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之美优秀课件.ppt
15 无言之美,整体感知文意,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重点)学习举例论证的方法。(难点)学会欣赏艺术作品,懂得感受作品的“无言之美”,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重点),学习目标,作者名片,朱光潜(18971986),字孟实,桐城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谈美等。,1、意蕴(yn):所包含的意思。2、瞬(shn)息万变: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3、缥缈(pio mio):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形容空虚渺茫。4、附丽:附着,依附。5、铢(zh)两悉称(chn):形容两方面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6、姑且:带有暂作某种让步的意思。7、譬(p)如:比如。8、尽致:详尽细致,达到极点。9、笼统:缺乏具体分析,不明确;含混。10、心旷(kung)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11、颦(pn):皱眉。12、蛾眉:女子细长而略弯的眉毛。13、惟妙惟肖(xio):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14、轻描谈写:意思原指描绘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地着笔,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不加重视,也比喻做事不费力。15、栩(x)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16、暧暧(i):昏暗的样子。17、寂寥(lio)19、谚(yn)语 20、惨戚(q),18、渊穆(yun m):意思是极其美好;犹沉默、深沉。21、目不忍睹: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惨。22、信手拈(nin)来:意思是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快速朗读课文,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无言之美”的。,整体感知,文学,音乐,雕塑,课文讲解,1.作者开篇通过引用孔子的话引出“无言”,作者认为探究“无言”的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言,意,可以表达,但不能完全由言表达,固定的有迹象的散碎的有限的,瞬息万变缥缈无踪混整的无限的,对比,言与意的关系,2.作者接下来以文学为例,他是如何论证以言达意的?,文学中的以言达意,我们所说的话,就恰是我们所想说的话;我们所想说的话,我们都吐肚子说出来了,毫无余蕴。,完全的传情达意,3.怎样理解“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这句话?,4.作者在论述“文学不必完全尽意”时,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5.作者是怎么从文学、音乐、雕塑三个方面来具体论证“无言之美”的?,文学,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言不必尽意,音乐,琵琶行,希腊花瓶歌,雕塑,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拉奥孔,无声胜有声,含蓄不露,6.最后一段中作者不主张“吐肚子”,与前文的表述是否矛盾?,7.学习本文后,你懂得如何去欣赏或创作艺术作品?谈谈你的见解和看法。,学习本文之后,我懂得欣赏艺术作品不仅要关注有形有象的部分,而且要关注艺术的“无言”之处,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感受到艺术家的匠心,感受到艺术的美好。,学习本文之后,我懂得我们在写作或艺术创作时,要注意留出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的地方,创造出艺术的“无言之美”,增加艺术创作的情趣。,学习本文之后,我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会和作者一样,善于发现各种艺术作品的共通之处,并用自己了解的艺术欣赏形式去理解新的、陌生的艺术形式。,无言之美,引出问题 言和意的关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懂得“无言之美”,文学:言不必尽意,雕塑:含蓄不露,不“吐肚子”懂无言之美,板书设计,音乐:无声胜有声,写作借鉴,1.通俗易懂,明白如话。文章论述艺术欣赏要懂得感受作品的“无言之美”,这是一个深奥、抽象的话题,然而作者用朴实无华、浅显易懂的语言,将原本深奥、枯燥的理论分析说得如此浅显,如此明白,让普通的读者也能领会作者的思想和观点,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语言技巧。,2.多角分析,结构井然。文章论述“无言”到底指什么,它又美在何处?以相片和图画、文学、音乐、雕塑等各类艺术作品为例,多角度、多层面分析,或举例,或对比,论述了艺术作品的美更在于含蓄不露的道理。结构上则运用并列式的结构,层次井然,让读者一目了然。,文章结尾的无言之美,言有尽而意无穷,说的就是“无言之美”。在文章结尾处,无言的静默,相对的间歇,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弦外之音,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收到言尽而意不尽。,例1: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景物描写的烘托之美,文章的结尾,作者没有直接写明人物的心情,而是用简练的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景物从开头的明丽到结尾的阴晦,正反映了人物两种不同的心情。从盼于勒到躲于勒,从希望到失望,从欣喜到沮丧。这最后一笔留给读者的思考是复杂而深刻的。,例2: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卒章显志的意境之美,鲁迅小说故乡的结尾,采用了“卒章显志”的方法,在“无言”之中,将意和境融为一体,产生了主题升华的意境之美。作者在文章的结 尾以“路”展开想象,给读者指出了一条希望之路、实践之路。只有勇于开拓,才能披荆斩棘,踏出一条符合大众利益的光明之路。作者对于“路”的思 考,激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启发读者自由地联想,同时也充实了文章的思想内容。从而,作品的主题因此而升华,意境也因此而豁然开朗。,例3: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动态描写的静态之美,这一特写镜头动中有静,展现了韩麦尔先生 愤慨而又无奈的内心世界。作者正是借助动态描写的方法,以无声的语言,表现了韩麦尔先生面临国土沦陷时的极度悲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