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概论第2章意识和注意.ppt
意识:一个古老而难解的谜,第二章:意识与注意,本章概要:什么是意识?什么是无意识?意识与其他心理过程有什么关系?意识还有哪些其他形式?注意有什么特点?注意有哪些规律,引子:从“飞行员疲劳”谈起,每天我们都处于多种多样的认知活动当中集中注意力、做决定、计划、回忆、做白日梦、反思、睡眠以及做梦 在这些认知活动中,我们对自己的心理过程的意识并不相同。它们可分为两大类:觉醒意识觉醒与适度警觉状态意识状态的改变不同程度地与环境分离睡眠、白日梦、做梦;冥想、催眠引起的意识改变;由药物、酒精引起的意识改变。,第一节 意识的一般问题,一、意识的内涵意识是一个古老而难解的迷。迄今为止,对意识尚无令人满意的定义。从心理状态看意识意味着清醒、警觉、注意集中。从心理内容看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的一些东西,如对周围环境的觉知,对往事的回忆从行为水平上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与自动化的动作相反。,第一节 意识的一般问题,对意识不同角度的理解是一种觉知。在这个意义上,意识意味着觉知者(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功能。在这个意义上,意识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管理和调控作用。是一种心理状态。在这个意义上,意识可分为不同的层次和水平,从无意识到意识到注意是一个连续体.,第一节 意识的一般问题,二、无意识的内涵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按照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的观点,无意识包括了大量的观念、愿望、想法等,这些观念和愿望因为和社会道德存在冲突而被压抑,不能出现在意识中。如果把人的心理比作一座冰山的话,那么人的意识便是露出水面的冰山顶端,他只占人的心理的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心理活动或过程是无意识的。,第一节 意识的一般问题,第一节 意识的一般问题,无意识的表现(常见):无意识行为:人的已经自动化的行为,不受意识控制。无意识知觉(阈下知觉):有时人没有觉察到对他们行为产生影响的事件,而实际上,这些事件对他们的行为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如双耳分听)。由脑损伤造成的无意识现象物质滥用:酒精、药物等使用、滥用及依赖造成的无意识现象。,第一节 意识的一般问题,(有)意识,无意识,对周围事物的意识,自我意识,梦,对生理、心理过程的非意识性,下意识动作与行为,意识,意识的类别:,三、意识的局限性及能动性局限性觉察只是觉醒意识的一部分由人的感官特性和意识的容量决定:由认知加工过程决定:同时意识到哪些东西,与认知过程的性质和认知技能的熟练程度有关。能动性 人们看到的东西不限于外界刺激,有时候人们可以看到、听到、触摸到和意识到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东西,产生幻听、幻视等幻觉(幻觉对不存在事物的知觉)。,第一节 意识的一般问题,第一节 意识的一般问题,总之,意识不是被动地反映世界,人们可以有限度地超越外部信息的内容,在其范围之外建构他们的意识内容。但不可过分强调意识的这一特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外部世界仍然制约者意识世界的内容范围。,第二节 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一、睡眠与梦睡眠与梦是古往今来人们十分感兴趣的宇宙奥秘之一。睡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活动之一,人的一生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睡眠现象:睡眠是与觉醒交替出现的生理状况,是最重要的生物节律之一。睡眠时,大脑皮层产生一种弥漫性抑制,使人的感知能力、运动能力、意识等减退处于休止状态。但这种抑制往往是不平衡的,有些神经细胞还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导致梦境的出现。,睡眠过程(阶段):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约10分钟。偶尔会出现“睡眠锭”的脑电波,即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约20分钟。脑电的频率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波,有时也会出现睡眠锭。约40分钟。深度睡眠阶段,以大多数波出现为标志。,睡眠,快速眼动睡眠:前四个睡眠阶段之后进入的一个阶段。此时脑的生理电活动迅速改变,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与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活动很相似。眼球移动,伴随梦境(平均而言,每晚快速眼动睡眠占整个睡眠的2025%,大约100分钟)。梦境第一次持续510分钟,相隔90分钟后,第二次快速眼动睡眠,时间长于第一次。周期性循环中,三、四阶段的睡眠会逐渐消失。,睡眠,睡眠阶段(一),睡眠阶段(二),睡眠,睡眠的特征:普遍性人和动物共有人类睡眠的特点:多在一定的地点(床)上进行,更换衣服,成为隐私行为的一部分。睡眠的个别差异很小:成人的睡眠时间大约59个小时,平均7.5个小时。睡眠时间随年龄的增长而缩短。,睡眠,睡眠的功能:使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修正和恢复。或是睡眠的一部分对个体的身心健康有重要的影响(恢复论)。与生物进化有关的生态学理论认为,动物睡眠的目的是避免消耗能量,以及在一天中不适应的那段时间里避免受到伤害(演化论)。,睡眠,睡眠障碍(1):梦呓睡眠中说话,通常发生在深度睡眠阶段。梦游睡眠时走路,多数发生在深度睡眠阶段阶段。梦魇REM阶段发生的令人恐怖的梦(消除:想象排演)。夜惊在NREM的第三或第四阶段睡眠中出现的极度惊恐的状态,通常不能被唤醒。夜惊的持续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相对于成年人说来,上述几种睡眠障碍更多地发生在儿童身上。,睡眠,睡眠障碍(2):失眠个体无法控制自己的睡眠,发生入睡困难或不能保持睡眠的现象;约40%的成人报告有过失眠的经历;有多种表现:难以入睡、容易惊醒、时睡时醒、早醒;失眠有随年龄增长的趋势;通常女性多于男性。呼吸暂停睡眠多次发生呼吸中断,通常来自于遗传。嗜睡症一种遗传障碍,表现为在谈话或其他警觉活动中,如果没有提醒的话,会打盹;在表达任何情感时,经常会体验到肌肉力量的突然丧失。,梦,梦是一种幻觉样主观体验,历来梦的唯一见证者只是梦者本人。由于梦境虚无漂渺,不易作客观分析,因而关于梦的种种学说,臆测居多,往往带有浓厚的神秘与离奇色彩。这种情况给梦的研究带来了方法学上的困难,使这方面研究长期停留在主观水平上。,梦,梦的“定义”梦是人在睡眠状态下发生的一种不随意(无意)的想象活动.传统的解释由于一天的活动,人的脑细胞疲倦了,大脑皮层处于弥漫性抑制状态,抑制不断扩散,当抑制扩散至大脑皮层下中枢时,就产生了睡眠。但在大脑皮层中始终还有些抑制不深或未被抑制到的区域,这些区域还会处于一定的兴奋状态,从而产生梦。,梦,对梦的判断判断一个人是否正在做梦,可以根据脑电波的波型。持续时间较短。睡梦中事件的持续时间和睡眠持续时间之间并不存在一致的关系,我们在几秒钟内可以做一个“长梦”。“整夜都在做梦”其实是一种误解。,梦,梦的内容与睡眠时体内外的刺激有关.外界的刺激可以诱发(融入)人的特定的梦境。人在大脑中储存的各种信息也可作为一种“内部刺激”,诱发各种各样的梦,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心理学实验研究充分说明,外界的刺激也总是与自己的主观思维、期望等联系在一起,从而“创造”特定的“梦境”的(睡眠中读名字实验)。,梦,梦的功能梦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大脑细胞的功能。研究指出,在做梦阶段,脑内会产生积极的化学的反应,从而促使脑细胞蛋白质的新陈代谢,促使脑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和更新,有利于大脑选择、整理、储存来自外界和机体的信息;维持脑细胞的活动平衡,使大脑特别是“优势半球”得到积极的休息。,梦,梦还有助于调节人的心理平衡。梦境从情绪体验上看,可分为愉快与不愉快的:愉快的梦境能使人得到愿望的“补偿”,即不能实现的愿望往往在梦境中可以得到满足;不愉快的梦境总的说来是消极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其中,有些梦境如与人争吵、打斗等往往也可以起到心理“宣泄”的作用,也可以作为一种补偿,尽管这是消极的补偿。,梦,关于梦的理论研究一直是心理学的薄弱环节:精神分析:梦是被压抑的冲动或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它主要是人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反映。生理学观点:梦的本质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霍布森)。认知观点: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将个体知觉和行为经验重新编码和整合,将新旧记忆联系起来。,梦,梦境举样:飞翔如厕被人追赶掉牙蛇死亡打架坠落遭遇意外结婚,梦,二、催眠,二、催眠:,催眠:另一种意识状态含义:一种似睡眠而非睡眠的意识状态,它既与清醒有异,也与睡眠不同。它是在特殊的情况下,由催眠师的诱导而形成的。催眠师所设计的特殊情境,以及所采用的诱导方法,合称为睡眠术。产生:麦斯麦,动物磁性(1774)布雷德,hypnosis 或hypnotism(1842),二、催眠,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主动性反应降低;注意窄化;旧记忆还原;错觉与幻觉;暗示接受性增高;角色扮演;催眠中经验失忆。,二、催眠,催眠感受性(易受催眠者特征):平时喜欢沉思幻想,经常做情节生动的白日梦;想象力丰富;容易沉浸于眼前或想象中的场景,不易为外界刺激分心;依赖性强,经常寻求他人的指点;对催眠的作用深信不疑,希望从催眠中获得新鲜的意识经验;有过意识分离的经历。,二、催眠,催眠的一般步骤:让被催眠的人处于安静舒适的状态、外界干扰减到最小;催眠师要求被试将注意集中在某些特定的事情上,用平和的语言引导或暗示被试的感受或体验(催眠诱导语有三个特征:声音平和,语意单调,语句重复);给予被试暗示,让被试按照催眠师的指示去做一些事。,二、催眠,对催眠的解释社会认知或角色扮演的观点:催眠反映了催眠师和被催眠者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在催眠中,他们只是扮演了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被催眠的人。这个角色意味着将无条件地接受催眠师的指挥。做出特定的行为或产生特定的感受。社会意识功能分离的观点:人的意识有执行和监督两种基本的功能。在正常情况下,两种功能是连在一起的,但是催眠可以使这两个功能之间的联系断开。在催眠的条件下,个体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其执行功能正常,接受催眠师的指令,而监督功能不起作用。,二、催眠,催眠术的应用:心理治疗、医学、犯罪侦破等方面。戒除隐疾(戒烟、戒酒、戒毒)克服心理障碍(治疗恐惧症、减轻压力、增强自信、战胜郁闷等)拥有完美生活事业蒸蒸日上医学应用帮助孩子成长其他,如法庭催眠等 催眠术手册,三、白日梦与幻想,含义:一种发生轻微改变的意识状态。做白日梦时,人的注意力向内集中于记忆、期望和欲望,注意力很明显、很容易,并且自发地从此时此刻转移到一个个人的虚构的世界当中。在头脑中通常还会形成生动的影象。产生:基于个体的记忆或想象自发产生的,属于一种暂时性的逃避。,三、白日梦与幻想,内容:某一中心主题的变体:对没有实现的目标或愿望的思考和想象(成功或失败)、攻击或敌意、性幻想或浪漫奇遇等。发生:通常发生于人们独处、放松、无聊、做重复活动、及快要睡着的时候。它往往与个人生活中现实的或当下所关注的有关;也可以与持久而不受欢迎的愿望、担忧和幻想有关。时间:据估计,一般人都会将他/她近一半的清醒时间花在幻想上。有研究认为,做白日梦的冲动以波浪状出现,起伏周期约为90分钟一次;并会在中午至下午两点间达到高峰(Ford-Mitchell,1977),第三节 注意的一般概述,一、注意的基本概念什么是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的特征: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其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集中性: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指向性和集中性的关系:指向性和集中性是同一注意状态的两个方面。注意指向和集中存在着相反的关系。,注意的基本概念,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性.一方面,注意没有特点的反映内容。一方面,注意总是表现在各种心理活动中,它是一切心理活动开端和起点,同时又伴随着各种心理过程的进行。总之,注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的状态和必备条件。在注意的条件下,人们才能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动作和行为。,注意的基本概念,注意和意识注意不等于意识:1.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状态)”,而意识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2.与意识相比,注意更为主动和易于控制。3.注意通常包括无意识的过程(无意注意).注意和意识密不可分:当人们处于注意状态时,意识比较清晰。睡眠 觉醒 注意,意识状态处于不同的水平。,注意的基本概念,注意的外部表现注意是一种内部的心理活动,但通过人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并伴随某些特殊的动作:1.选择性运动感觉器官的朝向反应。2.无关运动停止紧张注意的一个特征。3.生理变化血液循环、呼吸系统。注意和外部表现并不一一对应(作为外部表现的行为受人的意识的支配)。,注意的基本概念,注意的功能注意的选择功能注意的基本功能就在于选择重要的信息,排除无关刺激。注意的保持功能注意在指向一定的对象后,会保持一定时间的延续,以维持心理活动的持续进行。注意的整合功能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与整合。调节与监督功能保证心理活动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同时对产生的错误行为进行及时的调节与矫正。,注意与其他心理现象的关系,注意与心理过程心理过程的进行必须有注意的参与,注意是伴随心理过程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特性”。注意与认识过程注意与情感与意志过程注意与个性注意受个性制约;注意指向的事物表现并逐渐培养和形成了人的某些个性特点.,二、注意的种类三种注意,不随意注意含义: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1.客观因素(刺激物自身的特点)新异性、刺激物的强度(相对强度)、运动与变化、刺激物的对比关系等。2.主观因素(人本身的状态)对事物的需要与兴趣、期待,情绪、精神与身体状态,过去的经验等。在实践中,上述因素是综合在一切起作用的.,二、注意的种类三种注意,不随意注意的意义:1.积极对新异事物进行定向,从而形成清晰的认识;2.消极使从当前活动中被动地离开,干扰正在进行的活动。,二、注意的种类三种注意,随意注意含义(自觉的)、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随意注意的主要原因:1.明确注意的目的与任务;2.对事物的间接兴趣对随意注意的产生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3.活动的组织性(良好的习惯、其他分析器参与);4.过去经验;5.人格特点(良好的意志品质是维持随意注意的重要条件.顽强、坚毅的品质可抗拒干扰)。,二、注意的种类三种注意,随意后注意概念:自觉、有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前苏联学者多勃雷宁称为“随意后注意”。特征: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是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是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主要条件。发生: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影响因素:发展对活动的直接兴趣是培养随意后注意的根本条件。,二、注意的种类三种注意,三种注意的关系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它们在实践活动中紧密配合,协同作用:1.不随意注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随意注意;2.随意注意也可以发展为随意后注意。,三、注意的特性,选择性注意概念:是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意义:对选择性注意的研究,可以揭示人们如何有效地选择一类刺激而忽略另一类刺激,选择的具体过程等.,三、注意的特性,持续性注意(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持续性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性,是注意的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人们的工作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持续性注意对学生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和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着非常高的相关。含义:是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或者说是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也叫注意的稳定性。标志: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注意的高度集中。,三、注意的特性,持续性注意并非意味着注意始终维持在同一水平上。通常人在感知同一对象时,注意很难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即使在短暂的时间内也会有注意的起伏,这种现象叫注意的动摇:即注意在短时间内的起伏波动,是注意的周期性变化。,注意的动摇:,三、注意的特性,注意的动摇是正常现象。在任何复杂的认识活动中,注意的动摇总是要发生的。只要注意不离开当前的总任务,这种动摇就没有消极作用。注意稳定集中时,一些不显著的起伏往往察觉不到,对活动的影响也不大。,实验表明,注意的每一次动摇,时间大约为812毫秒。,三、注意的特性,影响持续性注意的因素:1.主体状态:对活动的认识、兴趣、态度;健康与精神状态;性格(意志品质、情绪调节能力)。2.对象特点:刺激物的强度与时间;注意对象的复杂性(一定的范 围内注意的稳定性随对象的复杂性有所提高);个体差异(神经过程)与年龄差异。,三、注意的特性,怎样保持注意的持续性 明确目的任务,增强对学习工作意义的认识;培养对工作学习的浓厚兴趣;与注意分散做斗争。注意分散的原因:A 周围环境嘈杂,应排除干扰;B 任务繁多,思绪纷乱,应理清思绪,认清轻重缓急,作出计划,逐一处理;C 主体的态度,主体对分散注意刺激的态度具有重要意义;D 活动方式多样化;,三、注意的特性,E 活动安排劳逸结合,保持情绪的稳定与最佳状态。,三、注意的特性,与持续性注意相反的现象是注意的转移和注意的分散.注意的转移:含义:指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将注意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另一种活动上。意义:注意的转移是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品质,只有迅速灵活地转移注意,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完成多种任务。条件(注意转移快慢、难易):1.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和稳定程度;2.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符合人的需要、兴趣易转移);3.人的神经过程的灵活性。,三、注意的特性,注意的分散含义:注意离开当前的应当指向和集中的对象,而转向其他无关的活动或对象。影响因素 1.无关刺激的干扰与单调刺激长时间的作用。无关刺激的干扰作用决定于这些刺激本身的特点及其与注意对象的关系。2.使人发生兴趣或强烈情绪反应的刺激也能引起注意的分散。3.没有外界刺激,大脑皮层兴奋性降低时,保持注意也是困难的。因此,有时微弱的附加刺激不仅不会减弱而会加强注意。形成原因:有人认为是因不良的教育而形成的习惯。,三、注意的特性,分配性注意(注意的分配)概念:是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条件:注意分配的基本条件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自动化程度。1.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熟练程度;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性质(动作技能比较容易,智力技能较难);3.同时进行的活动的复杂程度。形成:注意分配的能力主要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培养熟练和注意分配是任何复杂劳动所必须的条件。,辅助材料1,注意稳定性的训练 注意的稳定性不佳往往与主体的注意力薄弱、情绪不稳定等因素有关,因此对于注意稳定性的训练应从提高意志力和情绪稳定性这两方面入手.具体的方法有:1.意志锻炼法:规定自己的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开始时,规定的时间可以较短,并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然后逐渐过度到在较长的时间内完成自己没有兴趣的工作或学习任务。训练开始阶段可以设置一定的物质奖励,当自己完成较好时,便可获得奖励。然后逐步过渡到自我口头奖励,如“我真棒!”“下一次我可以做的更好!”等。,辅助材料1,2.干扰训练法:让自己在外界有干扰的环境下完成学习或工作任务,正如毛主席青少年时代在城门口读书来锻炼自己的自制力。干扰刺激可以是电台广播、电视节目、外界的噪杂声等。训练的原则与意志锻炼法相同,即干扰刺激应从小到大,训练时间应从短到长,学习任务应从易到难。3.静坐放松法:通过静坐放松训练,使自己能够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具体操作如下:让自己端坐在椅子的1/3处,不要靠在椅背上。人体放松而不松懈,处于安静自然、轻松舒适的状态。头放正,下颌内收,舌抵腭,两腿自然分开,双脚着地,两手轻轻放在大腿上,呼吸自然、均匀。然后播放伴以抒情轻音乐的诱导语:,辅助材料2,斯坦福催眠感受性量表 暗示的活动 通过标准(1)姿势改变(你弯下身去!)不须强迫就自动弯下身去(2)闭上眼睛(你的眼皮越来越沉重!)不须强迫就自动闭上眼睛(3)手向下垂(你的左手垂下去!)在10秒钟内左手垂下6英寸(4)手臂定位(你的右臂无法移动!)在10秒钟内右手举不到1英寸(5)手指并拢(你的手指无法分开!)在10秒钟内手指无法张开(6)手臂僵硬(你的左臂开始僵硬!)在10秒钟内手臂弯曲少于2英寸(7)两手合拢(你的两手相向合拢!)在10秒钟内两手合拢6英寸之内(8)口语抑制(你说不出自己的姓名!)在10秒钟内无法说出自己的姓名(9)幻觉现象(你眼前有一只苍蝇!)被试挥手试图将之赶走(10)眼睛失控(你无法支配你的眼睛!)在10秒钟内睁不开眼睛(11)醒后暗示(醒后请坐另一把椅子!)醒后表现出移动的反应(12)失忆测验(醒后你将忘记这一切!)所能记忆的催眠中项目少于三个,辅助材料3,让我们进入一个美好而又清净的境界 我坐得安静自然、轻松舒适。头松了、颈松了、肩松了、两臂松了、胸松了、腰松了、两腿松了、脚松了 自上而下地松、静;松、静.我轻松愉快,醒脑安神;我头脑清晰、心情舒畅;我思维敏锐、记忆力极好!我精力充沛、思想集中;我学习一定能取得好成绩;松、静、松、静;松、静 然后慢慢睁开双眼。http:/=45(中国注意力咨询中心)(格桑则仁催眠),本章思考题,1什么是意识,什么是无意识?2注意有什么特性和功能?3注意有那些分类?4注意有那些外部表现?5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维持注意的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