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ppt课件.ppt
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苍溪县漓江镇初级中学校 李奉林,学 习 目 标,1.通过示范,让学生掌握利用 欧姆定律解决电学计算的方法。2.掌握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规律。3.掌握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和 并联电路的分流规律。,知识回顾,3.试着完成下表填空:,1.导体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I=I1=I2,U=U1+U2,I=I1+I2,U=U1=U2,材料、长度、横截面积,2.请写出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及其变形公式,探究(一)探究电阻的串联规律,1.实验:将一个定值电阻R接在下图的电路中,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度;再将两个同样阻值的电阻R串联起来,接在电路中,重复前面的实验。,4.推测:两个相同的电阻串联,相当于()、()相同,()增大,所以总电阻()。,2.实验现象是:灯泡亮度变(),3.电阻串联后总电阻()(填“变大”、“不变”、“变小”),暗,变大,材料,横截面积,长度,变大,(二)探究电阻的并联规律,1、实验:将一个定值电阻R接在下图的电路中,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度;再将两 个同样阻值的电阻R并联起来,接在电路中,重复前面的实验。,2.实验现象是:灯泡亮度变(),3.电阻并联后总电阻()(填“变大”、“不变”、“变小”),4.推测:两个相同的电阻并联,相当于()、()相同,()增大,所以总电阻()。,亮,变小,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变小,例题教学,(一)欧姆定律在串联电路中的应用 例1:如图所示R1为10,电源两端电压为6v。开关S闭合后,求:(1)当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电阻R2=50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I;(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3=20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I。,解:(1)如图,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通过电阻R2 的电流和通过R1的电流相等,都等于I。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IR1,R2两端的电压U2=IR2。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U=U1+U2,有U=IR1+IR2=I(R1+R2),可求得,(2)同(1)的分析一样,可求得R3、R1串联时,电路中的电流,小结,串联电路中通过某个电阻的电流或串联电路的电流,等于 除以。,串联电路中的一个电阻改变时,及 都会随之改变,电压两端电压,分电阻之和,电流中的电流,另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10,6v,50,1v,20,2v,串联电路的电阻关系,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等于串联的电阻之比。即U1:U2=R1:R2,分析,根据(1)R1为10,电源两端电压为6v,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电阻R2=50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I=0.1A,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串联各电阻之和。即R=R1+R2,方法一:R1=10,R2=50由于电源电压U=6V,电路中的电流I=0.1A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方法二:U=IR=IR1+IR2=I(R1+R2)即IR=I(R1+R2),R=R1+R2,R=R1+R2,10,50,0.1A,6v,1v,5v,(二)欧姆定律在并联电路中的应用,例2:如图所示R1为10,电源两端电压12V。开关S闭合后,求(1)当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电阻R2为40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和总电流I;(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3为20时,通过R1的电流I1和总电流I。,解:(1)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均等于电源两端电压U=12V 由欧姆定律得,通过电阻R2的电流,总电流,(2)同理可求得,通过电阻R3的电流,总电流,小结,当并联电路中一个支路电阻改变时,及 电 流会改变,但另一个支路的 和 都不变。,分析,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即,并联电阻中的电流之比,等于电阻的反比。即I1:I2=R2:R1,这个支路,干路,电流,电压,例题3:求20和30并联的总电阻,练习:求3和6并联的总电阻,解:,课 堂 小 结,I=I1=I2,U=U1+U2,R=R1+R2,U1:U2=R1:R2,I=I1+I2,U=U1=U2,I1:I2=R2:R1,达 标 检 测,1有两个电阻阻值分别为6和9,串联后接到电源上,那么两电阻中的电流之比为_ _,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 _,电路的总电阻为_ _。如把这两个电阻改为并联后接到原电路中,那么两电阻中的电流之比为_ _,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 _,电路的总电阻为_ _。2一个2电阻和一个3电阻串联,已知2电阻两端电压是1 V,则3电阻两端电压是_ V,通过3电阻的电流是_ A。3电阻Rl7,R2=5,串联后接在12V电源两端。此时电路总电阻为 _,通过R1的电流为_ A,R2的电压_V。4如图1所示路中,电源电压为6V,电压表示数为4V,R2=4,电流表的示数为_ _A,R1的阻值为_ _。5把R1=15和R2=5的两电阻并联后接在电源上,通过R1的电流是0.4A,R2两端的电压为_ _V,干路中的总电流为_ _A。,谢 谢 同 学 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