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ppt课件.ppt

    • 资源ID:5732501       资源大小:17.17MB        全文页数:143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ppt课件.ppt

    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作者:卞佳丽等编著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目 录,第1章 交换概论第2章 交换网络第3章 数字程控电话交换与电话交换网第4章 信令系统第5章 分组交换与分组交换网第6章 ISDN交换与综合业务数字网第7章 ATM交换与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第8章 IP交换技术第9章 软交换与下一代网络第10章 光交换,第1章 交换概论,本章将要讲述的内容:什么是交换为什么在通信网中一定要引入交换的功能通信网中交换设备究竟完成哪些功能在现有通信网中都有哪些交换方式不同交换方式之间的区别是什么,1.1 交换的引入,图1.1 点到点通信方式,一个最简单的通信系统是只有两个用户终端和连接这两个终端的传输线路所构成的通信系统,这种通信系统所实现的通信方式,我们称之为点到点通信方式,如图1.1所示。,1.2 各种交换方式,在通信网中,交换功能是由交换节点即交换设备来完成的。不同的通信网络由于所支持业务的特性不同,其交换设备所采用的交换方式也各不相同,目前在通信网中所采用的或曾出现的交换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l电路交换 l帧中继 l多速率电路交换 l ATM交换 l快速电路交换 lIP交换 l分组交换 l光交换 l帧交换 l软交换,常用的分类方法:若按照信息传送模式的不同,可将交换方式分为电路传送模式(CTM-Circuit Transfer Mode)、分组传送模式(PTM-Packet Transfer Mode)和异步传送模式(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三大类,如电路交换、多速率电路交换、快速电路交换属于电路传送模式,分组交换、帧交换、帧中继属于分组传送模式,而ATM交换则属于异步传送模式,图1.7各种交换方式,1.2.1 电路交换(CS:Circuit Switching),图1.8电路交换的基本过程,电路交换具有以下6个特点:,(1)信息传送的最小单位是时隙(2)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物理连接)(3)同步时分复用(固定分配带宽)如图1.9,图1.9同步时分复用的基本原理,如图1.10所示,电路交换基于PCM30/32路同步时分复用系统,每秒钟传送8000个帧,每帧32个时隙,每个时隙8比特,每路通信信道(TS)为64kbit/s恒定速率,即对每路通信所分配的带宽是固定的。在信息传送阶段不管有无信息传送,都占用这个TS子信道,直到通信结束。,图1.10PCM30/32路同步时分复用系统,(4)信息传送无差错控制,(5)信息具有透明性,(6)基于呼叫损失制的流量控制,综述:通过上述对电路交换特点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到:通信网的业务特性决定了所采用的交换方式的特点,换句话说,通信网采用的交换方式一定要适应其业务特性。电话通信网中的话音业务,具有实时性强、可靠性要求不高的特点,而电路交换不管是其面向连接的特点,还是对信息无差错控制、透明传输以及基于呼叫损失制的流量控制特点,都满足了话音业务的特性,因而电话通信网采用电路交换方式。电路交换由于无差错控制机制,因而对数据交换的可靠性没有分组交换高,不适合对差错敏感的数据业务;同时由于电路交换采用固定带宽分配方式,因而其电路利用率低、不适合突发(burst)业务。电路交换适合于实时性、恒定速率的业务。,1.2.2 多速率电路交换(MRCS:Multi-Rate Circuit Switching),多速率电路交换其本质还是电路交换,具有电路交换的主要特点,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采用电路交换方式为用户提供多种速率的交换方式。多速率电路交换和电路交换都采用同步时分复用方式,即只有一个固定的基本信道速率,如64kbit/s。多速率电路交换的一种实现方式是,可以将几个这样的基本信道捆绑起来构成一个速率更高的信道,供某个通信使用,从而实现多速率交换.实现多速率电路交换的另一种方式是设置多种基本信道速率,这样,一个帧就被划分为不同长度的时隙。如图1.11和图1.12,图1.11 采用不同基本信道速率的帧结构,图1.12采用多种基本信道速 率的多速率电路交换系统,从上述多速率电路交换实现的方法来看,该交换方式还是基于固定带宽分配的,虽然能提供多种速率,但这些速率是事先定制好的,而且速率类型不能太多,否则其控制和交换网络会非常复杂,甚至于无法实际实现,因而这种交换方式不能真正灵活地适应突发业务。,1.2.3 快速电路交换(FCS:Fast Circuit Switching),在快速电路交换中,当呼叫建立时,在呼叫连接上的所有交换节点要在相应的路由上分配所需的带宽,与电路交换不同的是交换节点只记住所分配的带宽和相应路由连接关系,而不完成实际的物理连接。当用户真正要传送信息时,才根据事先分配的带宽和建立的连接关系,建立物理连接;当没有信息传送时,则拆除该物理连接。由此可知,快速电路交换是在要传送用户信息时才连接物理传输通道,即只在信息要传送时才使用所分配的带宽和相关资源,因而它提高了带宽的利用率。,1.2.4 分组交换(PS:Packet Switching),分组交换的本质就是存储转发,它将所接收的分组暂时存储下来,在目的方向路由上排队,当它可以发送信息时,再将信息发送到相应的路由上,完成转发。其存储转发的过程就是分组交换的过程.如图1.13说明了分组交换的基本过程。,图1.20分组交换的基本过程,分组交换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虚电路(VCVirtual Circuit)方式,另一种是数据报(DGDatagram)方式。虚电路采用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OCOriented Connection),其通信过程与电路交换相似,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送和连接拆除三个阶段,即在用户数据传送前先建立端到端的虚连接;一旦虚连接建立后,属于同一呼叫的数据分组均沿着这一虚连接传送;通信结束时拆除该虚连接。我们将虚连接也称为虚电路,即逻辑连接,它不同于电路交换中的实际的物理连接,而是通过通信连接上的所有交换节点保存选路结果和路由连接关系来实现连接的,因而是逻辑的连接。虚电路方式的特点如图1.14所示。,图1.14虚电路方式特点,数据报采用无连接工作方式(CLConnection Less),在呼叫前不需要事先建立连接,而是边传送信息边选路,并且各个分组依据分组头中的目的地址独立地进行选路。,图1.15数据报方式特点,面向连接工作方式和无连接工作方式的特点,(1)面向连接工作方式的特点:不管是面向物理的连接还是面向逻辑的连接,其通信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连接建立、传送信息、连接拆除。一旦连接建立,该通信的所有信息均沿着这个连接路径传送,且保证信息的有序性(发送信息顺序与接收信息顺序一致)信息传送的时延相比无连接工作方式要小。一旦所建立的连接出现故障,信息传送就要中断,必须重新建立连接,因此对故障敏感。,(2)无连接工作方式的特点:l没有连接建立过程,一边选路、一边传送信息。l属于同一个通信的信息沿不同路径到达目的地,该路径事先无法预知,无法保证信息的有序性(发送信息顺序与接收信息顺序不一致)。l信息传送的时延相比面向连接工作方式要大。l对网络故障不敏感。,分组交换具有以下6个特点,信息传送的最小单位是分组(Packet)分组由分组头和用户信息组成,分组头含有选路和控制信息。面向连接(逻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工作方式 虚电路采用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数据报是无连接工作方式。统计时分复用(动态分配带宽),图1.16统计时分复用的基本原理,统计时分复用的基本原理是把时间划分为不等长的时间片,长短不同的时间片就是传送不同长度分组所需的时间,对每路通信没有固定分配时间片,而是按需来使用。当某路通信需要传送的分组多时,所占用的时间片的个数就多;传送的分组少时,所占用的时间片的个数就少。这也就意味着使用这条复用线传送分组时间的长短,由此可见统计时分复用是动态分配带宽的。l信息传送有差错控制 l信息传送不具有透明性 l基于呼叫延迟制的流量控制 分组交换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它不适合对实时性要求较高 的话音业务,而适合突发(burst)和对差错敏感的数据业务。,1.2.5 帧交换(FS:Frame Switching),帧交换是一种帧方式的承载业务,为克服分组交换协议处理复杂的缺点,它简化了协议,其协议栈只有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去掉了三层协议功能,从而加快了处理速度。由于在二层上传送的数据单元为帧,因此称其为帧交换。,图1.17分组交换、帧交换、帧中继协议处理的不同,1.2.6 帧中继(FR:Frame Relay),帧中继与帧交换方式相比,其协议进一步简化,它不仅没有三层协议功能,而且对二层协议也进行了简化。它只保留了二层数据链路层的核心功能,没有了流量控制、重发等功能,以达到为用户提供高吞吐量、低时延特性,并适合突发性的数据业务的目的。,表1.1分组交换、帧交换、帧中继技术特点比较,1.2.7 ATM交换,CTM技术特点是固定分配带宽、面向物理连接、同步时分复用,适应实时话音业务,具有较好的时间透明性;PTM技术特点是动态分配带宽、面向无连接或逻辑连接、统计时分复用,适应可靠性要求较高、有突发特性的数据通信业务,具有较好的语义透明性。ATM交换技术是以分组传送模式为基础并融合了电路传送模式的优点发展而来的,兼具分组传送模式和电路传送模式的优点。,ATM交换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l固定长度的信元和简化的信头l采用了异步时分复用方式 l采用了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 综述:ATM技术是以分组传送模式为基础并融合了电路传送模式高速化的优点发展而成的。采用异步时分复用方式,实现了动态分配带宽,可适应任意速率的业务;固定长度的信元和简化的信头,使快速交换和简化协议处理成为可能,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网络的传输处理能力,使实时业务应用成为可能。,图1.18异步时分复用的基本原理,1.2.8 IP交换,在这里我们所说的IP交换是指一类IP与ATM融合的技术它主要有两大类:叠加模型、集成模型。属于叠加模型的IP交换技术主要有CIP、IPOA和MPOA。在叠加模式中,IP层运行于ATM层之上,实现信息传送需要两套地址ATM地址和IP地址、两种选路协议ATM选路协议和IP选路协议,还需要地址解析功能,完成IP地址到ATM地址的映射。属于集成模型的IP交换技术主要有IP交换、Tag交换和MPLS。在集成模式中,只需要种地址IP地址,一种选路协议IP选路协议,无需地址解析功能,不涉及ATM信令,但需要专用的控制协议来完成3层选路到2层直通交换机构的映射。,1.2.9 光交换,网络中大量传送的是光信号,而在交换节点信息还以电信号的形式进行交换,那么当光信号进入交换机时,就必须将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才能在交换机中交换,而经过交换后的电信号从交换机出来后,需要转变成光信号才能在光的传输网上传输,如图1.19所示。这样的转换过程不仅效率低下,而且由于涉及到电信号的处理,要受到电子器件速率“瓶颈”的制约。,图1.19光信号的电交换,光交换是基于光信号的交换,如图1.20所示。在整个光交换过程中,信号始终以光的形式存在,在进出交换机时不需要进行光/电转换或者电/光转换,从而大大提高了网络信息传送和处理能力。,图1.20光交换,1.2.10 软交换,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即下一代网络,实现了传统的以电路交换为主的PSTN网络向以分组交换为主的IP电信网络的转变,从而使在IP网络上发展语音、视频、数据等多媒体综合业务成为可能。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的控制功能实体,它独立于传送网络,主要完成呼叫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计费等主要功能,同时可以向用户提供现有电路交换机所能提供的所有业务,并向第三方提供可编程能力,它是下一代网络呼叫与控制的核心。,软交换最核心的思想就是业务/控制与传送/接入相分离,其特点具体体现在:,应用层和控制层与核心网络完全分开,以利于快速方便的引进新业务;传统交换机的功能模块被分离为独立的网络部件,各部件功能可独立发展;部件间的协议接口标准化,使自由组合各部分的功能产品组建网络成为可能,使异构网络的互通方便灵活;具有标准的全开放应用平台,可为客户定制各种新业务和综合业务,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需求。,1.3 交换系统,1.3.1 交换系统的基本结构电信交换系统主要由信息传送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组成。,图1.21电信交换系统的基本结构,1、信息传送子系统,信息传送子系统主要包括交换网络和各种接口 l交换网络 对于信息传送子系统来说,交换就是信息(话音、数据等)从某个接口进入交换系统经交换网络的交换从某个接口出去,由此可知交换系统中完成交换功能的主要部件就是交换网络,交换网络的最基本功能就是实现任意入线与出线的互连,它是交换系统的核心部件。l接口 接口的功能主要是将进入交换系统的信号转变为交换系统内部所适应的信号,或者是相反的过程,这种变换包括信号码型、速率等方面的变换,交换网络的接口主要分两大类:用户接口和中继接口,用户接口是交换机连接用户线的接口,中继接口是交换机连接中继线的接口,主要有数字中继接口和模拟中继接口,2、控制子系统,控制子系统是由处理机及其运行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和OAM软件所组成的。交换系统的控制子系统使用信令与用户和其它交换系统(交换节点)进行“协调和沟通”,以完成对交换的控制。信令是通信网中规范化的控制命令,它的作用是控制通 信网中各种通信连接的建立和拆除,并维护通信网的正 常运行。,1.3.2 交换系统的基本功能,通信网中通信接续的类型,即交换节点需要控制的基本接续类型主要有4种:即本局接续、出局接续、入局接续和转接(汇接)接续,如图1.22所示。,图1.22交换系统的接续类型,(1)本局接续本局接续是只在本局用户之间建立的接续,即通信的主、被叫都在同一个交换局。如图1.22中的交换机A的两个用户A和B之间建立的接续就是本局接续。(2)出局接续出局接续是主叫用户线与出中继线之间建立的接续,即通信的主叫在本交换局,而被叫在另一个交换局,如图1.22中的交换机A的用户A与交换机B的用户C之间建立的接续,对于交换机A来说就是出局接续。(3)入局接续入局接续是被叫用户线与入中继线之间建立的接续,即通信的被叫在本交换局,而主叫在另一个交换局,如图1.22中的交换机A的用户A与交换机B的用户C之间建立的接续,对于交换机B来说就是入局接续。,(4)转接(汇接)接续转接接续是入中继线与出中继线之间建立的接续,即通信的主被叫都不在本交换局,如图1.22中的交换机B的用户D与交换机A的用户B之间建立的接续,对于交换机C来说就是转接接续。通过分析交换系统所要完成的4种接续类型,我们不难得出交换系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功能是:l能正确识别和接收从用户线或中继线发来的通信发起信号 l 能正确接收和分析从用户线或中继线发来的通信地址信号 l能按目的地址正确地进行选路以及在中继线上转发信号 l 能控制连接的建立与拆除 l能控制资源的分配与释放,1.4 以交换为核心的通信网,1.4.1 通信网的分类(1)根据通信网支持业务的不同进行分类:l电话通信网 l电报通信网 l数据通信网 l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等(2)根据通信网采用的传送模式的不同进行分类:l电路传送网:PSTN、ISDN l 分组传送网:(分组交换网)PSPDN、(帧中继网)FRN l 异步传送网:B-ISDN,(3)根据通信网采用传输媒介的不同进行分类:l有线通信网:传输媒介为架空明线、电缆、光缆。l无线通信网:通过电磁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来传输信号,根据采用电磁波长的不同又可分为中/长波通信、短波通信和微波通信等。(4)根据通信网使用场合的不同进行分类:l公用通信网:向公众开放使用的通信网,如公用电话网、公用数据网等。l专用通信网:没有向公众开放而由某个部门或单位使用的通信网,如专用电话网等(5)根据通信网传输和交换采用信号的不同进行分类:l数字通信网:抗干扰能力强,有较好的保密性和可靠性,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l 模拟通信网:早期通信网,目前已很少应用。,1.4.2 通信网的分层体系结构,图1.23通信网的分层结构,表1.2业务网的种类及其应用特点,1.4.3通信网的组网结构通信网的基本组网结构主要有星型网、环型网、网状网、树型网、总线型网和复合型网等。,1、星型网 这种网络结构简单,节省线路,但中心交换节点的处理能力和可靠性会影响整个网络,因而全网的安全性较差,网络覆盖范围较小,适于网径较小的网络。,图1.24星形网,2、环型网,环型网的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但可靠性较差,如图1.25所示,图1.25环型网,3、网状网,网状网中所有交换节点两两互联,网络结构复杂,线路投资大,但可靠性高,如图1.26所示。,图1.26网状网,4、树型网,树型网也叫分级网,网络结构的复杂性、线路投资的大小以及可靠性介于星型网和网状网之间,如图1.27所示。,图1.27树型网,5、总线型网,在总线型网中,所有交换节点都连接在总线上,这种网络线路投资经济,组网简单,但网络覆盖范围较小,可靠性不高。如图1.28所示。,图1.28 总线型网,6、复合型网,复合型网是上述几种结构的混合形式,是根据具体应用情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网络结构组合而成。如图1.29所示,图1.29复合型网,1.4.4 通信网的质量要求,l应能保证网内任意用户之间相互通信 l应能保证满意的通信质量 l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l投资和维护费用合理 l能不断适应通信新业务和通信新技术的发展,第2章 交换网络,在第一章中我们已经介绍了交换系统的基本组成,其中信息传送子系统包括接口电路和交换网络。交换网络是构成交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完成信息交换的功能。在本章中我们将要介绍构成交换网络的交换单元的基本特性、功能和交换网络的构成,以及现在广泛使用的各种结构的交换网络的工作原理。,2.1 交换单元2.1.1 交换单元的基本概念1、交换单元交换单元(Switch Element-SE)是构成交换网络的最基本的部件,若干个交换单元按照一定的拓扑结构连接起来就可以构成各种各样的交换网络。可以说交换单元是完成交换功能的最基本的部件。,图2.1 MN的交换单元,如图2.1所示,一个交换单元从外部看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一组输入端口、一组输出端口、控制端与状态端。交换单元的输入端口又称为入线,输出端口也称为出线,一个具有M条入线,N条出线的交换单元我门把它称为MN的交换单元,同时把入线编号为0到M-1,出线编号为0到N-1;控制端主要用来控制交换单元的动作,可以通过控制端的控制把交换单元的特定入线与特定出线连接起来,让信息从入线交换到出线而完成交换的功能;状态端用来描述交换单元的内部状态,不同的交换单元有不同的内部状态集,通过状态端口让外部及时了解到其工作情况。,从内部看交换单元,其构成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一个时分总线或是一个空分的开关阵列,我们将在本章后续内容中介绍各种类型的交换单元。但无论其内部构成如何,交换单元都应能够完成最基本的交换功能,既总能把交换单元任意入线的信息交换到任意出线上去。,对交换单元有多种分类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交换单元进行分类,一般采用以下4种分类方法。(1)按照入线与出线上信息传送的方向是单向还是双向可以把一个交换单元分为有向交换单元与无向交换单元,如图2.2所示。有向交换单元指任何入线或出线上信息的传输是单方向的,即信息只能从入线进入交换单元,从出线上交换出来,如果一个有向交换单元有M条入线、N条出线,那么我们把这个交换单元称为MN有向交换单元。,图2.2 交换单元分类1:有向与无向,无向交换单元主要有两种类型:N无向交换单元与KL无向交换单元。其中N无向交换单元并没有入线与出线的区别,它相当于把一个NN的有向交换单元(入线数与出线数相等的交换单元)的相同编号的入线与出线合并在一起,将其看作同时具有发送和接收信息能力的一个信息端,那么这个NN有向交换单元就变成一个具有N个双向通信信息端的N无向交换单元;,设N=K+L,KL无向交换单元是指在N无向交换单元的基础上把N个信息端分为一组输入端与一组输出端,输入端假设有K个信息端,输出端有L个信息端,并且只有输入的K个信息端与输出的L个信息端之间才能有信息交换,在输入的K个信息端之间不能进行信息交换,同样L个输出端之间也不能进行信息交换,满足这种条件的N无向交换单元称为KL无向交换单元。,(2)按照交换单元入线与出线的数量关系可以把一个MN的交换单元分为集中型,连接型以及扩散型,如图2.3所示。,图2.3 交换单元分类2:按照入线与出线数目,集中型交换单元是指入线数大于出线数(MN)的交换单元,也叫集中器(concentrator);连接型交换单元是指入线数等于出线数(M=N)的交换单元,也称为置换器或连接器(connector);扩散型交换单元是指入线数小于出线数(MN)的交换单元,扩散型交换单元也可称为扩展器(expander)。注意图2.3中表示的为有向交换单元。,(3)按照交换单元的所有入线与所有出线之间是否共享单一的通路,可以把交换单元分为时分交换单元与空分交换单元,如图2.4所示。这是按照交换单元内部结构来进行的分类。,图2.4 交换单元分类3:时分与空分,时分交换单元的基本特征是所有的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之间共享唯一的一条通路,从入线来的所有的信息都要通过这条唯一的通路才能交换到目的出线上去,这条唯一的通路可以是一个共享总线,也可以是一个共享存储器。空分交换单元的所有入线与出线之间存在多条通路,从不同入线来的信息可以并行的在这些通路上传送,空分交换单元也可称为空间交换单元,典型的空间交换单元就是开关阵列。(4)按照交换单元所接受的信号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可以把交换单元分为数字交换单元与模拟交换单元,2、交换单元的连接特性交换单元的基本功能就是要在入线与出线之间建立一定的连接,使信息能从入线交换到出线。交换单元的连接特性(connectivity)反映出交换单元从入线到出线的连接能力,是交换单元的基本特性。交换单元的连接特性有两种描述方式,可以用集合来描述,也可以用函数方式来描述。,(1)集合描述方式用集合方式来描述一个MN交换单元的连接特性,可以把该交换单元的所有入线组成一个集合,用T来表示:T=0,1,2,M-1把该交换单元的所有出线组成一个集合,用R表示:R=0,1,2,N-1记入线集合T中的元素为t(tT),出线集合R中的元素为r(rR),同时记Rt为出线集合R的一个子集,那么可以把一个连接定义为一个集合,用c表示:c=t,Rt,该集合表示了该MN交换单元的入线t与一组出线Rt之间的连接,可以把t称为连接的起点,把rRt称为连接的终点。如果Rt中只含有唯一的一个元素,那么把该连接称为点到点连接;如果Rt中包含多个元素,那么把该连接称为点到多点连接。特别的对于点到多点连接,如果RtR,称此连接具有同发功能,如果Rt=R,称此连接具有广播功能。,一个交换单元的连接方式表示了该交换单元在某个时刻建立的所有从入线到出线之间的连接,连接方式可以表示为一个集合,我们用C来表示,那么:C=c1,c2,c3,该集合是由若干个连接组成的一个集合(表示各个连接的集合c的下标不代表任何实际意义,只是区分不同的连接)。特别要说明的是一个交换单元的连接方式总是对应于某个具体时刻的,在这个时刻的连接方式是这样的,在另一个时刻,它的连接方式又会变为那样。在某一时刻,一个交换单元总是处在一定的连接方式C下,也就是说该交换单元的各个入线与各个出线按照该连接方式连接着。一个交换单元的连接方式可以通过该交换单元的控制端口改变,同时也可以通过该交换单元的状态端口反映出来。,对于一个连接方式,可以定义连接方式的起点集,表示该连接方式中所有连接的起点组成的集合,用Tc表示:Tc=t:tci,ciC同样可以定义该连接方式的终点集,表示该连接方式中所有连接的终点组成的集合,用Rc表示:Rc=r:rRt,Rtci,ciC 同时可以判定,当交换单元处于连接方式C下,若某条入线tTc,称该入线处于占用状态,否则处于空闲状态;同样若某条出线rRc,称该出线处于占用状态,否则处于空闲状态。,(2)函数描述方式用函数方式来描述一个MN的交换单元的连接特性,可以将其连接方式用函数f(t)表示:f(t)=Rt(Rt包含于R)该函数的自变量为t,它的定义域为交换单元的入线集合T,值域为交换单元的出线集合R的各个子集组成的集合。一个连接函数对应一种连接,连接函数表示相互连接的入线编号和出线编号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即存在连接函数f,入线t与出线集合f(t)中每条出线相连接。如果该入线空闲,那么与它连接的出线的集合为一个空集。对于一个点到点连接,连接函数还可以表示为:f(t)=r(rR)它的值域变成了出线集合R。,上述表示连接方式的函数称为连接函数,可以有两种更直观的形式来表示连接函数,一种是排列表示形式,还有一种是通过图形来表示。对于点到点连接方式我们经常采用2进制函数表示方法。(1)排列表达式交换单元的连接实际上是交换单元的入线与出线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那么可以通过罗列的方式来表达连接方式,我们称为连接方式的排列表达式,表示为:t1,t2,tnr1,r2,rn,其中ti为入线编号,ri为出线编号,上述的排列表达式表示了入线t1连接到出线r1,入线t2连接到出线r2入线tn连接到出线rn,其中nN(注意入线t1并不表示入线1,出线rn也不表示为出线n)。考虑到存在点到多点的连接,因此t1,t2,tn中可能有重复的元素存在,因此也可以把排列表达式称为重排表达式。所谓存在出线竞争,就是指在排列表达式中r1,r2,rn之间存在着重复的元素,表明在同一时刻,有多条入线共同连接到同一条出线,造成出线的冲突,也就是说从多条入线上来的信息,同时要交换到同一条出线上,共同竞争这条出线,这是应该避免或要采取一定措施来解决的问题。,在点到点的连接情况下,并且不存在出线竞争的情况下,排列表达式中的t1,t2,tn之间没有重复的元素,同时r1,r2,rn之间也没有重复的元素,那么点到点连接方式的排列表达式可以改写为:t0,t1,tN-10,1,N-1我们把这种排列表达式称为入线排列表达式,它实际上是使出线的编号按照自然数顺序排列,表示入线t0连接到出线0,入线tN-1连接到出线N-1,由于可能存在空闲的出端,所以t0,t1,tN-1中可能有空的元素存在,可用表示。上式也可以进一步简化表示为:(t0,t1,tN-1),同样,也可以定义出线排列表达式为:0,1,N-1r1,r2,rN-1它的简化表示为:(r1,r2,rN-1)根据排列表示形式,对于一个NN的交换单元,假设没有空闲的入线与出线,N条入线与N条出线任意进行点到点连接,那么N个元素可以有N!种不同的排列,因此一个NN的交换单元可以最多有N!种不同的点到点连接方式。,(2)图形表示还可通过图形方式来表达连接函数。分别把入线与出线按编号由上到下排列,然后入线与出线之间可以用一条直线连接起来,表示该入线与出线有连接。如图2.5所示,表示了一个常用的N=8的交叉连接方式。,图2.5 连接函数的图形表示,2进制函数表示有一种更为常用的方法来表示点到点连接方式。假设入线编号可以用一个n位2进制数字xn-1xn-2x1x0表示,用该2进制数字作为连接函数的变量,连接函数的值也用一个2进制数字表示,表示与该入线连接的出线的编号。我们把这种函数表现形式称为2进制函数表示。对于图2.5所示的连接方式,用2进制函数表示则为:E(xn-1xn-2x1x0)=xn-1xn-2x1,下面我们来看看几种常用的连接方式:a)直线连接对于连接型交换单元,把相同编号的入线与出线直接连接起来而形成的点到点连接方式称为直线连接,也称为恒等置换(identity permutation)。一个恒等置换的88交换单元的排列表达式为:0,1,2,70,1,2,7 入线排列表达式为:(0,1,2,7),恒等置换的图形表示如图2.6所示。恒等置换(常用I表示)的2进制函数表示为:I(x2x1x0)=x2x1x0,图2.6 恒等置换的图形表示,b)交叉连接在交换单元入线数M等于出线数N,并且入/出线数为偶数的情况下,把相邻编号的2条入线与2条出线交叉连接起来,入线0连接出线1,入线1连接出线0,入线2连接出线3这种连接方式称为交叉连接,也称为交换置换(exchange permutation),交换置换的入线排列表示式为:(1,0,3,2,N-1,N-2),交换置换的图形表示如图2.7所示。交换置换(常用E表示)的2进制函数表示为:E(xn-1xn-2x1x0)=xn-1xn-2x1,图2.7 交换置换的图形表示,c)蝶式连接蝶式连接方式也称为蝶式置换(butterfly permutation 一般用表示),蝶式置换这个名称来自FFT变换的实现时其图形形状如蝴蝶一样。这种连接方式被定义为:(xn-1xn-2x1x0)=x0 xn-2x1xn-1可以看出,蝶式置换是将输入端2进制编号的最高位xn-1与最低位x0互换位置而得到输出端的2进制编号。同样可以定义子蝶式(subbutterfly)置换(k)与超蝶式(superbutterfly)置换(k):(k)(xn-1 xn-2xk+1 xkxk-1x1x0)=xn-1 xn-2xk+1 x0 xk-1x1xk(k)(xn-1 xn-2xn-k xn-k-1xn-k-2x1x0)=xn-k-1 xn-2xn-k xn-1xn-k-2x1x0,图2.8显示了N=8的、(1)与(1)图形表示。,图2.8 N=8的蝶式置换,d)均匀洗牌连接均匀洗牌连接也称为均匀洗牌置换(perfect shuffle permutation),正如我们平时玩扑克牌洗牌一样,它将入线分为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入线数目相等,同时前一部分和后一部分按顺序一个接一个交叉的与出线连接,理想的状态是这两个部分入线数目相等,然后一个隔一个按顺序与出线对应连接,达到洗牌的最好效果,故称为均匀洗牌置换。均匀洗牌置换一般表示为:(xn-1xn-2x1x0)=xn-2xn-3x1x0 xn-1由此表达式可见均匀洗牌置换是将入线2进制地址循环左移一位,即得到对应的输出端2进制地址。,还可以定义子洗牌(subshuffle)连接(k)与超洗牌(supershuffle)连接(k):(k)(x n-1 xn-2xk+1 xkxk-1x1x0)=xn-1 xn-2xk+1 xk-1x1 x0 xk(k)(xn-1 xn-2xn-k xn-k-1xn-k-2x1x0)=xn-2xn-k xn-k-1xn-1xn-k-2x1x0图2.9显示了N=8的、(1)、(1)变换图形。,图2.9 N=8的洗牌置换,均匀洗牌置换在有些时候也称为混洗连接,使用非常广。注意有以下的恒等关系:(x)=(n-1)(x)=(n-1)(x)(0)(x)=(0)(x)=x在应用中广泛使用的还有逆均匀洗牌置换,它的连接函数实际上是均匀洗牌置换连接函数的逆函数,其定义为:-1(xn-1xn-2x1x0)=x0 xn-1xn-2xn-3x1,N=8的逆均匀洗牌置换如图2.10所示。,图2.10 N=8的逆均匀洗牌置换,e)间隔交叉连接间隔交叉连接也称为方体置换(cube permutation),实现了2进制地址编号中第k位位值不同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连接,定义为:Ck(x n-1 xn-2xk+1 xkxk-1x1x0)=x n-1 xn-2xk+1 xk-1x1x0以N=8为例,共有三种方体置换:C0(x2x1x0)=x2x1C1(x2x1x0)=x2 x0C2(x2x1x0)=x1x0,其图形表示如图2.11所示。,2.11 N=8的方体置换,交换单元的性能对于交换单元,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指标来描述其特性:(1)容量交换单元的容量,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交换单元的入线与出线数目,一个是每条入线上可以送入交换的信息量大小,如模拟信号的带宽与数字信号的速率。因此交换单元的容量就是交换单元所有入线可以同时送入的总的信息量。,(2)接口交换单元的各个入线与出线要规定信号接口标准,如速率大小,信号单、双向等。如果是有向交换单元,那么就有入线与出线的区别,且入线与出线的信息传送方向是单向的,既信息从入线进入然后从出线输出;如果是无向交换单元,可以说没有入线或出线的区别,信息可以经过交换单元进行双向传送。如果是模拟交换单元,那么只能交换模拟信号;如果是数字交换单元,只能交换数字信号,当然有的交换单元既能交换模拟信号,又能交换数字信号。,(3)功能交换单元的基本功能是能在入线与出线之间建立连接并传送信息。从外部看交换单元,主要有3个功能,一个是点到点连接功能,一个是同发功能,还有一个是广播功能,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功能。,(4)质量一个交换单元的质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完成交换功能的能力,它通常指交换单元完成交换动作的速度,以及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完成指定的连接;另一个是信息是否存在损伤,如信息经过交换单元的时延。这里要说明的是,信息经过交换单元的时延(从入线进入交换单元到从出线输出所经历的时间)是衡量交换单元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时延越短越好。此外,信息经交换单元交换时,如果存在出线竞争,交换单元必须设置相应的措施来保证不丢失信息。,如图2.12所示是S1240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交换网络所采用的交换单元专用芯片,我们习惯上称它为数字交换单元(Digital Switching Element-DSE),它有16个双向端口,每个端口接一条双向的32路PCM链路,这个交换单元的容量为512512,它的接口为双向的PCM数字信号。,图2.12 数字交换单元的性能,2.1.2 空间交换单元交换单元可以分为空分交换单元与时分交换单元。空分交换单元也称为空间交换单元,一般来说,空间交换单元是由空间上分离的多个小的交换部件或开关部件按照一定的规律连接构成的。从空间交换单元的内部来看,其入线到出线之间存在着多条通路,所有的这些通路可以并行的传送信息,也就是说从不同入线上来的信息可以并行的交换到不同的出线上去。,1、开关阵列交换单元完成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交换。在交换单元内部,要把某条入线上的信息交换到某条出线上去,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该入线与该出线在需要的时候直接连接起来。为了做到在需要的时候直接将入线和出线连接起来,人们自然会想到在入线与出线之间加上一个开关,开关接通,则入线与出线连接;开关断开,则入线与出线连接断开。如此构成的交换单元的内部就是一个由大量开关组成的阵列,因此,我们把这样的交换单元称为开关阵列。,开关阵列的开关一般位于入线与出线的交叉点上,它有两种状态:接通与断开。图2.13表示了一个开关的两种不同状态。如图所示当开关接通的时候,入线与出线就连接在一起;当开关断开的时候入线与出线就不连接。开关阵列的开关分为两种:单向开关与双向开关,单向开关主要用于有向交换单元,它只允许信息从入线传送到出线;而双向开关一般用于无向交换单元中,它允许信息双向传送。,图2.13 开关阵列中的开关及其两种状态,对于一个MN的有向交换单元,其开关阵列的实现如图2.14所示。在入线与出线上的每个交叉点都有一个开关,且开关为单向开关,那么它总共需要MN个开关。一般把入线i与出线j交叉点的开关记为Kij。如果需要将入线i与出线j连接,只要把开关Kij置为接通状态就可以了。,图2.14 MN有向交换单元的开关阵列实现,一个N无向交换单元的开关阵列实现如图2.15(a)所示。,图2.15(a)采用双向开关,N无向交换单元没有入线与出线之分,因此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的信息端,只要编号相同就是同一个信息端,该信息端可以双向传送信息。同时其所使用的开关也是双向开关。可以把实现N无向交换单元的开关阵列与实现NN有向交换单元的开关阵列相比较,它们的功能基本相同,区别主要是:对于N无向交换单元的开关阵列,1)若入线i与出线j相连,那么入线j与出线i一定相连;2)编号相同的入线与出线之间没有连接关系。N无向交换单元的开关阵列,若采用双向开关实现时,共需要N(N-1)/2个开关,即有这么多的交叉点。,N无向交换单元的开关阵

    注意事项

    本文(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