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与创造力.ppt
引言如何根据儿童智力分数的高低,预测他们将来行为?怎样向不同智力的学生进行教学?智力高,创造力就一定强吗?对创造力强的学生,应该如何教学?智力和创造力是天生的吗?受后天因素影响大吗?可以开设专门课程,以训练个体的智力或创造力吗?这些问题都涉及人类高级心理过程智力和创造力,长期以来颇受心理学研究工作者的关注。,学习目标,简述经典智力理论中的不同观点。阐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其教学含义。阐述戴斯的PASS理论模型及其教学含义。阐述斯腾伯格三元智力理论及其教学含义。比较不同心理学视角下的创造力观。,教学设疑,在面对下列问题时,作为教师,你如何处理:某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差,是否可以就此判断他(她)的智力比较低?请说出你的理由。某学生的智商是90,如何向他(她)父母解释这一测验结果?常常有报道说,某地又出了个天才或神童,如在背诵诗文、绘画、电脑操作等方面。你如何看待这类儿童未来发展的前景,请提出一些建议。某学校开设了“智力开发”一课,你如何看待这一课程?尝试对该课程提出一些建议。,知识传承和创造力培养是教育的两个不可分割目标,如何理解这两者的关系?学生创造力的表现,似乎与“好提问”、“好动”和“顽皮”等联系在一起,而与“听话”、“守规矩”和“文静”无关。如何看待创造力与“服从意识”、“独立意识”的关系。“把4公斤室温15的水,加到了3公斤36的水中,求容器中的水温是多少度?”。如何教授学生解决这个问题?,第一节 智力理论,一、经典智力理论二、现代智力理论三、智力测验,经典智力理论,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理论卡特尔的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理论瑟斯顿的基本心理能力理论 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模型阜南的智力层次结构模型教学之窗:教师与学生对智力的看法,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理论,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C.E.Spearman)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于1927年首先提出了智力的二因素理论。他认为,智力由一种单一的g因素(一般因素)和一系列s因素(特殊因素)构成。,卡特尔的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R.B.Cattell)等人认为,仅凭g因素无法为智力提供足够的解释,他提出,一般智力因素不是一个,而是两个,即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是指与基本心理过程有关的能力,如知觉、记忆、运算速度和推理能力等,它排除了文化因素,几乎可以参与到一切活动中去,因而被称作流体智力;晶体智力是经验的结晶,它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习得的,是流体智力过去应用的结果,如在学校学习获得的词汇能力和计算能力等。,瑟斯顿的基本心理能力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L.L.Thurstone)认为,存在7种“基本能力”:计算、语词流畅、语词理解、记忆、推理、空间知觉、知觉速度。瑟斯顿的智力理论成了后来多重智力理论的前身;而且,这一理论还支持学生在某些智力方面表现出不足,但在另一些方面往往又很优异的现象。,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模型,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Guilford)否认g因素的存在,坚持智力因素的独立性。他认为,智力结构应该从操作、产物和内容三个维度去考虑。操作,即心理活动或过程;产物,即心理加工所得到的结果;括内容,即心理加工的信息材料类型。,阜南的智力层次结构模型,英国心理学家阜南(P.E.Vernon)于1960年认为智力结构是按层次排列的。他把智力划分为四个层次:最高层次是智力的普遍因素(g因素);第二层次分为两大因素群,即言语和教育方面的因素、机械和操作方面的因素;第三层次分为几个小因素群,即言语理解、数量、机械信息、空间能力和手工操作等;第四层次指各种特殊因素(s因素)。,现代智力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戴斯的PASS智力模型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H.Gardner,1983,1993)认为,人有七种智力:言语智力、逻辑数理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动作智力、人际智力和自省智力;他(1998)还认为,人的智力除前述七种外,还包括自然智力、精神智力和存在智力。,戴斯的PASS智力模型,戴斯等人(J.P.Das,J.A.Naglieri)于1990年提出了人类的智能活动的三级认知功能系统的智力模型:“计划注意同时性继时性加工”模型(Planning-Attention-Simultaneous-Successive Processing Model),即PASS模型。该理论认为,智力有三个认知功能系统,即注意唤醒系统、同时继时编码加工系统、最高层次的计划系统。,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美国耶鲁大学的斯腾伯格(R.J.Sternberg)教授通于1985年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该理论由三个亚理论组成:情境亚理论、经验亚理论和成分亚理论。它们分别针对智力行为发生的外部环境方面、智力行为的内部与外部的中介方面和智力行为的内部认知过程方面。这三个亚理论的结合,描绘出一个较为全面的智力构成图,第二节 创造力,一、创造力的含义二、从不同视角来看创造力 人格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创造力的含义,什么是创造力?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把“创造”定义为,在精神和物质领域“产生前所未有的事物”。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纽厄尔和西蒙等认为,创造性成果对思维者或文化都是新颖而有价值的,这种思维是非传统的,有目的的和持续的,它涉及对一个原先模糊而未经界定问题的明确系统的阐述。值得注意的是,创造力普遍存在于任何个体,并非全或无,而是个体拥有多或少、发挥程度如何的问题。,人格心理学视角,人格心理学家们认为,创造力是一种人格机能,在过去的20多年里,对创造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括和总结创造性个体的个性品质(人格特征)方面。许多学者都列出了创造性个体的个性品质。如,理智的好奇和理智的诚实,承认过程和结果的联系,客观性、批判性和开放性倾向,确信事物间不寻常的因果关系,安排的有序性、适应性和灵活性,坚持和决断能力等。,社会心理学视角,内在动机更有利于个体的创造活动的产生和创造力的发挥与发展。成就动机中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的需要也对创造活动有着不同的影响。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创造力发展。这些教育环境来自三方面:家庭、学校和社会。,认知心理学视角,智能特征和创造才能特征之间显示了一种低水平的相关或完全不相关。创造力与个体知识结构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创造发明也就是问题解决过程,只不过它不是一般问题解决,而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超乎寻常的问题解决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组织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反思,聪明的学生,学习成绩如何?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其聪明度如何?我以前是如何判断一个人聪明,根据学业、人际交往能力、游戏能力、运动能力,还是其它?一个人成功,与智力的相关如何?创造力高可以等同于思维活跃吗?关于学生,你倾向于创造过程还是创造的结果?“只有创造型教师才能培养创造型学生”,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总结1,智力理论与教育关于智力的理论研究有两大模式:心理地图模式和计算模式。心理地图模式将智力视作心理地图,由此得到智力的结构理论。本章首先简要介绍了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理论、卡特尔的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理论、瑟斯顿的基本心理能力理论、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模型和阜南的智力层次结构模型等。而计算模式将智力视作具有信息加工功能的计算性装置,以此为基础构建了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本章则主要介绍了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戴斯的PASS智力模型和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总结2,创造力与教育关于“创造力”,从不同观点出发得出的概念含义必须得到整合。从观念整合角度,创造力存在于任何个体,是个体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有机结合的产物或过程,虽然有时表现为灵感或偶然机遇的把握,但必然以个体具有的知识或技能为基础。就影响创造力的因素而言,个体的人格特征、智力水平、拥有的知识及其组织结构、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习的动机水平和所处的教育环境等,都与创造性成果有一定联系,但这些因素作用的发挥并非各行其是,而是以互动、关联的方式一起影响个体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