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推算小流域面积设计洪水流量.ppt

    • 资源ID:5737019       资源大小:1.36MB        全文页数:11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推算小流域面积设计洪水流量.ppt

    第 6 章 小流域暴雨洪峰流量计算,6.1 小流域暴雨洪水 计算的特点,小积水面积上的排水建筑物,如:城市街道排水沟、厂矿排除雨水的管渠、厂矿周围地区的排洪渠道、铁路和公路的桥梁和涵洞、立体交叉道路排水灌渠、小型水库溢洪道等建筑物,在设计时,需要求得该排水面积上某设计频率的暴雨所产生的相应的最大流量,以便按此流量设计排水管道、桥涵或溢洪道的尺寸。,小流域面积范围:水利:F100km2 公路交通:F200km2,给排水工程:一般要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确定,当地势平坦,F=300500km2,当地形复杂,F1030km2.,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的特点:无实测流量资料,所以常用暴雨资料推算设计流量 假定洪水与暴雨同频率 给排水工程设计一般只需要推算洪峰流量,方法:1、推理公式 半理论半经验公式。以暴雨形成洪水的成因分析为基础,考虑影响洪峰流量的主要因素,建立理论模式,公式中的参数根据实测资料推求。,2、地区经验公式 利用水文站实测暴雨洪水资料以及流域地形、地质等影响洪峰流量的主要因素,建立洪峰流量和影响因素的经验关系,即可供该地区无资料流域使用。,影响洪峰流量的因素很多,各因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因此,在分析和建立经验关系时应抓住主要因素,一般重点分析以下三个主要问题:设计暴雨(暴雨强度公式)设计净雨(暴雨损失)流域汇流,设计暴雨(暴雨强度公式)已在第五章介绍。,6.2 设计净雨量的推求(暴雨损失)(rainstorm losses),6.2.1 暴雨损失及分类 暴雨损失是指降雨过程中由于植物截留(建筑物截留)、蒸发、填洼、下渗而损失的水量。,损失包括:植物截留(建筑物截留)(interception by vegetation)降雨发生后,一部分雨水被植物茎叶拦截称为植物截留,降雨结束后耗于蒸发。,雨期蒸发(evaporation)降雨期间流域蒸发量,数值较小,可忽略.,下渗(infiltration)指雨水从地面渗入土壤的现象。下渗的水量一部分被土壤吸收,另一部分成为地下径流。被土壤吸收的那部分水量最终消耗于蒸发。,填洼(depression detention)雨水被地面凹坑或洼地拦蓄的现象。拦蓄的水量称为填洼量(depression storage)。,暴雨量扣除损失量称为净雨量(net rainfall,effective rainfall),也称为产流量,其数量等于该场降雨形成的径流量(runoff amount)。,在上述的损失中,下渗损失是最主要的。,下渗是指地面上的雨水从地表渗入土壤的运动过程。,6.2.2 下渗(Infiltration),(1)下渗的物理过程 当降雨持续不断地落在土壤表面时,雨水会渗入到土壤中。渗入土中的水分,在分子力、毛管力和重力的作用下发生运动。按水分子所受的力和运动特征,下渗可分为三个阶段:,1)渗润阶段:入渗初期,下渗的水分主要受到分子力的作用,被土壤颗粒吸收。若土壤十分干燥,在强大的分子力吸引下,雨水迅速下渗。当土壤达最大分子持水量时,分子力不再起作用,这一阶段结束。2)渗漏阶段:入渗的雨水,主要在毛管力、重力作用下,沿土壤孔隙向下作不稳定运动,并逐步充填土壤孔隙直至饱和,此时毛管力消失。3)渗透阶段:土壤饱和后,水分在重力作用下呈稳定流动,此时下渗很稳定。,下渗率(infiltration rate):单位时间内渗入单位面积土壤中的水量,记为 f,以mm/min或 mm/h计。下渗率的大小与土壤特性,下雨开始时土壤含水量以及降雨强度等等因素有关。,(2)下渗曲线和下渗累积曲线,下渗是指地面上的雨水从地表渗入土壤的运动过程。下渗的快慢以下渗率表示。,在一定下垫面条件下,充分供水的条件下的下渗率,称为下渗能力(infiltration capacity)。,下渗能力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线,称为下渗能力曲线,简称下渗曲线(infiltration curve),如图6-1中的 f t 线所示。,在充分供水条件下,f0 与土质、土壤干湿程度有关。对干燥土壤,f0=7080mm/h。fc 只与土质有关,黄粘土 fc=1.01.3mm/h,细沙 fc=78mm/h。,Horton公式:假定:下渗过程是一个消退的过程,消退的速率与剩余量成正比,下渗率最终趋近于稳定下渗率fc。由此可得:,下渗曲线可用数学模型来描述:,解上述微分方程,得:,式中,f0、fc、(0)与土壤性质有关,根据实测资料或实验资料分析确定。,下渗曲线的积分曲线称为下渗累积曲线 Ft,即从开始时刻到 t 时刻的累积下渗量,以mm计。,累积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即为该时刻的下渗率。,6.2.3 设计净雨量的推求(初损后损法),将下渗损失过程简化为初损后损两个阶段,如图6-2所示。初损:产生地面径流之前的损失量,初损历时t0,降雨全部损失 I0,包括初期下渗,植物截留,填洼等。,后损:产流以后的损失,用产流历时(净雨历 时)tc 内的平均下渗率 表示。,(1)初损量(initial losses)I0 的确定 由实测资料分析各场洪水的初损 I0,如图,确定初损示意图:,流域较小时,降雨基本一致,洪水过程线起涨点前的累积雨量就是初损 I0。,后损(later losses):指流域产生径流以后下渗的水量,用产流历时内平均下渗率表示。后损过程是非稳定过程,但一般变化不大,将其简化为常数,称为后损平均下渗率。,净雨量:,(2)后损率 的确定,h,6.3 流 域 汇 流(basin flow concentration),6.3.1 暴雨洪水形成过程,设流域内下了一场暴雨,暴雨强度过程线为,下渗过程为。在 之前,全部降雨消耗于损失,实际下渗为 i,在 时刻,时刻之后,降雨强度大于下渗强度,实际下渗为 f,产生地面净雨,净雨强度(净雨率、产流率)i f=a,故在 时刻,流域出口断面开始涨水,此后,流域内各处普遍产生径流,水量也不断,增加,汇入河网并汇集到出口断面,出口断面水位上涨。到 时刻,地面净雨终止,但 之前产生的净雨继续由坡面汇入河网并汇集到河槽,直至全部径流流出流域出口断面,即时刻 为止,地面径流结束。洪水过程延续的时间比净雨历时(产流历时)和坡地漫流历时要长。从 到 称为流域最大汇流时间(concentration time),记为,即流域最远点 A 的净雨流到出口断面 B 所花的时间。,净雨历时:,地面径流历时:,6.3.2 等流时线原理(principle of isochronic line),汇流时间(concentration time):净雨从流域上某 点流到流域出口断面的时间。,等流时线(isochronic line):流域上汇流时间相等 的点的连线。如图:标有1、2、的虚 线(为单位汇流时段长)。,设想将流域划分为这样的界线,这种线具有如下性质:同一时刻在该线上形成的净雨都能在相同的时刻流达流域出口断面。这种线称为等流时线。,流域上最远点净雨流到出口断面所经历的时间,称为流域最大汇流时间,简称流域汇流时间,或流域汇流历时(concentration time of catchment),记为。本例:=3t。,等流时面积(isochronic aera):相邻两条等流时线间的面积 f,或称为共时径流面积。本例:F=f1+f2+f3。,t 时段内在等流时面积 f 上形成的净雨 R 都能在两个t 时段内流出流域出口断面。最大流量为:,流域出口断面 t 时刻的流量,就是各等流时面积上在 t 时刻同时流达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之和。,6.3.3 不同净雨历时情况下的径流过程,设流域分为三块等流时面积,=3t,考察流域出口断面流量过程:,(1)净雨历时小于流域汇流时间(),设流域内形成了2个时段的净雨,故净雨历时(产流历时)tc=2t,出口断面形成的流量过程线为:,+,+,Qm,推理公式第一个假定:净雨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均匀,即:R1=R2=R,则 Qm 视(f1+f2)和(f2+f3)的大小而定,记最大者为 Ftc,称为净雨历时内最大共时径流面积,则有:,K:单位换算系数,R:mm;f:km2;当t:h时,K=0.278;当t:min时,K=16.7.,显然,tc=2t,而=3t。所以,tc,洪峰流量是全部净雨在部分流域面积上形成的,称为部分汇流。地面径流汇流时间:,Ftc:为净雨历时内最大共时径流面积,即参与形成洪峰流量的那部分汇流面积,与 tc 及流域形状有关。,RR:形成洪峰流量的总净雨量,即全部净雨量,RR=2R。,:tc 时间内平均净雨强度。,(2)净雨历时大于等于流域汇流时间(),设流域内形成了4个时段的净雨,故净雨历时(产流历时)tc=4t,出口断面形成的流量过程线为:,+,+,+,+,+,+,Qm,推理公式第一个假定:净雨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均匀,即:R1=R2=R3=R4=R,则有:,显然,流域汇流历时=3t,R=3R 为 历时内的净雨量,而净雨历时 tc=4t,全部净雨为 4R。tc,洪峰流量是部分净雨在全部流域面积上形成的。这种情况称为全面汇流。,地面径流汇流时间:,6.3.4 暴雨洪峰流量公式,综上所述:,当 时:(全部净雨在部分面积上形成的),当 时:(部分净雨在全部面积上形成的),地面径流总历时:,全面汇流,部分汇流,6.4 暴雨洪峰流量的推理公式(rational formula of flood peak flow),6.4.1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文研究所公式,(1)洪峰流量 Qm 计算公式,当 时:(部分汇流),推理公式第二假定:流域汇流面积随时间的增长率为线性关系(矩形假定),即:,则上式可写为:,两组推理公式:,当 tc:,当 tc:,式中,R 为汇流历时 内形成洪峰流量的净雨量;RR 为净雨历时 tc 内形成洪峰流量的净雨量。,(6.3),(6.4),用毛降雨量表示,引入洪峰径流系数,令:,当 tc 时:,当 tc 时:,代入上二式,合并得:,式中,P 为汇流历时 内形成洪峰流量的暴雨量.,当:,推理公式中需求出 R、RR 及。R、RR 就是产流计算,推求净雨的问题;为流域汇流时间,即流域汇流计算问题。,设:设计暴雨强度过程线如图6.7所示,i 表示瞬时雨强;产流历时 tc 内平均损失强度(用平均下渗率表示)为.,按超渗产流概念,只有当 i 时才产生地面径流(地面净雨).因此,i=是判别是否产生净雨的指标。,下面先把设计雨强过程求出来(设计暴雨过程):,历时为 t 的平均暴雨强度为:,历时 t 内的降雨量 Pt:,历时为 t 的瞬时暴雨强度 i(t)为:,即可得设计雨强过程。,由图,当 t=tc 时,i(tc)=,故有:,(6.9),或:,将(6.9)式移项,得:,值的计算(产流量计算),(1)当 tc 时 时段内降雨量由(6.8)式为:而损失量为:,汇流历时内的净雨量:,(2)当 tc 时,时段内降雨量由(6.8)式为:而损失量为:,其中,产流历时 tc 内产生的净雨量:,将(6.8)(6.9)代入,得:,(6.8),(6.9),综合:,2)产流历时内平均损失率 的计算,将(6.11)tc 代入(6.13)RR,消去 tc,整理得:,和 RR 各省水文手册有经验关系或经验方法。,式中,:24h 径流系数,可根据流域内土壤类型参 照表6.2选用。,当 tc 24h,求出 RR 后代入(6.15)式即可求出.,3)汇流计算,即值的计算,流域汇流速度 V 采用半经验半理论公式表示:,式中,m:流域汇流参数(factor of flow concentration)各省水文手册一般都有经验关系:m L/S1/3,S:主河道比降(the weighted mean slope of the main water course),以小数计,按式(6.31)计算。,L:主河长(length of main water course),从流域 出口断面沿主河道至分水岭的长度,km。,、:经验指数.,当断面形状概化为三角形:,流域汇流时间 计算:,:流域汇流时间,h.,将(6.5)(6.20)联立:,两个未知数 Qm、,两个方程,可以解出。,、的推求方法:,联立(6.5)(6.20)式,消去 Qm,得:,式中,,为了应用方便,(A)和(B)式消去,得:,(A)(B)左端为已知值,可通过试算求出,然后代入(A)(B)式求出,最后代入(6.5)求出Qm。,(4)汇流参数m的计算,汇流参数m相当于单位流量且比降为1时的流域汇流速度,由(6.20)式,有:,m与流域坡面的糙率、河槽的糙率以及流域的长度、比降等因素有关,可利用实测暴雨洪水资料分析,然后建立经验关系。,由于洪水大小不同,所以不同的洪水汇流速度也不同,利用暴雨资料分析时,必须区分全面汇流和部分汇流。,两组推理公式:,当 tc:,当 tc:,由上两组公式,可得:,当 tc:,当 tc:,上式右端可根据实测洪水资料(洪峰、洪量)获得,所以可直接求出。,上式右端 R 是汇流历时 内的净雨量,是 的函数,无法直接利用(6.29)求出,须进行换算。,首先,可以根据实测暴雨资料和分析这场暴雨洪水的损失,建立各种历时产流强度和历时的关系:最后根据(6.30)算出,并在图上求出。,式中,是 历时内的产流强度,而 Qm、F 是实测已知值,所以,值已知。,一个水文站根据若干场实测暴雨洪水资料求出 m 之后,一般可取平均值作为该站 m 值。,一个地区(省)根据小流域水文站资料求出各站 m,然后建立经验关系,一般与流域特征因素 建立经验关系。如表 6.3、表 6.4。,(5)流域特征参数 F、L、S 的确定,F:流域面积,km2;L:主河长,km;S:主河道河底平均比 降,小数或.,河流断面以上的河底比降:,(3)设计洪峰流量 Qm 的计算,假定:洪水与暴雨同频率,由暴雨资料,当 tc 时,(n):,当 tc 时,(n):,具体步骤:流域参数 F、L、S 在地形图上量算 暴雨参数 n、AP 查水文手册中的水文图集,可得:,由设计标准 P 及 P-型曲线,可求得24h设计暴雨量 P24,P,再由式(5.31)推求 AP:,式中 RR 按下式估算:,流域损失参数 和汇流参数 m,查水文手册,由经验关系求出;对没有 经验关系的地区,可用(6.15)式估算:,计算 tc 由式(6.11):,汇流参数 m 查各省水文手册中 m L/S1/3 经验关系。,当 tc 24h(小流域):,式中,称为24h 径流系数,可根据流域土壤类型查表6.2。,推求 QmP,第一种方法:图解法(graphic method)(1)假定一组:QmP 假定一个QmP,由式(6.20),求出对应的。,作 QmP 关系曲线,如 线。,线,Q,(2)假定一组,求相应的 QmP 若 tc,由式(6.12)计算,再由(6.5)式计算QmP;若 tc,由式(6.14)计算,再由(6.5)式计算 QmP.,作 QmP 关系曲线,如 线。,线,线,Q,线,线,QmP,Q,(3)求 QmP、线和线的交点对应的纵横坐标即为所求。,第二种方法:试算法(cut-and-trial method)(1)假设一个QmP,代入式(6.20)得到一个相应 的;(2)求 比较 tc 与 的大小:,当 tc,由式(6.12)计算,再由(6.5)式计算;若 tc,由式(6.14)计算,再由(6.5)式计算.,(3)比较 QmP 和,若:,即为所求;若:,令,返回(1)。,【例6.1】湖南省某小水库,求百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解法一:(1)流域参数,(2)汇流参数,本流域属土石山区、植被条件一般,查表 6.3,m=0.700.80;或:湖南省,F=34.6km2,m=0.80.取m=0.80.,(3)设计雨力 AP,查水文手册中暴雨等值线图,得:,由 P=1%,CS24=1.40,查 P 值表,得:P=3.27,=2.03 h,设,再设:,所以,,求,由(A)式:,(6)计算 QmP,当 tc 时,(n):,当 tc 时,(n):,已知:,设,计算,求,求,取,设,计算,求,求,取,【例6-2】江西省流域上需要建小水库一座,要求用推理公式法推求百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计算步骤如下:1.流域特征参数 F、L、S 的确定 F=104km2,L=26km,S=8.75,2.设计暴雨特征参数 n 和 AP 暴雨衰减指数n由各省(区)实测暴雨资料分析定量,可查当地水文手册。一般n的数值用点雨量资料代替面雨量资料直接推求,不必作修正。,从江西省水文手册中查得设计流域最大1日雨量得统计参数为:P24,P=1.1P1d,P 暴雨衰减指数 n=n2=0.60。由CS=3.5CV=3.50.42=1.47,P=1%,查值表,得:P=3.312。,3.产汇流参数、m的确定 查有关水文手册,得:=3.0mm/h、m=0.70。,QmP 线及 QmP 线计算表,(2)假定一组,求相应的 QmP,设(h),(h),11.2,若 tc,由式(6.12)计算,再由(6.5)式计算 QmP;若 tc,由式(6.14)计算,再由(6.5)式计算 QmP;,计算结果见表。,(3)作图,10-12,(4)求 QmP、由图,两线交点处对应的Qmp即为所求的设计洪峰流量。由图读出,Qmp=510m3/s,=10.55h。,作业:P.202 6-5,6.4.2 铁一院两所公式,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铁道部研究院西南研究所三单位共同研究。,通过实验,认为形成洪峰流量的面积不是流域面积,而是最大共时径流面积,或称为造峰面积,用PF表示,P 称为造峰面积系数。形成洪峰流量的历时也不是流域的最大汇流历时,而是某一特定时间,称为形成洪峰时间,或称为造峰历时 tQ,tQ=P1.P1 称为造峰系数。,当 P、P1 都等于 1 时即为水文所公式。,略,6.5 地区性经验公式 及水文手册的应用,6.5.1 以流域面积 F 为参数的地区性经验公式,K、n:随地区和频率而变的经验系数和经验指数。,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第 7 册 城市防洪,

    注意事项

    本文(推算小流域面积设计洪水流量.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