被投资方技术产品实现阶段性目标的预期发生变化。 (三)被投资方的权益、产品或潜在产品的市场发生重大变 化。(四)全球经济或被投资方经营所处的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 化。(五)被投资方可比企业的业绩或整体市场所显示的估值结 果发生重大变化。(六)被投资方的内部问题,如欺诈、商业纠纷、诉讼、管 理或战略变化。(七)被投资方权益发生了外部交易并有客观证据,包括发 行新股等被投资方发生的交易和第三方之间转让被投资方权益工具的交易等。第四十五条权益工具投资或合同存在报价的,企业不应当将 成本作为对其公允价值的最佳估计。第八章金融工具的减值第四十六条企业应当按照本准则规定,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 础,对下列项目进行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按照本准则第十七条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 产和按照本准则第十八条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 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二)租赁应收款。(三)合同资产。合同资产是指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一 一收入定义的合同资产。(四)企业发行的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 损益的金融负债以外的贷款承诺和适用本准则第二十一条(三)规定的财务担保合同。损失准备,是指针对按照本准则第十七条计量的金融资产、 租赁应收款和合同资产的预期信用损失计提的准备,按照本 准则第十八条计量的金融资产的累计减值金额以及针对贷 款承诺和财务担保合同的预期信用损失计提的准备。第四十七条预期信用损失,是指以发生违约的风险为权重的 金融工具信用损失的加权平均值。信用损失,是指企业按照原实际利率折现的、根据合同应收 的所有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所有现金流量之间的差 额,即全部现金短缺的现值。其中,对于企业购买或源生的 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应按照该金融资产经信用调整 的实际利率折现。由于预期信用损失考虑付款的金额和时间 分布,因此即使企业预计可以全额收款但收款时间晚于合同 规定的到期期限,也会产生信用损失。在估计现金流量时,企业应当考虑金融工具在整个预计存续 期的所有合同条款(如提前还款、展期、看涨期权或其他类 似期权等企业所考虑的现金流量应当包括出售所持担保 品获得的现金流量,以及属于合同条款组成部分的其他信用 增级所产生的现金流量。企业通常能够可靠估计金融工具的预计存续期。在极少数情 况下,金融工具预计存续期无法可靠估计的,企业在计算确 定预期信用损失时,应当基于该金融工具的剩余合同期间。 第四十八条除了按照本准则第五十七条和第六十三条的相 关规定计量金融工具损失准备的情形以外,企业应当在每个 资产负债表日评估相关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 是否已显著增加,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计量其损失准备、确 认预期信用损失及其变动:(-)如果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 企业应当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 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无论企业评估信用损失的基础是 单项金融工具还是金融工具组合,由此形成的损失准备的增 加或转回金额,应当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二)如果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未显著增 加,企业应当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 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无论企业评估信用损失的基 础是单项金融工具还是金融工具组合,由此形成的损失准备 的增加或转回金额,应当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是指因资产负债表日后12个 月内(若金融工具的预计存续期少于12个月,则为预计存 续期)可能发生的金融工具违约事件而导致的预期信用损失, 是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的一部分。企业在进行相关评估时,应当考虑所有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 包括前瞻性信息。为确保自金融工具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显 著增加即确认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企业在一些情况下 应当以组合为基础考虑评估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整个存 续期预期信用损失,是指因金融工具整个预计存续期内所有 可能发生的违约事件而导致的预期信用损失。第四十九条对于按照本准则第十八条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 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企业应当在其他 综合收益中确认其损失准备,并将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 损益,且不应减少该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账面价 值。第五十条企业在前一会计期间已经按照相当于金融工具整 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了损失准备,但在当期 资产负债表日,该金融工具已不再属于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 险显著增加的情形的,企业应当在当期资产负债表日按照相 当于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该金融工具的 损失准备,由此形成的损失准备的转回金额应当作为减值利 得计入当期损益。第五十一条对于贷款承诺和财务担保合同,企业在应用金融 工具减值规定时,应当将本企业成为做出不可撤销承诺的一 方之日作为初始确认日。第五十二条企业在评估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 是否已显著增加时,应当考虑金融工具预计存续期内发生违 约风险的变化,而不是预期信用损失金额的变化。企业应当 通过比较金融工具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违约的风险与在初 始确认日发生违约的风险,以确定金融工具预计存续期内发 生违约风险的变化情况。在为确定是否发生违约风险而对违约进行界定时,企业所采 用的界定标准,应当与其内部针对相关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 管理目标保持一致,并考虑财务限制条款等其他定性指标。 第五十三条企业通常应当在金融工具逾期前确认该工具整 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企业在确定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 是否显著增加时,企业无须付出不必要的额外成本或努力即 可获得合理且有依据的前瞻性信息的,不得仅依赖逾期信息 来确定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显著增加;企业必须付出 不必要的额外成本或努力才可获得合理且有依据的逾期信 息以外的单独或汇总的前瞻性信息的,可以采用逾期信息来 确定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显著增加。无论企业采用何种方式评估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通常情 况下,如果逾期超过30日,则表明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已 经显著增加。除非企业在无须付出不必要的额外成本或努力 的情况下即可获得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证明即使逾期超过 30日,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仍未显著增加。如果企业在合 同付款逾期超过30日前已确定信用风险显著增加,则应当 按照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确认损失准备。如果交易对手方未按合同规定时间支付约定的款项,则表明 该金融资产发生逾期。第五十四条企业在评估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 是否已显著增加时,应当考虑违约风险的相对变化,而非违 约风险变动的绝对值。在同一后续资产负债表日,对于违约 风险变动的绝对值相同的两项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违约风 险较低的金融工具比初始确认时违约风险较高的金融工具 的信用风险变化更为显著。第五十五条企业确定金融工具在资产负债表日只具有较低 的信用风险的,可以假设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 后并未显著增加。如果金融工具的违约风险较低,借款人在短期内履行其合同 现金流量义务的能力很强,并且即便较长时期内经济形势和 经营环境存在不利变化但未必一定降低借款人履行其合同 现金流量义务的能力,该金融工具被视为具有较低的信用风 险。第五十六条企业与交易对手方修改或重新议定合同,未导致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但导致合同现金流量发生变化的,企业 在评估相关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是否已经显著增加时,应当 将基于变更后的合同条款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违约的风险 与基于原合同条款在初始确认时发生违约的风险进行比较。 第五十七条对于购买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仅将自初始确认后整个存续期内 预期信用损失的累计变动确认为损失准备。在每个资产负债 表日,企业应当将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变动金额作 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即使该资产负债表日确定 的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小于初始确认时估计现金流 量所反映的预期信用损失

    注意事项

    本文(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会计核算.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