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pp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概述,一、科学研究概述:(一)含义:目的:探讨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知识积累与实践;科学:知识的属性以及获得知识的方法准则;研究:获得知识的方法、程序等。科学之前的知识获得方法:直觉、经验、权威、习惯等,之后就是演绎法与归纳法概念:就是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遵循科学的认识过程,分析收集到的相关资料,检验假设或理论,从而寻求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种活动或过程。(二)特征:目的性、继承性、创新性、系统性与控制性二、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特殊性(一)研究对象的特殊性1.人的心理既有生物性又有社会性2.人的心理具有发展性3.人的心理具有差异性(二)研究方法的特殊性:1.研究方法要符合伦理性原则2.研究方法难以准确描述个体的内部变化(三)研究过程的特殊性1.心理与教育研究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2.心理与教育的研究容易受到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第二节 心理与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一、心理与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伦理性原则二、心理与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一)心理与教育研究的整体研究设计方法理论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方法、实证性研究方法(二)数据收集方法测评法、实验法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法三、学习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的意义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增强评价研究的能力促进理论知识的应用,第三节 心理与教育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本教材的体系,一、心理与教育研究的基本程序研究问题的选择:研究领域与研究问题研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研究结果的处理:质性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研究报告的撰写: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主体和参考文献,研究的主体包括前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五个部分。,第二章 研究问题的选择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课题概述,一、研究问题与研究课题(一)研究问题概述:特征:问题一提问的形式出现、研究问题具有多变量性、研究问题应当具有可解答性、研究问题的陈述具有客观性(二)研究课题概述:1.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基于研究目的的划分2.理论研究、描述性研究与实证研究:基于研究方法3.探索性研究与验证性研究:基于研究的性质二、研究课题确定的基本程序确定研究方向形成研究课题提出研究假设,第二节 研究课题选择的基本途径与主要原则,一、研究课题选择的基本途径源于社会实践源于理论推论源于文献阅读源于研究过程源于课题指南二、研究课题选择的主要原则需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兴趣性原则,第三节 研究假设的提出与研究课题的论证,一、研究假设的提出(一)科学研究的特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于推测性质(二)研究假设的基本类型:根据研究假设的性质分:预测性假设相关性假设因果性假设根据研究假设的概括性程度分:一般假设特定假设(三)提出研究假设的方法:归纳法、演绎法二、研究课题的论证:对准备研究课题的研究背景、可行性、科学性与研究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预则和评价的过程。,第三章 研究方案的设计 第一节 研究方案设计的基本内容,一、选题依据:说明选题的来龙去脉说明研究的目的对研究的理论意义或实践意义进行说明研究的创新之处二、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具体的研究目标与研究的系统性三、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方法:定义研究问题、历史回顾与研究趋势描述性研究:观察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方法实证研究:确定研究变量与观测指标;选择研究工具;制定研究程序;数据统计方案四、研究进度五、研究保障六、成果形式,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抽样与研究变量的控制,一、研究对象的抽样(一)研究对象抽样的意义解决总体研究难以进行的困难节省人力、时间和费用(二)研究对象抽样的方法1.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系统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整群随机抽样2.非随机抽样:目的抽样、定额抽样与简便抽样二、研究变量的控制(一)自变量的选定与控制:自变量本身是变化的、可以控制、自变量可以引起相应的现象变化(二)因变量的选定与控制:因变量的类型:生理指标、行为指标与言语报告因变量的四个要求:有效性、可靠性、敏感性与数量化因变量的选定与控制的注意:避免天花板效应、地板效应(三)无关变量的辨别与控制无关变量的类型:环境变量、程序变量、被试变量与暂时的被试变量、数据处理方面的无关变量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消除法、恒定发、平衡法、随机化法、匹配法、兼作组法、统计控制,第三节 课题申报与立项,一、课题申报与立项课题申报的基本要求:申请人的资格、选题要求、申报程序课题申请书的撰写: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和假设、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保证措施、成果形式二、课题的立项立项课题的种类:横向与纵向,级别课题立项的评审原则:课题立项的评审原则:,第四章 理论研究设计 第一节 理论研究概述,一、理论研究的含义:即思辨研究,采用思辨或是逻辑推理的方式对研究问题进行探讨,充分阐述研究者对研究问题的基本看法或观点。二、理论研究的主要方法(一)演绎推理(二)归纳推理,第二节 文献综述,一、文献及其类别书籍、期刊、报纸、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二、文献查阅与整理作用:系统的认识、形成研究假设、搞好研究设计、解释研究结果。文献收集:图书馆、资料室、互联网、个人交往。文献阅读与整理三、文献综述的撰写格式与内容:序言、历史发展、现状分析、趋向预测步骤与方法:确定选题、收集文献、研究文献、撰写研究初稿、修改综述初稿,第三节 经验总结,一、经验总结的含义及类型:具体经验总结一般经验总结理论经验总结二、经验总结的 标准与特征标准:典型性、现实性、创新性、效益性、稳定性、适用性、发展性特征:以已有经验作为研究内容;保证研究过程的自然状态;注重对经验的理性思考;研究成果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不足:材料不一定完整;受研究者本人知识经验的制约;花费时间较长。三、撰写经验总结的意义与要求:意义:丰富和发展理论的重要途径、教育管理者提高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增强教师业务素质、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方法。基本要求:总结对象要有代表性与典型意义;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全面考察,注意多方面联系;正确区分现象与本质;要有创新精神。四、撰写经验总结的步骤与方法:确定总结对象制定总结计划(明确任务要求、合理分工协作、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经验资料的积累、筛选、提炼(以理论为指导、采取归类提炼、揭示经验的内在机制、形成系统的理论模式经验总结的论证撰写经验总结报告),第四节 理论探讨,一、理论探讨的含义和类型含义:类型:评析型与创造型二、理论探讨的撰写:积累素材,提高理论认识确定选题拟好提纲写作初稿修改润色,第五章 描述研究设计 第一节 描述研究概述,一、描述性研究的含义二、描述性研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描述研究的主观性描述研究的效度描述研究的可推论性描述研究的量化趋势,第二节 观察研究,一、观察研究概述含义:观察法的类型:自然观察与实验观察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参与式观察与非参与式观察有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二、观察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明确观察目的确定观察内容选择观察类型制定观察记录表训练观察人员实施观察,第三节 访谈研究,一、访谈研究概述含义:访谈法的类型间接访谈与直接访谈非结构式访谈、结构式访谈、半结构式访谈个别访谈与集体访谈二、访谈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明确访谈目的设计访谈问题:选择开放式还是封闭式的问题;拟定具体的访谈问题和反应形式;确定访谈问题的编排顺序(漏斗顺序)访谈与访谈设计的修订访谈人员的选择与培训实施访谈:访谈前的准备工作;接近访谈对象;对付拒绝、提问和追问的技巧;访谈内容的记录;访谈的结束和再次访谈;访谈结果的整理。,第四节 个案研究,一、个案研究概述:含义:特征:对特定对象实施的研究、对目标行为的连续观测个案干预研究设计的基本类型A-B设计A-B-A设计A-B-A-B设计二、个案比较研究设计的基本类型:个案与个案之间的比较研究设计个案与正常人之间的比较。,第六章 实证研究设计 第一节 实证研究概述,一、实证研究的含义与逻辑起点实证研究的含义:研究变量含义:操作性定义:意义:具体化、澄清解释偏差、避免干扰 分类:课题变量、环境变量、被试变量和暂时的被试变量实证研究的基本类型:相关研究因果研究,第二节 相关研究,一、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的研究设计连续变量与联系变量的相关研究设计两水平变量与连续变量之间的相关设计三水平以上类型变量与连续变量的相关研究设计类型变量与类型变量的相关研究设计二、两个变量相关关系的研究设计连续变量间的相关研究设计类型变量间的相关研究设计类型变量与连续变量间的相关研究设计,第三节 实验研究,一、单因素实验设计随机分组设计、匹配分组设计、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为2个水平的单因素设计:单因素随机组设计、单因素匹配组设计、单因素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为3个以上水平的单因素实验设计: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单因素被试内设计二、多因素实验设计多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多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多因素被试内设计多因素混合设计三、准实验设计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单组前测后测时间系列设计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时间系列设计,第七章 研究数据的获得 第一节 数据获得概述,一、研究变量的常用指标行为指标:频率、潜伏期、持续时间、者正确率、强度生理指标:肌电、皮肤电、心血管指标、呼吸指标、自我报告二、变量指标的基本要求可靠性、有效性、精确性、区分性、适宜性三、研究数据获得的基本方法测评法实验范式认知神经科学范式,第二节 测验法,一、测验法的概念和特征含义:研究优势:研究劣势:二、测验法的分类按照内容分:能力、学绩和人格测验等按照目的分:描述性、诊断性和预测性测验等按照性质分:构造性和投射性测验案应用领域分:教育、职业和两床测验现代的区分:作业型测验法和自陈型测验法三、测验法的实施:测试前的准备工作指导语测验情景测验焦虑与被测者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第三节 问卷法,一、问卷法的概念和特点:概念;研究优势研究劣势二、问卷法的分类:根据问卷结构分为:结构问卷与非结构问卷根据问卷的发放方式:发送问卷、访谈问卷、邮寄问卷、报刊问卷和网上问卷三、问卷的编制问卷题目的类型:开放式题目、封闭式题目、混合题目问卷的结构:问卷标题、自然情况、指导语、问题与选项、结束语。问卷设计的程序:构思准备、初步设计、问卷调查、修改试用。问题设计的技术:问题表述的要求、排列方式、回答方式四、问卷法的实施实施程序提高问卷回收率的方法影响问卷有效性的因素,第四节 评价法,一、评价法的概念和特点概念:研究优点:适用面广、经济高效、操作简便研究缺点:评价误差(对被评价者的偏见、评价标准的掌握偏差、对评价者的了解偏差)、不能了解原因二、评价法的分类按内容分:条件、过程、结果评价按基准分: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按时间和作用分:诊断性、形成性、终结性评价按量化途径分:等级、图表、标准、迫选评定法三、评估表的设计分析测评目标,做出目标分解,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个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确定个自目标的权重确定编排形式、编写评定说明四、评价法的实施注意事项:评定者与被评定者交往半年以上,相互熟悉;评定者要正确理解评估标准;尽量避免评估偏见。,第五节 实验法,一、实验法的概念二、传统的实验研究范式三、认知实验研究范式,第八章 研究结果的处理 第一节研究结果的整理,一、研究结果整理的目的把握研究的主导方向保证研究资料的可靠性形成进行深入分析的资料二、研究资料整理的主要步骤:原始资料文件的建立原始资料的审核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保存所有资料,第二节 研究结果的分析,一、研究结果分析的主要方法二、定性分析特点:建立描述基础上的逻辑分析或推断;注重分析心理与教育过程中的现象和行为的本质意义;倾向于对研究结果进行归纳分析;重视对过程和相互关系的分析。方法:比较和分类;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分析过程:确定分析目标;整理研究结果;寻找关系,探索规律。三、定量分析描述统计:离散与集中趋势,关系的测量推论统计:T检验、F检验、X2检验,第三节 研究结果的解释,一、研究结果解释的意义二、研究结果解释的原则和方法三、研究结果解释的基本内容是否为研究假设提供了证据研究结果与其他研究以及与相关理论框架的联系解释研究结果引申的推论解释可能出现的非预期的发现或事实。,第九章 研究报告的撰写 第一节 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一、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题目、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前沿、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附录等几个部分二、研究报告的撰写题目摘要关键词前沿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附录三、描述研究报告的撰写四、理论研究报告的撰写,第二节 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一、研究报告的内容评价研究问题的合理性研究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的准确性讨论的合理性与充分性结论概括是否准确合理参考文献的可靠性整个研究的创新性二、研究报告的形式评价题目、署名、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第三节 毕业论文的写作与研究课题的结题,一、毕业论文的写作毕业论文与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的基本特点:专业性、科学性、创新性、规范性、可读性学位论文的写作程序: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修改定稿阶段文理科学士学位论文的评价标准二、研究课题的结题分析结题的条件整理结题材料做好经费预算申请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