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锅炉课件调试及运行课件.ppt
向与会的各位领导和同行问好,河北省电力建设调整试验所,华北明珠白洋淀欢迎来自远方的朋友,国产化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在河北的应用,450t/hCFB锅炉介绍,河北省电力建设调整试验所,450t/hCFB锅炉在河北的应用研究,国产化大型CFB锅炉主要系统介绍 国产化大型CFB锅炉的烘炉技术 国产化大型CFB锅炉的冷态试验 国产化大型CFB锅炉的启动和运行 国产化大型CFB锅炉负荷特性 大型CFB锅炉设备稳定运行问题探讨 结论和建议,DG450/9.81-1型锅炉汽水系统图,一次风机系统图,二次风机系统,引风机系统,旋风分离器系统,给煤机系统,气力播煤装置,在炉膛前墙下部沿宽度方向均匀布置有六台气力播煤装置。燃料从料仓进入输煤皮带后,靠重力落入风力播煤装置。播煤装置下部布置三股播煤风将燃料吹送入炉膛进行燃烧。给煤槽内壁由1Cr18Ni9Ti不锈钢板拼接而成。,石灰石系统图,冷渣器系统,选择性排渣冷却器结构,沿渣走向分别为选择室和三个冷却室,并配有各自独立的布风装置。每个小仓用耐火砖砌成的分隔墙隔开,渣流绕墙从墙下渣孔流过。第一、二冷却室内布置有用给水冷却的水冷管束,第二、三冷却室流化空气来自一次风机出口的冷风,选择室和第一冷却室流化空气来自于一次风空气预热器后的热风。排渣温度150。冷渣器布风装置为钢板式,在布风板上布置有型定向风帽。冷渣器由钢板和型钢制成的护板构成,内侧敷设有防磨绝热浇注料层与销钉相结合的防磨结构。选择室的排气从炉膛侧墙返回炉膛,冷却室排气在隔墙顶部附近排出,也从炉膛侧墙返回炉膛。,冷渣器系统子图,锅炉启动燃烧系统,450t/hCFB锅炉在河北的应用研究,国产化大型CFB锅炉主要系统介绍国产化大型CFB锅炉的烘炉技术 国产化大型CFB锅炉的冷态试验 国产化大型CFB锅炉的启动和运行 国产化大型CFB锅炉负荷特性 大型CFB锅炉设备稳定运行问题探讨 结论和建议,国产大型化CFB锅炉的烘炉技术,影响CFB锅炉耐火耐磨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 耐火耐磨材料的各项理化性能指标必须达到设计要求,这是耐火耐磨材料性能保证的前提条件;合理的配浆、支模、捣打及配置合适的膨胀缝是耐火耐磨材料安装成型的基础;最终的烘烤是使耐火耐磨材料烧结成型并使之达到耐火、耐磨、耐压、抗折、热震稳定性、高温耐压性能。大型CFB锅炉的烘炉主要包括CFB锅炉的炉膛(含分离器、分离器出口、J阀回料器)、冷渣器、床下点火风道燃烧器的烘烤。大型CFB锅炉烘炉的关键 制定切实可行的烘炉措施;要有合理的烘炉手段;采用可靠的监视设备保障烘炉过程能够按照控温要求实 现。,耐火耐磨材料的敷设范围及材料,在冷渣器、床下点火风道燃烧器、水冷风室、J阀回料器及立管、旋风分离器出口烟道部位敷设了耐磨耐火浇注料。在炉膛密相区及布风板上、炉膛的水冷蒸发屏及屏式过热器下部、炉膛出口及出口烟道、旋风分离器筒体部位敷设了耐磨耐火可塑料。,耐火耐磨浇注料的烘烤要求,耐火耐磨可塑料的烘烤要求,烘炉总体技术方案,将炉膛与床下点火风道燃烧器、冷渣器进行分别烘烤。床下点火风道燃烧器和冷渣器采用一次烘烤成型,床下点火风道燃烧器要作为炉膛烘烤的主要燃烧设备。炉膛烘烤分为2个阶段烘烤。第1阶段以烘烤J阀回料器和汽冷式分离器为主,兼顾炉膛的烘烤。第2阶段以炉膛整体烘烤为主,兼顾进行锅炉吹管工作。,床下点火风道燃烧器和冷渣器烘烤实施方案,烘烤手段:采用特制的出力为10100kg/h的特制小油枪对敷设耐磨耐火材料的设备进行加热烘烤.烘烤的监视与控制 床下点火风道和冷渣器烘烤时,用专设计算机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对烘烤过程进行实时在线监视,并对烘烤数据进行记录。同时用远红外光学温度计巡回监测点火风道和冷渣器内壁面温度,控制油枪火焰使内壁温度在合理范围内,防止局部超温。,床下点火风道燃烧器烘烤技术措施,将床下点火风道到水冷风室的出口隔断,打开床下点火风道燃烧器的人孔门和正式油枪安装孔(将正式油枪退出),在人孔处布置2只小油枪(距离底面1米高),在每个床下点火风道燃烧器前部油枪位置布置2只小油枪。在左右一次风热风道上各开设一根临时排气管(正式热风道暂不连接,以防止热风门在烘烤时变形损坏),以便烘烤时将含有水分的热烟气排出,在左右床下点火风道燃烧器外壳上不同部位开设临时排气孔,作为内部保温材料的排汽孔。,冷渣器烘烤技术措施,在每台冷渣器的第一室、第四室人孔门和水冷管束的两个空穴等四个位置上各设置1只小油枪,每个冷渣器共设4支油枪,投运油枪的数量根据温升情况进行调整。考虑到冷渣器各室空间较小,为避免油枪火焰调整不当时冲刷冷渣器墙壁,在每支油枪正对墙壁上敷设钢板。烘烤冷渣器时将炉膛出渣口、选择室返风口、冷却室返风口、冷渣器排渣口等与炉膛和其他外部做好隔离。为保证冷渣器内油枪的燃烧稳定和排烟畅通,每个冷渣器均设单独的排烟管。,床下点火风道燃烧器烘烤现场,冷渣器烘烤现场,床下点火风道燃烧器烘烤结果,最终烘烤温度达到750以上,床下点火风道的烘烤一次完成。经检查床下点火燃烧器的整体固化均匀,耐火浇注料表面已烧结,可直接使用正式油枪进行启动燃烧。在烘烤中发现,由于保温材料较厚,床下点火风道外部温升较慢,排汽孔排汽较为缓慢且下部排汽孔有滴水现象,因此,在烘烤过程中对各阶段恒温时间进行了适当的延长,以尽可能使墙衬中的温度均匀并能得到足够的干燥和烘烤时间。,床下点火风道燃烧器烘炉记录曲线,点火风道燃烧器烘烤前后对比,烘烤前 烘烤后,冷渣器烘烤结果,由于冷渣器各室空间较小,耐火耐磨材料较薄,故升温和恒温时间基本按照厂家要求进行。冷渣器烘炉温度的调节主要通过调节选择室和冷却3室的火焰温度,尤其冷却3室对冷渣器的整体烘烤温度影响最大。冷渣器的烘烤温度达到600以上后,由于受到烘烤环境的制约,为安全起见,没有再强行升温或保持高温。清理后对冷渣器烘炉效果进行了检查,整体烘烤效果较好,耐火耐磨材料表面已基本烧结,具备直接装料使用的条件。,冷渣器烘烤前后对比,烘烤前 烘烤后,冷渣器运行后照片,炉膛整体烘烤技术措施,第1阶段整体烘炉 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结构的特殊性并满足各个部位耐火材料固化的不同要求,在炉膛出口到分离器的水平烟道部位敷设轻型隔断墙,在隔断墙上开设烟气分流孔。以水冷风室、炉膛密相区、J阀及分离器为主要烘烤对象,兼顾炉膛上部及炉膛出口烟道的烘烤。第1阶段控制炉膛出口烟道温度在580以下。采用已烘好的床下点火风道燃烧器进行点火烘烤,炉膛床面不铺底料,炉膛床上油枪不投入。采用一次风对烘炉温度进行调节。烘烤时以耐火可塑料的升温要求为主要控制点,以炉膛布风板的床温为主要监视点,严格控制低温阶段的烘烤升温速度和升温时间,耐火浇注料的升温要求作为参考。第2阶段整体烘炉 拆除炉内隔断,采用已烘好的床下点火风道燃烧器进行点火烘烤,炉膛床面铺设底料,炉膛床上油枪不投入。重点监视炉膛出口烟温,按照耐火材料厂家提供的升温曲线控制升温速率,并参考第一阶段的烘烤温度。在床温达到600 时进行投煤流化燃烧,将炉膛温度提高到800 左右,使得炉膛及分离器的整体温度能够达到750左右,保证耐磨耐火材料的完全固化。,炉膛整体烘烤结果,左图为整体烘炉结束后的炉膛密相区返料口部位耐火材料现状。从烘烤后的结果看,只要是施工较好的部位,按此工艺进行烘烤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锅炉整体烘炉结束后的部分照片,炉膛整体烘炉记录曲线,锅炉整体烘炉曲线(床上温度),450t/hCFB锅炉在河北的应用研究,国产化大型CFB锅炉主要系统介绍国产化大型CFB锅炉的烘炉技术 国产化大型CFB锅炉的冷态试验 国产化大型CFB锅炉的启动和运行 国产化大型CFB锅炉负荷特性 大型CFB锅炉设备稳定运行问题探讨 结论和建议,国产化大型CFB锅炉的冷态试验,试验主要内容包括:(1)风量测量装置标定;(2)测试一、二次风机、播煤风机、点火增压风机的出力特性;(3)测定炉膛布风板空板阻力特性;(4)测定炉膛不同厚度料层时阻力特性和床料的临界流化风量;(5)观察炉膛布风板的布风均匀性和床料流化特性;(6)测定J阀的布风板阻力;(7)冷渣器空床阻力特性测试及冷态排渣试验;,风量计算公式,Q:标准风量,P:测风装置输出动压,Pat:测风装置处风温,Pj:测风装置处风压(静压),Pa,一次风系统主要测风装置标定系数,二次风系统主要测风装置标定系数,一次风机出力及曲线,#1一次风机在80%开度时即可达到全压23.11KPa,流量为184968Nm3/h,电流为132.32A。#2一次风机在80%开度时即可达到全压22.37KPa,流量为184123Nm3/h,电流为139.66A。,二次风机出力及曲线,#1二次风机在45%开度时全压为12.286KPa,流量为71782Nm3/h,电流为38.84A。#2二次风机在45%开度时全压为7.27KPa,流量为72394Nm3/h,电流为38.68A。,点火增压风机出力及曲线,点火增压风机在70%开度时全压升为7.72KPa,流量为65788Nm3/h,电流为344.14A。,播煤增压风机出力及曲线,#1播煤增压风机在100%开度时全压升为27.02KPa,流量为18623Nm3/h,电流为237.89A。#2播煤增压风机在100%开度时全压升为26.45KPa,流量为12256Nm3/h,电流为235.55A。,炉膛布风板空板阻力试验曲线,从测定结果可知,当一次风温为188、风量为220900Nm3/h时,炉膛布风板阻力为3000Pa左右,较布风板设计阻力值(5400Pa)小。,炉膛水冷风室压力分布,从试验情况看,在各种工况下,水冷风室的压力分布均较为均匀,即使在工况4极为恶劣的情况下(单侧风道供风)风压分布也偏差不大,说明水冷风室的风量分配是较好的,不会因风道风量分配的偏差造成水冷风室风量分配的偏斜。,料层阻力曲线和临界流化风量,从试验结果看,临界流化风量在95000Nm3/h左右。,流化后床面平整情况,350mm料层 700mm料层静止床层高度为350mm、粒径为08mm的炉渣床料,在床料混合均匀的情况下进行流化试验,炉膛中部的流化情况要好于两端,停止送风后床料在四个角有堆积现象,床面较为平整。在350mm充分流化的基础上继续加床料到750mm并进行流化试验,炉膛整体流化均匀性较好,停止送风后床料在四个角部略有堆积,床面非常平整。,J阀布风板空板阻力试验,在设计流量下,甲侧A室布风板阻力为4595Pa,甲侧B室布风板阻力为4499Pa。,冷渣器空板阻力试验及曲线,炉膛排渣风门开度与风压关系,炉膛向冷渣器的排渣,在炉膛排渣中,疏渣风的风压不易控制的过大,否则,炉膛向冷渣器的排渣量将过大,容易造成冷渣器的过载。冷态时试验的数据可以作为热态运行的依据,但还要进一步的优化。炉膛向冷渣器的排渣应能够做到可控,使炉渣能够缓慢、稳定地流动,保证到冷渣器的渣能够得到充分的冷却。,冷渣器内建立流化风后的流化情况,将选择风室风量建立后,选择室内的渣开始流化并向另一室流动。试验中发现,在冷渣器选择风室的四周床料不能流化,床料只在中间部位(采用定向风帽的部位)流化和流动。分析原因:由于在冷渣器四周采用的是蘑菇型风帽,中间部位采用定向风帽,两种风帽相比较,蘑菇型风帽阻力较大,大部分流化风从定向风帽流出,蘑菇型风帽的流化风量很小,不能实现床料的正常流化。,冷渣器的过渣及流化,炉膛排到选择室内的炉渣,在流化风的作用下,分别经过冷却1室和冷却2室被排到冷却3室。因此,在冷渣器内没有初始床料的情况下,在定向风帽和流化风的作用下,冷渣器的布置方式可以实现炉渣从选择室到冷却3室的顺利排出。,冷渣器旋转排渣阀的标定曲线,乙后旋转给料阀渣量与转速的关系为:渣量4.4128转速389.81kg/h。乙前旋转给料阀渣量与转速的关系为:渣量8.8292转速162.72kg/h。,450t/hCFB锅炉在河北的应用研究,国产化大型CFB锅炉主要系统介绍国产化大型CFB锅炉的烘炉技术 国产化大型CFB锅炉的冷态试验 国产化大型CFB锅炉的启动和运行 国产化大型CFB锅炉负荷特性 大型CFB锅炉设备稳定运行问题探讨 结论和建议,CFB锅炉启动和燃烧运行特点,启动和运行特点 首先是启动方式与煤粉炉不同:CFB锅炉的启动是通过床上或床下油枪将流化的床料加热到投煤温度,再用高温热床料将煤颗粒点燃方式进行,在启动中,启动速度不仅受到锅炉汽包升温升压速度的限制,还受到耐火耐磨材料升温速度的制约。其次是锅炉的运行调节与煤粉炉有差别:CFB锅炉炉内没有明显的火球,炉内含有携带大量热能的循环颗粒,所加燃料为具有宽筛粉粒径的煤颗粒,需要加入石灰石粉进行烟气脱硫反应。运行控制要点:CFB锅炉在运行时必须保证炉料的充分流化、床温的稳定和渣的正常排出,这是CFB锅炉稳定运行的基础,锅炉所有物料及烟风系统的运行控制都是围绕着这些目的而开展。,大型CFB锅炉启动前的准备,启动前的检查 启动前,应对整个机组的设备进行巡查以核实所有设备具备了启动条件。CFB锅炉的检查及充填床料。进行CFB锅炉的内、外部检查,清理炉内杂物、疏通被堵烟风道,然后向炉膛充填床料,床料厚度为600800mm。封闭各人孔。对锅炉其他系统及设备的检查 对所有附属设备和系统、运行控制设备和运行监测设备等进行检查,确认已具备启动条件。风机的启动及锅炉的流化排渣 锅炉上水完毕,且辅机设备的各项检查工作完毕并具备启动条件后,按照顺序进行风机设备的启动。风机启动完毕后调节一次风机和二次风机进行炉膛吹扫,锅炉吹扫完毕后,突停全部风机进行流化平床实验,打开人孔门检查床面的平整度。重新按序启动各风机并保持炉内的流化状态。调节各冷渣器输渣风门的开度,观察炉膛向冷渣器的排渣情况,确认畅通后关闭冷渣器的输渣风,各冷渣器处于备用状态。,床下风道燃烧器流化风量的控制,在CFB锅炉启动点火期间,可以采用小风量(约60000Nm3/h的流化风左右)点火启动技术,以节约点火启动用油和缩短启动时间。一次流化风量的大小以床温升温幅度在120/h左右为宜(烟气温度的升温幅度及最终温度应控制在耐火材料的升温速度和使用温度上限内)。2只床下点火风道燃烧器可将床温升到600以上,锅炉具备投煤条件。在投煤前,由于床料中几乎没有可燃物,小风量启动不会造成炉膛内的结焦;投煤后,只要掌握床上温度的变化率在2/分钟左右,由于水冷风室烟气温度一般已高于650,膨胀后的热烟气完全能够满足床内的流化状态,因此只要随着给煤量的增加,逐渐加大流化风量即可避免结焦。,床下点火风道燃烧器的启动及控制,将初始点火风量控制在2000Nm3/h,助燃风量控制在10000Nm3/h左右;将风道燃烧器的冷却风门开展;将风道流化风门的开度放到冷却位置(大约510开度)。首先对一侧床下风道点火燃烧器进行程控点火,当火检及火检强度信号均出现后进行风量的调整。通过看火孔观察油枪火炬的形状,对火焰贴壁的情况及时调整,调节无效时停用油枪进行检查清理。通过调整配风和油枪出力,使风道燃烧器的温度缓慢提高,启动初始阶段应尽可能控制燃烧器部位(预燃室的根部及出口温度)的温度升温幅度不超过120/h。根据炉膛温升情况点燃另一风道燃烧器的油枪。风道点火燃烧器预燃室根部的温度最高不得超过1500,运行中不宜超过1300;预燃室出口的温度最高不得超过1500,运行中不宜超过1200;水冷风室的温度宜控制在750800的范围内。在启动中,风道流化风作为调温风使用,控制水冷风室的烟气温度。,大型床下点火风道燃烧器的保护,必须设置足够的壁面冷却风,保证燃烧器壁面能得到良好的冷却。燃烧器的配风能够对火焰的形状和大小进行调节。燃烧器雾化角度和扩散角度合适,保证燃烧器火焰不刷墙。必须设置看火孔,能够观察和及时调整火焰形状。保证点火风道燃烧器在使用前是彻底烘烤合格的,否则会在使用中发生塌落。,投煤前的准备,建立给煤机的密封风压:在投煤初期,流化一次风已能充分满足燃烧空气的要求,因此,应将炉膛二次风小风门的开度均保持在冷却位置(5左右)即可,调节二次风机入口风门开度,使二次风机出口风压保持在1012KPa左右,以使给煤机建立的密封风压不低于5KPa。将给煤机的播煤风准备好:启动播煤风机,调节播煤风管的电动控制门,使需要投运给煤机的播煤风量在3000Nm3/h左右。打开煤仓闸板门使燃料落到给煤机皮带上,转动给煤机皮带使燃料到达给煤机落料口前。了解入炉煤的品质(工业分析及粒径分析)。,投煤与燃烧控制原则,床温达到600时投煤,采用间断投煤或连续投煤方式,给煤机数量为1台,给煤机出力为初始出力(指令为0,反馈为3t/h左右)。视床温的变化情况,进行连续投煤或间断投煤;逐渐增加给煤量,保持床温稳定上升,升温速率控制在12/分钟内,当给煤机出力达到7t/h左右时,对称投运第2台给煤机,并将总给煤量维持在7t/h左右。逐步改变一次风流化风量,保持升温速率。当总给煤量达到10t/h时投入第3台给煤机,达到13t/h左右时投入第4台给煤机。在锅炉床温达到700左右时,应适当提高一次风量将床温升温速率控制到1/分钟左右,并继续提升床温。调控原则:在该阶段的控制中,提升床温是主要的,在入炉煤着火后,应通过风煤比的变化逐渐提升锅炉的床温,风的改变主要是通过调整一次流化风量大小来实现的,二次风在此阶段可以不考虑调整。如果床层高度不是很高,该阶段可以考虑不排渣。该阶段总的原则是让床温稳中有升,逐步达到停油温度。,CFB锅炉给煤要点,给煤机的投运方式要考虑燃料在炉内播撒和流化的均匀性,因此给煤机的投运要对称均匀,不要造成偏斜。给煤机的给煤量最好为等量给煤,至少应两两相同。给煤量的增加要均匀,不宜单台给煤机的给煤量与其它给煤机的给煤量相差较大。应时刻注意保持给煤机内的密封风压力不低于5KPa,并应时刻注意给煤机落煤管的温度是否有升高的趋势。运行人员要定期检查煤仓的煤位情况,及时通知燃料上煤,一定要避免出现烧空仓的情况,否则后果不堪设想。,CFB锅炉配风要点,一次风的流量应大于最小临界流化风量。一次流化风的作用就是保证流化和保持床温不变。给煤量变化时,应及时变化一次风量;加风加煤,减煤减风,保持床温不变;如果风煤比改变时,及时调整二次风门以维持风煤比在合理范围内变化。一次风流化风量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调整一次风机入口风门以改变一次风机总风量。二次风量的改变应由风煤比决定。任何调整时二次风机的出口风压应维持在10KP14KPa 的范围内。冷渣器在投入运行时,各个风室冷却风量随冷渣器负荷的改变而改变。在给煤机投入运行时,投运播煤风量和冷却风量应保持不变,而不随负荷的改变而改变。投运给煤机的各股播煤风的比例应保持均衡。J阀风机应通过调节到一次风的调节门保持J阀风机出口压力为恒定值。点火增压风机的各股风的风量配比原则 要求确保油枪着火容易,火炬扩散角适中,无刷墙贴壁现象,燃烧完全,烟气温度可控,冷却风有效。,床下点火风道燃烧器的停油及调整,锅炉负荷达到30额定出力且床温达到800时,进行油枪的停用。停用油枪时采用先停一侧油枪,待床温稳定后再停另一支油枪的方式进行。当停用1支油枪后,应及时关小床下回油调整门的开度,使油枪出力维持在700kg/h左右。此时应注意床温的变化,及时调整一次风量和给煤量,维持床温稳定。逐渐降低油枪出力到400kg/h左右,当锅炉床温稳定后可停用另一支油枪。在停用床下油枪后,应注意床温和炉膛负压的变化,并应略减少一次风量,以维持床温的稳定。,CFB锅炉燃料粒径控制原则,严格控制燃料粒径在设计值附近或略偏细。在保证锅炉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应通过试验寻找最佳燃煤颗粒度,以降低制煤电耗。,CFB锅炉运行时床温的控制原则,床温控制的要点在于保持床温的稳定。根据负荷及床料高度的不同,选择合理的床温作为平衡的控制点,运行人员通过风、煤的改变及排渣控制,保持合理的料层高度,保持合适的风煤比和床温的稳定。在CFB锅炉运行中,维持正常床温是CFB锅炉稳定运行的关键。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控制好床温,要避免床温出现大幅度的波动情况。在机组升负荷中应“加风加煤”,减负荷中应“减煤减风”,同时维持床温基本不变,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锅炉的参数稳定。在床温上限运行时,应控制床温变化率略负,在床温下限运行时,应控制床温变化率略正。在锅炉稳定运行中,应保持床温的变化率小于0.5/分钟,以减少锅炉其他参数的波动。,CFB锅炉运行负荷控制原则,在燃料量和风量操作时,必须要控制床温,使床温维持稳定,不发生大的波动。要在维持床温稳定的前提下,进行燃料量和风量的调整。,升负荷时一次风流化风量的控制原则,随负荷的逐渐升高,给煤机出力逐渐提高,锅炉的床温在一次风流化风量的控制下稳中有升逐渐从720左右提升到870左右。此时一次风流化风量从初始的80000Nm3/h提高到130000Nm3/h左右,给煤机出力从9t/h提高到30t/h左右,主蒸汽流量从50t/h提高到180t/h左右。在提升床温阶段,床温变化率维持微正,使床温的总变化趋势是上升;在床温达到设计床温左右后,需要控制床温的升幅,此时的床温变化率维持微负。,稳定负荷时一次风流化风量的控制,此时的锅炉主蒸汽流量为420t/h,给煤机出力为60t/h左右,氧量4.0左右,一次风流化风量为210000Nm3/h左右,床温控制在880左右,床温变化率基本在0.5/分钟的范围内波动,所有参数的运行稳定性均相当好。,一次风系统中各运行风量图,CFB锅炉床压控制和炉膛排渣,根据负荷和床温确定需要控制的床压值。低负荷时为维持床温,床压不宜过低。设定控制床压值,旋转给料阀的排渣量应维持该床压值基本不变。排渣的可控性是床压可控的前提,也是连续排渣的基础。而只有实现了排渣的连续运行才能使CFB锅炉的床压得到可靠的控制,也才能实现CFB锅炉的长期稳定运行。在连续排渣的情况下,排渣速度是由给煤量、燃料灰分和燃料粒径决定的,并要与冷渣器的工作条件相适应。炉膛向冷渣器的排渣是通过输渣管上的输渣风来控制的,在输渣管通畅且炉膛床压一定的情况下,输渣风压的大小决定排渣量的大小,但实际运行中情况较为复杂,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需要通过摸索综合进行判断炉膛出渣量的大小。,CFB锅炉的冷渣器运行控制,冷渣器的床压控制 冷渣器的床压正常运行时以保持45KPa为宜。当床压过高并与风室风压相同时,需要停止炉膛向冷渣器的排渣,直到冷渣器内的床压恢复正常为止。冷渣器的输渣风压控制 输渣风的开启应平稳缓慢,切忌大起大落而造成冷渣器内积渣过高。输渣风压的大小应保持冷渣器选择室的床压不变为原则进行调整。在冷渣器停运期间,必须保证输渣风的可靠切除。冷渣器的床温控制 控制冷渣器的各点床温在各自的控制值附近,冷渣器排渣温度应控制低于150,当排渣温度高于250时,底渣输送系统应停用。排渣温度高于200时,则应减少进渣量直至停止进渣,并应通过冷却风的调整使排渣温度得以控制。冷渣器的运行方式 每台冷渣器均宜采用中床压、小进渣量、低风量、少排渣量的连续运行方式,根据锅炉负荷及煤质情况,对称投入冷渣器。,冷渣器的连续排渣运行(1),冷渣器的连续排渣运行(2),CFB锅炉二次风量的运行控制,在CFB锅炉中,二次风主要是补充后期燃烧所需要的氧量和加强气固两相的混合,即在一次风保持床温稳定的前提下,调整二次风使炉膛出口氧量维持在3.9%左右。,负荷变动时一、二次风量的调整,在低负荷阶段,由于一次风量偏大,锅炉燃烧对二次风的需求不大,此时应通过关小二次风分风门的开度保持二次风出口风压不要低于10KPa,以保证给煤机的密封风压不低于5kPa。在给煤初期,氧量较高,二次风只要满足给煤机的密封风压即可,随着负荷的升高,给煤量逐渐加大,给煤机的数量增多,所需要的二次风的密封风量也有所增加。,稳定负荷时一、二次风量的调整,在高负荷阶段,由于二次风风压较高,给煤机的密封风是有保障的,该阶段由于一次风量的增减受到床温稳定的制约,因此当燃烧所需氧量不足时应用二次风进行补充。在锅炉达到420t/h时左右时,二次风的风量基本达到了109000Nm3/h左右,平均氧量维持在4.2%左右,床温维持在890左右,各参数维持较为稳定。,主汽温度及一级减温前后温度运行控制,低负荷阶段的总送风量较高,燃烧烟气量较大,使得低负荷过程中的吸热量较大,主汽温度升高较快,因此,在主汽流量达到100t/h左右后,开始使用一级减温水进行温度控制。控制后的主汽温度逐渐趋于平稳。在负荷稳定时,温度变化较小,一级减温水的变化稳定,减温控制性能较好,主汽温度较平直。,主汽温度及二级减温前后温度运行控制,在升负荷过程中,二级减温水几乎不用。乙侧减温水的流量表存在一些问题,因为乙侧减温前后的温度基本一致,不存在使用减温水的问题,而表计反映有流量指示。在稳定负荷下,甲侧的炉膛温度偏高,过热器的甲侧吸热量要大于乙侧,所以甲侧的主汽温度要偏高些,所以使用的甲侧二级减温水量要大一些。从总体上看,主汽温度控制的较好,主汽温度在整个负荷范围内较为平直。,低温过热器的运行控制,从DG450/9.81-1型锅炉实际运行情况看,低温过热器在主汽流量达到250t/h左右时管壁温度存在超温(设计报警温度500),最高温度达到510左右,建议在该流量区段应缩短运行时间,快速通过,避免长期超温现象的存在。在高负荷稳定运行中没有超温情况。,屏式过热器的运行控制,屏式过热器壁温在启动中投减温水前达到的最高温度没有超过530(设计报警温度550),使用减温水后的最高壁温在490以下。在稳定高负荷运行中没有超温情况。,高温过热器运行控制,高温过热器壁温在启动中达到的最高温度没有超过565(设计报警温度574)。在稳定高负荷工况下,高温过热器壁温没有超温情况。,450t/hCFB锅炉在河北的应用研究,国产化大型CFB锅炉主要系统介绍 国产化大型CFB锅炉的烘炉技术 国产化大型CFB锅炉的冷态试验 国产化大型CFB锅炉的启动和运行 国产化大型CFB锅炉负荷特性 大型CFB锅炉设备稳定运行问题探讨 结论和建议,40%BMCR负荷时主蒸汽参数、床温及给煤量变化,主汽流量在185t/h左右,燃煤量在30t/h左右,已停用油枪,机组负荷在50MW左右。炉膛布风板上下的床温比较接近,上床温在886897波动,炉膛温度稳定性较好;主汽温度在524537之间;主汽压力在6.39.4MPa之间,主汽压力波动较大。,40%BMCR负荷时一、二次风量、氧量和床温变化,一次风流化风量在130000Nm3/h左右,燃煤量在30t/h左右,床温变化率控制在1/min之内,密相区床温控制较为稳定;二次风量维持在44000Nm3/h,炉膛出口氧量在4.2%左右,炉膛总体送风量满足锅炉燃烧需要。在燃煤量稳定的情况下,用一次风控制床温,用二次风补充燃烧需要的空气,既可保持床温又可满足炉内燃烧的需要。,40%BMCR负荷时过热器壁温的变化,主汽流量在185t/h左右,锅炉的主汽温度在524537之间。高过的最高壁温温度为556.003,没有使用二级减温水,没有超温现象(报警温度574)。屏过的最高壁温温度为479.673,采用一级减温器进行控制,没有超温现象(报警温度550)。低温过热器的最高壁温温度为498.71,接近报警温度(报警温度500)。高过壁温和屏过壁温远低于报警值,且可用减温水进行控制,低温过热器壁温接近报警值,采用烟气侧进行调控的余地较小。,40%BMCR负荷时炉膛内部烟气温度变化,总给煤量为31.2t/h左右,投运2、3、4、5给煤机,4台给煤机出力分别为8.6t/h、7.6t/h、7.5t/h、8.5t/h,为均匀给煤方式。从炉膛内部下层烟温看,该层的平均烟气温度为830.75,甲乙两侧平均烟气温度相差75.5,甲侧前后相差73,烟气温度偏差较大。从炉膛内部上层烟温看,该层的平均烟气温度为841,上层平均烟气温度比下层高10左右;甲乙两侧平均烟气温度相差66左右,甲侧前后相差40,烟气温度偏差较大,但比下层要略好。,40%BMCR负荷时炉膛出口及分离器入口烟气温度,炉膛甲侧平均出口烟温为782.2,炉膛乙侧平均出口烟温为873.0,乙侧比甲侧高出90.8,甲乙两侧烟温偏差较大。甲侧旋风分离器入口平均烟气温度为854.0,乙侧旋风分离器入口平均烟气温度为876.6,乙侧比甲侧高出22.6,甲乙两侧偏差不大。甲侧旋风分离器平均循环灰温度为763.4,乙侧旋风分离器平均循环灰温度为832.8,乙侧比甲侧高出69.4,甲乙两侧灰温偏差较大。,40%BMCR负荷时炉膛尾部烟气温度变化,在高温过热器入口的烟气温度还有一定的偏差,乙侧平均烟气温度比甲侧平均烟气温度偏高37.7;但经过高温过热器后的烟气温度偏被消除,高温过热器出口甲乙两侧的平均烟气温度分别为536.3和538.0。低温过热器出口甲乙两侧平均烟气温度为442.6和456.5。省煤器出口甲乙两侧平均烟气温度为182.1和179.5。空气预热器出口的甲乙两侧平均排烟温度为112和120。,40%BMCR负荷时水冷风室压力和布风板压力,甲乙两侧的水冷风室压力基本一致,在该负荷下的水冷风室平均风压为9.2KPa左右,稳定性较好。甲侧布风板的平均床压为5.6KPa(相当静止料层厚度为620mm),乙侧布风板的平均床压为7.4KPa(相当静止料层厚度为800mm),两侧平均床压偏差较大,同时床压本身的波动也较大。平均炉内相当静止料层厚度约为710mm左右。,100%BMCR负荷时主蒸汽参数、床温及给煤量,平均主蒸汽流量为444.0t/h左右,锅炉平均燃煤量为64.3t/h左右,机组负荷在115MW左右。炉膛平均上床温为906.0左右,平均下床温为897.1,炉膛布风板上下的床温比较接近,偏差只有9左右。锅炉的平均主汽温度在530.8左右,平均主汽压力在8.6MPa左右(汽机要求),主汽参数比较稳定,但主汽温度略偏低。,100%BMCR负荷时一、二次风量、氧量和床温,炉膛平均上床温为906.0左右,平均下床温为897.1,平均一次风流化风量在278000Nm3/h左右,平均燃煤量在64.3t/h左右,平均床温变化率基本控制在0.9/min之内,平均二次风量维持在91295Nm3/h,炉膛平均出口氧量在3.8%左右。炉膛床温发生了一次波动,最高床温大约升高了10左右。在保持一次风流化风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节给煤量来降低床温,给煤量最大变化了5.5t/h,大约通过11分钟的时间,床温得到恢复。期间主蒸汽流量未发生变化,床温变化率最大达到了2/min左右。,100%BMCR负荷时过热器壁温,在该负荷下高过的最高壁温温度为581.8(设计报警温度574),略发生超温现象,主要是运行控制原因造成的,主汽温度最高达到541.2,增大二级减温水后可将壁温控制在设计范围内。屏过的最高壁温为489.1(设计报警温度550),采用一级减温器进行控制,没有超温现象。低温过热器的最高壁温为456.3(设计报警温度500),没有超温现象。,100%BMCR负荷时内部烟气温度,从炉膛内部下层烟温看,该层的平均烟气温度为886.05,比炉膛布风板上层温度偏低15.95;该层烟气温度较为平均,前后左右均相差不大。从炉膛内部上层烟温看,该层的平均烟气温度为911.7,比炉膛布风板上层温度高5.7;该层烟气温度相当平均,前后左右温度场均匀性较好。床温波动对炉膛内部的上下层均有影响。,100%BMCR负荷时炉膛出口及分离器入口烟气温度,总炉膛出口及分离器入口的烟气温度均匀性和稳定性均较好。甲侧旋风分离器平均循环灰温度为902.7,乙侧旋风分离器平均循环灰温度为921.0,乙侧比甲侧高出18.3,甲乙两侧灰温偏差不大。分离器部位的灰温经过分离器受热面的吸热后温度略有下降。床温波动对炉膛出口烟气温度有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大。炉膛出口平均烟气温度比设计值(884)高32.15,分离器入口平均烟气温度比设计值(884)高41。,100%BMCR负荷时炉膛尾部烟气温度,高温过热器入口平均烟气温度比设计值(815)要偏低17.1。床温的波动对该部位的温度影响很小。高温过热器出口平均烟气温度比设计值(656)要偏低26.35,高温过热器的烟气温降比设计值159高5.9,主蒸汽温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炉膛温度的波动对该部位无影响。低温过热器的出口平均烟气温度487.65与设计值(486)相当,但低温过热器入口烟气温度与设计值647相比偏低了17.35,低温过热器的烟气温降为142比设计值(161)低19。,100%BMCR负荷时水冷风室压力和布风板压力,水冷风室平均风压为12.5KPa左右,稳定性较好,并随一次风流化风量的变化而变化。甲侧布风板的平均床压为4.8KPa(相当静止料层厚度为539.3mm),乙侧布风板的平均床压为7.5KPa(相当静止料层厚度为819.3mm),两侧床压偏差较大(不排除测点本身的问题),但床压本身的波动较小。平均炉内相对静止料层厚度约为679.3mm左右,属正常料层厚度。随给煤量的增加,一次风流化风量也相应增加,床压随给煤量一次风流化风量略有变化但变化不明显。,100%BMCR负荷时一次风机运行状况,#1和2一次风机的平均风门开度分别为55.4和54.5平均电流分别为135.4A和139.8A(额定值156.3A)。风机出口平均风压为17.4KPa和17.7KPa(设计值为23KPa)。风机入口平均流量分别为206639Nm3/h和197409.9Nm3/h(189860 Nm3/h)。一次风机的流量已超过设计流量,但因风机出口风压没有达到设计值,且风机电流和风门开度都有一定的余度,所以一次风机的流量出力还具有裕量。,100%BMCR负荷时二次风机运行状况,#1和2一次风机的平均风门开度分别为54.5和47.95。平均电流分别为33.6A和31.0A(额定值为41.2A)。风机出口平均风压为13.9KPa和14.1KPa(设计值为10.87KPa)。风机入口平均流量分别为47921Nm3/h和43374Nm3/h(设计值为58650 Nm3/h)。二次风机出口风压已经超过到设计值,尽管二次风机的流量没有达到设计流量,且风机电流和风门开度都有一定的余度,但二次风机的出力裕量不大。二次风机的风门开度变化了1左右,二次风总量降低了12000Nm3/h左右,1风机电流变化了2A,2风机电流变化了5A,风机本身的调节性能不是太好,原因有待进一步分析。二次风量降低的原因是因为一次风量增加的缘故。,100%BMCR负荷时引风机运行状况,1、2引风机的平均风门开度分别为92.7和98.6。平均电流为92.8A和98.8A(额定电流为128.2A)。入口平均压力为-5.86KPa和-6.02KPa(设计风压为5.6KPa)。因为引风机的风门已经几乎开展,风机入口压力已经超过设计风压,尽管风机的电流还有一定的裕度,但风机已经没有调整余地,如果煤质变差时,锅炉只能降负荷运行。,冷渣器间断排渣时冷渣器的床温及风温变化,各床温随进渣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进渣量过大时容易造成选择室的结焦和冷渣器排渣温度过高。选择室的结焦与渣的过量堆积有关系,大量高温渣的进入使流化发生困难,未燃尽碳极易在冷却风作用下发生再燃而结焦,当渣块过大时造成过渣孔的堵塞而导致冷渣器的停用。当排渣温度过高时(应控制在250以下)受到底渣输送系统的限制也要求冷渣器停用,待渣冷却后再用。,冷渣器间断排渣输渣风参数对进渣温度等的影响,随输渣风门开度的变化,输渣风压发生变化,当输渣分压足够大时,炉膛向冷渣器排渣,进渣温度升高。进渣温度的变化滞后于输渣风压的变化。选择室的回风温度也随进渣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但其波动幅度较小,最低温度为722.4,最高温度为855.1。冷却室的回风温度也随进渣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其波动相对较大,最低温度为216.5,最高温度为330.7。,冷渣器间断排渣冷渣器布风板风压和风室风压,选择室和冷却1室的风室风压相对波动较小,特别是选择室的风压比较稳定,而冷却2室和冷却3室则受进渣的影响而变化,波动较大。冷渣器的布风板压力完全受到进渣量的变化的影响,其波动幅度较大。,冷渣器间断排渣旋转给料阀转速、冷却风量和冷却风门开度,根据渣量情况调整旋转给料阀的转速。选择室冷却风流量变化更多受到进渣量影响,随进渣量的变化而发生波动,但风量的变化却没有风门波动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