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开展与指导.ppt
幼儿园游戏开展与指导,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李少梅,提纲,1,什么是游戏,幼儿园游戏的开展,幼儿园游戏的指导,2,3,第一部分,什么是游戏?,(一)现象:是“游戏”还是“玩”?(二)游戏的描述性特征(三)游戏的本质性特征(四)游戏的外部可观察行为特征(五)幼儿园游戏,“是幼儿游戏,还是在游戏幼儿?”“幼儿是为游戏而游戏,还是为老师而游戏?”“幼儿在游戏中有没有游戏的体验?”“什么是幼儿游戏?”“幼儿游戏中要不要追求目标的即时达成,那样,还是不是游戏?”“为教学而设计的游戏,必须与幼儿自发的游戏具有一样的意义吗?”“同一种活动,能既是游戏又是教学吗?”,(一)现象:是“游戏”还是“玩”?,游戏是无外在目的的活动,这一特征表明 游戏是一种内在动机性行为游戏是游戏者自主的活动,这一特征表明 游戏是一种自由选择的活动游戏是注重过程体验的活动,这一特征表明 游戏摆脱了用手段-目的的形式来考虑问题的束缚,(二)游戏的描述性特征,游戏是表现已有经验的活动,这一特征表明 游戏是对已有知识技能的练习和巩固游戏是假想的非正式的活动,这一特征表明 游戏活动充满了想象,游戏是脱离了真实情景通过想象进行的一种活动 游戏是体验积极情感的活动,这一特征表明 游戏是一种具有心理安全的轻松愉快的活动,(二)游戏的描述性特征,游戏是一种快乐的行为,具有愉悦性游戏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具有主动性 游戏是一种假装的行为,具有虚构性 游戏是一种有规则的行为,具有有序性,(三)游戏的本质性特征,表情:是人们常常用来判断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的一项外部指标。,(四)游戏的外部可观察行为特征,动作表情言语材料玩具,(四)游戏的外部可观察行为特征,区域游戏,教学游戏,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分为角色、表演、美劳、建构、益智、运动六大类。,教师利用游戏形式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而编制的、用于作业教学的游戏。,(五)幼儿园游戏,第二部分,幼儿园游戏的开展,(一)游戏环境的创设(二)材料的选择与投放(三)区域游戏内容的选择,(一)游戏环境的创设,内容:(1)空间利用(2)区域与材料安排(3)墙面与顶面(天花板)的规划(4)走廊的规划(5)地面的规划,1、室内游戏环境规划的范围与内容,2、室内游戏环境创设的原则,相容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 转换性原则 社会性原则,自然性原则,娃娃家:在这个小天地中,教师在墙上挂了每个小朋友的照片,而且写上我们快乐的家。里面有洗衣机、餐具、梳妆台是孩子们最喜欢去的独立的小空间。,4、室内游戏环境创设图例,科学区:每一张小圆桌是一个独立的区域,这些区域游戏都来自幼儿平时的生活。有记录天气变化的晴雨表、有可观察的科学活动、有可以参与的种植区、实验区等等。大班的孩子们最喜欢在这里进行自主的探索,获取科学的秘密。,4、室内游戏环境创设图例,表演区: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独立表演的舞台,增添了演出的气氛。有各种衣服、饰品、化装品、录音机、打击乐器等表演道具。另外将孩子们表演的照片展示在一角,增强孩子的表现欲和兴趣。,4、室内游戏环境创设图例,阅读区:有舒适的靠垫和可坐卧的地毯,另外书柜要便于幼儿取放图书,还要注意不要靠近结构区。,4、室内游戏环境创设图例,(二)材料的选择与投放,安全性丰富性层次性情感性探索性自然性,1、选择区域游戏材料的原则,2、区域材料的投放策略,根据教育目标有计划、有目的投放根据幼儿最近发展区投放材料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确定活动区的主题内容围绕同一教育目标,投放不同层次的多种材料 依据班级具体情况确定活动区的数量及种类,2、区域材料的投放策略,确定区域的位置及材料 注重多功能、趣味性、可操作性材料的投放,结合主题活动、季节、重大活动,随时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活动材料以探索为中心投放材料,充分利用废旧材料、自然材料,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时更换、补充。,(三)区域游戏内容的选择,区域游戏内容的选择原则,体现生活性注重实践性结合主题性,第三部分,幼儿园游戏的指导,(一)区域游戏的引导(二)区域游戏中的师幼关系(三)区域游戏的指导策略(四)游戏的观察与评价(五)案例分析,(一)区域游戏的引导,介绍活动区时,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做法:1、先介绍,后开放。介绍一个区,开放一个区,以提高活动区的功效,增强有序性。2、开始最好以小组活动方式进行,以保证每位幼儿都能熟悉各区的内容、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3、每组只介绍一个活动区。这样循序渐进地进行,有助于幼儿很好的领会和掌握。4、介绍的同时,就可以给幼儿提供实际练习的机会。,1、过渡阶段的区域介绍,在幼儿游戏开始时,教师可以建议者的身份引导幼儿对活动的选择,帮助幼儿协调各活动区人数,完成相应的组织工作,并以语言指导调控幼儿的行为。当幼儿开始按各自意愿有序地进入活动区时,教师的角色、工作重点、指导方法也必须作出相应的改变。,2、游戏活动开始的引导,在游戏进程中,教师要注意依计划和目标指导幼儿的游戏,同时随时抓住教育契机,及时有效地处理偶发事件,将指导的计划性与随机性、灵活性有效地结合起来。,3、积极参与幼儿的游戏过程,教师可以对幼儿执行游戏规则的情况作小结,表扬肯定积极的行为,也应注意对游戏活动的质量予以评价鼓励,如幼儿有哪些新的玩法、新创意等等。教师还要注意进一步提出深入开展游戏的新要求,激发幼儿新的需要。,4、游戏结束时引导幼儿评价游戏,(二)区域游戏中的师幼关系,区域游戏中教师的多重身份,开始前,进行中,结束时,组织者、指导者,玩伴、指导者,评价者、指导者,幼儿教师,(三)区域游戏的指导策略,1、利用角色转换,支持幼儿活动,2、利用伙伴因素,增进幼儿切磋,3、利用材料环境,转嫁指导意图,4、利用规则因素,方便幼儿自我调控,(四)游戏的观察与评价,(1)各个活动区的使用频率(2)活动材料的数量和难易程度(3)幼儿间的冲突与环境的关系(4)事故与环境的关系,1、对活动区的观察与评估包括:,(1)幼儿的兴趣(2)活动参与情况(3)社会交往水平(4)认知发展水平(5)遵守规则情况,2、对幼儿的观察与评估包括:,全面观察 重点观察 个别式观察 旁观式观察 参与式观察,3、区域游戏的观察方法,谢 谢!,